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4节 精彩书摘

第五章:诸强雄起

16世纪到18世纪,是欧洲出现转折、君主树立权威、变革多发的时代。

英国内战爆发、查理一世走上断头台、克伦威尔独裁统治、斯图亚特王朝复辟……血雨腥风;法国亨利四世宣扬治国之道、黎塞留纵横捭阖、路易十四叱咤风云……惊心动魄;俄国沙皇混乱争夺,彼得大帝建立旷世伟业……风云江湖;荷兰“风车”掀起三次英荷战争……

诸强雄起,刀光剑影、多姿多彩。

彼得大帝的伟业

当17世纪启蒙运动的理性之光开始普照欧洲大地时,欧洲各国为权势展开了激烈的角逐。不过这一时期的俄国似乎还处于冰封状态,依然那么的贫穷、落后。彼得一世的横空出世,打破了种种枷锁,将西方的理性之光引进了俄国境内。

西去取经

1672年6月9日,莫斯科的教堂钟鼓齐鸣,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的儿子彼得诞生了。但不幸的是,彼得4岁的时候,沙皇就去世了。从此,宫中上演了一幕幕争权夺利的斗争。而彼得就是在这种尔虞我诈的环境中长大的。1696年,彼得成为俄国的君主,即彼得一世。

17世纪的俄国濒临太平洋和北冰洋,坐拥西伯利亚这片辽阔的领土,拥有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然而,这样一个国家,却落后封闭、偏安一隅。它没有通向外界的出海口,没有一支正规军,没有一所像样的学校,甚至许多达官显贵都目不识丁。当理性的曙光照耀西欧大地的时候,当欧洲国家开始迈进现代社会的时候,拥有广阔土地和众多人口的俄国却仍然生活在中世纪。登上王位的彼得决定改变这种困境,让俄国搭上欧洲现代化的快车。

1697年3月,彼得决定去欧洲作一次长途旅行——这次旅行对俄国的未来影响巨大。西方的技术,尤其是军事技术让彼得眼前一亮,他的脑海中逐渐浮现出一幅改革的蓝图。

彼得化名“炮手彼得·米哈伊洛夫”,出访欧洲。他先后到过瑞典的里加、东普鲁士、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和海牙、英国的伦敦、奥地利和波兰等地。彼得身体力行,用心感受欧洲的点点滴滴。访问期间,他在东普鲁士学习制炮,在荷兰的萨尔单造船厂做木工,在阿姆斯特丹了解军舰制造,在英国参观海军,甚至还在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当过船长。

经过一番实地考察,彼得不仅了解了西方,同时也在反省俄国的落后与衰败,一种强烈的反差刺激着这位野心勃勃的君王。他决定向西方学习,因为只有这样俄国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否则只能在与世隔绝中走向衰亡。

彼得剪须

当时的俄国男子有崇尚大胡子的习俗,他们认为胡子是上帝赐予他们的礼物,所以俄国男子一成年就开始蓄胡子,没留胡须的男人会被人笑话,剪掉胡子还会被认为是大逆不道。可是,从欧洲回来的彼得,已经看不惯男人们留着长长的胡须——在他看来,这正是俄国保守落后的象征。

1698年,当几位大臣问候远途归来的彼得大帝时,彼得大帝突然拿起剪子朝他们的胡子剪去。这些大臣们来不及躲闪,马上失去了威风八面的胡须。这还不算完,没过多久,彼得大帝将全民剪须作为命令颁布全国。《剪须令》明确规定剪胡须是所有俄国人的义务,若不履行该义务,则必须缴纳保须税。胡须没有了,人们以为彼得可以放下剪刀了。可他们万万没想到,彼得又把剪刀伸向了他们的宽袍长袖。

在一次有许多贵族参加的宴会上,彼得手拿剪刀挨个儿给来宾剪掉袍袖。彼得还命人把更改服装的敕令贴满全国的各个角落,规定俄国男子统一穿着短上衣、长腿裤,戴法国式礼帽,穿长靴或皮鞋;女子则穿裙子,戴高庄帽,穿欧洲样式的皮鞋。

在剪胡须换服装之后,俄国人在精神面貌上与西欧人日益接近,也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漫长过程——他们不再故步自封,而是将目光转向了西欧的舰船、枪炮还有隆隆作响的机器。

