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节 你太坏了,我要离你远点
-
刘备在平原任上干得十分漂亮,赢得了不少人心民望,可他的上司公孙瓒师兄却在一条歧路上渐行渐远渐无穷。
当初公孙瓒与袁绍在界桥开战的时候,凭借一篇讨袁檄文,指出袁绍犯有不忠、不孝、不仁、不智等十大罪状,一下子搞臭了袁绍的名声;外加公孙瓒军马雄壮,威震河北,所以冀州的许多城池都望风响应(《后汉书》),占有很大的优势,把一代猛人袁绍整得怕怕的。但短短一年多时间,公孙瓒已经丧失了人心,处在了劣势。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发展的主导因素。
导致公孙瓒失去人心的,同样也主要是他自己的所作所为。
公孙瓒以军功起家,根据以往的经验,打几场仗就能升一次官,仗打得越来越多,官就做得越来越大。在这种好战喜功思想的主导下,他渐渐演变成为一个好战主义者,走向了一个极端——穷兵黩武。战乱年代,老百姓日子非常不好过,都希望能过几天安稳日子,可公孙瓒让他们深深地失望了。这是失去了下层百姓的拥护。
公孙瓒性格还有点缺陷,贵族子弟要是有才气和名声,他就不爽,把他们发配到冰天雪地受苦(幽州比较冷),不但不重用他们,还不让他们有好日子过。公孙瓒这样做有他的依据:贵族子弟和有才气名声的人,我让他们当了干部,他们会以为是理所当然的,不会感激我。因此公孙瓒重用的人大多是庸才,他认为重用这样的人会对他感恩戴德、死心塌地。这样做又失去了上层人士的拥护。
这几种做法虽然使公孙瓒失去了民心,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个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过程,不至于立即改变局势。
真正让公孙瓒臭名远扬、众叛亲离的原因,是他杀了一个人,一个让他忍了很久的人——刘虞。
自从刘虞被东汉政府任命为幽州牧,成了公孙瓒的同事和上司,两个人就尿不到一个壶里。
两个人的矛盾最初是由工作上的分歧引起的。刘虞是个和平主义者,而公孙瓒是一个好战主义者。两个人对于北方少数民族的策略截然相反,刘虞主和,公孙瓒主战。
刘虞德才兼备,新官上任三下两下就平定了叛乱,安抚了少数民族。朝廷上下皆大欢喜,非常满意。除了公孙瓒。
公孙瓒何止是不欢喜不满意,简直是郁闷之极。此前为了平定叛乱,他亲自上战场,差点连命都搭进去了,结果刘虞一来就把叛乱搞定了,把功劳全占了,他一个奋武将军不就成了摆设,还奋个什么?何况刘虞还是个和平主义者,不但现在而且今后也不准备打仗了——不让打仗,不就是把他的升官之路给堵上了吗?这样搞下去,以后就没得玩了。
不行,绝对不行。公孙瓒开始处心积虑地破坏刘虞的和平计划。
刘虞给北方少数民族赏赐物资(那边比较穷)给点好处,公孙瓒就派一拨人马装成强盗过去打劫;刘虞希望建设和谐社会加强民族团结,公孙瓒就抽空去少数民族那里杀人放火;刘虞请公孙瓒参加会议,公孙瓒就生病去不了。
客观评价,两个人闹矛盾,公孙瓒应该承担主要责任。
后来袁绍想拥立刘虞当皇帝,公孙瓒当然十万个不答应。刘虞虽然明确不同意自己当皇帝,但他认为袁绍是公忠体国用心不坏,因此他和袁绍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
敌人的敌人是朋友,敌人的朋友是敌人。根据这一原理,公孙瓒将刘虞和袁绍视为共同的敌人。
再加上给袁术派兵的事和堂弟公孙越的死,公孙瓒和刘虞更加势同水火,互相看不顺眼,互相恨得咬牙切齿,互相要让对方死翘翘。
先动手的是刘虞。
初平四年(193年),刘虞瞅准公孙瓒的大部队与袁绍在冀州一带作战、后方大本营蓟城(今北京大兴)空虚的机会,集合大批幽州守军进攻公孙瓒。
忍了那么久,双方终于彻底撕破脸了。多年的恩怨,即将有个了断。
公孙瓒得知敌众我寡形势不好,就在东边城墙上挖了个洞,打算万一顶不住了就当一回老鼠,来个抱头鼠窜。
不过刘虞的军队开到城外的时候,善于用兵的公孙瓒发现敌军虽然数量很多(《后汉书》记载有十万人,并不可靠),质量却不高,也就是一群不会打仗的乌合之众,连最基本的排兵布阵都不会,战斗力几乎等于零。而且刘虞是个仁慈的领导,命令部队只杀公孙瓒一人,不许骚扰百姓。蓟城郊外都是民房,刘虞禁止士兵焚烧,士兵们就一拥而上混杂在民房中间仰攻城池。却久攻不下。
一看是这种局面,战争经验丰富的公孙瓒决定不当老鼠了,他瞅准战机顺风放火焚烧民房,在民房附近的刘虞军队顿时大乱。随后,他率领几百个久经战阵的精锐战士突击刘虞中军阵营,将刘虞的军队杀得大败而逃。
刘虞兵败后仓皇逃到了居庸城(今北京居庸关),准备长期抗战。他没想到,他所想象的长期,只有区区三天。
