用户名:
密码:
第4节 第四章

原来笨蛋真的可以赢世界

《爸爸去哪儿》中有一个“谁是笨蛋”的游戏是这样玩的,你说我是笨蛋,我也指自己是笨蛋,我赢。我说你是笨蛋,你指自己是笨蛋,我输。当你说我是笨蛋,我反驳你才是笨蛋时,我也输。游戏的关键在于破除执着,以平常心对待外界的评判。只有心自在了,才能活得自在。

看,这个世界,真的可以笨蛋赢世界。

我们常常会抱怨:他太令人生气了,因为他说了什么或者做了什么,触动了我们的某根神经。但如果仔细检查,你会发现,真正让人生气的并不是对方的言行举止,而是我们内心太敏感、太执着。外界的评价和反应,其实并不会对一个人的生活有实质性的破坏,只是人自己无法放开对方的一句话或者一个动作,将它放大为一件对自己顶顶重要的事,从而形成执念。

执念一起,万般皆是怒。很多时候,一颗包容的心,是我们对自己的善待。

一个朋友突然宣布要跟男友分手。“你们是不是有什么误会?”我心生不解,毕竟他们如此相爱,只希望她不要因一时冲动而后悔。

“不,没有误会。我们的确相爱,可是我无法容忍他邋遢的生活习惯,更无法容忍他的不思进取。我受不了了。”

不论如何安慰劝解,最终二人还是在众人的唏嘘中分开了。我分不清她是解脱还是失落,只是她眼角隐隐有泪光。

说到底,人都是自私的。她这么做未尝不是自己的固执在作祟,对方也许只是把脚放在桌上,可能都会成为分道扬镳的理由,却不肯看看对方的好。哦,你说这样做也是为了对方好。的确,我们总有很多看似非常合理的理由,却掩盖不了推卸责任之嫌。拨开那些被语言包装的外衣,内里其实很单薄,不过是一念的执着,一个小心思的作祟,就舍弃了更加重要的东西。因为不想面对自己的问题,不想承认自己的弱点,不想做出妥协,更不愿有所付出和努力,便采取最简单的方式:放弃。

再见女友时,她一脸憔悴,“我错了。我当时为什么那么固执,那么不听劝。我后悔了,那些根本就是小问题,我只是想刺激刺激他。我爱他啊,可是我为什么亲手推开了他?”

我们总是觉悟得太迟,却忘了,不管你是何初衷,你的所想未必是对方所需,你的心意也未必能够传递给对方。

就像一个有洁癖的人,他不能容忍一丝脏乱,所有的东西必须摆放得整整齐齐,所在的空间必须一尘不染,某一天另外一个人不小心弄脏了房间、弄乱了桌面,他一下子就火了,义正词严地斥责对方这样做是非常不道德的,应该怎么怎么做。

我们用很多“原则”将执念合理化,然后再用这些执念将世界分割成一个个棱角分明的格式化空间,所有触犯到我们近乎苛刻的底线的人,都将承担我们的评判和回击。我们的敏感是对外的,对自己则习惯宽容,却忘了,在我们用尖刺伤害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痛。

对别人评头论足,是人类的天性之一。我们议论陌生人的行事风格,邻居家疏于管理的花园,朋友在公众场合的喧哗,等等,我们时刻都在批判别人,却从不做自我批判。我们把错误归于其他人身上,如果对方无视,我们相信,是他们不识好歹,失之在礼。

人们特别擅长以善意之名把自己的方式强加于对方,就像前面的女友和有洁癖的人,只不过前者选择了放弃,后者用言语发泄,却都认为是因为“别人的原因”,自己才不得不这样。

其实,根本无关别人,是我们自己不愿放过自己。事情本身并不具备让人做此反应的因素,是我们自己选择了这样做。试想一下,如果不是执着于那些小缺点和“为了他好”的想法,我们会诚实地同对方沟通,共同解决问题;如果不是有洁癖,我们就不会对一个相交至深的好友恶语相向,而是一起度过欢乐的时光。

我们用强硬的外壳掩盖内心的脆弱和敏感,再用这外壳对抗整个世界,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原来,这壳如此易碎。

