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台在北京东北方向120公里处,位于燕山山脉的中段,这里山峰林立、山脉交错,沟壑纵横。西有蟠龙,北有卧虎,南有龙背,壁立峻秀;汤河横贯,蜿蜒曲折,是古燕国的边境,华北平原北部的重要屏障,是内地通向松辽平原和内蒙古高原的咽喉要道。成吉思汗六至十年(1211—1215),元兵三次围攻金中都(今北京),主力都是翻越燕山山脉,以丰利(今张北县西)、宣德(今宣化)、居庸关和古北口、檀州(今密云)、顺州(今顺义)为主要进攻路线。
这里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因此被称为“京师锁钥”。
在蟠龙山、卧虎山、龙背山之间,发源于河北滦平县的小汤河由北向西南蜿蜒而过,河谷中段有一处略微平缓开阔的弹丸之地,这块地方被称为司马台,这里有一座依山傍水的古城堡,从大明正统前后吕姓一族,就在这里聚族而居,繁衍生息。
今天的司马台归属北京市密云古北口镇。
氏族社会晚期,司马台属于幽陵之地。
商代司马台属于商地,西周及春秋时期属燕国。其中一度被东胡占据。燕昭王二十九年(前283年),燕派大将秦开攻打东胡,收复司马台地区,并在今密云地区建渔阳郡,郡址设在密云统军庄村南半公里的南城子,因在渔水(白河的古称)之阳,所以名为渔阳,司马台属渔阳。
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年)渔阳郡归秦,秦于郡内置渔阳县,县址也设在统军庄的南城子,司马台仍属渔阳。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中国后,仍然保留渔阳郡及渔阳县的建置,司马台仍属渔阳。
西汉时期密云地区分属渔阳郡的渔阳、犷平、厗奚三县所辖,司马台属渔阳。
王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一度改渔阳郡为通潞郡、渔阳县为得渔县、犷平县为平犷县、厗奚县为敦德县,司马台属得渔县。
东汉建立,仍恢复渔阳县、犷平县、厗奚县原名。司马台属得渔县。
西晋初废渔阳郡、渔阳县、犷平县、厗奚县,密云地区归幽州燕国管辖,后又恢复渔阳郡、渔阳县,司马台属渔阳县。
十六国时期,密云地区仍为渔阳郡、渔阳县,司马台仍属渔阳。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渔阳郡郡址迁往雍奴(在今天津市武清县),渔阳县依旧未变。司马台归属亦不变。
东魏元象元年(538年)杜洛周起义军攻陷安州等处,安州及其所属的密云郡、安乐郡、广阳郡和三郡所辖的密云、要阳、白檀、安市、土垠、燕乐、方城、广兴(大兴)全部南迁并寄治于渔阳县境内,因此在这一时期密云地区分别隶属于一州、三郡、九个县。密云原址在今河北省丰宁县大阁镇东北的南关村一带,这次始迁至今县址,原址东南方向有一座高山,常年云雾缭绕,因而名为密云山(今丰宁县的云雾山),密云名就是来自这座山名,司马台从此属密云。
北齐废渔阳县入密云,废广阳郡,将大兴、方城二县并入燕乐县,废密云郡,将要阳、白檀并入密云,又废土垠县入安市县。此时密云地区为安州安乐郡的密云、燕乐、安市三县分辖,司马台仍属密云。
北周改安州为玄州(元州),废安市入密云,密云地区分辖于玄州安乐郡的密云和燕乐县,司马台仍属密云。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安乐郡,六年(586年)徙玄州(元州)于今天津市的蓟县,十六年(596年)于旧玄州地置檀州,辖密云、燕乐二县。大业三年(607年)改檀州为安乐郡,仍辖密云、燕乐二县,司马台仍属密云。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燕乐郡为檀州。长寿二年(693年)迁檀州州址至今密云城。天宝元年(742年)改檀州为密云郡。乾元元年(758年)密云郡仍改称檀州,辖密云、燕乐二县,司马台仍属密云。
后梁乾化三年(913年)废燕乐县入密云,檀州辖县只剩密云一县,司马台仍属密云。
后晋天福元年(936年)割幽云十六州之地予契丹,檀州为十六州之一,密云地区遂为契丹(辽)地,司马台亦归契丹,属密云管辖。
辽会同七年(944年)辽军进攻定州时攻破行唐县,徙其民到檀州,设10寨居之,仍名行唐县,檀州辖为密云、行唐二县,司马台仍属密云。
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金还檀州于宋,宋改檀州为横山郡,改行唐县为威塞县。七年(1125年)金收回檀州,仍称横山为檀州、威塞为行唐,后废行唐入密云,司马台仍属密云。
金天会四年(1126年)又废檀州,密云归顺州管辖。金末复檀州,并废密云入檀州,司马台归檀州。
元代又复密云建置,司马台复归密云。
明洪武元年(1368年)11月省密云入檀州,12月复置密云,并省檀州入密云。直至中华民国时期未变,司马台归密云亦不变。
