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图书频道 > 官场财经 > 隐忍的老虎 司马懿:“冢虎”教你当老虎 > 第 2 章 大变局时代,一手好牌随时会变成臭牌
第1节 想抱粗大腿,自己胳膊先要够粗

听到小司马懿的第一声啼哭,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嘴角露出一丝慈爱的微笑。这是他的第二个儿子。长子司马朗已经八岁了,聪明非凡,远近乡亲都夸他是神童,司马防有理由相信,在自己严格的家教和司马家族世代传承的家风熏陶下,司马懿也会成为家族的栋梁。

一想到司马家族,司马防就得意地捋起了胡子。

谁不知道司马家族是河内郡根基最深,地位最高的家族?对于一个父亲来说,还有什么比能够给孩子提供如此良好的成长环境更令人自豪的事情?而如今的一切,是司马家族花费几代人心血才缔造起来的。

司马这个姓氏,据说是出自尧舜时期掌管天地的大神重黎。不过这种说法听听也就罢了,没人会当真,司马氏真正的始祖是周代的国防部长(司马)程伯休父。程部长辞任以后,他子孙后代便以祖先的官职——司马作为姓氏。

可见,司马这个姓氏从一开始就和沙场征战脱不开关系。河内郡的这支司马氏,最早有据可查的始祖便是一位战将,司马懿的十三世祖:司马卬。

司马卬是秦朝末年的一位起义军将领,编制上隶属于赵国。众所周知,在群雄并起的秦朝末年,赵国义军只能算是打酱油的角色,而身为赵国别将的司马卬,更是酱油中的酱油,露脸次数少得可怜,史书中关于他的“行状”几乎没有。

我们唯一知道的,是他在巨鹿之战后曾随项羽一起攻打关中,在此过程中“数有功”,被项羽封为殷王,从此也成了一路诸侯。

可惜司马卬的好日子没过多久,刘邦就和项羽翻脸了,揭开了楚汉争霸的序幕。

司马卬坚定地站在项羽这一边,和当时的大多数诸侯一样,司马卬坚信楚霸王项羽能轻而易举地击败小流氓刘邦。可惜他失算了,公元前205年三月,刘邦北渡黄河,攻下河内地,司马卬被俘,第二年就遭杀了。

至于司马卬在入关中的时候立过什么战功,在被封为殷王后表现如何,被俘后第二年为什么被杀,如此种种都不得而知,总而言之,此人在历史上的地位等同于路人甲。

但是,司马卬的后代逐渐在河内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在此后的数百年间,这个家族秉承司马卬的光荣传统,一直把当兵吃粮当做自己的主要职业,可惜此后绝大多数“司马”在这方面都资质平平,没有出过什么搬得上台面的人。

直到汉安帝时期,河内司马氏才算出了个能拿出手的人物:司马懿的太太爷爷、左冯翊司马钧。(左冯翊和京兆尹,右扶风并称“三辅”,是京畿地区的三位最高行政长官)

其实“拿得出手”这种说法也是相对的,至少在《后汉书》作者范晔眼里,司马钧没有资格被单独立传,所以,关于这位左冯翊的生平,我们依然只能从《后汉书·别人的列传》里拼凑出一鳞半爪。

从这些记录来看,作为一名战将,司马钧的战绩并不辉煌,我们不敢说他没打过胜仗,但可以肯定他没有打过一场足以进入《后汉书》作者法眼的胜仗,有资格被“载入史册”的败仗倒是打过两场。

公元107年,当时担任从事中郎的司马钧跟随车骑将军范骘讨伐叛变的羌人部族。

范骘,出身于东汉最有权势的门阀世家:范氏家族,权势滔天。这种人当然不必亲自上阵砍人,于是他运筹帷幄,命令征西校尉任尚和司马钧率领八千士卒一同出战,给羌人点颜色看看。

这场战斗的结果,《后汉书》只用了两个字,“大败”(注意,是被人大败)。

这场大败给范骘带来的后果是——班师回朝后,车骑将军范骘被提拔为大将军。连主帅都被升官了,作为副将的司马钧怎么可能因此受到惩罚?于是,他的官也跟着越做越大。

从这一点上来看,司马钧的军事能力甚至比不上身为三流武将的老祖宗司马卬,但是要论站队伍,抱大腿的本事,他甩开司马卬八条街。

也正是仰仗着范骘和范氏家族这根粗大腿,司马钧官运亨通,没几年就当上了左冯翊。

可惜,司马钧本质上毕竟是在军界混的人,功勋得真刀真枪自己去砍出来。这方面,司马钧实在很外行。

公元114年,这是司马钧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在《后汉书》里露脸,主要作战任务还是讨伐叛变的羌人部族。

