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31节 三十一

 

甘南藏族自治州在甘肃省的边缘,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青海省的一些藏族自治州相邻。甘南的景色就像青海一样,每一座山都披着绿色,每一条沟都有银子般的河流,与青海不同的是,甘南山丘上的植被不是绿草而是灌木,如果是乔木,甘南的山丘就是大兴安岭那样的森林,可是,甘南海拔太高,生长不了乔木,山上的树木就全是灌木。

我在前往甘南时遇见了一名藏族女子,她带着三个男孩和一个女孩,都是她的学生,要前往拉卜楞寺学习如何绘制唐卡。我在她的指引下来到了夏河县——甘肃省最大的寺庙拉卜楞寺的所在地。

整个夏河县城只有一条街,街两旁是红色的藏族风格的房屋,房屋中出卖蜜蜡、砗磲、绿松石、牦牛骨做的藏饰、藏族服装和藏靴,以及各种不同颜色的哈达。不少腰间系着花裙、缠着带有银饰的腰带、颈上挂着红玛瑙和太阳神珠项链、头戴宽沿帽、脑后托着两条长辫子的藏族妇女在街头购买服饰、青稞酒和牦牛奶酪。整条街道弥漫着一股浓浓的古老藏香的气味。

拉卜楞寺就在这条街道的尽头,它和我设想中的寺院那么不同,它没有围墙围起来,而是山脚下的一片黄色、红色、白色的大小不等的房屋,无论谁都可以随随便便地走进去,也可以随随便便地出来。远远望去,你会以为它是一座城市的居民区,而不会以为它是一座寺庙。藏传佛教的寺庙布局都很自由,不像汉传佛教那样有多年传承的固定的格式。拉卜楞寺中有几座带有金顶的高大雄浑的建筑物,大约是寺院中的主殿。这几座主殿没有规律地散布在成片的看起来好像民房的土墙木门建筑中,那些好像民房的建筑应当是喇嘛的住所。寺庙中有相当一部分面积正在施工,还能看到脚手架和方形的石料。寺庙周围是绿色的群山,左边是一条河,右边是一带白色的长长的墙壁。

我沿着那白色的墙壁向着山脚走去,墙壁并不高,就像夏河县其他的民房那样只有一人高,墙根下有一条走廊,走廊中有很多红色的转经筒。

我仔细观察那转经筒,每一个都是六面,每一面上都用梵语写上了一些金色的字符,转经筒周围有六根竖立的木棒,供人推动,有的转经筒上还装了铜铃,以便每推动一次转经筒,铜铃就会响一次,转经筒的木轴并排装在一个土台上,当地人为了使它灵活地转动给轴心灌了很多油。一个穿红衣、头剃得光光的喇嘛手提一串蜜蜡做的念珠走进了装有转经筒的长廊,他用手推了一下转经筒,喃喃地念了些什么。转经筒上写的是藏传佛教的六字真言,转动转经筒一圈就是念诵六字真言一遍,喇嘛和信仰喇嘛教的人就以此修行。喇嘛身后来了一位年老的藏族妇女,她没戴帽子的头上垂下两条花白的辫子,辫梢在背后结成一体,悬挂了一颗黄色的珠子。这位年老的藏族妇女颈上挂着没去皮的蜜蜡做的项链,饱经风霜的脸上有一双深陷的眼睛。她弯着腰、挪动着黑色长裙底下的两只沉重的脚,一个接一个拨动转经筒。在她身后,两名藏族男青年也在拨转经筒。

这条长廊的尽头,山脚下的拐角处,有一座白塔,塔下暖人的阳光里,一位年轻的藏族妇女靠在青石板上、闭着眼睛,默默地坐着。我不知道她在想什么,也不知道她从哪里来,只见她一颗一颗地拨动着手中的绿檀念珠,好像在默诵真言。

山坡上开了许多紫色的小花,一些是波斯菊,一些是野葱,都扎根在青色岩石的石缝里。拉卜楞寺周围的山不像武威周围的山是土山,而是坚硬的青石形成,山上的绿草丛中隐藏着十几座石头垒成的房屋。这些房屋都很小,只容一个人藏身,也许是已经废弃了的喇嘛的居所。山脚是一条弯弯曲曲的细路沿着拉卜楞寺的墙爬行,路边有六七座小型的庙宇。这些小庙宇只有一间房屋,仅容两三个人藏身。一间红色的庙宇门口有两个装在木架子上的转经筒,房内还有一个从天花板直到地板的大转经筒,周围的墙上也画着许多讲述藏传佛教故事的五颜六色的壁画。房内很阴暗,墙角点了两盏油灯。我一走进这间小庙就闻见一股浓郁的带有山野气息的香味,是那油灯发出的,它点的是酥油。除了这种小庙外,我还看到另外一种小型建筑,它是方形的,四周有回廊,回廊中都有成排的转经筒,人不能走进方形内部,只能在回廊中拨转经筒。