军事革新

彼得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革新。为了获得更多的兵员,1700年,彼得在全国实行征兵制,规定不分贫富贵贱,各个阶层都有义务服兵役。经过53次征兵之后,几十万俄国热血青年应征入伍。除此之外,彼得还着手培养自己的军官团,将贵族青年派到西欧各国学习军事技术、军事理论,同时聘请西欧的军事人才到俄国做军事顾问,使西方的军事理念能够在俄国传播。彼得还在国内建立了各种军事院校,培养中下级军官和各种专业人才。经过几年的培训和历练,彼得军队的战斗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彼得还发现,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除了要有先进的武器外,还要有各种制度和产业相配套。俄国军队的纪律性要比瑞典和普鲁士军队差很多,于是彼得便起草军事纪律,以铁的纪律去规范官兵——《军事法规》在1716年,应运而生。除此之外,彼得开办了各种军火工厂,生产枪炮、舰船,提高军队的装备水平。当时英国驻俄国的外交官惊恐地发现俄国建造的军舰,其技术水平不亚于欧洲任何国家。

经过彼得的一系列改革,俄国军队旧貌换新颜。在彼得之前,几代沙皇都曾希望寻找一个通往外部世界的暖水港口,但是几乎每次都是失望而归。虽然彼得一世当政之初,俄国还是个闭塞的内陆国家,贸易几乎都掌握在别国手中,但是彼得决心为俄国找到一扇通往西方的窗户。他与南方的邻居土耳其修好,集中全力对付瑞典。在长达21年的北方大战结束后,彼得终于实现了几代沙皇的夙愿,如愿得到了波罗的海沿岸的出海口。而经过北方大战的洗礼,俄国成功地取代了瑞典,成为北方的军事大国。

修建新都

彼得的改革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招来了一片反对之声。因为彼得在进行改革的同时,还削弱了贵族的权力,这引起了他们的不满。面对改革过程中的反对声音,彼得不为所动,反而决心铲除这股势力。

莫斯科是保守势力的巢穴,为了推进改革,彼得决意迁都。其实,早在北方战争初期,俄军攻陷了瑞典诺特堡要塞时,彼得一世便为芬兰湾边这片海水环绕的土地所迷醉。也许在那个时候,彼得内心就已经有了迁都的念想。在镇压了几次贵族叛乱之后,彼得便延请设计师为俄国设计新都。

在一片低洼泥泞的土地上,修建一座全新的都城谈何容易。不过,彼得丝毫不畏困难,他的主意已定。1703年5月16日,城市的修建工作正式开始,城市也被定名为圣彼得堡。此后,数十万人在建筑工地上劳作,全国各地的石料也都被搬运到此,彼得也亲自参与到这座城市的建设中。

经过数年的努力和劳作,一座新城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宽阔的涅瓦河从城市穿行而过,新城就好像建在水上一样,高耸的教堂、富丽的宫殿,雄伟壮观。除此之外,它本身就是一个天然的军港,是俄国海军的落脚点。之后从1711年到1714年,彼得大帝亲自制定搬迁名单,派人按名单催促莫斯科的部分贵族、商户等按期限迁移至圣彼得堡,不得有误。

圣彼得堡的名字很值得人们玩味,它有多重含义,从它的名字便可以看出它的文化意蕴和历史使命。“圣”是神圣的意思;“彼得”是《圣经》所记载的使徒的名字;“堡”是城市的意思。圣彼得堡不仅是俄国向西方开放的窗口,也代表着俄国要恢复古罗马帝国声威的雄心壮志。

“向西看”是彼得改革的指导思想,他愿意用西方的思维方式修建新都,也愿意用西方的文明与理性改造俄国。他改革了文字,以简洁明快的世俗字体代替了烦琐的斯拉夫字体;建立了第一批世俗学校、第一个博物馆、第一座公园、第一批剧院……在彼得的时代,俄国第一份报纸《新闻报》出炉,他甚至还亲自担任编辑。

彼得创造了无数个第一,因为他想让俄国崛起为世界第一。俄国在彼得的手中找到了崛起的支点,还有大国的梦想。以后的数个世纪,俄国人都在为了大国的梦想不倦地征伐着、扩张着。

