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节 风萧铁马——山海关下的战争
-
风萧铁马——山海关下的战争
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十三日晨,大顺军由北京出发攻打山海关。行至三河县吴三桂派人求见,并假意投降,请求暂缓行军。李自成被吴三桂骗过,他派明降官密云巡抚王则尧以兵政府尚书的官衔与吴三桂谈判,大军则缓慢推进。从北京到山海关大约五天可达,大顺军却用了八天的时间才到达。这时,李自成才获悉王则尧已经被扣留,吴三桂的军队在关内沿石河一线作好了作战准备,严阵以待,准备和大顺军决一死战。四月二十一日,山海关战役开始。为了全歼关外清兵,李自成把主力放在石河,另外派遣部队进攻山海关的东罗城、西罗城和北翼城。战争十分激烈,双方死伤惨重,到二十二日早晨吴三桂的军队已经难以抵挡,据守北翼城的吴军投降大顺军。吴三桂见形势不妙,亲自带领部分属官和乡绅冲出关门,到离关城仅二里远的威远拜见多尔衮,请求派兵支援。经过数日的观察,多尔衮十分清楚吴三桂此时的处境和心情,当即回答道:“你们愿意为先帝报仇,十分难得。我特意领兵来成全你们的心愿。先帝时的仇杀,今天不用提,也不忍心再提。但昔日是敌人,如今却合为一家。我领兵入关,与百姓秋毫无犯,否则必以军法处死。你们可告知全城百姓,不用惊慌。”然后又对吴三桂说,“你回去以后,可让部下把白布系于胳膊作为信号。不然,都是汉族人,难以分辨,恐怕误杀。”说完,一面让吴三桂立即回关准备,一面下令清军从南水门、北水门、关中门三路进关。
清兵进关后,见大顺军从北山至海边排列成一字长蛇阵,多尔衮即令清军沿近海处依次排列,吴三桂排列于清军的右边,准备共同夹击大顺军。这时狂风骤起,尘土飞扬,事物难以辨别,于是清军得以从容布阵。不久风停,多尔衮下令出击。清军以逸待劳,势如潮水,尽管大顺军拼死抵挡,但难以挽回败局,阵容大乱,刘宗敏也负了伤。李自成立马在小冈阜上,见难以取胜只得下令撤退。到达永平府范家店时,李自成下令杀死吴襄。二十六日,回到北京,又杀吴三桂家属34口,可见李自成对吴三桂的奴颜婢膝引清军入关深恶痛绝。而吴三桂却在山海关战役刚刚结束时就率领关城军民剃发降清,并被封为平西王。
山海关脚下的这场大战的确是惊心动魄,最后的结局是以李自成的失败和吴三桂、多尔衮的胜利而告终。对于这样一场决定中国命运的战争,应该仔细去分析一下各方胜败得失的原因:
从胜利方吴三桂、多尔衮来说,在二十二日多尔衮到达山海关之后,双方肯定是先迅速达成了政治上的协议并相互做了保证。双方都是前途未卜,肯定不能贸然就联合起来。协议的内容无外乎以下几点:首先吴三桂要确保自己能够永远掌握兵权,否则性命就会悬于他人之手;其次对于多尔衮说,要确保吴三桂在以后的清朝内部宫廷斗争中要站在自己这一边,这也是必然的;第三,就是当下齐心协力,先打败李自成!
至于吴三桂的荣华富贵,倒是不必多说的。
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这场战争的具体战术了。
很显然,多尔衮才是对抗李自成大军的主力,八旗铁骑刚刚赶到,劳师以远,中途还和李自成派出关的唐通所部打了一次,要恢复完全的战斗力,吴三桂就必须为多尔衮赢得尽可能多的休整时间。
吴三桂的军队是原大明辽东军的精锐,要抵挡李自成一段时间还不难做到,但是关键在于吴三桂就这么点政治资本,要是拿去和李自成拼光了可就没有讨价还价的本钱了。
所以这也是支持上述关于政治协议之揣测的一个理由:事实上吴三桂是真的和李自成拼了,为多尔衮争取了尽量多的时间。
再从李自成的角度来说,他本次战役的失败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首先他所面临的敌人之强大,可以说是他平生所未见的。李自成十四年来一直和大明的剿匪官军作战,剿匪官军中虽说也有洪承畴、左良玉等名将带的军队,但大明朝上上下下腐败透顶,除了少数精锐,军队的整体战斗力强不到哪里去,否则也不会让流寇越剿越多了。而这次李自成面对的敌手是吴三桂和多尔衮的联军,吴三桂所部是大明朝最最精锐的部队,而多尔衮的八旗铁骑在当时是横扫天下、战无不胜的,连蒙古人都已经被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收服,对大清岁岁来朝,八旗军战斗力之强悍,可见一斑。
