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节 第三章
-
最幸福的理发师
崔修建
在寸土寸金的繁华商业区街角,有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小理发店,店内只有一位白发如雪的老理发师,带着一个勤快的年轻助手。老理发师名叫黄文昌,已经八十五岁了,依然精神矍铄,耳不聋、眼不花,理起发来,那一招一式,手法还是那么娴熟,干净利落,令人叹为观止。
老理发师从十二岁开始做学徒,十五岁开始拿剃刀给顾客理发,早已“阅头无数”,技艺愈加精湛,以至炉火纯青,人送美名“黄一刀”,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他技艺超群、收费却一向低廉的事迹还上了省报。
如今,各类美发屋遍布大街小巷,各种时尚的发型设计理念不断更新,各种现代化的理发工具也在不断涌现,而黄文昌的理发观念始终以追求舒适为主,不赶时髦,不求新变,收费依然低得可怜,就连他手上的理发工具,也几十年没有变过,仍旧主要是一把推子和一把剃刀。他的理发店规模一直不大,这几年,多是一些老年人和一些收入偏低的“底层人士”光临。
那天,我陪新华社一位记者采访归来,闻知他的故事,记者好奇地让我带他去认识认识这位高龄理发师。
走进门面不大、装修简单得近乎寒碜的小店,黄文昌正笑容可掬地给一位老者理发。只见他穿一件很干净的白色大褂,左手抚着老者的头,右手握一把擦得锃亮的推子,咔嚓咔嚓地修剪着。被剪下的碎发,很听话地被他轻轻甩入脚边的一个纸桶里,地上几乎不见一丝。过了一会儿,他又用剃刀背轻轻地摩挲几下老者的脖颈,然后轻快地刮去上面残留的几许发根。接下来,他又拿出一个形状特别的耳勺,帮老者掏出耳朵里的残茧,喜得老者连连慨叹“真舒服”。最后,他又让年轻的助手打来一盆清水,他亲自洗去老者头上和颈间的发渣。最后,他又认真地端详了一番,才满意地点点头,接过老者的作为报酬的五元钱。
整整四十分钟,我和记者坐在旁边看着他有条不紊地忙碌着,简直是在欣赏民间艺术表演。
我不解地问他这么大年纪了,为什么还要出来给人理发,他笑着回答了两个字——高兴。
我又问他:“只是剪一个普通的头,赚钱不多,为什么要花那么多时间,还要那么认真呢?”
“那是我的职责啊,习惯了。”他喝了一口茶。
我惊讶:“您这么一把年纪了,那可不是轻松的活啊!”
他依然笑容满面:“你不知道,听着推子咔嚓咔嚓地游走,看着剪下的头发轻轻飘下,心里别提有多么舒坦了,简直是一种特美的享受啊。”
哦,原来是这样——在我们的眼睛里看似很辛苦的劳动,在他那里只是一种快乐的享受,根本没有劳累的感觉。
而接下来记者的一番聊家常般的采访,更是让我们惊讶不已,感慨不已。
实际上,他生活条件优裕,手头一点儿也不缺钱,他用理发赚来的钱资助了好几个贫困学生,现在还给两个大学生邮寄学费。他还有两个特别有出息、特别孝顺的儿女。儿子是一家著名跨国集团的总裁,女儿是一位副厅级干部。儿女曾多次劝他不要再去做理发师了,好好在家享享清福。他却说最好的享受是做自己喜欢的事,儿女要给他投资一个好的美发屋,他不同意,理由是他跟那个陪伴了他几十年的小理发店有感情了。再说,他现在给人理发,赚的就是快乐,一间小店足够了。
