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节 第二章
-
以木匠之道为喻
木匠按其分工不同也有领导和普通工匠。木匠的领导是负责组织协调普通木匠建造房屋的。因此,木匠的领导者必须既要了解木匠行内部的规矩,又要了解自然规律和国家法规。除此之外,更具体的事宜,如设计流程、建筑物结构、雇工事项等,也必须一一清楚。通知通晓是所有统领的职责,武将首领也不例外。
建造房屋的第一部便是选材。选材最基础也最关键,材未选好则后序皆受影响。质直无节者以做厅柱;质实而直,然有疤节者以建内室;质美疏软者以为门楣、屏风;质实而弯者慎修以用;质疏而弯,疤节多生者以搭梯架;其尤不堪修磨雕刻者,可充劈柴。材木没有一无是处的,主要看木匠是否能因材而用罢了。
作为木匠的首领也需要因材而用。下属中有人善做地板,有人善打屏风,有人善造门窗,有人善糊顶棚。领导者应使自己的下属扬长避短、各尽其能。有力而无技者,可登高架梁;初学技艺者,可削木为契。匠首如能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则可事半而功倍,省力而事成。
匠首者,先为匠,而后为首,所以作为领导首先要把自己放到与下属平等的地位。对于自己的下属,要喜其所喜,忧其所忧,苦其所苦,知其所需。在知道下属的心理的前提下,要做到公正公平,赏罚分明。兵法之道,与之相同,领兵打仗者必要身先士卒。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若无工具,木匠虽巧,难成其事。打造梁柱,必备斧锯;打磨地板,需用刨剉;手刀用以雕纹,刷子用以涂漆,每步工序,各需其器。因此,好的工匠不但工具齐备,而且善用工具,爱护工具。没有工具,再好的工匠也难发挥其技艺。
好工匠还应具备善于计划,节省用材的能力。不但要因材而用,还要尽量减少废料,充分运用起边角料,使自己的工艺严丝合缝。而这些能力都非一朝一夕可以具备,需要在反复的实践中积累经验,不断完善。
用兵如建房,指挥千军万马亦如分配工匠,希望欲学兵法者能从木匠处得到启示。
本书结构
本书分为五卷:地之卷、水之卷、火之卷、风之卷、空之卷。
第一卷地之卷为总述,主要是概括地谈论兵法之妙,解释“二天一流”的含义。兵法中至深的奥义,并不像剑术那样简单指明一招一式。所以学习兵法要由浅入深,脚踏实地。但并不是说学习兵法没有方法,方法是学习一切事物的捷径,学习兵法也不例外。所以本章还指出了学习兵法的一些基本方法。这些方法就像黑夜中的一盏明灯,防止人们落入旁门左道,引领着人们走向坦途,故而本卷以“地”名之。
第二卷为水之卷。水至弱至柔,没有固定的形状,置入方器则方,置入圆器则圆。习武之人当心性如水,随物而变,遇方则方,遇圆则圆,遇大则大,遇小则小。水虽柔弱无形,变化万千,但有其不变之性。沧海湛蓝,深潭静碧,杯水澄澈,但其向下之性一也。
此卷所讲的道即是万变中之不变,故以“水”名。
习武之人若能参透兵法之道,便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佛教讲于微尘中显现十方世界,兵法之道亦是如此。如果一个人能在两人对决中体会出兵法之道,每战必胜,那么他在面对千军万马时也必然所向披靡。这就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道理。至于那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境界,就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了,这就是剑术精妙之处。
第三卷火之卷是传授作战策略的。火性虽有静烈之别,但其本质皆灼热迸发。作战对桑亦是如此。虽然二人决斗,更重个人武艺水平;两军对垒,更重把握全局,但临敌时的爆发力是不可或缺的。所以,无论是一人握剑,还是指挥千军万马,若不能在关键时刻像火一样激烈的迸发,很难克敌制胜。
