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图书频道 > 官场财经 > 隐忍的老虎 司马懿:“冢虎”教你当老虎 > 第 3 章 已经失了先手,就别丢了后发优势
第7节 急着露脸,一不小心会露了屁股

从建安八年到建安十五年,又是七年过去了,上个七年司马懿在装病猫,这个七年司马懿在装乌龟,总之伪装成各种无害的小动物。

建安十九年,小动物司马懿迎来了一件大事:他奉命参加随军讨伐割据汉中的军阀张鲁。

这是司马懿第一次参加军事行动。

汉中是益州北进中原的门户,也是中原压制益州的桥头堡,不管对于当时割据益州的刘备还是雄踞北方的曹操来说,战略位置都极为重要。

汉中的张鲁并不是一个难缠的对手,真正难缠的是汉中复杂的地形。在北方大平原上驰骋多年的曹军发现自己完全适应不了南方的崇山峻岭,在阳平关前连连吃瘪,最后连粮食补给都跟不上了。

曹操叹了口气,下令撤退。

这时候的曹操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冒险家,年纪大了,有家有业了,做事情开始保守起来了。

不光是曹操,整个曹营老班底都已经暮气沉沉,不怎么愿意做事,愿意冒险了。所以当撤退令下达的时候,没有人阻挠,大家默默地拔营、收旗,井然有序地准备撤退。

不过曹营里并不是没有充满冒险精神的年轻人,在撤退的过程中,一个年轻的谋士意识到了曹操的战术太过于保守,求稳,很有可能会让千载难逢的战机从手中溜走,于是,他绝对去找曹操说明白。

这个人不是司马懿,他的名字叫刘晔,曹营第二代谋士中的佼佼者。

刘晔的人生履历跟荀彧、荀攸、司马懿这些风度翩翩的世家公子不一样,他从小是个问题少年,暴力倾向极度明显。

刘晔老妈在他七岁的时候过世。这位老妈也是个猛妈,在临死前她一直拉着刘晔的手,对刘晔说:“你老爸刘普的小老婆不是个好东西,等你长大后一定要替我杀了她。

如此彪悍的临终遗言,每每让读史之人虎躯一震:这样的老娘教育出来的小刘烨,必然不是盏省油的灯。

果然,刘晔忍了整整五年,到十三岁那年觉得自己体格足够健壮了,提着宝剑,红着眼睛找到哥哥刘焕说:“老哥,母亲的临终遗言,我看现在咱们可以执行了。”刘老哥望着杀气腾腾的老弟吓了一跳,机械地点点头说:“那好吧……”

话音未落,小刘晔就冲进屋子把小老婆(也就是刘晔的小妈)剁了,然后把小妈的脑袋割下来,送到母亲坟前祭奠。

这么大的事儿当然瞒不过老爸刘普,刘普暴当场跳如雷,让人把刘晔捆得跟粽子一样送到自己面前。

“小畜生,你可知罪!”刘普鼻子里都能喷出火来。

刘晔虽然被捆成了粽子但是依然不亢不卑地回答说:“老爹,我知道我这样做不对,但这是我老妈的意愿,我不敢不替她完成!”

刘普一听,觉得这小子确实挺不简单,没必要为了一个小妾破坏父子之情,于是就再没追究过这件事情。

从此以后,刘晔的暴力倾向更加一发不可收拾,二十几岁的时候,又干了一桩惊天动地的大事。

当时扬州地区有一个反革命集团头子叫郑宝,郑宝眼见自己的反革命组织欣欣向荣,头脑发热,打算跑到江南去过把割据一方的瘾。于是,他来找刘晔希望刘晔能做他的谋主。

刘晔出身世家大族,怎么可能给反革命组织当狗头军师?可是郑宝苦苦相逼,甚至武力威胁,于是刘晔干脆利落地决定……杀了郑宝。

刘晔的办法很老套:设鸿门宴。郑宝果然来赴宴,但是他这个人不太喜欢喝酒,一直按剑而坐,警惕地东张西望,刘晔找来的几个杀手根本没机会下手。

刘晔不停地使眼色,都快青光眼了也不见杀手们动手,他当场暴怒,“嗖”地站起来,三步并作两步跑到郑宝面前,一剑砍死郑宝,亲自把脑袋割了下来。

刘晔的杀手和郑宝的保镖们瞬间都看傻了——见过鸿门宴,没见过这么亲力亲为的“项羽”。

到这里还没完,郑宝死了,但他的反革命组织还在。刘晔一不做二不休,带上几个随从跑到郑宝反革命集团总部大门口,把渠帅(郑宝的反革命集团已经有类似于黄巾军的军事化编制了)喊出来当面一顿神侃,竟然活活把郑宝反革命集团……侃投降了!

根据史书记载,这帮反革命分子纷纷“叩头开门内(通‘纳’)晔”,还”推晔为主”。刘晔一顿砍加上一顿侃,居然从此成了拥兵一方的草头王。

刘晔就是这样一个少年,敢做敢拼,活力四射,给老气横秋的曹营注入了新鲜活力。

当得知曹操开始撤退的时候,正在后方督军的刘晔仔细观察着汉中守军的反应。他发现这些守军既没有派出游骑尾随侦查,也没有组织精锐部队骚扰追击,甚至没有借此机会巩固防线,相反,这些守军似乎陷入了一种奇怪的混乱之中。

一个细节印证了刘晔的猜测:在撤退过程中,几股迷路的曹军不小心进入汉中守军的营地,发生了小规模的军事冲突,汉中守军居然一触即溃。

刘晔立刻作出判断:张鲁军已经陷入了“击退曹军”的狂欢中,军纪崩溃了。于是快马加鞭冲到前军中军帐,拜见曹操后的第一句话就是:“为什么不赶紧趁机攻打!”

