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图书频道 > 官场财经 > 中国经济靠什么赢:中国崛起的后劲 > 第 4 章 中国工业,如何在世界格局中绝地反击?
第1节 鏖战中的工业化雄心

技不如人、国力衰竭导致中国上百年遭受外强欺辱的历史,由此产生的那种不寻常的历史冤屈感,成为中国迅速崛起的一大精神动力。

| 中国的工业崛起是被逼出来的|

1949 年建国之初,中央政府就面临一场从民国延续下来的长期经济危机。国内粮食减产150 亿斤以上,农村有4000 万灾民嗷嗷待哺; 全国失业的工人、知识分子约有150 万人,半失业人口更多;内战还没有彻底结束,政府必须多印2 倍以上的钞票来支付450 万军队和150 万国家机关(及企业职工)的费用;物资短缺,通货膨胀,国库的黄金储备全被国民党带往台湾,要稳定国内的财政金融更是难上加难。

党政高层本想尽量争取和平时间,专注于缓解国内的危局。不料, 朝鲜战争爆发,旷日持久的高强度战争,迫使中国快速充实工业实力。

工业实力,支撑战争潜力。

中国军队当时装备严重落后、后勤万分艰难,最终通过苦战3 年, 才换来国家工业化的重大机遇——相对牢固的中苏同盟。

苏联在1950 年至1959 年间,给了中国合计达54 亿美元的工业设备和技术投资的援助(“马歇尔计划”美国援欧资金是130 亿美元)。伴随朝鲜战争而来的强大外来投资,使中国在1950 年迅速走出建国初期的经济萧条,开始进入工业化的原始积累阶段。

| 受益于苏联老大哥|

工业化是国家繁荣和强大的唯一出路,这已是常识,可是,为何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能完成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技术扩散,仅仅是建立工厂、进口设备、购买原材料、组织生产销售这么简单吗?绝对不是。

如果没有能源电力、钢铁煤炭、设备制造、石油化工、电子工业、交通运输、商业贸易、银行金融、教育培训等诸多配套产业的协同发展, 任何推动国家工业化的努力必定是下盘不稳、出拳无力。

要想“稳固下盘”,建立那么庞大、精密的工业配套和金融贸易体系,没有雄厚的技术和财力基础,怎么可能做到?

正是苏联在朝鲜战争期间的大规模援助,中国经济才得到了根本好转,中苏两国不仅在军事、外交方面配合默契,经济合作也大有进展。苏联政府答应援建中国急需的煤炭、电力、钢铁、化工、机械和军工部门的50 个重点项目(后来追加到156 项),都陆续得到了落实。

中国得益于苏联援助,到1959 年,首次拥有自己的汽车工业和拖拉机工业,在煤铁、有色金属、电力和石油等主要工业产品方面,达到苏联1931 年(苏联“一五”计划完成)的水平,超过日本1937 年(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的水平。

在18000 名苏联专家的耐心指导下,数年之内,中国上百个新建企业,生产出高级合金钢、无缝钢管、喷气式飞机、坦克、大口径火炮、警戒雷达、大容量成套火力和水力发电设备、大容积高炉设备、联合采煤机以及新型机床……

注意:若是按照现今的市场化规则,中国企业要想获得这么强大的制造能力,必须付出巨大代价购买技术资料和图纸、引进生产设备、聘请工程师传授生产工艺,还要不时地应付洋人在知识产权上的百般刁难。

苏联老大哥不仅无偿向中国企业转让技术,还手把手、传帮带教给中国技术人员一些宝贵的细节知识。

从苏联获得大量高价值无形资产(技术专利、知识增量),中国方面确实没有付出太大代价,但是对苏成套设备的进口,则是实行对等贸易。当时中国没有多少外汇(或者黄金)储备,在支付方面有一定困难, 双方多是采用实物交换,比如,中国要在1959 年以前供应苏联16 万吨钨精矿、11 万吨锡、3 万吨锑、3.5 万吨钼精矿、9 万吨橡胶以及相当数量的农副产品。

尽管中国从苏联引进资本和技术,工业能力、国家实力得以脱胎换骨,但是客观地看历史,受制于“冷战”期间两个超级大国地缘战略博弈的大环境,被战略性的外资投入客观地主导着中国工业化。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