抗日战争开始,八路军挺进密云开辟抗日根据地,并在各县边界地区建立联合县,其中密云潮河以西地区主要建有丰(宁)滦(平)密(云)联合县,潮河东地区主要建有承(德)兴(隆)密(云)联合县,司马台归丰(宁)滦(平)密(云)联合县。
解放战争时期,密云仍以潮河为界分为两个县,河西地区建乙化县(以八路军十团团长白乙化烈士之名命名),河东地区建密云,司马台归密云。
1948年12月密云全县得到解放,1949年8月15日潮河东、西两地区合并,恢复密云单一建置,归河北省管辖,司马台归密云。
1950年1月至1956年9月司马台归古北口管辖。
1957年11月撤区并乡,司马台划归新城子乡。
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司马台属于新城子人民公社。
1958年10月,密云划入北京市,司马台亦划入北京市,仍归新城子人民公社。
1960年1月,密云将8个公社合并为6个公社,司马台划归太师屯公社管辖。
1961年5月,密云将6个人民公社划分为30个人民公社,司马台属于东庄禾人民公社。
1983年7月,人民公社改乡,司马台建行政村,司马台属东庄禾乡。
1990年2月,密云部分乡由乡改镇,司马台属东庄禾乡。
1993年,撤销东庄禾乡,司马台划归古北口镇至今。
明代,将万里长城边防分为九镇统辖,自山海关经喜峰口至古北口、墙子路一带,属于蓟镇总兵统领。
嘉靖三十年(1551年),黄花、居庸、镇边等路从蓟镇分离出去另有归属,蓟镇辖区西至石塘路止。
明初总兵往往以有侯、伯封爵的重臣担任,以后以五军都督府的都督,都督同知或都督佥事担任。总兵府最初设在寺子谷,景泰四年起(1453年)改设于三屯营城。
自隆庆三年(1569年)开始在总兵以下设协守副总兵。初设东西两员,万历四年(1576年)后设东、中、西三员,即分为三协。每协分为四路:山海关、建昌营、燕河营、古门子口为东协;喜峰口、松棚、太平寨、马兰峪为中协;古北口、墙子路、曹家路、石塘路为西协。
西协副总兵公署设在密云石匣营城。
此外须提及的,是明中期以后武职冗滥,此风延及边镇,有副总兵职衔的官员可能负较小的责任。担任独守一路的主要军事长官,称分守参将。
古北口路下设两提调,一设在潮河川关;另一提调,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初设于古北口,万历四年(1576年),改设于司马台。
据《明实录》记载:“万历四年八月己巳,兵部覆督抚蓟镇侍郎杨兆等议:拟原古北口提调驻劄司马台,曹家寨提调驻劄黑谷关,将军营提调驻劄将军关,乃各恋驻原地,宜以古北口等衘,改司马台等衔及全镇二十六提调,称营字者悉改为关字,使知职在守关。”
古北口的城堡因为为重镇所在地,故曰“镇城”,首领为参将、守备。司马台城堡作为其中的一路,其城堡成为“路城”。
据万历初年编纂的《四镇三关志》记载,“古北口(司马台)提调下属关寨有九座,自西而东为:古北口关、师坡谷关、龙王谷关、砖垛子关、沙岭儿寨、丫髻山寨、司马台寨、鸦鹘安寨、卢家安寨。司马台寨,洪武年建,本隘口窄,通单骑冲。曹家寨由西向东下辖的关隘有:将军台、柏岭安寨、齐头崖寨、梧桐安寨、扒头崖寨、师姑谷寨、倒班岭寨、大角谷寨、汉儿岭关……就是说,曹家寨最西的将军台与古北口最东的卢家安寨接界。”
《民国密云志》卷二舆地,衙署也记载有:“提调署,一在司马台,一在潮河川,一在大水峪,一在白马关,一在吉家营,一在黑峪关,一在镇罗营。”
据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载:“砖朵子关,古北口东第七关口也。又东北为司马台寨,有小城,西去潮河川二十里。其东南为将军台堡。”《四镇三关志》云:“司马台北六里,曰虎头山。又有扒头崖,在司马台东。”《三边镇务总要》记录各寨间的里程:“由将军台十里至卢家安砦,又三里至鸦鹘安砦,山俱险,通步。又四里至司马台隘口,通单骑,又六里至丫髻山,又三里至沙岭砦,又三里至甄垛子关,又六里至龙王谷,又十里至师坡谷,又十里至古北口,俱外通大川,各墩空俱通骑,极冲。”由明兵部辑纂,隆庆三年(1569年)成书的《九边图说》所载蓟镇图中,标注有古北口关、司马台寨等十三座关寨的名称。
关寨是负责数座至十数座敌台及其长城防务的基层单位。司马台寨是仅可驻扎少量士兵和低级武官的小型堡寨,用以保卫司马台隘口及其所属长城。司马台城堡则可以驻扎相当数量的士兵及相应级别的官员,万历四年起官员的级别为提调。司马台城堡并负责为数座关隘提供战时救援。
作为一个重要军事要地,司马台是许多将领升迁之地。如《明实录》中记载:“升锦衣卫千户戈仁躬为蓟镇司马台提调。”同时,如果在司马台工作表现出色,还可以继续向高级职位升迁。如《明实录》中有很多记载,如:“升……蓟镇司马台提调钱官为大宁都司佥书”,“以司马台提调戈仁躬为中都留守佥书”,“以蓟镇司马台关提调陈其学充神枢五营佐击”,“升……司马台提调张奇卿为神机四营佐击”,“升……司马台提调杨声远为永平游击将军”。游击将军多担任总督、巡抚、总兵直辖的各标兵营及入援蓟镇的客兵营的军事长官,职位比提调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