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1节 泰勒公主

伊丽莎白·泰勒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家庭,父亲从事画廊生意,母亲在结婚前是一名演员,外祖母在成为全职家庭主妇之前则是一名歌手兼钢琴家。可以说,伊丽莎白日后能够成为蜚声世界的影后,与家族血脉不无关系。她的母亲萨拉从小就雄心勃勃,希望有朝一日能成为闪耀的大屏幕上的一员,为此,她辍学到了洛杉矶。

1922年,萨拉在舞台剧《门上的记号》(The Sign on the Door)中扮演了一个小角色。由于表现出色,在接下来的《傻瓜》(The Fool)中,萨拉出演了主角——15岁的残疾女孩玛丽。《傻瓜》公演后,批评家骂声连天,观众们却喜欢得不得了,甚至连当红女星艾拉·娜兹莫娃(Alla Nazimova)也观看了演出。萨拉很快就和娜兹莫娃成了朋友,她还搬到了娜兹莫娃的住处——位于日落大道的“艾拉花园”。然而,娜兹莫娃这个荧屏女王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事实上,她是一名女同性恋者。人们因此怀疑萨拉也在和女性交往。虽然萨拉极力否认,但传闻还是损害了她的名誉。

不久,萨拉接受百老汇的邀请去了纽约,她与老詹姆斯·科克伍德(James Kirkwood, Sr.)合作,重演了《傻瓜》。1924年9月,伦敦阿波罗剧院也上演了这部剧,萨拉依旧是女主角,男主角则换为亨利·安利(Henry Ainley)。在伦敦,萨拉和同性恋女演员塔卢拉赫·班克黑德(Tallulah Bankhead)交往甚密,这让萨拉再次备受舆论质疑。

1925年3月,《傻瓜》在伦敦谢幕,萨拉回到了纽约。此时的萨拉,在舞台上已然有了一席之地。然而接下来的一年,她却星途黯淡,虽然出演了《匕首》(The Dagger)、《阿拉伯式花纹》(Arabesque)、《傻瓜的钟声》(Fool’s Bells)、《女声蓝调》(Mama Loves Papa)等作品,但始终没能再上一个台阶。

年近30的萨拉意识到自己正在一点点老去。1926年8月,她出演了人生中最后一部电影《小小的烈性子》(The Little Spitfire),之后毅然告别了演艺生涯。她已经决定扮演一个新的角色——成功男士的妻子。在摩洛哥饭店需找目标时,萨拉偶遇了她在阿肯色州的老朋友——弗朗西斯·泰勒(Francis Taylor)。看着年轻有为的弗朗西斯,萨拉认为,她最理想、最合适的丈夫已经出现了。

弗朗西斯出生于1897年12月18日,他来自伊利诺伊州,后来随父母迁居阿肯色州。在姨父霍华德·杨的帮助下,弗朗西斯来到纽约,帮助姨夫打理第五大道620号的杨氏画廊。弗朗西斯非常喜欢这份工作,他优雅得体的举止和俊朗的外貌让他备受顾客的欢迎。眼见生意越来越好,霍华德决定扩大画廊。他准备让弗朗西斯全权打理,但条件是弗朗西斯必须尽快成家。

与萨拉重逢后,弗朗西斯开始和她频频约会,很快,两人决定结婚。1926年10月23日,两人在第五大道的长老会教堂举行了婚礼。婚后两人住进了霍华德出资为他们租的西55街55号的曼哈顿公寓。在霍华德的资助下,泰勒夫妇到欧洲进行了蜜月旅行,弗朗西斯还趁机在欧洲各地搜寻名贵油画,运回纽约充实画廊。

返回伦敦后,两人搬到汉普斯特德。不过,萨拉似乎不喜欢这个新家,她在日记中写道:

“那些郁金香高达三英尺,仿佛唯恐被人忽视。还有紫罗兰、‘烈焰冲天’的金鱼草、深红色的桂竹香。这不过是个寻常的花园。”

就是在这里,他们拥有了两个可爱的孩子。1929年,他们的第一个孩子降生了,是一个非常可爱的男孩,夫妇俩给他起名霍华德,借此表达对姨父的感激。三年后,霍华德有了妹妹伊丽莎白。不管怎么看,这都是一个富足、美满、温暖的家庭。而维克多·卡扎莱特(Victor Cazalet)的到来,让这个家庭多了几分不可思议。

维克多是一位富有的艺术品收藏者,同时也是一名政客。一个闲散的午后,他走进弗朗西斯的画廊,一口气买下了三幅名画。而用维克多的政敌们的话说,他还“买下了弗朗西斯”,因为自那天起,他们几乎形影不离,直到“二战”爆发才被迫分开。