第六章:殖民争霸

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上老的强国逐渐衰弱,明日黄花。而新的强者又不断雄起,跃跃欲试。

美国爆发独了立战争,法国“酿造”了大革命,拿破仑加冕称帝,俾斯麦铁血政策,普法战争厮杀,巴黎公社运动,日本明治维新,日俄战争争食……各国对殖民地的抢掠愈演愈烈。殖民争霸的剧目,在世界的舞台上真正上演。

拿破仑加冕称帝

雨果曾说:“人类命运中这个人物的重量过分,搅乱了平衡。他个人计算着他比整个宇宙都要重要。人类的过剩精力都集中在他一个人的大脑中,一个人的头脑要决定全世界的命运,人类文明要延续的话,这将是一个致命的弱点。”这个人便是拿破仑。

科西嘉少年

从法国尼斯向南约170千米,地中海蔚蓝色的海水中,矗立着一座传说中因特洛伊王子科尔与提洛王后的孙女西嘉相爱而得名的岛屿——科西嘉岛。这座岛屿原本是意大利的属地。1768年,意大利国王将之转卖给了波旁王朝治下的法国。一年之后,1769年8月15日,岛屿西岸阿雅克肖城中没落的意大利旧贵族夏尔·波拿巴的次子,在略显寒碜的客厅里匆匆降生。喜悦的父亲像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对这个新出生的孩子寄予了厚望,因此为他取名拿破仑·波拿巴,即“荒野雄狮”的意思。

科西嘉的易手,使岛上大部分居民一时难以适应新的国籍身份,因此岛上的很多居民产生了强烈的科西嘉独立主义情绪。无疑,这种情绪曾深深地影响了小拿破仑的成长。但是,夏尔·波拿巴显然是位务实主义者,他作为阿雅克肖城薪水微薄的“皇家法官”,时刻关注着政治的风向,以期随时掉转船舵,改善自己的地位和生活。1779年,年仅10岁的拿破仑就被迫按照父亲的安排,离开了从小一起嬉戏的伙伴和母亲温暖的怀抱,远赴法兰西布里埃纳军校——在这里他将要度过为期5年的军事学习生涯。

初到布里埃纳的拿破仑·波拿巴显得十分与众不同——他身材瘦小、单薄孱弱,操着浓重的科西嘉口音的法语,却又十分凶狠好斗,个性孤僻古怪,以致在同学中极少结交到朋友。但是这个少年老成的孩子在心中已有自己明确而清晰的主张——科西嘉民族主义的激情充满了他小小的胸膛,他的理想是要将科西嘉从法国的“奴役”下解放出来。纯真坚定的热情使这个少年有了足够的毅力,在布里埃纳的校园中汲取他所需要的一切知识营养。为此,他埋头苦读,沉溺于他最喜爱的历史中,如饥似渴地阅读——那些古代伟大的将军每每令他心潮澎湃。另外,他的数学和地理成绩也一样在同学中名列前茅。

1784年,15岁的拿破仑以优异的成绩从布里埃纳毕业,被巴黎高等军事学校录取,成了一名身穿银条纹袖口红色衣领军装的“军官候补生”,开始真正接触到军事生活。

新学校的生活异常严格而有序,完全按军事化管理。除了繁重的学习任务,学员还要进行高强度的军事训练,这令拿破仑觉得难以忍受,因此他常常遭到教官的处罚。但是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他是非常出类拔萃的,数学、防御工事构筑以及炮术成为他的长项。他对作战的天赋和爱好在此时初露端倪,以致教授这些科目的教官都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

1785年9月28日,他顺利地通过毕业考试,提前完成了学业。11月6日,穿着有银胸扣军装的拿破仑前往拉费尔炮兵团报到。作为法国皇家炮兵上尉,自此开始了他一生辉煌的军事生涯。

在炮火中成长

早期的军事生涯中,这位略带稚嫩的年轻军官并无太多建树,当时拿破仑还一心沉浸在科西嘉光荣独立的梦想中。为此,一有机会他就返回科西嘉,和故乡志同道合的爱国志士积极筹划科西嘉的自由和解放。