所以,我们一天学不会放开执念,一天学不会扩大胸怀,就一天得不到安宁和轻松。因为到处都是激起我们情绪波澜的“石子”。哪怕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到了我们这里,也会被放大数倍,甚至被上升到关乎道德人品、生死攸关的大事。可是,我们想从自己的执着中得到什么呢?自己总是对的的幻觉?还是教训人的快感?那实际又得到了什么呢?永远出走了的爱人,无法持久的友谊……答案很明显,执念带给人的绝不是自己想要的结果。我们以为的聪明不过是自作聪明。

萨特说过,他人即地狱。有人解读为“痛苦的罪魁祸首是别人,而不是我们自己”。至此,我们的生活便充斥了各种不满,我们抱怨别人不懂我心,抱怨别人不中我意,抱怨别人做事的方法不对,抱怨别人不懂察言观色,抱怨别人对我们不够尊重,别人从发丝到脚尖都充满了让我们怒气冲冲的因子,然后我们便真的不快乐了。怎么看怎么像是自找的痛苦啊!

可是,我们无法控制会遇见什么样的人,更无法让所有人都一样。人与人在行为处事上的差异注定了会产生很多分歧甚至矛盾,关键不在于事情本身,而在于你的态度。“他人即地狱”,不是说我们痛苦的罪魁祸首是别人,而是说痛苦的根源在于我们对待别人的态度,在于我们对待别人对我们的态度的态度。

任何一点不同,都可能冒犯一颗敏感执拗的心。

那么,还有一个选择,相互理解,放下执念;学会包容,不必敏感。

对于很多事,比如吃什么,几点睡觉,如何打理家务,有什么爱好……这些别人家的事,最好不要去过问,因为根本与己无关;哪怕有所影响,无所谓就好了。对立是需要双方参与的,如果我率先退出战场,那么冲突也就不会发生了。

没有任何外部因素应该具有激怒人的作用。我们可以要求自己,但无权干涉别人。这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换位思考一下,我会愿意别人对我指手画脚吗?本来每个人就是不同的啊!

有时,“难得糊涂”才是一个人内心逐渐强大的开始,是一个人慢慢成熟的标志,意味着他开始面对自我的不足,开始接受生命中的不如意甚至是痛苦,而不再靠对外界的发泄伪装自己的怯弱了。

这当然不容易。因为人人都不想要痛苦,而那些跟期望背道而驰的行动恰恰是令人难受的源头之一,所以人们总试图让别人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式行事:不要说我不爱听的话,不要做我不接受的事,如果习惯不一致,你改就对了。人们都觉得自己是对的,所有跟自己不同的都是错的,所以,只有对方应该妥协。

只是,哪怕觉得自己是对的,不代表别人就是错的。更何况没有人能永远正确。最让人懊恼的就是,事后发现自己怨错了对象,冤枉了好人,把最恶毒的语言给了最亲近的人,把最不堪的一面给了无辜的人。并不是其他人做了什么让人痛苦,是人们自己让自己痛苦。那些执着和习惯,当他们遭遇反弹,就会不堪忍受。这痛苦,是自找的。

就像“我是笨蛋”的游戏,每个人都认为别人是错的,到最后便没有人是对的了——原来大家都错了。只有一个人真正接受自己是不完美的,并开始面对自己的弱点和伤痕,才会放下执着,才会懂得妥协,接受彼此的差异,进而赢得相互理解。

“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生命有限,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每一件事情,所有试图同化他人的尝试都注定失败。与其把时间花在抱怨他人或者改造别人上,不如好好审视自我,努力完善自己。抱怨,根本于事无补,甚至会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

或许,我们要接受的第一个弱点就是,我的心太过执着和敏感。我们都希望避免痛苦,但走错了路。只有理解了别人不是造成自身痛苦的原因,才能真正把眼睛放在找寻痛苦的根源上。这个根源就是自己的心:一个人如何看待一件事,它就会如何回馈他。我觉得它是无关紧要,它就真的无关紧要;我觉得它是一件好事,它便能教会我一些东西;我觉得它是生活对我的折磨,它只会让我更加痛苦。

所以,放下吧!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