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图书频道 > 职场励志 > 危机改变人生:危机是生活的影子 > 第 2 章 认识篇——充分认识和了解危机,做到临危不乱
第1节 “冬天”来了,每个人都会遭遇寒流

危机,通常来说,就是指来得突然、来得猛烈,也指这个事件不符合常规。正因为这样的特点,对应对危机的能力要求才会非常高。而应对危机之前,认识的全面与否决定了应对危机的能力。只有正确认识危机的各种特征,才能不断强化危机意识和危机预警意识,化“危险”为“机遇”。

当前社会,由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影响,新一轮的金融危机再一次席卷全球。在经济日益全球化,世界经济关联度越来越紧密的今天,环球同此凉热。

1、美国感冒,全球吃药: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风暴

关键词

次贷危机    金融风暴    危机影响

2007年的2月份开始,美国的次贷危机浮出水面,然后就迅速的扩散到美国经济的其他领域并造车过了巨大的损失。股市暴跌、基金亏损、投行破产、两行国有化……华尔街不断的传出令人吃惊的噩耗。与此同时,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也出现了类似的经济衰退症状。有人形象的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美国感冒,全球吃药”。

对于美国的这场灾难,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曾经说过:美国正陷于“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之中;这场危机经济衰退的可能性正在增大,这场危机将持续成为一股“腐蚀性”力量,直至美国的房地产价格稳定下来;危机还将诱发全球一系列的经济动荡。到目前为止,美国的次级债危机已经爆发了一年有余,在这段时间里,美国的五大投行已经有一家破产了,还有一家正面临破产,几乎所有的金融机构家家自危。2008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后的记者招待会上表达了对美国经济形势的忧虑,并且提出“今年可能是全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确实,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是此次金融危机的发源地,会因此而遭受重创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中国也不能幸免于难。

这一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的经济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影响一,美国消费的减少会影响中国的出口产业。由美国华尔街金融风暴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正在加剧:西方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增速下降已经降低了对我国出口产品的需求,大宗商品价格的急剧下降还将降低资源出口国的进口需求。另外,现阶段的信贷危机使得这些国家的进口商难以获得融资,进一步抑制了我国的出口。据海关总署的进出口数据显示,2008年前8个月,我国的外贸出口额的增幅下行放缓的趋势明显。

例如,2008年10月15日,被称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的第104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开幕。但是在开幕当天,崭新的琶洲展馆如往常一样的火爆场面迟迟未能到来,参展商和客商都明显的感觉到了“冷清”。

“广交会”主办方的权威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截至本届“广交会”开幕的前一天,到会外商人数总共才只有5199人,其中,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的美国客商是有292人。而在2007年春季的“广交会”首日,到会的境外采购商就达到了47565人。

由此就可以看出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经济的影响。

第二个影响就是会加大国内进口商品的成本。在进口方面,主要是和美元的汇率密切相关。目前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几乎都以美元定价,美元走势的强弱决定了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高低,从可以观察到的数据来看,由于近期美元逐渐反转走强,原油、铁矿石等商品的价格显现下降趋势,这对需要大量资源性产品的中国来说,本来算得上是一个利好消息,但是,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倒闭、美林公司被收购不期而至,再加上不久前被美国政府宣布接管的“两房”,美国金融市场反复动荡严重影响到美元汇率的走势和持有者的信心。虽然,从中长期的眼光来看,美国的经济会走强,其美元汇率也会走高,但是,在短期内,美元弱势这一形势似乎暂时不能逆转,这样一来,原油、铁矿石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将被再度推高,我国进口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付出的成本也大为增加。

第三个影响是给我国国内的金融机构带来了直接的损失。雷曼兄弟破产给我国国内的金融机构带来了两方面的直接影响,一是,我国的金融机构、投资者持有较多的次级债券,形成实际损失;另一方面就是金融危机导致美国出现衰退,它会蔓延到中国来。