山坡下的草丛中放了一些石板,版上用金色颜料写了一些藏文字符。如是堆积的石板我发现了三处,也许是藏民为还愿而放的。

我从寺庙后面一处正在施工的地方进入了寺庙,寺庙中有许多土垒的低矮房屋,这些房屋都有木头雕花的门,门外是没有铺石子的泥土小巷。走进这些小巷就好像走进了许多年前的西藏的城镇,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许多房屋的墙壁上刷了黄色的颜料,有的黄墙壁上面又有红墙壁,红墙壁好像是用一种染了红色的草杆堆积而成,红墙壁上面垒了带有蓝色条纹的红色砖头。小巷中的木门都没有刷漆,保留着木头的本来的黄色,木门雕花都很复杂,门上盖着图案式的屋瓦。

经过这些宁静的小巷,我来到拉卜楞寺的中心广场,这里是拉卜楞寺的停车场,也是它的核心区域,它著名的闻思学院、藏医学院、博物馆都在这广场附近。

拉卜楞寺是清康熙年间建造的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寺院,它的藏医技术都是从西藏的布达拉宫传来的,已经为甘南藏族自治州培养了大批藏医药人才,我在夏河县街头就见过好几处藏医药的诊所,它们多少都和拉卜楞寺有些渊源。拉卜楞寺的藏医学院是一座供奉有文殊菩萨和药师佛的佛殿,它的外墙涂成红色,装有金顶,殿前走廊上挂有黑色画有白色圆形花纹的长布幔。我特意摸了摸那布幔,它是用粗糙的牦牛毛织成的。大殿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面的殿堂中放有很多深红色带有金色和黑色花纹的坐垫,是藏医学院平时上课的地方,后面的殿堂中供奉着绿度母、释迦摩尼佛、文殊菩萨和药师佛。这些佛和菩萨身躯都是金色的,坐在莲花台上,旁边挂了蓝色的唐卡。佛前的供桌上放了很多大小不等的酥油灯,大的像一只小盆,小的还没有碗口大,还放有几束花,和七碗清水。喇嘛说,释迦摩尼佛刚诞生时走了七步,每一步都在地上踏出一朵莲花,因此,佛教将七朵莲花当做供佛的圣物。可是,在高原上没有莲花,藏传佛教就以七碗清水代替了七朵莲花。供佛的清水要是每天早晨从井中打出的第一口没有人饮用过的水才可,如果用自己喝的水就没有功德了。藏传佛教将花束、清水、酥油灯当做供佛的三种圣物,几乎每一间殿堂里都能找到。

拉卜楞寺的大雄宝殿就是它的闻思学院,同时也是它的藏经阁。闻思学院研究藏传佛教教理,是拉卜楞寺最重要的学院,其他的学院都附属于闻思学院。闻思学院在藏医学院对面,它的建筑比藏医学院还要巍峨,殿堂也比藏医学院宽阔的多,可容纳上千人同时上课。据说,这里的喇嘛每天早晨六点半就要开始上早课,早课上完后,上师就要向各人所带的弟子传法,一般说来,十几名弟子会有一名上师,中午要上午课,下午还要辩经,晚上还有晚课,每天都非常辛苦。大雄宝殿的四壁放有很多木匣,木匣中装着大藏经甘珠尔和丹珠尔,供喇嘛们学习。整座大殿中光线昏暗,处处飘扬着白色的哈达和彩色的经幡,即显得伟丽,又显得森严。

大雄宝殿后的一座较小的佛堂悬挂着白色画有蓝色藏文字符的布幔,布幔之下有一个黑色的进口,进口内是一间小小的仅能容下二三十人的经堂。经堂内的墙壁上就像其他大殿那样画了狰狞恐怖的神和古怪的人物。经堂后面的殿堂里放了两座供奉舍利的灵塔,这两座灵塔都用黄金白银铸成,镶嵌了翡翠、砗磲、红玛瑙,这两座灵塔里装的是拉卜楞寺的创始人,也就是它的第一位寺主和这位寺主的根本上师的舍利。两座灵塔之间是佛祖释迦摩尼的金像,佛前供桌上放着两张照片,一张是一位穿着黄衣的喇嘛,他就是那位寺主,另一张是一位穿着红衣的喇嘛,他就是那位上师。神龛左边有一个幽深的暗洞,洞中好像有一个穹庐,洞口点了一盏酥油灯,这里可能是那两个人的埋骨之所。

拉卜楞寺中有一个小型的陈列馆,收藏了很多藏传佛教的法器,有手持的转经筒,有人头骨做底镶上银边的碗,有人头骨做的蒙着人皮的鼓,有牦牛角做的长号角,有海螺做的号角,还有很多紫檀、绿檀、白檀、黑檀、牦牛骨、玛瑙、砗磲、蜜蜡做的念珠,还有藏文写成的经书。

暮色渐渐降临,一间挂有黑色牦牛毛毡的佛堂里传出喇嘛的诵经声。我在那间佛堂门口看到一位双眼昏花的老喇嘛身穿红衣、手拿一串灰色的念珠,闭着眼睛坐在青石上。在他的脚边,有一位藏族青年正附在地上,好像要把头埋在他的膝盖间。那位青年背向我,我无法看到他的脸,但仅从他膜拜的姿势上也可感受到他的虔诚,而老喇嘛依然微闭双眼,宁静中透出慈悲。这是我在拉卜楞寺所见的最令我难忘的一幕,我仿佛看到整座拉卜楞寺的香烟化身成了他们两人。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