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1节 第一章

  1904年6月初的一个清晨,一个高大壮实,面带几分稚气的小伙子,怀里揣着老爹给的几块铜板,身穿一身蓝色粗布衣裤,脚蹬一双打着补丁的黑布鞋,肩挎一只粗布大袋子,老娘烙的几个玉米面饼子在里面蹦跳着,他大步流星地走在一条被麦地包围起来的土路上。炎炎烈日晒得他满脸通红,大粒大粒的汗珠子沿着绕在脖子上的辫子顺着脖子流进了他的脊背和前胸。

  一望无际金灿灿的麦地,在微风的吹拂下,犹如黄色的海洋,一波一波的麦浪随风荡漾,麦梢发出“嚓嚓嚓”的声音,伴随着小伙子疾走的脚步声。他在无遮无拦的麦地里,一边用大手抹着脸上的汗水,一边急急地往前赶路。

  他走得匆忙,心里却空荡荡的,时不时地摸一下布袋子,再咬咬牙继续赶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他终于踏进了那座做梦都想去的小城。

  站在海边的沙滩上,小伙子深深地呼吸着大海上空那略带咸味的空气。长途跋涉带来的疲惫经海风一吹,浑身上下立马轻松起来了。碧波荡漾的大海展现在他的眼前,朝霞撒满了海面,温柔的海风中带着一丝咸味,他用大手使劲揉了揉发涩的眼睛,环望着这美好的早晨,然后,他微微地闭上了双目。过了一会儿,他睁开眼睛回身望向山城,美丽迷人的山坡上正在建造的洋式大楼和欧式风格的古堡式建筑,把小城点缀得风情万种。小伙子的心里荡起了一股激情。

  这座被德国人占领的海边小城,使这个刚刚踏上这片土地的小伙子仿佛走进梦幻之中。他望着波涛翻滚的大海,迎着朝阳久久地站在沙滩上,在他的眼里,这里已经不是什么小渔村了,而是一个充满机遇的世界。

  一群海鸥飞过上空,唤醒了他的痴迷,他向空中伸出两条长长的双臂,仰着头闭着眼睛。几秒钟过后,他转身离开了沙滩,朝着纵横交错的街道走去。

  弯弯曲曲的海岸线上,盘沿着弯弯曲曲的街道,大大小小的山头又使得街道起起伏伏,人力车,小汽车,高鼻子、黄头发、蓝眼睛的洋人到处可见。女人们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香水味在她们走过的地方留下了清香。穿长袍马褂的男人们,穿旗袍缎鞋、提着绣花缎包的女人到处可见。餐馆、店铺比比皆是,这些都让初来乍到的小伙子眼花缭乱。他看了看自己的这身着装,又看了看打着补丁的鞋子,感到一阵羞涩,与小城里的人一比,自己就像从泥土里拽出来的一样。

  肚子猛然间发出的“咕噜咕噜”声,难耐的饥饿感冲淡了那种羞涩的感觉,走了一天一宿,身上带着的玉米饼子,早已下了肚,从餐馆里飘出来的香味直扑进他的鼻孔里,肚子开始猛烈地疼痛起来。他用手摸了摸怀里带着体温的几块铜板,又咬了咬嘴唇,快速地离开了街道。

  他爬上一座小山包,依偎在一棵小树下,坐下来休息,微弱的阳光从树缝中打在他的身上,他脱下鞋子,解开衣扣,也就是在此时,饥饿、疲劳与困倦,一同向他袭来,在凉爽的树阴下,渐渐地他进入了梦乡。

  不知过了多久,他被一阵风吹醒,起身向四周望去,只有小树林和树枝上的小鸟陪伴着自己,周围静悄悄的。突然,他感到了一股巨大的寂寞与不安,一种苦涩的味道从心里向上翻腾起来,他开始有些后悔了。

  他想起了自己的爹娘,想起了那个不大却很亲切的小村庄。他望着树林深处发起呆来,突然他很想哭。

  离胶州湾不远有一个小山村,虽然没有胶州湾那样宜人的风景,却有着让四季丰收的肥沃土地。这个风景秀丽的小山村,不靠海,却依山临溪,有着一种纯朴清新的美,一望无际的土地,是这里人们生活的依靠和寄托。这里没有嘈杂的喧嚣声,却可以听到牛车压在土路上所发出来的“嘎呀,嘎呀”的声音。