在军中服役期间,他依然保持着特立独行的性格,远离社交,把一切可能的时间用来阅读书籍,寻求救国之路。卢梭、孟德斯鸠、伏尔泰等启蒙运动巨擘的著作深深吸引了他,使他手不释卷。理性的光辉渐渐照亮了他一直过度狂热盲目的内心,社会契约论、主权在民等主张为他打开了另一片天地的大门,他开始用新的眼光看待科西嘉民族主义。拿破仑的信念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改变,认识到科西嘉和所有法国人民的苦难来自于封建的专制制度,而非某一个国家或个人的统治。很快他就成了坚定的革命主义者,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曾热切地为之欢呼。1792年,拿破仑第三次返回科西嘉,与科西嘉分离主义者发生了武力冲突,彻底抛弃了科西嘉独立的想法。此后,拿破仑才完全把自己作为法国的一分子,开始积极参与到法国的历史中。

1793年,24岁的拿破仑临危受命,围攻保王党所控制的堡垒——土伦。这位年轻的炮兵少尉在战斗中第一次展现了他的军事才华,为这一役的胜利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为此,他被提升为少校营长,不久又擢升为准将,在军界崭露头角。

1795年,热月党督政府面对保王党新一轮的武装叛乱束手无策,便想到了拿破仑。拿破仑不负众望,很快用大炮击垮了保王党人,稳定了局势。作为奖励,督政府晋升他为陆军中将兼巴黎卫戍司令。拿破仑在军界和政界中一夜成名,成了巴黎家喻户晓的大英雄。1796年3月2日,他又被任命为法国驻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6日,拿破仑与情人约瑟芬·博阿尔内结婚,一时春风得意。

虽然拿破仑在意大利战场上以其出色的指挥技巧和英勇的战斗气概所向披靡,屡次击退奥地利和撒丁王国组成的第一次反法同盟的进攻,并最终迫使他们签订了议和条约,但督政府却在酝酿对付他的办法。因为随着拿破仑的声望日渐升高,督政府已经开始感受到一丝威胁。1798年,按照来自督政府的命令,拿破仑任东方远征军总司令,奉命离开土伦,远征地中海的埃及。

从执政官到皇帝

在埃及青尼罗河上,拿破仑遇到了首位令他在战场遭受挫折的敌手——英国海军上将纳尔逊将军。他不仅在尼罗河上摧毁了拿破仑的舰队,还将在未来更广阔的海面上给拿破仑更沉重的打击。面对海军主帅战死沙场,陆军受困。心情大为沮丧的拿破仑,把气全都出在了法老金字塔前巨大的狮身人面像身上——斯芬克斯的鼻子就是在此时被扭下的。

一次偶然的机会,拿破仑从一张过期的报纸上获悉法国本土内外交困,外部第二次反法同盟正在形成,内部保王党人再次集结。1799年11月,察觉到良机在即的拿破仑秘密返回法国,发动了“雾月政变”,将权力从督政府手中夺取过来,随即组织法兰西共和国执政府,并自任第一执政,成为实际的独裁者。

这位受到启蒙思想洗礼的执政官,终于有了机会能够施展自己的抱负,建立他心目中的理想王国。除了继续以军事行动巩固政权之外,拿破仑在国内进行了多项重大改革。其中最有意义、他最为自豪的是他组织编纂了《拿破仑法典》,以立法的形式最终保全了大革命初期的革命果实。他曾自述道:“我的伟大不在于我曾经的胜利,滑铁卢一战已使它随风而去,我的伟大在于我的法典,它将永远庇护法兰西的人民享受自由。”

权力的叠加容易滋长个人的野心,独裁者拿破仑渐渐不再满足于第一执政十年任期的限制。1802年,参议院在他的要求下进行了民意调查,最后修改了共和八年宪法,将执政官任期改为终身制,拿破仑距离王冠上的那颗钻石仅仅一步之遥了。

不论是出于真诚的追随,还是纯粹作为官僚阿谀奉承的本性,围绕在拿破仑周围的官员们很快察言观色,明白了拿破仑这位无冕之王的意图。1804年4月30日,议员巨雷向保民院上了一份奏章,建议将共和国改为帝国。5月3日,参议院议长康巴塞雷斯率领全体议员宣读请愿书,恳求拿破仑接受人民的请求,为保护法国人民永远的自由而成为他们的国王。这正中拿破仑下怀,他稍微推辞之后便欣然应允。15天之后,参议院便正式批准了新的宪法,拿破仑从法律上成了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