三天时间,公孙瓒就攻克了居庸城,把刘虞连同他的老婆孩子一起抓了俘虏,押送到蓟城。
公孙瓒抓获刘虞,有很多种处理方式,可以软禁,可以关押,可以放走,但他选择了最简单最粗暴的一种——杀死。
不为别的,只因他是公孙瓒,重情重义的公孙瓒。而重情重义的另一面就是快意恩仇,意气用事。忍了那么久,只有杀了刘虞,才能出尽心中的恶气。
此时,由于董卓被王允、吕布等人干掉了,为体现普天同庆皆大欢喜,中央政府派了一个叫段训的使者来幽州给刘虞和公孙瓒加官晋爵,让他们也欢喜欢喜。
不过欢喜的只有公孙瓒一个。他以刘虞想当皇帝大逆不道的理由,胁迫段训杀死了刘虞。动手之前,他还玩了刘虞一把,说你要是真命天子,老天爷就应该下雨救你这个儿子;既然老天不下雨,就只能说明你该死。
从此,公孙瓒独霸幽州,看起来无比强大。
其实,公孙瓒杀死刘虞的时刻就注定了他必将失败的命运。
看起来赢了,实际上却是输了,输得一败涂地。
因为他彻底输掉了人心。
得人心者得天下,从来就不是一句空话。
公孙瓒很快就尝到了失道者寡助的滋味。不只是刘虞的许多部下如鲜于辅、阎柔等人纷纷联合袁绍进攻他,更重要的是他的许多部下也离心离德,纷纷离去。
这其中包括两个人,一个是赵云,另一个就是刘备。
赵云,字子龙,是常山真定(治今河北正定南)人,他来公孙瓒手下参加工作的时间,与刘备差不多。
此时,袁绍已经从韩馥手中接过了冀州牧的大印。常山隶属冀州管辖,按理说应该站到袁绍那边去,但常山的士民却推举赵云率领本地乡勇前去帮助公孙瓒。
因此,公孙瓒见到赵云非常高兴,带着几分得意的口气说道:“听说你们冀州的人民都想投靠袁绍,怎么唯独你能迷途知返呢?”他想要的答案,无非是将军你英明盖世、是正义的一面旗帜、比袁绍那家伙强得不是一星半点之类的奉承话。
公孙瓒注定要扫兴一回,因为站在他面前的是赵云。虽然此时的赵云只是一个无名之辈,但他从来就不是一个睁着眼睛说瞎话只管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人。
赵云朗声回答:“现在天下大乱,我们还搞不清楚究竟谁是谁非。为解救百姓的倒悬之苦,家乡父老经过商议,决定追随仁政,并不是觉得你比袁绍强啊。”(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悬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
几句话透露出了乱世中人们对仁政的渴望,以及赵云希望追随明主的心情。仁政是古代社会的理想政治,只要有可能实现仁政,许多人就会不避险难上下求索。
赵云投效公孙瓒期间,被分配的工作是带领骑兵随同刘备作战。
刘备和赵云成了同事,自然免不了有许多公私往来。时间一久,这两个大男人竟然惺惺相惜,成了知音。
公孙瓒杀死刘虞之后,臭名远播。赵云终于发现上当受骗了,来投奔的不是仁政更不是明主,而是暴政加昏君。
于是,赵云借着哥哥去世的机会,向公孙瓒请假,说要回家一段时间操办丧事。孝道是当时社会的普世价值,公孙瓒没有不准的理由。
作为赵云的知音,刘备明白赵云为什么要走,也知道他不是请假一段时间,而是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刘备送别赵云的时候,两个大男人互相拉着手,依依不舍。
刘备知道赵云的心思,赵云也知道刘备的心思。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最后分别的时刻,赵云对刘备许下承诺:“终不背德也。”
放心吧,你已是我选中的明主,是仁政的希望所在,终有一天,我会追随你的。
赵云挥一挥衣袖潇洒地走了,刘备却潇洒不起来。
因为刘备是带头大哥。作为带头大哥就要为兄弟们的吃饭问题操心,不能带着兄弟们饿肚子。你甩手走了兄弟们怎么办?
再者说来,出生入死混了这么久,才混上了这个平原相,要是甩手不干了,多年的心血不就白费了吗?
所以刘备注定不能甩手不干,而只能找机会跳槽。
跳槽离开以前的同学兼现在的老板公孙瓒,是不是有点不厚道?
似乎是有一点,但也仅仅是一点而已。
是的,他曾经帮助过我,提拔过我,但我也给他出过力为他分过忧,他发薪水我干活,互不相欠。
道不同不相为谋,我们之间的分歧已经越来越大,甚至走向对立。
很明显,师兄公孙瓒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而我不能跟着他一条道走到黑。
因为我还有自己的理想。与自己的宏伟理想比起来,同学之谊、提携之情,不过是小节。
人生有三大错误,一是不做选择,二是不坚持选择,三是不断地选择。该选择的时候要选择,该离开的时候要离开。
欲伸大义于天下,就不能拘泥于小节。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