火性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变化不定,随风而动。我们要想在战斗争取胜,也要善于变化,不但要善于变化,还要善于把握对方的变化。有很多人能指挥千军万马取得胜利,却很难在两人对决中取胜,原因就在于此。两军作战声势浩大,机巧变幻容易暴露,而两人相对时,对手的心思变化则不易察觉,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兵法不甚精通之人,就很难把握住对手的变化,从而沦为对方的手下败将。
想要掌握机巧变化并非易事。不但要每日修练,时时体会,还要有丰富的临敌作战经验。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临阵之时将生死视作等闲,处变不惊,以不变应万变。
综上所述,火之卷主要讨论的是战略战术。
第四卷为风之卷。这里的“风”指的是风格。现在能见到的兵法有很多,但所谓兵法不同,指的就是其流派风格的不同。在此卷中,我详细介绍了各剑道流派的具体风格。除了“二天一流”的兵法外,我还分析了其他门派的兵法,为的是知己知彼,以求百战不殆。
剑术有正邪之分。若误入邪道,则越修越远,越走越偏,不但最终徒劳无功,还会祸及己身。正道即天下之大道,是事物义理之所归。若通晓了义理,参悟了大道,就会像百川归海一样,众指一归,一通百通了。但需知正邪之道,有时只在一念之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本卷讲解的是兵法,不是剑术,希望习武之人能将二者区别开来。
第五卷为空之卷。空者,无也。无形无状,无式无招。因为空,因为无,所以能不被外物所限制,但可以自由地出入于任何境地之中。具体到兵法上,就是使兵法为我所用,但我又不被兵法所束缚。具体到日常生活中,就是洞察规律,利用规律,但不被规律框住手脚。能做到这一点,就说明他参透了兵法之道,参透了人生之道。能达到这个境界的人,就获得了大自由,就可以率性而为,从心所欲不逾矩了。
前四卷,我是让大家学会兵法,掌握兵法,这卷是要让大家忘记兵法。因为只有无法之法,才是万法之法,这也是自然界和人生最高的道。
二刀流
在日本的传统中,上至将士,下至普通士兵,凡是武士,皆需佩带双刀,无有例外。在过去,双刀指的是太刀和刀,如今改为了太刀和胁差。在这里,我不想讨论这种传统是如何形成,并为何演变成今天这种情形的。我们需要明白的是,是基于这样的事实,我才将我的兵法流派命名为“二刀流”的。
在学习“二天一流”的开始,就要练习如何使用双刀。双刀的使用方法是:一手握着长刀,一手拿着短刀。由于人们的注意力习惯集中于一边,因此很难双手握刀并能挥舞自如。而“二天一流”主要强调的一心二用,双手各握一刀,充分发挥长短刀各自的优势。
长刀跟枪一类的重兵器相比有着轻便的优势,这也使单手操刀成为了可能。当然,在骑马、奔跑、山林行军等环境下,如果手握双刀,会感到非常不便,也很难在战斗时取胜。但在战场上,当别人都双手握住弓箭和长枪等武器时,你的长刀会发挥效用的时候就到了,因为你还有另外的一只手能做其他事情。
但在作战的时候,凭单手的力气往往无法将敌人砍死。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会不自觉的用双手握刀。所以在平时训练的时候一定注意只用单手,只有将单手的力气练出来了,才能很好的发挥效果。
在单手训练之初,或许会感到很不适应,因为力气小不能使大刀挥舞自如。对于这一点,我也没有很好的办法来解决,只有勤于练习,熟能生巧,这样日久才能养成单手挥刀的习惯。
在争斗中,蛮力是不能将刀的效用发挥出来,方法和技巧远比蛮力有用。如果在一个旷野作战,那么使用长刀就行,如果换做巷战,那么短刀就能发挥很好的效用。
“二流一天”的兵法只要使用得当,不管是长刀还是短刀都能发挥出同样的效果。刀的长短因人而异,没有一定之规。“二天一流”的兵法最终就是为了取胜,这也是武士道的真正意义。
使用双刀的优势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显得非常明显。此外,在抓捕逃亡的敌人时,也可以紧握双刀,砍砍杀杀。双刀的技巧需要靠练习兵法的人慢慢的体会。要想掌握“二天一流“的兵法,需要长期刻苦的修炼,循序渐进,慢慢体会它的精妙之处。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