其次就是他似乎没有预料到多尔衮会这么快到达山海关并参战。这一点其实很成疑问,按理说多尔衮在如此微妙的形势下必然会来浑水摸鱼,猜也能猜到;而且李自成曾经派唐通出关狙击多尔衮,唐通既然战败,消息必定会传到李自成耳朵里。但是所有的史书都说李自成在面对多尔衮的时候“猝不及防”,不知是何缘故。也许是李自成以为清朝内部争权夺势的斗争尚未结束,不敢贸然出兵,只是做做样子而已,没想到多尔衮置国内的复杂局面于不顾,真的出兵来打。
然而虽然敌人强大,战场形势变化又出人意料,但李自成的军队毕竟也是经过多年战争考验的队伍,并非不堪一击,他的溃败还有其他原因,也就是李自成在具体战术上的失败。李自成在山海关下布了一个“一字长蛇阵”,阵形从北山一直绵延到海边。《三国演义》中姜维伐中原时和邓艾斗阵法,就斗过此阵。《三国演义》里说这种阵法的好处就是“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击其中则首尾相应”。此话固然不错,然而事情都是相辅相成的,这个阵法的好处也正是它的致命处,虽然能互相呼应互为掎角之势,但是万一被人从中拦腰截断,则首尾不能相救,势必被各个击破。最后战役的走势也确实如此,李自成二十万大军一字排开,兵力分散,多尔衮集中兵力,攻其一点,不计其余,结果果然冲破了李自成的阵形,将此阵击溃。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据传说北京城自1644年正月开始就大闹鼠疫,流毒深远。李自成大军进京之后,军中多染此病,战斗力因此锐减。
总而言之,由于以上种种原因,造成了最终我们看到的这种结果。对于李自成、吴三桂、多尔衮三人来说,他们在战争中各自得到了自己命运的归宿;而对于整个中国来说,大清入关席卷中原,从而形成封建专制社会回光返照的历史走向也已不可避免。李自成一路溃逃,退回北京,途中泄愤杀死了吴三桂的父亲吴襄。
在乱世中被命运之手摆布,几经大起大落,大喜大悲,最终落得如此下场,吴襄的命运实在让人感慨万千。
然而他的儿子吴三桂却是这场历史剧变的受益者,多尔衮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封吴三桂为平西王,授以兵权,令其直取北京。
多尔衮则统领八旗大军随后跟上。
此时多尔衮的一个行为,体现了他比李自成高明的地方,即“誓诸将勿杀不辜,掠财物,焚庐舍,不如约者罪之。谕官民以取残不杀之意”,以至于“民大悦,窜匿山谷者争还乡里迎降。大军所过州县及沿边将吏皆开门款附”。
当然“民大悦”等等效果很有可能是史官为大清朝歌功颂德所作的杜撰,但是多尔衮的行为至少是一种姿态,为自己赢得了道义上的优势。所以有理由相信,多尔衮的这几条禁令,是得到了贯彻执行的,而并非像李自成那样进了北京之后就军纪不整。
而李自成逃回北京之后,深知北京已经无法守住,决定撤出北京,回自己老家陕西,以关中为基地,谋求东山再起。于是在四月二十九日抓紧时间登基做了皇上,第二天又抓紧时间撤出了北京。进京离京,前后正好四十二天。
传说当时陈圆圆对李自成说:“妾身若随大王西行,只怕吴将军为了妾身而穷追不舍;不如将妾身留在京师,还可作为缓兵之计!”结果李自成果真将陈圆圆留在了北京,留给了吴三桂。
陈圆圆和吴襄一样,都是在乱世中无力掌握自己命运的人。
五月初二,多尔衮率大军进驻北京。
进京之前,多尔衮就大造舆论,声称清军入关是“为尔复君父仇,非杀尔百姓,今所谋唯闯贼,吏来复归其位,民来复归其业”。进京之后又下令为崇祯帝服丧;官员只要剃发归顺,中央官员照旧录用,地方官员各升一级,大明原朱姓各王只要归顺就可以保留王爵等等,总之是尽力为大清争取人心。
这样一来就为他下一步“席卷天下”铺垫了一条成功之路。名家回眸
山海关之役最后以李自成大败、清军大胜而告终。由于李自成大顺军对清军入关助战毫无准备,同时缺乏对清军骑兵作战的经验,终为清军所乘,精锐遭受重创,未能再起。清军乘势占领北京,取得全国政权。
清明史学家顾诚评断这场战争时说:“李自成等大顺军领导人,在一片凯歌声中滋长了骄傲轻敌的思想,对于随着明王朝的土崩瓦解而必然出现的满洲贵族的武装干涉,缺乏清醒的估计。这首先表现在,大顺军渡河东征时调集的兵员不够。当时,大顺军兵力总数在百万以上,但平定西北地区后派驻各地的军队数量过多,占领山西、河北、山东等地后,又在各战略要地分别驻军,使兵力进一步分散。”“他们的行动却给人一种强烈的印象,似乎在他们心目中明、清之战是‘前朝’的事情,自己并没有同清方交恶,完全可以井水不犯河水,各自安心过日子。”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