  晨有鸡鸣,夜有犬吠。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与世无争,辛勤地劳作在这片土地上,住在用泥土垒起来的房屋里。在这块宝地上,少有天灾,它受益于海洋,冬暖夏凉,四季农作物长势喜人。天然的自然资源,让这里的农民平安地收获一年四季的谷物,他们辛勤地为自己所拥有的那一小片土地劳作着。这个村庄上既有大户,也有小户,既有地主,也有佃农,是一个拥有一百多户人家的村庄。

  这些住户,多少都沾点儿亲带点儿故。邻里邻村,八竿子打不着的人也能唤出个婶子,伯伯的。佃农们常年给地主家干活,日子过得很是艰难,工钱微薄,难以养家糊口。

  地主永远可以雇人种地,佃农也永远改变不了贫穷的状况,大家都安分守己地干着自己的活,住在庄里这座风平浪静的避风港,安安静静地过着各自的日子。

  这个村子,霍姓是个大姓。所以,左扯右拉地家家都可以说得上是亲戚。在这个村东头,住着一户霍姓人家,一对憨厚老实的贫穷夫妻养育着三个儿子和一个闺女。大儿子和二儿子已经娶了媳妇,一家八口人仅靠着两亩薄地,根本无法度日。老大除了跟爹种自家的地以外,还要给地主家种地,早晚再去给人家打长工,这样,全家人才能勉强获得温饱。

  男人每天到地里劳动,女人在家里纺纱织布,养鸡,并在自家周围的地里种点蔬菜。即使在风调雨顺的时候,也是半糠半粮,还要饥一顿饱一顿。若遇到灾年,全家人就只好去挖野菜和剥树皮,聊以充饥。

  老大十七八岁就肩负重担,终日吃不饱喝不足,辛劳过度,得了肺病。家里没钱给他治病,眼巴巴地看着他日渐消瘦,吐血不止,不到二十岁便撇下爹娘和妻子走了。老大的媳妇十九岁,身边无子女,守着这个穷家终日啼哭,老夫妻看到这副悲惨的情景,劝她再找个人家,图口饭吃,但她却执意不肯。

  那个年代,女人死了丈夫,只有认命,哪里有再嫁之理?而留在公婆身边尽忠尽孝则是女人的美德。所以,大儿媳只有留在霍家,伺候公婆,干些力所能及的活。

  沿海有个小渔村,十九世纪一度被德国人占领,他们利用天然风景在小渔村修建别墅疗养地和海水浴场,意欲把小渔村建设成为欧洲侨民观光度假的避暑胜地,风格各异的建筑也在那个时候应运而生,营建活动十分活跃,小渔村的面貌迅速改变。1901年后,小渔村变成了一座小城,街头也出现了汽车。小港码头的建成,给商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众多手工业者和国内商人纷至沓来,一时间小城热闹非凡,海滨的游人也多了起来,汽车行业随之发展迅速,劳动力的需求急速上涨,这个时候,贫农老爹求人在小城给老二找了一份工作。于是,霍家老二在十六岁的时候,随着乡下劳动大军涌向小城。

  他在一家德国人开的车行里当修理工,凭借他的机灵劲,很快就学会了维修汽车的手艺。他人勤快,踏实勤奋,为人老实厚道,加上身材高大健壮,很得洋人老板的赏识,没过多久,他成了老板的汽车驾驶员。几年下来,他学会了几句洋话,也有了一点点积蓄。正当他打算留在这里继续干下去的时候,大哥病故,家里失去劳动力,老爹不得不把他从小城叫回去,他又重新扛起了大镐。

  把老二叫回家,霍家老爹是出于无奈。他家祖祖辈辈种地,因为不识字,受尽人家的欺负,也吃尽了苦头,后来,老爹咬牙让小儿子去私塾念书。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全家人便勒紧腰带供老三念书。霍家老三十分明白念书的机会来之不易,学习十分刻苦。他除了学习之外,也帮助家里干活。三年以后,家里再也拿不出钱来,老三只好放下书本扛起锄头与爹和哥哥一起种地。

