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5节 德川幕府的“锁国令”

为了杜绝外来的危险而将国门锁上,但同时也将自己隔绝于世界,德川幕府在接连几次颁布锁国命令之后,终于将国门牢牢地关上,这样做固然使其专注于自我发展,但却脱离了与周围国家的联系,从而为未来西方列强的进攻埋下了伏笔。

锁国的导火索

16世纪至17世纪正是天主教在东亚传教的兴盛时代。1580年,日本的一位大领主因为接受了耶稣会的传教,将自己治下的繁荣的贸易港口长崎等地捐赠给了耶稣会,允许耶稣会在这些地方任意传教,修建教堂。传教士们拥有了这些土地的控制权,为了使教徒的规模迅速扩大,甚至抛弃了和平传教的方式,强迫辖属内的小领主们信仰天主教,再让这些小领主强迫自己属下的民众信仰天主教。

这一时期,正是丰臣秀吉当政的时期,丰臣秀吉对于天主教势力的迅速发展有了警觉。他改变了早期同意天主教传教的态度,于1587年颁布了《禁教令》,开始逮捕一些鼓动局势的传教士和日本的天主教信徒,并将被耶稣会控制的长崎等地收回。虽然丰臣秀吉颁布了《禁教令》,但是该命令并没有得到严格的执行。天主教的传教士依然留在日本,信仰天主教的人数也持上升的势头。

德川家康当政之后,认为允许西方人传教能够加大日本与欧洲国家的贸易,因此对天主教采取了宽容的态度。但是,随着天主教势力的进一步提升,天主教与德川幕府之间的矛盾开始显现。幕府宣扬的是封建等级制,这是幕府得以牢牢控制整个国家的关键,但是天主教“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却对等级意识产生了不小的冲击,一些信仰天主教的武士甚至开始背离自己的主人,这种做法在日本被看作最不能接受的行为。天主教还强调上帝是唯一的神,否定其他的信仰,这就与日本的传统信仰神道教和佛教产生了冲突,令幕府不能容忍。再者,天主教的组织能力也逐渐让幕府感到恐慌。在日本,信仰新教的英国、荷兰商人为了同西班牙、葡萄牙竞争,宣扬西班牙和葡萄牙正利用天主教传教来蚕食日本,这更加剧了幕府的顾虑。于是,德川幕府的禁教行为开始上演了。

锁国的先声

1612年,德川幕府发出《禁教令》,禁止天主教在幕府的直辖领地江户、京都、长崎等地传教,但是对新教的传教依然较为宽容,也因为这一时期日本对外贸易的主要对象就是信仰新教的英国和荷兰。1613年,德川幕府将《禁教令》由幕府直辖地推广到全国。幕府一方面宣传天主教的信仰,背离了日本的神道教信仰和佛教信仰并且意图蚕食日本;一方面开始以实际行动摧毁大量的天主教教堂,将敢于反抗的传教士和教徒逮捕并强迫他们改变信仰。

1614年,德川家康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丰臣氏问题,掀起了大阪之战。1615年,丰臣秀赖走投无路之下自杀身亡。在大阪之战中,德川家康发现有大量天主教徒加入了丰臣秀赖一方,因此对天主教更加深恶痛绝,下令要求各地领主严厉打击天主教。在幕府的要求下,从1614年秋开始,日本各地的领主开始全面对传教士和教徒进行镇压。对那些拒绝改变信仰,依然信奉天主教的日本教徒,幕府和各地领主要么将他们流放,要么将他们关押,要么将他们捆绑着游街示众。从1619年到1635年,日本各地被处以刑罚的天主教徒达到20多万,大部分教徒因为无法承受刑罚,放弃了天主教信仰。但是也有部分教徒坚持天主教信仰。他们无法光明正大地进行活动,就组成了秘密的组织。当他们被逮捕时,他们宁肯受死也不改变自己的信仰,还攻击日本的神道教、佛教信仰是背离天主的错误信仰。由此,幕府更加感到天主教的危险,禁教措施越来越严厉。

锁国令的全面推行

日本在禁教的过程中发现,要想杜绝天主教在日本的大规模传播,应该采用釜底抽薪的办法,就是禁止传教士来日本传教,将这些传教士拒之门外。同时,德川幕府在与欧洲国家进行了十几年的贸易后发现,虽然幕府从贸易中得到了部分实惠,但是得到实惠最大的是沿海地区的领主们。他们属下的城市异常繁荣,如果任由他们这样发展下去,势必会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对德川幕府的统治是不小的威胁。因此,采取锁国的政策是一举两得的办法,既能打击天主教的传教,也能限制地方领主的发展。

于是,德川幕府的锁国政策逐步展开。1616年,幕府颁布命令禁止外国船只(中国船只除外)在幕府的直辖地江户和长崎两地以外的港口停泊。1620年,禁止日本人搭乘外国的船只出海,并禁止向外国人出售武器。1623年,日本将葡萄牙人驱逐出境。1624年,禁止西班牙人到日本经商。1633年到1634年,德川幕府正式颁布第一次锁国令和第二次锁国令,规定只允许持有特许证的日本人和日本船只出国;外来船只到日本经商,要接受日本政府的监视,规定确切的贸易期限,贸易期限一到必须立即离开日本;下令缉拿西班牙和葡萄牙的传教士。1635年,德川幕府颁布第三次锁国令,这次禁止一切日本船只出海贸易,已经取得特许证的船只也不例外;已经长期居住在国外的日本人不得回国,如果回国被捉到一律处死。1636年,第四次锁国令颁布,这次又加大了对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迫害,规定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在日本留下的子女也要被处死,如果有藏匿者,同样以死罪论处。这样,与严厉的禁教政策相伴随的锁国政策也一步步推行。

第五次锁国令

隶属于长崎的岛原地区是天主教在日本的传教中心之一。1637年,岛原和附近的天草地区发生了数年不遇的大饥荒,但是领主依然不顾人民死活强行征税。无法生活的民众只好靠天主教来摆脱现实苦恼。这件事让岛原的领主知道了,领主决定采取镇压的办法。这时再也无法忍受欺压的岛原民众爆发了岛原起义,也得到了临近地区的响应——天草地区的教徒们开始积极配合岛原地区行动。

岛原起义的消息传到德川家光的耳朵里,德川家光大为恼火,立刻命仓重昌纠集岛原附近的各领主,率领大军征伐岛原与天草地区的起义民众。经过几个月的激战,起义民众据守的岛原城被幕府军队攻破,起义民众几乎全部被杀。

岛原起义之后,德川幕府更加认为外来宗教是可怕的,会聚拢起强大的力量与自己对抗,因此于1639年颁布了第五次锁国令,也是最后一次。这次锁国令只留下一处通商港口长崎,只允许中国和荷兰的船只到日本经商,其他国家的船只一律禁止在日本停泊、经商。各地要严密检查外来船只,严厉打击走私船只。同时断绝天主教会同日本的一切联系。随后,德川幕府又将在日本居住的荷兰人都统一转移到长崎居住,并限制外文书籍的进口。此后,日本开始了长达200多年的锁国时期,虽然杜绝了天主教的影响,也使德川幕府牢牢地控制了全国,但使日本在历史的进程中不可避免地掉队了。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