融入泰勒家后,维克多对萨拉也很迷恋,于是,他同时拥有了泰勒夫妇。那时,伊丽莎白还没有出生。在维克多的帮助下,弗朗西斯和萨拉结识了很多政治家、文学家、明星和当权贵族,演员劳伦斯·奥利弗(Laurence Olivier)就是其中之一。维克多和泰勒夫妇的密切交往引其很多人的关注,上流社会对此流言颇多。维克多的妹妹西尔玛·卡扎莱特-凯依尔(Thelma Cazalet-Keir)也知道这件事,但她不仅没有干预哥哥与泰勒夫妇的交往,后来还成了伊丽莎白的教母。

1954年,萨拉在为女性杂志《麦考尔》供稿时描述了伊丽莎白的出生,“那个宝贵的包袱被放到了我胳膊里,刹那间,我的心就安静了。她是我见过的最精致的婴儿。她的头发又黑又长,耳边还留有少许绒毛。她的鼻子仿佛上翘的小按钮,小脸儿紧皱,似乎这个世界还没向她敞开。”很显然,这与事实相去甚远。萨拉还说伊丽莎白出生十天后才睁开眼睛。但西尔玛·卡扎莱特却说,伊丽莎白出生后的第二天,眼睛就已经睁得大大的了,非常澄澈。她甚至觉得,这个小姑娘绝对是维克多的孩子,因此应该叫伊丽莎白·泰勒·卡扎莱特。

伊丽莎白是在蓝领密集的亨登区进行出生登记的,紧邻亨登区的是一个高档社区汉普斯特德区。多年以后,伊丽莎白坚称自己出生于汉普斯特德区,她当时的丈夫伯顿开玩笑地说道:“亲爱的,你不过是个生在亨登区的穷女孩。”当然,事实上她并不穷。

在维克多的百般宠爱下,伊丽莎白过着小公主般的生活。维克多经常送她贵重的礼物。很多时候,他比弗朗西斯更称职。伊丽莎白3岁时突然生了一场大病。维克多得知后,冒着大雨驱车九十英里去看她,并日夜守在床边,亲自照顾她。据传记作家罗伯特说,维克多把政务和生意全都抛诸脑后,陪了伊丽莎白整整三周,因此和她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维克多还送了一处房产给伊丽莎白。这座宅邸靠近肯特郡,是16世纪的建筑。房子共有十四个房间,周围还有三千英亩的庄园。伊丽莎白的窗口常有燕子驻足,因而维克多把房子命名为“小燕子”。

随着时间的流逝,泰勒公主慢慢蜕变成一个有着浓密黑发的漂亮女孩。因为有维克多和弗朗西斯的资金支持,泰勒一家过着优越的生活。他们有一名全职司机、三名女仆、一名私人厨师和一名保姆。维克多和弗朗西斯经常飞往巴黎,为他们的小公主购买时尚裙装。维克多还为伊丽莎白买了一匹马,伊丽莎白给它取名“贝蒂”。她喜欢骑着马,在自家广阔的庄园里自由地驰骋。她曾说:“童年时期最大的乐趣莫过于骑着贝蒂尽情探索肯特郡。”肯特郡可爱的乡村生活和伦敦华丽的公寓生活使伊丽莎白拥有了一个趣味无穷的童年。

让这位小公主烦恼的只有一个问题——她身上的绒毛迟迟没能褪掉。据医生诊断,伊丽莎白患有先天性多毛症,这是一种基因缺陷疾病。因为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在后来的日子里,她不得不定期把手臂上的毛剃掉。因为多毛症,哥哥喜欢叫她“蜥蜴人利兹”。也正因为如此,她很反感别人叫自己“利兹”。她的朋友们都知道要叫她“伊丽莎白”。1995年,作家哈里曼为她写了本厚厚的传记,书名正是《利兹》,伊丽莎白得知后火冒三丈。

伊丽莎白还患有基因病变疾病——双行睫,即双层眼睫毛。这让她的眼睫毛眼看起来相当浓密。伊丽莎白后来和儿童演员罗迪·麦克道尔(Roderick McDowall)一起拍摄《灵犬莱西》(Lassie Come Home)时,导演突然叫停,要求把伊丽莎白弄下台来,说她的睫毛膏涂得太多、眼妆太浓了。回到后台,化妆师却惊讶地发现伊丽莎白根本没涂睫毛膏。