曹操也不怪罪刘晔的无理,摸着胡子笑盈盈地示意他说下去,刘晔喘了口气,把自己在后军的所见所谓详细报告给曹操。

“张鲁不过仗着阳平天险苟延残喘而已,如果我们全力攻打,他是撑不了多久的。千万不能前功尽弃啊”

曹操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召集前线的哨探负责人核实了刘晔的情报后,曹操毅然决定:后军变前军,向着阳平关发起进攻!

果然不出刘晔所料,曹操退兵后,汉中守军就像泄了的皮球,军纪松弛地无以复加,面对去而复返的曹操,顿时兵败如山倒,曹操趁胜追击,攻克了汉中全境,收降了张鲁。

此战,刘晔立下首功。

司马懿呢?司马懿啥都没干。冷眼看着刘晔大出风头。曹操说进攻,他就埋头草拟进攻的文件,曹操说撤退,他就埋头草拟撤退的文件,坚持“两不出原则”(不出岔子,不出风头),所以整个汉中战役下来,基本没他什么事儿。

打下汉中之后,就应该以此为跳板攻打西川——这几乎属于历史程式了,可就在这时,曹操的身上暮气再一次发作,他不想打西川了。

当曹操流露出这个想法的时候,司马懿觉得自己应该说点什么了,太出风头固然是不对的,但身为谋士却不出谋划策就是渎职,属于“出岔子”范畴,不符合“两不出原则”的指导精神。

说点什么好呢?说点大家都知道的,就算我不说别人也会说的话吧。

于是,司马懿像曹操进谏:“刘备靠着巧取豪夺把刘璋的地盘骗过来,现在人心还没有归附,刘备却又要去为荆州的事儿扯皮,这实在是我们的好机会啊。我们刚刚打下汉中,把益州吓得不轻,趁此机会进兵,益州立刻就瓦解了。无论从哪方面讲,我们都不该错过这次机会。”

最后,司马懿又用一句冠冕堂皇的场面话作为本段论述的结尾:“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是因为他们既不违背时势,也不错过时势啊。”

曹操听了点点头。他早就知道这些话肯定有人会跟他说,所以抛出了自己早就准备好的答案:“人苦无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这么朗朗上口的话,肯定是先打过腹稿。

司马懿一听,果然,对曹操来说这段话说了等于没说,不过对自己来说,总算完成了出谋划策的任务,司马懿唱出一口气,不再说话了。

其他曹营老将也不想说话,四川这个破地方又潮湿又泥泞,还有蛇,大家都是有家有业的人,早就想回家抱老婆了。

只有刘晔大声反对:“主公,你凭借五千步兵起家诛杀董卓,接着北破袁绍,南征刘表,威震天下,现在攻克了汉中,蜀人已经闻风丧胆,不堪一击了!”

这段话和司马懿的后半段话没什么区别,曹操听了不为所动。

刘晔继续说:“刘备刚占领蜀地没几天,人心还没有归附,这正是攻打刘备的最佳时机啊!”

这段话和司马懿的前半段话没什么区别,曹操听了还是不为所动。

刘晔一咬牙,又接着说:“刘备,是人中之杰,如果我们错过这次机会,刘备有诸葛亮为他治理蜀地,有关羽张飞为他镇守四方,再加上蜀地险要的地形,我们就彻底拿刘备没办法了!”

展示诱惑不如展示恐惧,刘晔的威胁让让曹操沉吟了一小会儿。但也只是一小会儿,史载“太祖不从”,曹操短时间内很难再想出一句像“人苦无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这么有文采的话,于是只是摇摇头,摆摆手,表示不同意。

刘晔气地直跺脚,却一点办法都没有。

司马懿任由刘晔表演,不置一词。

就在退军七天后,曹操收到了来自蜀地的消息,据说曹操攻克汉中的那几天,蜀中一天至少要爆发数十起群体性事件,刘备不知道杀了多少人,也没能把这种不安情绪彻底控制住。

得到这个消息后,曹操又找来了刘晔,问:“你看现在去打蜀地还来得及吗?”

刘晔心说早干嘛去了,现在才后悔?来不及了。心里是这么想的,刘晔嘴上也是这么说的:“现在蜀地已经安定,要去攻打恐怕来不及了。”

曹操后悔地一把一把薅头发。刘晔自我感觉良好地站在一边,心里暗自美着:“看我料事如神吧?就算郭嘉、贾诩、荀攸年轻的时候也没我这么聪明吧?”

司马懿还是一如既往地冷眼旁观。他承认刘晔很聪明,比自己更聪明,但是刘晔的聪明太过于外露。

“这个人有智谋却没有韬略,会是个好参谋但永远只能当个参谋。”司马懿迅速给刘晔定了性,并且不无恶意地想着“这家伙迟早死在他的聪明脑瓜上。”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