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4节 第二章

  奥巴马应该为自己的明星魅力感到骄傲。就在 2004 年民主党大会的前夜(那次演讲让他成为民主党未来的希望之星),他和朋友马蒂·内斯比特(Marty Nesbitt)在波士顿的大街上散步,身

 
后跟着他们的人越来越多。"伙计,你看起来像个摇滚明星。"内斯比特对奥巴马说。在后来的一个采访中内斯比特回忆说,"他看着我说:'马蒂,今天还不怎么样,你等到明天再看看。'我问'什么意思?'他说,'我的演讲绝对精彩。'"

  奥巴马在 2004 年的演讲使他很快被推到了陌生的名流圈里,他已经习惯了人们把一位长着大耳朵的瘦弱的学者型男人当成一个性感偶像的特殊氛围。尤利卡·吉尔基(Eureka Gil ey)--奥巴马的一名助手,回忆起了奥巴马参加竞选不久后她跟随奥巴马在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做讲演时的情景。当时,奥巴马被人群围在了盥洗室的外面。"他们是民主党成员,他们似乎对政客们厌倦不已。"吉尔基回忆说,"他的衬衣差一点就被撕开了。我记得那晚回家后,我男朋友还就我背上的紫色伤痕责问过我。我告诉他,我是被那些拼命向前推挤、试图靠近奥巴马的人擦伤了后背的……我奋力抓住那些妇女的手,因为她们要把他的衬衣从裤子里拉出来,真是难以置信。"

  奥巴马越来越习惯于受到恭维。乔治·克雷格不是唯一器重奥巴马的肯尼迪家族的老成员,2006年初,在科雷塔· 斯科特·金(Coretta S ott King )的葬礼上,艾瑟·肯尼迪(Ethel Kennedy),也就是罗伯特·肯尼迪的遗孀,转向他低声说道:"火炬传递到你手中了。" "我感觉脊背发冷,"奥巴马告诉他的一名副手说,"葬礼相当吓人。"

  奥巴马知道他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屏幕,上面投射着美国人的希望与恐惧、梦想与挫折。也许这样的人从未真正存在过,也不可能存在,但即便如此,人们还是需要一个救世主。正如他在畅销回忆录中缔造的传奇人物一样:一位名叫奥巴马的男人通过努力追求,克服种种困难,在公共服务事业上找到了归属感和使命感。奥巴马回忆起他经常与他的团队开的玩笑--"这个奥巴马听起来像是个大人物,我不确定自己是不是那个奥巴马,对么?"他又强调说,"这不是一个玩笑。"

  2007 年第一季度,当他获得 2 480 万美元的资金时,引起了政界的注意,因为这么一大笔数字,比其他任何一个民主党人士筹集得都要多,并且在早期的宣传集会上还吸引了一大批群众。但是在 2007 年春季到夏季的民主党无休止的辩论中,他表现得小心翼翼、不善言辞,甚至还有点心不在焉的样子--让人看起来总觉得他缺乏一种角逐总统职位所具备的近乎病态的执著。竞选战略专家戴维·阿克塞尔罗德(David Axelrod)告诉过奥巴马,他的这种表现对于总统竞选来说太过于平凡了,奥巴马也开始怀疑自己。他错过了看电影、读书和陪孩子们玩耍的机会,他担心与这些要紧的事情渐行渐远失去关联。在接受《新闻周刊》采访时他说:"我不想说我是个不情愿的候选人,显然这是我自己的选择,但是在我内心深处还是很紧张。"在一场辩论中他显得如此心烦意乱,以致他的对手--前参议员约翰· 爱德华兹(John Edwards),在休息时走到跟前责备他说:"巴拉克,……你该集中精力了。"

  奥巴马鄙视有线电视新闻上偶尔表现出的愚蠢的陈规陋习,以及国家政治选举那高人一等的架势。他愤怒地向《新闻周刊》表达了他所感受的压力--你们"想要把某个人炸到地狱!"以此来表现对恐怖主义的强硬。当他宣布竞选后,有次在参议院楼里,希拉里 ·克林顿竟然拒绝和他握手,这让他感到无比震惊。当一个低层职员在新闻采访中提到有些印度裔美国人正打算给予克林顿夫妇财政上的支持,并称希拉里为"旁遮普邦(Punjab)参议员"(旁遮普为印度一个省。--译者注)时,奥巴马变得心神不宁。"我不想你们这帮家伙为所欲为、胡说八道,或者做什么事都瞒着我。"他告诫他的幕僚们,"我就打开天窗说亮话吧--这里没有动摇,更没有屈服。"他对那些闻所未闻的拙劣下流的诡计感到愤怒不已,"我看着你们每一个人,如果你们觉得事关重大,那你们应该做的是向我询问而不是对我隐瞒。"