作为欧洲的传统,而且为了给皇冠加上更加神圣的光环,拿破仑极为礼貌地邀请教廷教皇庇护七世前往巴黎为他加冕。教皇感到极大的震动和愤怒——那个小个子的法兰西新皇帝竟然破坏规矩要教皇屈尊就驾。但是在枪炮的威慑下,庇护七世只能忍气吞声,满足拿破仑所有的要求。1804年12月2日,教皇登上巴黎圣母院的祭台,冗长复杂的仪式过后,准备将皇冠戴到拿破仑的头上。没想到,早已经等得不耐烦的皇帝伸手接过了皇冠,亲自戴到自己头上,然后又把一顶小皇冠戴到皇后约瑟芬的头上。在人们的欢呼声中,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为自己进行了神圣的加冕。

重回帝制下的法国,将在这位35岁皇帝的率领下横扫欧洲大陆,整个欧洲旧世界的秩序将被这个新帝国搅得地覆天翻。欧洲历史又掀开了新的一页。

第七章:两战风云

战争从来是与文明相生相伴的。萨拉热窝的一声枪响,掀开了一战的序幕——马恩河奇迹、索姆河决战、日德兰海战……鲜血染红了河水,浸透了大地。

一战结束后的二十几个年头,二战又走进了现实——不列颠之战、偷袭珍珠港、斯大林格勒(今伏尔加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诺曼底登陆……哀鸿遍野,满目疮痍。但法西斯军国主义,最终在正义面前缴械投降。两战风云,已成为人们不愿提起的痛苦回忆。

日本上空升起蘑菇云

1945年7月27日,即在《波茨坦公告》发布后的第二天,日本政府做出“不予理会声明”,决意与盟军对抗到底。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总统杜鲁门下令对日实施原子弹打击,因为“唯一能说服天皇及其军事顾问们的办法,就是证明我们有能力摧毁他们的帝国”。

原子核恶魔

纳粹德国投降以后,日本成为美英两国最后一个轴心对手。针对这一问题,1945年7月26日,美、英、苏三国最终在打败日本问题上达成一致,签署了《波茨坦公告》。而在此之前,美国成功试爆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其产生的破坏力让世界为之震惊。原子弹的成功诞生,让时任美国总统的杜鲁门有了十足的底气——即使苏联不向日本出兵,美国也可以用原子弹促使日本投降。正如杜鲁门所说,原子弹是当时可以快速摧毁日本的唯一武器。

原子弹的研制最早起源于原子核物理学的研究,其奠基人是英国科学家卢瑟福。他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发表多篇有关原子核物理学的论文,但当时的卢瑟福不可能预料到他的这些研究成果会在日后成为杀伤力巨大的原子弹研制的奠基理论。进入20世纪二三十年代,意大利的费米、奥地利的梅特勒、法国的居里夫妇、英国的查德威克等人相继获得重大突破,使原子核物理研究进入应用实验阶段。1939年初,德国科学家哈恩和斯特拉斯曼发表有关铀原子核裂变现象的论文。在随后的几个星期里,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都验证了这一巨大发现,并进一步提出有可能创造这种裂变反应持续进行的条件。这一重大科学发现本应为人类开发出一种高效的新能源,但却首先被用于军事目的。同年,纳粹德国率先建立归属于德国陆军的研制原子弹的机构,其代号为“U工程”。

曼哈顿工程

1939年9月1日,德军对波兰发动闪电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由此拉开帷幕。随着纳粹德国不断扩张,欧洲大陆的一些第一流的核物理学家因不满希特勒的独裁统治而纷纷移居美国。此时德国在核物理方面的研究已经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些客居美国的欧洲核物理学家对此深感忧虑,担心德国会首先研制出原子弹,并投入到战争之中,到那时人类将会遭受灭顶之灾。10月,西拉德等多位核物理学家联名写信给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希望能由他出面致信美国总统罗斯福,向其阐明研制原子弹的重大意义以及美国应抢在德国之前研制成功原子弹的紧迫性。爱因斯坦随即向罗斯福写信,提请他注意德国在核物理研究方面的动向,希望美国能首先研制出原子弹,以避免战争的扩大化等。很快,罗斯福就复信同意爱因斯坦的建议,同时下令成立研究原子武器的专门委员会。