华尔街的金融风暴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减缓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自奥运会以后,中国的经济增长步伐已然放缓,而美国此次的金融风暴只会这个问题更加严重。金融风暴引起美国股指暴跌,而中国政府曾在华尔街购入大量股票,中国的银行、基金公司也曾买入大量美国基金;除此以外,金融危机引发的贷款困难还会直接影响中国的贸易出口。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它对各个国家的商品、投资等方面的需求量都会非常大,所以美国经济一旦出现问题,就有可能导致全球或者许多主要国家的经济出现下滑或者经济出现衰退。

最后一个影响就是,美国的这次金融危机会重创国内的金融市场的信心。雷曼兄弟公司破产是美国次债危机的延续,带给金融机构的损失和震动相当大,华尔街五大投行拥有强大的投资和研究团队,资产超过数千亿美元,信息资源也极为丰富,这样大型的投行也纷纷倒闭,说明了此次危机的严重性。“不同的金融机构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有所区别的只是损失额度的大小,像雷曼兄弟,还包括前面被美国政府接管的“两房”以及被摩根大通收购的贝尔斯登等,但与其估算投资者的直接损失不如考量对金融市场的信心打击。

但是,也有专家认为,西方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有限的,因为中国金融资本市场还没有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个真正的组成部分。龙永图说: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有限。中国金融部门可能遭受的损失在100亿美元左右,全球损失15000亿美元,中国所占的比例不到1%。这个数字也是中国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很小的一部分。中国资本市场并没有完全开放,这是一个很高的“防火墙”,金融危机不会给中国的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带来根本性的影响。

但是,虽然如此,金融危机的影响才刚刚开始,它的冲击波还将进一步延伸,这将导致世界范围内的资本可能进一步流向中国。但是国际资本急进急出,中国的金融生态就要具备更强大的抗风险能力,否则中国的金融市场必将发生严重的混乱。所以,当美国金融危机波及全球,环球同此凉热的情况下,中国应该建立具有抗国际风险能力的金融生态环境。

2、冬天来临,减员过冬:危机下的中国就业形势

关键词

就业形势    减员过冬    稳定就业

就业问题一直是一个关系着一个人一个家庭的生活,也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的社会问题。由于美国的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实体经济已经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创伤,严冬的氛围笼罩着中国的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减员过冬”的趋势影响下,我国的劳动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

就拿东莞市来说。东莞市共有企业2万余家,其中外资企业1.5万家以上,以港台企业为主。据相关媒体报道说,在2009年,东莞市的许多台商拿到的订单还不及去年的40%。《财经》杂志在采访东莞台商协会秘书长赵维南的时候,他说,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东莞台资企业中已有500多家倒闭或结业,约占台资企业总数的十分之一。“目前最现实的办法就是收缩战线,减员增效,保存力量”。 

来自东莞香港工业总会的消息更让人悲观。该协会主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香港在珠三角地区约有7万家企业,到现在,有三成的企业完全没有订单,其他的企业的订单也都不同程度的有所减少。

据悉,自2007年底以来,先是家具、鞋业、玩具业、服装业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出现困局;至2008年9月前后,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入,电子业、机械业等东莞支柱产业亦开始受到冲击。基于这样的现实情况,自2008年11月份以来,很多企业都开始减薪,这使得部分员工辞职返乡。还有的企业就直接的进行裁员政策,以保证企业的生存实力。

从东莞这个窗口,就足以窥见我国就业面临的巨大压力。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的增速放缓,2008年10份以来,一向稳定的就业形势发出了令人忧虑的信号: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增速下降,企业的用工需求出现下滑,现有的岗位流失严重。除此之外,造成就业难的原因也在于劳动力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总量矛盾长期存在,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德文说:“金融危机本身尚未见底,而且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还在进一步加深,这必将对就业造成更大冲击。” 

当前,人人都在说“就业难”,那就业难到底难在什么地方呢?“就业难”主要是难在宏观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日益加剧,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2008年,工业、出口等关键经济指标大幅下滑甚至出现负增长,6.8%的季度经济增长率更是近年来所未有。经济下行对就业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据统计,一般来说,GDP增长一个百分点,所带动的就业人数在100万人左右。