记者敬佩地问他打算将理发店开到何时,他呵呵地笑着:“只要干得动,就会一直开下去。瞧我现在这精神头啊,估计当个百岁理发师问题不大呀。”
黄文昌老人那无遮拦的快乐,深深地感染了我和记者,走出小店很远了,我们还在不约而同地连连慨叹:他是我们遇见过的最幸福的理发师。
道理再简单不过了——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并懂得享受做事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的快乐,便自然会拥有浸润心灵的幸福,这幸福会久久地,陪伴在自己的人生路上。
播种宽容
顾晓蕊
清晨,女儿像蝴蝶一样扑进我的怀里,稚声稚气地问:“妈妈,今天几月几日,是什么日子?”我迅速掏出手机,瞥了一眼,故作从容地回答:“10月24日,你姥爷的生日。”女儿调皮地眨眨眼,粉嘟嘟的小脸,笑成一朵小雏菊。
提起父亲的生日,我的心里掠过一丝愧疚。朋友聚会,席间,有人聊起部队生活,言谈中尽是兴奋与自豪,我随口说道:“家父也曾是一名军人。”对方听了,连声追问:“令尊哪年生人?哪年参军,哪年转业?”记忆之链一时断掉,我竟无言以对。
以往父亲过生日,我总被琐事绊住。父亲又时常念叨,岁数大了,不愿过生日,以致近几年,我居然淡忘了。朋友的话提醒了我,我给母亲打电话,探询父亲的生日,随后,在挂历上画个圈,又特意叮咛女儿:“记得那天提醒我,姥爷今年六十大寿,咱们要给他过生日。”
吃过早饭,我拉着女儿的手,来到“美味佳”蛋糕房。年轻的女孩凑上前,热情地做着介绍。洁白柔软的蛋糕上,开着粉红嫩黄的花,煞是好看。女儿的目光旋即被吸引住,轻轻一指,说:“妈妈,就订这款。”于是我交钱,约好下午六点取蛋糕。
到了约定时间,我和女儿去取蛋糕。我递上订单,女孩仔细核对,少顷,她眼神慌乱,脸色绯红,嗫嚅地说:“哦,不好意思……活太多了,忘记做了。”我的心里升起一团火,生气地说:“你们怎么做生意的,这么不守信用?”
女孩如受惊的雀,低声说:“我们现在就做蛋糕,请你等上半个小时,好吗?”我欲将带锯齿的话,一股脑地抛出,衣襟却被一双小手拉住。侧身望去,女儿的眼睛如一汪清水,泛着盈盈的波,我那颗冷硬的心,倏然变得柔软起来。
心中仍有些愤然,但我不好再说什么,就坐下来等候。二十多分钟后,香软的蛋糕被装进精致的盒子,系上彩色的结,递到了我的面前。女孩又跑到柜台,拿出一盒莲花蜡烛,说:“这是赔送给您的礼物,再次向您道歉,耽误了您的时间。”
秋意浓浓的街头,已是灯光点点。我和女儿搭了辆出租车,急匆匆地赶回娘家。母亲把饭菜端上了桌,我把蛋糕摆到中间,笑着说:“爸爸,祝您生日快乐。”母亲轻咳一声,说:“其实,你爸爸的生日……”
母亲的话说到一半,被父亲用眼神压下,我突然想起,父亲的生日是按农历来过,而我却记成了阳历,真是好糊涂啊。
“挺好,挺好的。这么大的蛋糕,都多吃点。”父亲激动地搓着双手,说,“你们大老远赶回来,我和你妈高兴着呢。”
橘色的烛光下,红莲花悄然绽放,生日歌轻轻响起。我的心里涌起一股热流,不由得百感交集。从小到大,我也曾做错事说错话,父母都给予我无限的包容,使我在错误中不断反思与成长。为什么,我就不能原谅他人小小的过失?