1941年12月6日,罗斯福批准一项研制原子弹的计划,即“曼哈顿工程”,但当时下拨的科研经费只有6000万美元。十分巧合的是,就在“曼哈顿工程”开始实施的第一天,日本联合舰队就发动对珍珠港美国海军基地的突然袭击,导致美军损失巨大。数年之后,“曼哈顿工程”研制出来的原子弹被投向日本本土,从而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当然这是后话。1942年6月,已经参战的美国决定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到原子弹的研制工作中去。美国陆军开始在田纳西州的橡树岭(负责电力和热力生产)、华盛顿州的汉福德(负责钚的生产)、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等地,秘密筹建庞大的原子弹研究和实验基地,这些秘密机构被称作“曼哈顿工程管理区”。“曼哈顿工程”由陆军部的格罗夫斯少将领导,原子弹的设计与制造工作则由奥本海默(后来被称作“原子弹之父”)全权负责。曼哈顿工程总部直属总统,对国会议员甚至对当时的副总统杜鲁门都严格保密。从1943年到1945年7月,美国总共为原子弹的研制投入10万名科技人员和工人,耗资更是高达25亿美元。

就在美国紧锣密鼓研制原子弹的同时,纳粹德国这边的研制速度却出人意料地降了下来。原因是希特勒在很短时间内占领整个西欧大陆之后,做出了很快就能结束战争的判断,因而就没有花大力气去研制尚无十足把握的原子弹。1943年2月27日深夜,挪威抵抗组织成员秘密潜入挪威维莫尔克重水工厂(纳粹德国唯一一家生产重水的工厂),使用爆炸装置成功将该工厂中的1.5吨重水及部分设备炸毁,导致德国原子弹研制工作一度陷入停顿。1944年2月,盟军轰炸机在汀斯约湖上炸沉一艘从维莫尔克重水工厂驶往德国本土的运输船,上面载有德国千辛万苦提炼出来的唯一一批重水。至此,德国制造原子弹的计划彻底破产。

升腾的蘑菇云

1945年7月16日清晨5时30分,美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墨西哥州的阿拉莫戈多沙漠爆炸成功。此时,美国手中还有两颗原子弹,将它们投向哪座日本城市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美国陆军部部长史汀生按照日本军需生产中心的标准,根据重要程度筛选出4座目标城市,它们分别是广岛、小仓、长崎和新。随后,杜鲁门召集马歇尔、史汀生等军队高级将领进行研究,最终确定将广岛列为第一颗原子弹的攻击目标。7月27日至8月1日,美国飞机在日本各大城市上空散发了150万张传单和300万张《波茨坦公告》,传单警告日本市民他们所在的城市即将遭到盟军的猛烈轰炸。

1945年8月6日凌晨,美国空军第20航空队第509混合大队的蒂贝茨上校驾驶一架B—29“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携带一颗名为“小男孩”的原子弹自太平洋上的提尼安岛起飞,前往广岛执行原子弹投放任务。8时许,蒂贝茨飞临广岛上空,简单观测了一下天气状况之后投下“小男孩”。这颗原子弹在降落伞的牵引下缓缓下降,在距离地面600米的地方被引爆。刹那间,爆炸点形成一个直径100多米的巨大火球,并伴随着震耳欲聋的爆炸声。随后,这个巨大的火球升腾为一团巨大的蘑菇云,整个广岛被淹没在恐怖的黑色烟尘之中。爆炸当天,这颗爆炸当量为2万吨TNT炸药的超级炸弹炸在片刻间杀死了约8万人。8月9日上午11时30分,美国又在长崎投下名为“胖子”的原子弹,由于长崎多山,损失相对减少,但也有7万人当即死亡,1.4万人受辐射。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向全国颁布停战诏书,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上午9时,在日本东京湾的美军“密苏里”号战列舰上,盟国和日本代表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宣告结束。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