除了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外,三大群体的就业呈现叠加现象也是当前就业的难点之一。2000多万的农民工无疑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因此,毫无疑问,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是牵动政府和社会神经的首要问题。据权威部门预计,到2009年7月,将有700万农村新成长劳动力进入求职队伍。另外,据统计,2009年全国有610万大学生毕业,再加上2008年毕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100万人,总计达710万左右。除了这两个庞大的就业群体,还有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地震灾区劳动者、残疾人等各类就业困难人员,而在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他们的就业尤其需要重点帮扶。

另外,影响充分就业的制度性障碍依然存在也是造成当前就业难现象的因素。长期以来,我国劳动力市场处于二元结构,在进行跨地区择业时,势必要考虑机会成本,因为一旦离开,户口、社会保障等都很难办理。此外,在教育、交通等公共服务制度上,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城市与农村差异之大有目共睹。

这些因素造成了中国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不过,虽然压力是前所未有的,但是,在这样的危机形势下,政策密度和力度同样也是前所未有的。

为了稳定就业局势,促进就业增长,从2008年11月开始,政府就开始出台各种政策,以积极化解不利因素。 

针对农民工就业,政府提出,加强农民工就业能力培训,扶持有条件、有能力的农民工返乡创业等。 

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政府明确指出,到城乡基层就业是大方向,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是主渠道,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 

为了提高劳动者的就业创业能力,《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登台亮相,提出从2009年至2010年,集中对困难企业在职职工、失去工作返乡的农民工、失业人员和新成长劳动力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 

为了鼓励企业少裁员不裁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联合发出通知,通过采取缓缴社会保险费等五大举措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 

在这些政策措施中,既有老政策的力度加大,又有新政策的出台。 

种种迹象表明,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保增长、保就业的政策措施,必将对稳定就业促进就业产生积极影响。 

在这一系列的政策引导和影响下,中国的就业形势有了良好的起色。据调查,从2009年1月份开始,我国的城镇就业人数略有回升,这扭转了2008年11月份以来的连续下滑趋势。这无疑是一个利好的消息。也预示着09年的就业形势较之去年,会有不错的发展。

3、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危机的产生带有周期性

关键词

危机    周期性    预见危机

客观存在的危机都带有一定的周期性。比如说,大自然的灾难。我国学者徐道一等,在研究天体运动和地震活动的动力学联系之后,认为星球运动的周期性是自然灾害的韵律性的根源。地震是有一定规律的,但它的周期性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周期,它的周期也不是简单的时间上的规律,而是一种复杂的周期,也有可能是间断的现象。

自然灾害是如此,经济危机也是如此。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

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繁荣的时候,危机往往就会不期而至,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在这个时候也会达到最尖锐的程度。危机首先会在商品流通的某一个环节出现,然后迅速的波及各个部门,最后导致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严重混乱。因此,危机之后就会是经济的萧条阶段。

在萧条阶段,商品的供给超过有支付能力需求的现象就会有所缓和,生产不再继续下降,事业人数也不再增加,但是,过剩商品还没来得及完全销售出去,群众的购买力也还没有得到完全的恢复,这个阶段的社会经济呈现的是停滞的状态。

萧条阶段之后,市场的情况会有所好转,生产开始逐步回升,经济逐渐摆脱停滞局面,所以,慢慢的,经济形势就会从萧条阶段过渡到复苏阶段。

在复苏阶段,由于市场的扩大 <http://baike.baidu.com/view/619211.htm>,价格开始上升,利润逐渐开始回升,这就刺激着资本家增加投资、扩大生产。随着生产的不断扩大,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逐渐加快,社会生产超过危机前的最高点,进入经济周期的高涨阶段。

在高涨阶段,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但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只是暂时的,繁荣包含了新的危机的先兆。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扩大,资本主义经济的各种矛盾发展到尖锐程度 <http://baike.baidu.com/view/644590.htm>时,危机必将再次爆发 <http://baike.baidu.com/view/655649.htm>。资本主义经济进入了下一个周期。

