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2节 第二章

14  坚定自己的独到直觉.

在创业过程中,可以听别人的说法,但一定不要迷信别人的说法。有时更要相信自己的直觉。只要是自己看准了的事,就要勇敢地去做。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旁人的建议可以作为参考,但是旁人的意见都是从自己的经历出发,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千万不能让别人的说法左右自己的决定。自己的事情还是要自己决定,千万不能为了迎合他人的心意而失去自己的主见。如果那样的话,不仅有可能失去难得的机会,甚至还会一事无成。

新加坡零售业的第一家是姓唐的一家人。那唐家为什么能有如此独到的见解呢?

如今新加坡最大的百货商店的主人便是唐家,唐家的百货商店销售全球各国的百货,在新加坡无人能与之相比。唐仲庚便是这个唐氏商场的创始人。当年,唐仲庚是从中国汕头来到新加坡闯世界,那时他的全部家当就是一只塞满中国刺绣品的铁皮箱。也就是这只小小的铁皮箱,让唐仲庚开始了创业。他就是靠着这只小皮箱一步一步走出了独霸新加坡的唐氏商场。

作为唐氏的创始人的唐仲庚有着过人的智慧和敏锐的洞察力。

那些被很多人看中的机遇——他都放弃了,然后他在其他人认为不可能的地方找到了通往成功的路,从而由一无所有一跃而成为了商界的大亨。

唐仲庚在1958年因市场的需要,着手筹建一幢售货大楼。他选择盖楼的地方是新加坡纵深内陆的偏僻之地——乌节路。那时,人们都认为唐仲庚疯了,因为当时滨海地区才是新加坡的商业活动的主要集中地,人们投资商业的首选也应该是在滨海地区。因此,人们对唐仲庚在乌节路盖售货大楼都感到很惋惜,认为他这样做简直就是把钱扔到水里,不会有任何效果。那些所谓的会看风水的人,更是怎么看这块地皮都不顺眼,因为乌节路这块地皮的位置面朝一个墓地,按照风水之说,那是一个不祥之兆。

唐仲庚面对着这些众说纷纭的说法,丝毫没有改变自己的初衷,反而是更加坚定决心一定要在乌节路干出一番事业来。事实上,唐仲庚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他如此坚定地选择乌节路这块地皮盖售货大楼,是有他的道理的。他看到这条路是自己的英国主顾们每天上班的必经之路。在这里盖百货大楼,在无形之中主顾们就会走向自己的售货大楼。如此一来,自己的生意肯定会兴隆!

乌节路这块地皮因为位置比较偏僻,没有人看好它,唐仲庚仅以一平方英尺50新加坡元的价钱就把这块土地买下了,排除了所有的障碍,他的第一座百货大楼终于盖起来了。

情形的发展正如唐仲庚想象的一样,那些英国主顾们在路过唐氏百货大楼时,利用上下班的时间,很自然地就进去为自己购买所需的物品了。因此,唐仲庚的资产也由此而增长神速。

没过多长时间,因为这个地区有着这么得天独厚的条件,很快就演变成了新加坡商业区的黄金地段,地价迅速翻涨,以前一平方英尺50新加坡元的地皮,很快就涨到了一平方英尺为6000新加坡元。单这个数字就可以看出唐仲庚成功了。

随着新加坡经济的快速发展,唐氏商场的发展也非常迅速,唐仲庚决定在乌节路和史名士路交叉路口重新建造唐氏商场。

这一决定又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很多人不明白,说唐仲庚是被短暂的胜利冲昏了头脑。还有迷信风水的一些人都在背后议论,他们认为唐仲庚这次肯定完了,因为他们留意到大楼面临的道路上的行人车辆非常少,这些在他们看来都是钱财会源源流出的预兆。

这又是一场全新的挑战,明智的唐仲庚一直对自己的选择深信不疑。他信的是自己的经商之道,而不是风水。他马上果断地做出了调整,然后正式做出重建唐氏商场的决定。事实证明,他再次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后来当有人问起他当初的想法时,唐仲庚是这么说的:“史名士路通往去柔佛的各条路(他的许多富有的马来西亚族旅客来自柔佛),而乌节路通往市区。”

在创业过程中,可以听别人的说法,但一定不要迷信别人的说法,只要是自己看准了的事,就要勇敢地去做。唐仲庚放弃了商业区中利润稳定的选择,而在一个其他人想都不想的地方实现了事业发达的梦想,就很好地证明了坚持自己想法的重要性。相信自己的直觉,走自己的路,不必在意他人的看法和说法。

15  不要怕别人的嘲笑.