  由于长子劳累而死,老爹便不再让二儿子那样没白没黑地给人家干长工了,可是,家里的日子越过越紧巴,老爹不得不再次托人让小儿子去小城学一份手艺,挣点钱。

  小儿子名秉泰,这一年刚好十五岁。他离开家的那一天,老爹闷着头蹲在地上不说一句话,老娘把一个布包递给小儿子,千叮咛万嘱咐,让他在城里干活时,多干少说,眼勤手快,不要惦记家里。老爹把家里仅有的几块铜板给了老三。

  老爹的心愿给了霍家小儿子一个天高任鸟飞的机会。

  小伙子坐在树下,呆呆地想着家里的老爹老娘,一阵强烈的饥饿感把他从爹娘身边拉回到现实中,干裂的嘴唇和快要冒烟的嗓子,让他再也坐不住了。他爬起来,抓了抓脑袋,自言自语地说:“怎么办?”他开始向四处张望起来。

  这是一座长满绿色植物还没有开发的僻静小山,海洋温湿的气候,让树林里呈现一片翠绿色。他心里猜想,有树必有水,有水必有鱼。他强打起精神,朝着树林深处走去。阳光被遮挡起来,光线变得暗淡了下来,里面比外边凉快许多,地上长满了青苔,他一边走一边摘着可以进口的野果子。沿着青苔,他很快找到了一汪水塘,那里的水是从上边的岩石缝里流出来的。

  水,让小伙子兴奋不已,他急不可待地把嘴巴贴近那条石缝上,猛烈地吮吸着那清凉的山泉。水,让他获得了生气,他又蹲下身子,用手捧起水塘里的水,往脸上猛撩,顿时感到清醒了许多。他找了一些野果子和山核桃,这些东西给他增加了力量和底气。最后,他索性在水塘里洗了一个凉水澡,把那布满尘土的衣裤也洗了洗。从水中,他看到自己那健壮的肌体,他顿时有了许多自信。

  当夕阳从树梢上落下来的时候,他的衣服也干了,穿上用山泉洗过的衣服,他感到浑身都变得清爽起来。离开小山的时候,他面朝着家乡的方向,双手抱拳,念叨着:“爹,娘,儿子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二老放心吧!”

  说完,他朝着山下走去。当他再一次汇入人流中的时候,他已是信心百倍了。在一家豆花店,他买了一碗豆花和一张面饼,狼吞虎咽地吃下了两天来的第一顿饭。饭后,他又摸了摸身上仅有的一块铜板。然后,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进一条小街,在一扇小门前停下了脚步。他整了整衣服,挺了挺胸,鼓了鼓勇气,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他那张大手,推开了那扇小门,走了进去。

  里面很安静,也很狭窄,一只刺眼的大灯泡把铺子照得亮堂堂的,地上只有几把椅子和几只小柜子,柜子上堆放着一些碎皮子和一些钉子。一个身穿蓝布衣裤的中年男人坐在一只小凳子上,正在修理一双皮鞋,另一只凳子上坐着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他正在钉鞋后跟儿。他们的长辫子都绕在了脖子上,聚精会神地干着各自手里的活。两个人听到推门的声音后,同时抬起了头。

  中年男人朝着走进来的小伙子点了一下头,问:“你要修鞋吗?”小伙子摇了摇头,脸开始发红,中年男人停下手里的活,看着他又问:“你……?”

  小伙子咽了一口唾沫,略微镇静了一下,说:“大叔,是我爹托人让我到你这里学徒的。”说完,他心怀不安地静静等待着对方的答复。

  中年男人上下打量着眼前站着的小伙子,他显得很土气,可他的衣着却朴素整洁,表情憨厚,一双正直热忱的眼睛,让中年男人对他产生了一种好感。他记得不久以前,托人在乡下找个帮手,而眼前的小伙子让这个中年男人很是高兴。他,正是这间铺子的老板。

  中年男人收下了小伙子。秉泰“扑通”一声,跪在中年男人面前,双手抱拳,大声说:“谢师傅!”中年男人赶忙让他站起来。

  秉泰拜谢了师傅,成为这家铺子的第三个徒弟。而这个时候,正是小城各家掌灯吃饭的时辰。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