泰勒夫妇在汉普斯特德的房子原为奥古斯都·约翰(Augustus John)所有。他是英国知名的后印象派画家。20世纪20年代,他一跃成为英国顶级肖像画家,笔下的知名人物有《智慧的七柱》[1](Seven Pillars of Wisdom)的作者T·E·劳伦斯(Thomas Edward Lawrence)、英国剧作家乔治·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和《德伯家的苔丝》(Tess of the D’Urbervilles)的作者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等。奥古斯都搬出去之后,家中墙壁上依然挂有他的作品。弗朗西斯将它们据为己有,运到纽约卖了一大笔钱。

弗朗西斯经常到奥古斯都的住处拜访,仔细翻找垃圾桶,悄悄“救出”奥古斯都半途而废和不甚满意的作品,然后运到纽约高价出售。时至今日,艺术界不少人都认为,奥古斯都的名气是拜弗朗西斯所赐。奥古斯都的很多作品都是裸体美女,认识6岁的伊丽莎白后,他请求为这个可爱的小姑娘作画。泰勒夫妇欣喜若狂,但得知需要伊丽莎白脱光衣服后,萨拉断然拒绝了。多年后,得知这件事的伊丽莎白遗憾地说:“当初我应该让奥古斯都给我画个光屁股。天啊!那这幅画现在肯定价值连城。”

到了入学年龄,伊丽莎白进入了贵族学校“拜伦之家”。这所学校是出了名的势利和严格,只接收最上流家庭的孩子。伊丽莎白对那里风格统一的校服十分反感,她不喜欢和别人穿的一样。她对老师说:“等我长大了,我只穿专人设计的衣服。”伊丽莎白的校外活动是在维卡妮舞蹈学校学习舞蹈。伊丽莎白说自己在那里学习了芭蕾,但学校负责人在一次采访中否认了此事,因为她们从来不教那么小的孩子学芭蕾。伊丽莎白在那里学的其实是踢踏舞、波尔卡[2]以及华尔兹之类的交谊舞。维卡妮舞蹈学校非常有名,学期结束时,,约克公爵夫人带着两个女儿——伊丽莎白公主[3]和妹妹玛格丽特公主[4]参加了舞蹈表演会,不过,两位公主的舞蹈是白金汉宫的私人教师教的。在演出中,伊丽莎白·泰勒扮演一只蝴蝶,屈膝在舞台上扑闪着翅膀。

演出结束后,伊丽莎白·泰勒和玛格丽特公主聊天,令萨拉吃惊的是,两个小姑娘的话题竟然不是布娃娃,而是帅气的男孩子。萨拉不由得担心女儿会不会太过早熟,弗朗西斯却不以为然,还建议萨拉去听听安娜·弗洛伊德(Anna Freud)的课程。安娜是著名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女儿,她是一位儿童性欲专家,常年在伦敦开课。安娜认为,5岁的儿童就已经会对性产生兴趣。

不久,萨拉还发现,女儿对成熟男人也有好感,比如他们家的新朋友——肯尼迪大使的二儿子。1939年的伦敦城最出名的美国人要数美国驻英国大使约瑟夫·P·肯尼迪(Joseph Patrick Kennedy)。在维克多的安排下,泰勒夫妇很快便和大使夫妇熟络起来。大使夫妇邀请萨拉、弗朗西斯和维克多一同到大使馆参加奢华的派对,作为答谢,维克多邀请肯尼迪一家到肯特郡共度周末,7岁的伊丽莎白因此遇到了22岁的约翰·肯尼迪(John Kennedy)——未来的美国总统。

伊丽莎白后来时常与好莱坞的朋友们谈论那个下午。在幼小的她眼中,约翰·肯尼迪阳光帅气、高大魁梧、青春洋溢并且相当迷人。伊丽莎白一见到他就对他非常着迷,她很喜欢

这个笑声爽朗的大哥哥。每当约翰向她投以微笑,她的心就止不住地砰砰乱跳。约翰还和年幼的伊丽莎白一起去骑马,途中他对伊丽莎白很是亲切,像照顾自己的妹妹一样。回家之前,伊丽莎白勇敢地对约翰表白了,她希望约翰能够耐心地等她长大,然后嫁给他。不止如此,小小的伊丽莎白还对他说,哪怕到时候他不想结婚,自己也要成为他的女朋友。伊丽莎白长大后确实见到了约翰·肯尼迪,只是那时这个小姑娘已经不想嫁给他了。

富裕的物质生活和长辈的疼爱让伊丽莎白享受着无忧无虑的童年,然而战争的脚步已经临近,安宁祥和的生活很快就会被打破。

[1] 《智慧的七柱》:劳伦斯一战时期在阿拉伯半岛战争经历的纪实作品,在文学、历史、军事、宗教等领域显示出多重价值。

[2] 波尔卡:一种捷克民间舞蹈。

[3] 伊丽莎白公主: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乔治六世的长女。

[4] 玛格丽特公主: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妹妹,乔治六世的次女。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