当你认为一个机会确确实实可以帮助自己理财与致富成功的话,牢牢抓住它是至关重要的,绝不要因为别人的嘲笑就轻易放弃一个大好的时机。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当你做一件事的时候往往会有很多人在旁边说三道四。当然这种言论还是以冷嘲热讽居多。他们不去做事,反倒是你在做事的时候他们指手画脚。

面对这种情况,你要做的就是不要去理会他们,做自己该做的事。只要认为自己是对的,就要坚持下去,千万不能因为别人的嘲笑而错失大好时机。

马克·戴尔克鲁阿就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

法国里尔人马克·戴尔克鲁阿在他27岁的时候发现了一个他认为可以让自己发财的机会,就是在那段时间欧洲人都非常喜欢在胸前别一枚徽章。正是人们的这种喜好让他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他卖掉了1000万枚各式各样的徽章。这是之前对于这些小玩意儿一点也不懂的马克在法国的销售业绩。

1991年5月,在里尔市他组建了自己的公司,很快他有了员工,然后他的事业蒸蒸日上。

刚开始的时候,马克手里只有一张王牌,那就是他从不泄气。

后来他回忆说:“我正式失业是在1991年的2月,当时我到处找工作。在一次专业性的展销会上,我碰见一这家徽章公司的代表。

我向那家公司的代表提出我想做他们的地区代理。但是他们拿一阵嘲笑作为回答。”

但是,马克并没有灰心,他下定决心一定要闯出一番事业来。

为了找到要价便宜的外国制造商,马克写信探询了六七家驻法国的大使馆。他的这个办法十分奏效,最终他收到了某国大使馆给他的回信以及台湾的徽章制造商的名单。这件事让他感到非常高兴和意外。失业的马克无心去了解其中的道理,他马上与这些厂家联系,并且索要他们的样品以及价格表。

那些厂家们很快就有了回应,他从其中挑选了一家报价最贵的,因为他想,既然报价贵,那么,他们的质量肯定就是最好的。

接下来,就是要招揽客户。这比较简单,只要在地区的报纸上登一条小广告就可以了。马克的办事处是一间仅有14平方米的屋子。马克是这样向企业进行宣传的:“本企业可以向你们保证,以最低廉的价格来订做广告性的徽章。”

在短短的一年里,他拥有了近千家的客户,由街边小店到像柯达一样的大公司都是他的客户,博览会和地区性俱乐部也很喜欢用徽章作为标志。因此,在他的办公室门前许多客户排起了队。只要把客户的名称和图案字体航寄或文传给台湾的厂家,厂家就可以代为设计并生产。一枚徽章的成本非常的低廉,比较贵的需要3法郎,便宜的只要08法郎就可以了。

马克的公司后来搬到了里尔市中心宽敞舒适的办公楼里。马克心里非常清楚:徽章热总有一天会过去的,自己必须要转投其他的产品。他想将公司改为从事设计和生产广告性工艺品。马克说:

“我的一个台湾的合作伙伴,他给我寄来了许多有意思的小玩艺,我向顾客介绍推荐,很多人都对它非常感兴趣。”

勤俭创业一直是马克的宗旨。他每月给自己发的工资只有1万法郎(这只是一般职员的水平)。法国有这样一项规章制度,就是新成立的公司在刚开始的几年里所赢得的利润是不用上税的。所以有人就猜马克的公司到底赚了多少钱呢?马克说:“赚了两三块板子,噢,对不起,我是说赚了二三百万法郎。”这很可能是他谦虚的说法。

如果当初马克因为那些公司代表的嘲笑而灰心丧气,甚至自暴自弃,他就有可能成为一个因失业而穷困潦倒的人。但是他没有,反而成了一个赫赫有名的成功商人,最大的原因是他认准了目标,抓住了商机,而且没有因为别人的嘲笑而放弃这个商机,所以他成功了。可见,当你认为一个机会确确实实可以帮助自己理财与致富成功的话,牢牢抓住它是至关重要的,绝不要因为别人的嘲笑就轻易放弃一个大好的时机。

16  永远比别人快一点.