经济不断的经历发展,繁荣,萧条的轮回,危机也周期性的重复上演。这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危机是不可避免的存在,要想杜绝危机的产生,那是不可能的。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我们能采取的措施就是及早的做好应付危机的准备,以尽量减少危机给自己带来的伤害。如果是细心观察市场的“精明人”,他就会掌握市场的发展规律,危机的周期性到来不但不会影响到他的事业,还会给他的事业带来机遇。李嘉诚就是这样的一个“精明人”。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冲击,即使是世界级的富豪也不能避免。已经年满80岁的李嘉诚在漫长的商业生涯中经历过多次危机,但是,他反而以高人一等的“危机创富力”,带领“长和系”在历次危机中不断壮大,其个人财富也更上一层楼,在1999年亚洲金融危机结束之后,他首次坐上了香港首富的交椅。

李嘉诚的财富故事已经广为流传,但很少有人发现,李嘉诚往往在金融危机或者经济衰退中体现出高人一筹的“创富力”,甚至能够使个人财富更上一层楼。比如,在1996年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中,李嘉诚以106亿美元名列香港富豪第三位,位居李兆基家族和郭炳湘兄弟之后,而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李嘉诚的财富反而在1999年大幅增长,并首次坐上香港第一富豪的交椅。在2007年3月的全球富豪排行榜中,李嘉诚以230亿美元的财富位列香港地区第一,比第二名李兆基的170亿美元多出50亿美元;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的2008年3月,李嘉诚的财富达到265亿美元,比李兆基190亿美元的财富增速更快;而在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后,“和黄系”的股价跌幅远小于李兆基的“恒基系”,双方的财富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

“现金为王”一直是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奉行的财务政策。他注重维持流动资产大于全部负债,以防地产业务风险扩散;在楼市低迷的时期,长江实业也要比竞争对手更愿意采取低价策略来加快产品的销售。在保持财务稳健的前提下,李嘉诚善于针对不同的市场行情实施不同的策略,比如,在股市高位盛行时,再融资,当楼市进入低估的时候,竞标拿地、逆势扩张。他还有一个技巧就是尽可能的节省补交地价的费用。

而李嘉诚逆势扩张的投资策略在和记黄埔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和记黄埔近年来的商业模式为:通过一系列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业务,为投资回报周期长、资本密集型的新兴“准垄断”行业提供强大的现金流支持。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和记黄埔先后出售了Orange等资产,用非经常性盈利平滑了业绩波动。另一方面,资产出售带来的利润,为和记黄埔在危机后的低潮期大举投资港口、移动通信等“准垄断”行业提供了资金的支持。

新领域的投资需要巨额资金。在零散出售资产无法满足后续资金投入时,和记黄埔又采取了将各项目分拆上市的战略,使各项目负担自身的现金流,并避免和记黄埔股价被严重低估。截至2008年6月30日,和记黄埔的现金和流动资金总额已达1822.89亿港元。而据相关经济专家预测,对于2008年的这场经济危机,目前的李嘉诚很可能是在等待另一个1999-2000年那样的危机后复苏期的到来。

从金融危机中,李嘉诚个人的投资表现看,他善于高沽低买、控制风险,对于所投资项目的价值和价格掌握精准,因此,他才会在危机的时候也能制造大量非经常性盈利。当然,李嘉诚的成功不仅在于他掌握了恰当的过冬哲学,对于投资趋势的判断、时机的把握,同样需要具备过人的经验、理智与胆识。

良好的预见危机的能力是建立在丰富的经验以及精准的知觉和良好的判断力的基础上的。也许,危机的周期性特点,正好提供了大家一个预见危机的机会。不过,前提条件是要求我们做到审时度势,细致观察,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和巩固知识体系,以此来提升和完善自己对市场和社会事件的判断能力。

4、商机和危机并存:危机面前的机会和挑战

关键词

危机    契机    挑战  

有两个营销故事该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个是“非洲卖鞋”的故事,一个是“和尚买梳”的故事。它们的经典之处就在于打破了思维的常规。“在没有市场的地方开发出了一片广阔的市场”。这两个例子不仅可以看做是一个创新的典型,也可以看做是一种逆向思维的切实运用。这样的思维,在危机当中最见能效。就好比现在的这场正冲击全球的金融风暴,是危机还是契机,就看我们如何看待,如何应付。

