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1节 第一章

文 / 简里里

/

别要求自己不难过、不糟糕。混沌、糟糕也是种状态。而状态的本质是:它总会变化的。别急。

/

人长大大概是个理想化不断破灭的过程,听起来令人难过。比如,你慢慢知道,王子和公主历经艰难,最后其实并未过上童话里的生活,不过是柴米油盐,生儿育女,还要为了买几平方米的房子、孩子怎么教育、生老病死,困倦争吵。

这世上,所谓“美好”,大抵是很少存在的。

前段时间我很烦躁的时候,我妈给我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故事说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在蛇的诱惑下,偷食了禁果。于是人有了羞耻心和好坏之分。上帝于是罚男人永生劳动,女人要忍受十月怀胎之苦,蛇只能用腹部行走。“所以啊,你来这世上,本来就是来赎罪的。”

这是你来的本来目的。其实原本《圣经》早早就告诉了人这个道理。

刚开始做心理咨询的时候,我还是个小丫头。像每个渴望成为好咨询师的人一样,我认真、负责任,睁大眼睛,去看来访者所谓“症状”。像插花一样,渴望将枝条剪得整齐,将颜色搭配得好看。我认真地和来访者说每一句话,渴望Make things right。比如……你看,你可以这样,你可以那样,你这么做,其实会伤害自己,你换个方式。

大抵是因为夏娃也咬了那苹果,我心里面,“对错”“好坏”是如此清晰。我对自己同样苛刻,不要说错话,不要用错力,不要做超越范畴的事情,以至于手脚捆绑。

后来我去见督导。督导说,一个咨询师,当你一直用力不犯错误,所谓“一直正确”,正是最大的“错误”。

精神分析的治疗里面,治疗师有一个原则,叫先follow,跳出来观察,再用它来工作。所谓follow,是治疗师允许自己跟随自己(的感受)来做反应(来访者的客体能够在咨询关系中投射出来,而咨询师的放松,也能够让自己被来访者激活的那一部分展现在咨询室内)。而治疗师要保留一只眼睛,来观察这期间的动力和“移情”,而利用此中有意义的部分和来访者工作。而当咨询师自己紧张兮兮保证绝不犯错,来访者也就无法放松下来,所谓“客体”无法登场,治疗师自己的阻抗使得自己无法在治疗关系中发生作用,而治疗便无所谓进行下去。用力过猛,治疗便变成鸡汤式的创可贴罢了。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