今天的时代,不仅是大鱼吃小鱼的时代,更是快鱼吃慢鱼的时代。任何行业早做就比晚做强。抢先做的人,优势明显;迟到者,则很难抢回已被占领的市场。要尽快走进自己的财富快车道。

抢先一步,领先一路。抢占制高点,就是成功!勇者相争智者胜,智者相争先者胜,过去大鱼吃小鱼,现在快鱼吃慢鱼。投资不大,搏一搏,当做练兵;风险不大,试一试,当做学习。

在生意场上素以“敢为天下先”自称的温州人,处处显露出抢先一步的才干。这是个商业嗅觉异常灵敏的群落,他们具有天生的发现商机,创造商机,把握商机的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练成敏锐的“火眼金睛”,能抢先一步从没有市场看到市场,抢购“原始股”。

当“时尚之都”还在被上海、广州等地争夺的时候,殊不知,其“网上名片”已在不知不觉间出现在温州。当时各地为争夺世界第六大“时尚之都”的美誉而频频“走秀”:继青岛国际时装周之后,上海时装周和上海国际时尚周拉开大幕,北京的中国国际时装周很快也隆重登场。围绕“时尚之都”展开的较量由来已久,国际上参与角逐的城市不计其数。仅国内就有北京、上海、广州等多个城市想要和巴黎、米兰、伦敦、纽约、东京等站到一起。然而,现实中的争论未定,网上的“时尚之都”却已有归属。在互联网的地址栏输入“时尚之都”四字进行搜索,就会发现这个通用网址直接把人带到温州,跳出的是“温州热线”网站。

而只要登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网站,查询“时尚之都”注册信息,该中心的注册信息显示,“时尚之都”通用网址于2005年10月被温州抢先注册。同时,柳市镇也因电器厂商众多,已将“中国电器之都”的通用网址“注”为己有,借互联网推广柳市的电器品牌。此外,一些行业性词语,也被精明的温州人注册为通用网址,如互联网的地址栏输入“皮鞋”二字,通用网址则直接指向了奥康集团。要知道,对通用网址的注册及其归属权向来奉行“先到先得”的原则,谁先注册并缴纳相关费用,谁就拥有这张“网络名片”。

网上无形资产的商机,正在被各行各业所重视。一些工商企业市场营销的范畴已全面扩展到互联网,有些企业已把网络营销作为主渠道,城市品牌的营销也将范围延伸到网上。巧用网络通用网址,比花费大量的人、财、物在各地巡回推介自己更为有效,而且更经济。

在信息时代,精明的温州人早就意识到信息对于商业的重要性。温州民营企业早就学会了全球化的网络营销。温州人先知先觉的商业意识不得不让我们赞叹!

2006年1月1日是新《公司法》实施的第一天,一个人可开办有限责任公司被首次写入法律,设立公司的“门槛”降低。按照新规定:一人有限公司,是指只有一个自然人股东或者一个法人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10万元。

2006年1月1日当天上午,温州市民王毅诚抢先注册领取了全国首张个人公司营业执照。温州市工商局注册分局特事特办,放弃节日休息为他颁发执照,让他早日开业做生意。这是全国首家“一人有限公司”。

王毅诚开的是温州市温信电脑租赁有限公司,注册资金为10万元,而在以前,一个人是不能开有限责任公司的。民营经济发达的温州,这回再一次走在了前面。温州市工商局有关人士称,在法律上明确承认一人公司合法存在,有利于鼓励公民和企业的自主创业,吸引民间资本,扩大就业渠道。

信息社会,网络时代,在善于把握商机的人的眼中,时时有机会,处处有黄金。抢先一步收集信息,抢先一步瞄准市场,抢先一步付诸行动……当对手幡然领悟时,聪慧的人早已经领先一路了。

任何行业早做就比晚做强。抢先做的人,优势明显;迟到者,则很难抢回已被占领的市场。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