2008年,当全球性金融海啸肆虐而来的时候,中国制造业遭逢了最严酷的冬天。经济不景气、融资困难、原材料上涨、劳动成本上升,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到了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

但是,对有识之士来说,寒冬是危机,更是契机。比如日本的经营之神--稻盛和夫。

从稻盛和夫四十余年的经营历程来看,京瓷正是一次次在寒冬中发展,强大起来的。

1973年,石油危机席卷全球,日本经济遭受重创,正处于高速发展中的京瓷一时间订单锐减,面临严峻的考验;到1985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五国集团签署了《广场协议》,日元急剧升值,京瓷再一次面临一个高成本时代的挑战。

但是,每一次面临危机,稻盛和夫都没有悲观失望,而是把危机看成了企业创新和发展的“契机”,“新的转折点”。他从不同角度寻求突破困境、安然过冬的方法。

在他看来,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正是开发新产品的最好时机。稻盛和夫认为,当经济处于低估谷的时候,既有产品的销量会大幅下降,这就必须通过开发新产品来扭转局势。

在1973年的那次石油危机当中,稻盛和夫花了大量的时间来进行新产品群的开发和生产。这个时期他们开发的新产品就有太阳能电池、切削工具、再结晶钻石和医用生物陶瓷等。当然,稻盛和夫对在危机中开发新产品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在经济景气的时候必须建立充足的资金储备。

他通过三方面的措施来让企业安全度过危机。

第一条就是很多企业都会采取的措施--节减经费。从尽量减少向外部订货的费用,到一切资材、消耗品的彻底清查,再到关掉除制造现场以外的所有空调,再到减少人事费用,提出不加班,甚至不允许少量加班等等。稻盛和夫带领所有的员工将节减经费的措施做到了极致。

第二条措施就是绝不裁员。在危机当中,很多企业为了存活下来,都纷纷大量裁员。但是,稻盛和夫却坚持不裁掉任何一名员工。在总工作量减少的情况下,为了保证生产效率,解决人员过剩问题,他把多余的人力编入总务处,让他们修剪花木,打扫卫生,等到订单增加后再回到生产第一线。这样的措施增强了员工的安全感和归属感,更增强了危机中企业的凝聚力。

第三点,他强调,管理者和员工都要转变意识。在危机中,稻盛和夫一再的强调,每个人都要善于思考,“只有这样的智慧火花同要克服危机的热情相结合才能进行创造性的经营”,他说,所有的员工都是“推销员、总务员、资材员、生产者,大家不仅要帮忙开展经营,更应该为了同样的目的、以同样的思考方式,相互启蒙、相互教育”。在危险的关键时刻,他特别要求“干部们必须具备作为一名管理者应有的哲学”。

正是通过这些强有力的经营策略,稻盛和夫领导下的京瓷突破了石油危机的经济大萧条,并成为日元升值后惟一没有受到泡沫经济影响的日本大企业。

2008年的中国,可谓是风雨不断。但是,通过这些灾难和危机,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我们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违背。无论是奶粉中毒事件的发生,还是被金融风暴波及,都体现了我们所处的社会存在的隐患和问题。只是因为一个突发的事件得到了彻底的爆发。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当危机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风暴向我们冲击而来的时候,我们除了打起百倍的精神来积极抵抗,以尽可能的降低风暴对我们的带来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借此机会对自身来一个全面深刻的反思,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危机带给我们的机遇,为未来的长远发展做好规划。

