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4节 贫穷不是平庸的借口

微启读:

贫穷不是一种灾难,贫穷是一种财富。要穷不失志,穷则思变,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世界著名的励志大师安德鲁·卡内基曾说:“一个年轻人最大的财富莫过于出生于贫贱之家。”从某种意义上说,贫穷是人生的一种财富。

1811年2月,霍勒斯·格里利出生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希尔斯伯勒县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家里没钱供他上学,14岁时,他就离开学校。此后,他就在家里帮助父亲放羊,为了使羊群免遭饿狼的袭击,许多个夜晚,他都只能独自陪着羊群在野地里露宿。艰难的生活磨炼了他的意志,也让他一直思考着怎样改变自己的贫困状况。于是,他边放羊边给城里的一家报纸做代理发行。每天,他穿着破烂的衣服进城取报纸时,许多人都嘲笑他,也有人好心告诉他别穿这么破旧的衣服,可是他实在没有更好的衣服可穿。

20岁时,他毅然决定到纽约去寻求发展。他把几件破破烂烂的衣服打成一个包袱,用一根木棍挑着,离开了贫穷破旧的家。为了省钱,能步行的地方他就步行,实在不能步行的地方,他就乘坐最便宜的独木舟,全部六百英里的路程,他一共只花费了不到五美元!到了纽约,他住进相当于今天地下室的一家最便宜的小旅馆,然后去找工作。他走进一幢幢大楼,一家一家地去问是否需要人手。可人家见他衣衫褴褛的惨状,都误认为是一个逃跑的学徒,或者是个流浪者,因此,没有人愿意给他工作干。

他又到大街小巷去看各类招工广告,按着广告上的地址去应聘,可是同样也没人用他。一天,他听说一家印刷公司正在招聘工人。他起了个大早,天还没亮就去那家公司的门口等着。上班时间到了,工头面对这个来自乡下,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小伙子,告诉他公司只需要排印铅字的熟练工人,他没有经验干不了。可他实在太需要这份工作了,他不想放弃这个机会,跟在工头屁股后边一个劲地磨。工头见他朴实、诚恳,动了善心,就让他先去试一试。谁知,老板知道后把工头臭骂了一顿,告诉工头,等霍勒斯干完一天的活后马上让他滚蛋。这一天的工作结束后,工头发现霍勒斯干得比其他老工人都多都好,于是去报告老板。就这样,霍勒斯在这家印刷公司留了下来,成为一名见习工。

十年之后,霍勒斯创办了《纽约人报》,成为全美国最好的周报。稍后他又创办了《小木屋》,发行数量达到了九万份,创造了当时报纸发行量的奇迹。再之后,他又创办《纽约论坛报》,经过几年的经营,《纽约论坛报》成为美国新闻史早期著名的“三大便士报”之一。霍勒斯也因此成为最为优秀的报刊编辑人士和成功的企业家。后来,霍勒斯投身政治活动,成为一位著名的政治领袖,曾参加美国总统竞选。今天,美国有多个地方、学校以他的名字命名,关于他的纪念物也散布在美国各处。

贫穷是不是平庸的借口,这关键要看我们的态度,只要不甘平庸,贫穷恰好能够成为我们成功的一副催化剂。古时候,匡衡凿壁借光苦读,终于成为一代大家;范仲淹划粥断齑苦读书,终于成为一代名臣……古今中外,不甘贫穷,最终有成就的例子比比皆是,他们都是后人学习的榜样。但是,也有太多的人被贫穷这个魔鬼挡住去路,究其原因,要么是因为他们一下子陷入贫穷不可自拔,要么是因为他们安于贫穷不思改变。

今天,在我们的周围,如霍勒斯·格里利那样的贫穷的人已经很少了。但和那些资产千万亿万的富豪们相比,我们还是穷人。面对贫穷,关键是要学会承受,学会坚韧,贫穷不是我们人生走向成功的拦路魔鬼,我们应踩在它的肩膀上,摘取它头上的皇冠;贫穷不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分母,我们理应让它成为成功的分子;贫穷不是成功的绊脚石,我们理应让它成为成功的进身之阶。正如出身穷苦店员,两度出任美国总统的格鲁夫·克利夫兰所说:“的确,极度穷困所激发的雄心比较来得切实而有力。”

贫穷不是一种灾难,贫穷是一种财富。只要我们穷不失志,穷则思变,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有毅力、有恒心去改变自己,那么我们就能摆脱穷困,成为精神和物质上富有的人。

知识窗

便士:英国货币辅币单位。类似于中国的“分”。过去240便士等于一英镑(1先令等于20便士,一英镑等于12先令)。在1971年英国货币采用十进制后,一英镑等于100便士。现在流通的英国辅币,分为半便士(于1985年停止流通)、1便士、2便士、5便士、10便士、20便士、50便士、1镑、2镑、5镑(1990年后叫克郎)。所有硬币正面皆为英国君主像,背面除铸有币值外,在不同行政区所铸的硬币铸有不同的图案。但不论硬币于哪个行政区铸造,皆全国通用。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