  作为政治家,奥巴马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的自知之明。2007年5月末,在几次早期与对手的辩论中他出了错,他对自己的"反复无常"感到迷茫。"一部分是心理上的。"他告诉他的助手,"当我以一种方式做事的时候,我还得费力思考其他的对手会不会也这么做。我的性格里有一些自相矛盾之处--喜欢孤芳自赏,那是我成为一名不错的作家的部分原因,可这点在总统竞选中却派不上用场。"

  这些坦率的言论在华盛顿一个法律机构举行的辩论前期会议上被录了下来。这段被一位当事人提供给《新闻周刊》的谈话录音,奥巴马与顾问间你来我往得相当直率,也记录了这名候选人与他的对手站在同一舞台时的真实想法。

  在录音里,先是奥巴马又得意又迷茫地评判自己这种矛盾性格的利弊,之后又出现了杂乱的谈话声和笑声,然后阿克塞尔罗德突然说,"你可以保存这些以便写下一部自传。"奥巴马继续说:

  "你不得不时刻表现得兴高采烈并且努力表演,像……(录音不清晰,奥巴马似乎是在开他对手的玩笑),我确信部分原因与紧张和焦虑有关,还因为以前从没尝试过。依我之见,这不是一个适合我的模式,这只会使我更加谨慎。当我要做某些事时,却常会想'这不是我擅长的。'同时,我还发现自己经常被各种对自身的疑问和看法所困。'你看,这是多么愚蠢的一个问题,但还是让我……回答它吧。'不合时机地……(录音混乱了)。所以当布赖恩·威廉斯(Brian Williams)问我私下做了什么时(不够老练),我说,'哦,我种了一排树。'然后他说,'我指的是私人的。'以我的理解是,'噢,事实上,布赖恩,我家里更换了电灯泡对解决全球变暖问题毫无益处,这需要大家共同来完成。'"

  奥巴马对他的助手们坦诚相待,他们也为他的评价感到高兴,但是他不是一个快乐斗士(取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华兹华斯的诗《快乐侠客的品性》。--译者注),他的超脱使他的职员们感到有点泄气。位于芝加哥北密歇根大街 233 号的竞选总部是一座高科技建筑,里面满是平面荧幕,手机多过座机,而且里面的人一丝不苟还带点书呆子气。在盥洗室的门上贴着手写的告示:此处回收宾馆的洗发精和肥皂并捐赠给收容所。一位前克林顿政府职员已经习惯了克林顿作战室内的嘈杂 [ 据说,作战室内的詹姆斯·卡维尔(James Carville)舍不得脱掉他的那件幸运衬衣 ] 他发现这里士气有些低下。2007 年 9 月份新来的职员贝齐 ·迈尔斯(Betsy Myers)--前克林顿政府新闻秘书迪迪·迈尔斯(Dee Dee Myers)的妹妹,她自己也是克林顿政府时期的白宫职员。也很希望晚上在城里的奥巴马能够亲自来这里鼓舞士气。"但是他没有来,"秋季末她回忆道,"他反而去了健身房。"她停下来,沉思了一会儿说,"几个月他都不在总部,这里很多都是年轻人,都是发自内心尊重他的,如果他能够顺便走访一下对他们来说意义非凡。"她又停了一会儿说,"以前从来没有人会希望比尔 ·克林顿到这里走访,尽管他离这里只有两条街区之遥,你会不由自主地希望他离开这里。"

  据奥巴马回忆,9月和10月他的支持率很低,在全国民意调查中落后希拉里20到30个百分点。他的职员抱怨说他缺乏"活力",但是奥巴马并不担心。他相信他的首席战略家阿克塞尔罗德,那个曾做过新闻记者,有着忧郁的外表、冷峻的神态和敏锐的感知能力的家伙,可以左右竞选的变化,也可以让希拉里 ·克林顿淘汰出局。52 岁的阿克塞尔罗德对各州情况、当地及全国的选举了若指掌,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在业余时间他喜欢读老罗伯特 ·肯尼迪的演讲,但他更是一个精通如何玩转政治的现实主义者,带有典型的芝加哥风格。阿克塞尔罗德的个人生活却饱受痛苦,他父亲自杀身亡,一个孩子又患有严重的癫痫,对于这些,他都比较看得开。他是一个谦和、威严、颇有绅士风度的人,而不是那种恨不得把对手赶尽杀绝的冷血政治幕僚。他之所以喜欢奥巴马,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他发现这个候选人异常聪明,尤其还是从伊利诺伊州出来的政治家;因为奥巴马对新式政治选举中愚蠢的针锋相对不感兴趣,也不追究;还因为阿克塞尔罗德像奥巴马一样,也是一个内敛独立的人。他不占用总部的华丽舒适的办公室,而宁愿在自己装饰低调的办公室里工作,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一间名叫"曼尼"的熟食店里。阿克塞尔罗德虽然没有广受欢迎也未引起议论,但他是一个预言者和好听众。

 

《奥巴马凭什么赢》

作  者:埃文·托玛斯

译  者:中雷、宁娜

出 版 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1月

定  价:28.00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