奶粉中毒事件彻底的曝光了中国奶粉质量及监控体系的深层次问题,许多知名的品牌也因此而信誉度一落千丈,职场大幅度缩水,但是,与此同时,这个事件促使企业、政府加强质量把关,使市场监控体系走向规范化。这对于我们广大消费者来说,也可以说是因祸得福;而市场经济完全自由化、无限放大虚拟经济引发了金融危机的恶果,这对于很多倡导自由化市场经济的国家来说是一个深刻的教训,这将促使其今后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进一步规范市场,使经济发展回归实体经济。这样一看,对于中国进一步走进国际市场、参与世界金融体系,这显然是一个良机。同时,重大危机的产生,还会促使中国加快推进自身的改革:加快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高办事效率,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加快铁路工程建设,加快银行利率调整,加快减免各项企业政策性税收……等等。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员研究员王小广认为:金融危机是一次灾难,更是一次机遇,经济调整必然导致资金的重新配置,甚至是国际性的重新配置过程,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力资源方面的配置。人力资源的重新配置,是资本、资金、人力还有自然资源重新得到配置,得到优化的过程。“实际上我有一个观点,中国推动改革,推动产业升级,需要一个危机,需要外部的推动压力,所以我一直认为这次危机对中国有很多有利的方面。”

事实上,当1998年亚洲发生金融危机的时候,我国就提出了调整经济结构的方案,改变以往的以高度依赖外贸拉动经济发展为扩大内需型经济。而当时的金融危机恰好提供了这样的一个机会,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制定了扩大内需的经济发展战略。

因此,当眼前的这场危机促使国际国内形势不断发生变化,并逐步向健康规划的经济秩序迈进的时候,我国的企业也由此应该找到突破自身发展的契机。一方面,我们的企业可以借此机会走出去,开展海外投资,实现当地生产、当地销售,降低出口成本;另一方面,危机也是市场优胜劣汰的一个强有力手段。 当前低迷的市场环境会使得许多实力弱的企业被无情淘汰,留下来的强势企业可以借此机会强身健体,提高自身竞争力,等待危机过后的突破发展。所以说,在当前整个市场不景气的形势下,仍然会有一些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因为,他们有自身强大的核心竞争力,这场危机的爆发反而给他们带来了壮大发展的契机。

而对于我们来说,企业的机遇也同样是我们的机遇。除此之外,危机还会迫使我们加强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这无疑也是一种发展机会。

危机之时,该是我们加强自我反思和自我修炼之时。如果我们能够正视危机,将危机转化为我们发展战略调整、自身能力提高的契机,苦练内功,夯实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那风雨过后,我们赢来的必将是更加广阔和美好的发展前景。

5、21世纪最贵的是什么:世界人才争夺战

关键词

人才管理    社会需要型人才    完善自己

在《天下无贼》上映后,“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这句台词风靡于大街小巷。确实,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人才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了企业最主要的资产,甚至在很多方面,它的重要性已然超过了企业的有形资产。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现在,人才管理也越来越成为企业CEO们的战略演讲的中心话题。

汉高祖刘邦之所以得天下,就是因为能够合理的使用人才。

他曾经说过:“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填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怎样合理的使用人才,就是企业家制胜的管理之道。刘邦的管理之道帮助他成为了一名帅才。对于企业的总裁们来说,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帅才,这是一个全新的挑战。而对于我们大众来说,如何让自己成为管理自我的“帅才”,也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很多商家都觉得消费者“购买欲没了”,所以“生意不好做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些商家就开始剑走偏锋,走上不法之途。但是,也有一些人充分的开动了大脑,用最新的创意去冲击人们的惯常思维,以吸引和招揽顾客。这样的人才就是危机形势下能良好生存并获得充分发展的人才。

为了在眼下的经济衰退期招揽顾客,英国伦敦一家餐馆想出奇招,让食客自己决定付多少餐费。位于法林顿区的Little Bay餐馆推出了“餐费随你付”活动,以体恤附近“金融城”的那些遭受信贷危机打击的人们。餐馆老板艾里克说:“100英镑也好,1便士也罢,付多少钱完全由每位食客决定。他们认为菜品和服务值多少钱,就付多少钱。”

对于是如何想出让顾客随意付钱这个奇招来的。店主艾里克解释说,现今伦敦市道低迷,许多具有大集团背景的连锁食肆都推出特价餐来吸引食客,这让他们这些小餐厅的经营环境越来越艰难,唯有寄望于奇招才能在逆市中杀出一条生路来。