漫漫人生路上,不可能事事尽如人意。太多的纷争、误会与责怨,皆因一颗不肯原谅的心。面对他人无心的过错,我们应给予充分的尊重,用爱融化冷漠的坚冰,让彼此感受到心灵的温度。
宽容是一种涵养,宽容是一份雅量。我们将宽容的种子,播种在心灵的土壤,用温柔来灌溉,就会开出仁爱的花,结出善良的果。如果人与人之间,能多一些宽容,多一分理解,平淡岁月就会摇曳出瓣瓣馨香,世界也将因此而馨香满园。
快乐是一种心境
李智红
我的一位朋友曾写过一篇《遍地快乐》的短文,道尽自己之所以天天快乐,时时快乐的种种缘由。我以为他真的已经悟到了快乐的真谛,心生羡慕,于是便开始留心他是如何“遍地快乐”。结果我发现现实生活中的这位朋友,快乐倒是快乐,但说是遍地快乐则不尽然。一来为生活所迫,烦恼之事自是在所难免。二来“道行”不深,“修炼”尚欠火候,自然难以超然物外,做到真正的“脱俗”。更多的时候,他也还和我等俗人一样,不快乐却假装快乐,或内心万分涩苦而表面却装作十二分的快乐。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的快乐,其实就是这样一种非常表面性的快乐,或者是一种虚拟性的快乐。由于根本没有领悟透快乐的真谛,所以真正的快乐离他们仍然十分遥远。
那么,快乐的真谛到底是什么呢?“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为一个明确的目的而忙得无暇顾及其他的时候突然来访。”苏格拉底如是说。
有一群年轻人相约着结伴而行,他们翻越高山,跨越河流,满世界地到处寻找快乐,结果非但没有找到快乐,反而遇到许多数不清的烦恼。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他们想到了苏格拉底。他们认为苏格拉底既然是个大名鼎鼎的哲人,就一定会知道快乐到底藏在什么地方。于是,他们便找到苏格拉底请教:“尊敬的苏格拉底先生,请您告诉我们,快乐到底在哪里呢?”苏格拉底说:“我当然知道快乐在什么地方,但作为回报,你们得先帮我建造一条大船!等船造好以后,我自然会告诉你们快乐在哪里。”
这群年轻人见苏格拉底要他们以造船这样繁重的劳动作为代价,心里非常不乐意,但既然他们是来请教的,苏格拉底的话又不好不听。他们想,让我们造船就造吧,等大船造好以后,苏格拉底就会告诉我们快乐在什么地方。
这群年轻人为了能够造出一艘让苏格拉底满意的大船,暂时把寻找快乐的事搁置到一边。他们分头出发,从四面八方找来造船所必需的工具,从高高的山冈砍来坚硬的橡木,用坚韧的牛皮,煮熬出浓稠的粘胶,就这样他们昼夜不停地忙碌了起来。两个月的时间过去之后,一艘结实的大船终于建造出来了。大船下水的那一天,这群年轻人把苏格拉底请到船上,一边合力摇桨,一边高声唱歌。苏格拉底微笑着问他们:“孩子们,你们快乐吗?”年轻人齐声回答:“快乐,快乐极了!”苏格拉底突然发出爽朗的大笑,朗声说道:“孩子们,你们不是一直在寻找快乐吗?你们这不是已经找到了吗?”
另外还有一个故事,说是有一个心地非常善良的小男孩,在很小的时候,他就发誓要让自己成为“快乐之王”,成为一个既能够给别人带来快乐,自己也同样快乐的人。
为了实现这一美好的愿望,小男孩决定独自去周游世界,去寻找快乐的真谛和秘诀。他走了许多地方,拜访了许多名师,结果还是找不到令人信服和满意的答案,于是,他听从了一个老人的忠告,独自翻越万水千山,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智者。
小男孩一见到智者,便迫不及待地问:“尊敬的智者,请您一定要告诉我,到底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既能够给别人带来快乐,自己也非常快乐的人?”
智者看了看小男孩那双透着真诚的眼睛,慈祥地笑了笑说:“孩子,要做一个既能够给别人带来快乐,自己也感到快乐的人,说简单也不简单,说不简单也简单,其实,你只要完全理解和悟透了四句话的含义,就能做一个既能够给别人带来快乐,自己也能感受到快乐的人。”
智者紧接着说:“一是把自己当成别人;二是把别人当成自己;三是把别人当成别人;四是把自己当成自己。”
这两则小故事从不同的角度,回答了什么是快乐的真谛,什么样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第一个故事说明,快乐其实是一种心灵的感受和体验,它广泛地存在于我们“为着一个明确的目的而忙得无暇顾及其他”的间歇中。在我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就处处隐藏着快乐。快乐是一种心境,自然而然地流露,用不着刻意去寻找。第二个故事则说明,把别人的快乐当成是自己的快乐,把自己的快乐当成是别人的快乐,把别人的苦恼当成是别人的苦恼,把自己苦恼也当成是别人的苦恼。学会这样的心理调节,你就会时时快乐,同时也给别人带来快乐。你快乐,我快乐,大家快乐,那这个世界还有什么不快乐的呢?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