这一次,东汉帝国下了不小的本钱,司马钧被任命为代理征西将军,统帅八千精锐,又命令护羌校尉庞参率领七千余名羌族雇佣兵分兵北上,夹击羌人。

不巧的是,庞参的雇佣兵部队在半路上遇到了羌人大将杜季贡的拦截,庞参脚底抹油溜地飞快,只剩下司马钧部孤军深入。

这一战,三辅中的左冯翊,右扶风二人都参了战,可见皇帝确实下了本钱,所以司马钧只能硬着头皮孤军北上,大军直抵丁奚城(今宁夏区灵武市南)。

要说这杜季贡也的确是个人物,他见司马钧来势汹汹,当即命令丁奚城的守军放弃抵抗,与自己合兵一处,佯装退却。打算来个诱敌深入。

可惜他太不了解司马钧了,在司马钧漫长的军事生涯中,胜多败少,攻克丁奚城这种级别的胜利已经让他欣喜若狂了,根本没心思去扩大战果。对于部下要求趁胜追击的建议,司马钧听都懒得听。

司马钧无意间做了一个英明的决定,杜季贡早早设好了埋伏圈,左等右等等不来汉军,气得直吐血。司马钧哪管这些,对于一辈子没尝过胜利滋味的人来说,他的胃口实在小的可怜,占据了丁奚城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命令右扶风仲光带着人马去把城外的庄稼全收了。

仲光自然不满意,心里骂骂咧咧,心想你的胆小鬼,乡巴佬,不去痛打落水狗,倒去收什么庄稼!你自己是捞到军功了,老子还没业绩呢,同是三辅地区最高行政长官,今后回了朝让我怎么有脸混?

怀着这样的心理,仲光决定来个“将在外君临有所不受”,装作是去割庄稼,其实是追击溃兵去了。不知是出于对羌人的轻视还是为了不引起司马钧的注意,仲光的部队并没有严格列阵,而是呈散兵阵型稀稀拉拉地钻进了杜季贡的包围圈。

刚吐完血的杜季贡一看时来运转,终于有鱼上钩了,乐得哇哇叫,虽然上钩的不是汉军主力,但这支没有严格列阵的军队简直就是送上门来让他宰割的。那还客气什么?杜季贡一声令下,伏兵四起,把仲光围在了中间。

仲光这才怕了,赶紧列队布阵,一边仗着汉军武器精良奋力抵抗一边派人向司马钧求援。

收到求援后,司马钧火冒三丈,大发雷霆。他确实有理由生气,本来多完美的一场胜利啊,庞参被打退了,他却攻克了丁奚城还收割了一大把庄稼回来,说出去倍儿有面子,可是现在,想把明显有预谋的杜季贡击溃是不可能的,就算出兵,顶多把仲光的残部救出来,这样一来,完胜最多只能算惨胜了。

司马钧越想越气,一拍桌子,大吼一声:“没工夫搭理他!让老匹夫自己突围,老子不管!”

盛怒之下的司马钧忘了一个问题:如果把仲光救回来,顶多战报不好看,若是任由仲光全军覆没,那可就等于把胜仗打成了败仗!要不怎么说司马钧一辈子成不了名将,如此气量,如此格局,如此意气用事,能在战场上活到今天都已经事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最后,仲光的三千余人全军覆没,杜季贡挟灭军的余威向着丁奚城杀来,经历了袍泽之殇,士气低落的汉军一败千里,一场大胜瞬间变成一场惨败。

司马钧戎马半生,练就了一身过硬的逃命本领,居然毫发无伤地逃回了洛阳。可是,败军辱国,贻误战机,见死不救……如此天大的罪名,即便是范骘出马,恐怕也难以保他周全。

其实范骘倒也不是完全没办法,身为东汉开国六大家族之首的范氏家族真要保住一个人,总会想到办法。

可关键的问题是,司马钧又不是范骘集团的核心人物,可能连个外围人物都算不上,顶多算个边角料,范骘凭什么要冒着惹一身骚的风险替他强出头?

粗大腿人人想抱,但能够有幸紧密团结在大腿周围的核心成员毕竟只有那么几个,绝大多数人都只能抓住裤脚。

司马钧虽然抱对了大腿,无奈自己胳膊不够粗,只拉住了几根腿毛,平时搭个顺风车还行,但真要摊上事儿了,尤其是摊上大事儿了,腿毛根本做不了救命毫毛。

于是,当年十月,摊上大事儿的司马钧在监狱中自杀。享年不详。

司马家族有史以来最有出息的祖宗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死了。

当然,瓦罐不离井口破,大将难免阵前亡。司马钧虽然不是死在战场上,但也跟战场脱不了关系。这就叫“出来混迟早要还的”,更何况还是自己乱命在先,司马钧不算太死不瞑目。

司马钧死后,他的儿子司马量扛起了家族的大旗。也正是司马量的手中,司马家族开始了另一种生存方式,意气风发地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