在饮食业萧条之际,这种做法在英国确实是一条“生路”。因为,英国人爱面子,没有多少人会吃完几道菜之后不付钱就离去。同时,这样的噱头也等于免费为餐馆宣传,这样的创意也引得国际同业者的效仿。

如今,世界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企业经营环境日益复杂,日益飞速变化。同时,随着我国加入WTO,中国企业面临着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如何实现智慧经营与科学管理、如何整合资源进而在夹缝中求得发展等诸多问题。理所当然的,竞争提高了对企业的要求,也同样会提高对人才的要求。在一次演讲上,李开复曾经说过,21世纪最需要的有7种人才。

这7种人才分别是:

融会贯通型:在当今这个社会,仅仅勤奋好学,已经是远远不够的了。因为最好的企业需要的人才都是那些既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又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自学和自修,并可以将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于生活和工作实践,懂得做事与做人道理的综合素质良好的人才。 

创新与实践相结合型:从根本上说,价值源于创新,但创新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最大的效力,“为了创新而创新”的倾向是最不可取的。反之,在实践过程里,我们也不能只局限于重复性的工作,而应当时时不忘创新,以创新推动实践,以创新引导实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的发展与进步。

跨领域的综合型人才:21世纪是各学科、各产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世纪。现代社会和现代企业不但要求我们在某个特定专业拥有深厚的造诣,还要求我们了解甚至通晓相关专业和领域的知识,并善于将来自两个、三个甚至更多领域的技能结合起来,综合应用于具体的问题。 

三商俱高型人才(IQ + EQ + SQ):21世纪的企业强调全面与均衡。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不只要看他的学习成绩或智商(IQ)的高低,而要看他在智商(IQ)、情商(EQ)、灵商(SQ)这三个方面是否达到了均衡发展。 

高智商(IQ, Intelligence Quotient):高智商不但代表着聪明才智,也代表着有创意,善于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高情商(EQ, Emotional Quotient):情商是认识自我、控制情绪、激励自己以及处理人际关系、参与团队合作等相关的个人能力的总称。在高级管理者中,情商的重要性是智商重要性的9倍。 

高灵商(SQ, SpirITual Quotient):高灵商代表有正确的价值观,能否分辨是非,甄别真伪。那些没有正确价值观指引、无法分辨是非黑白的人,其他方面的能力越强,对他人的危害也就越大。 

沟通与合作型人才:沟通与合作能力是新世纪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在21世纪,我们需要的是“高情商的合作者”,而不再是孤僻、自傲的“天才”。因为随着全球化、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几乎没有哪家企业可以在脱离合作伙伴、脱离市场或是脱离产业环境的情况下独自发展。要想在21世纪取得成功,就必须与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相关企业、社团乃至政府机构开展密切的合作,这种全球化合作当然离不开出色的交流和沟通能力。 

从事热爱的工作的人才:在全球化的竞争之下,每一个人都要发挥出自己的特长。而发挥特长的最好方法就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工作--因为只有做自己热爱的工作,才能真心投入,才能在工作的每一天都充满激情和欢笑。这样的人才是最幸福和最快乐的人,他们最容易在事业上取得最大的成功。 

积极乐观型人才:在机遇稍纵即逝的21世纪里,如果不能主动把握机会甚至创造机会,机会也许就再也不会降临到你的身边;如果不能主动让别人了解你的能力与才干,你也许就会永远与你理想的工作无缘。同样的,畏惧失败的人会在失败面前跌倒,并彻底丧失继续尝试的勇气;而乐观向上的人却总能把失败看作自己前进的动力。显然,积极乐观的人更容易适应21世纪的竞争环境,更容易在不断提高自己的过程中走向成功。

在我们发展的危机时刻,会给我们带来精彩的只会是我们自己。因此,无论是在什么时候,无论是处于怎样的环境,我们都不要忘记去修炼自己,完善自己,让自己成为社会最需要的人才。那样的话,危机于我们只会是浮云,不足为虑。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