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1节 第一章

 

  川军的历史,要从熊克武讲起。
  姓名中的“武”字,无意中透露出的,是一个古老民族无比焦躁的情绪:它曾经以文明著称,但在弱肉强食的冷酷现实下,也不得不走上以武自强的道路。
  辛丑条约签定后,民间出现了一幅著名漫画,画上豺狼虎豹全扑了过来,偌大的东方国度眼看将被撕扯到四分五裂。
  就连最保守的人都意识到,不改变不行了。变革大潮汹涌而至,很快就将包括熊克武在内的无数年轻人卷入其中。
  熊家曾经寄望于熊克武的,是子承父业,做一个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的中医,但熊克武显然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
  医人不如医国,谈文不如论武,只有投笔从戎,用外国先进的军事技术来武装自己,才能抵御入侵。
  方向已经定位,年轻人需要的是一个东渡日本学习军事的机会。
  中日两国最早都是以欧美为师,只是两个学生在成绩上的差距越来越大,到了甲午战争,曾经不显眼的日本竟然后来居上,一举反超了曾经很辉煌的中国同学。
  伤你最深的人也许就是那个最有本事的人,中国人非常想知道的是,这个东瀛小国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成功秘诀。
  当国家再次遭遇重大挫折,这一感受尤其强烈。签定辛丑条约是1901年的事,第二年,即1902年,绵延千年的科举制度便被予以废除,随之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选派留日学生。
  日本至此正式替代欧美,成为中国海外取经的第一标杆。
  和现在一样,当时留学日本也有公费自费两种方式。公费当然是好,可问题是设有门槛,非得在国内就是优等生不可,熊克武达不到这个标准,所以留给他的只有第二种可能。
  自费拼的是钱,如果以此划线,经济状况一般的熊家就只好干瞪眼了。幸亏熊克武的叔父经商有道,每年都能赚取数百两银子,足够供给侄子学费。
  1903年冬天,熊克武启程赴日。
  樯帆已经扬起,带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美好理想,但令人始料不及的是,它的轨迹却在中途发生了变化。
  袍哥
  熊克武要学的是武,但按照中国政府规定,只有公费生才能被保送进入日本官办军校,也就是广为人知的振武学校,与此同时,自费生则像垃圾一样被扔了出去。
  想学不给机会,回国又不甘心,这滋味别提多让人憋屈了,早在熊克武到达日本之前,就发生了自费生包围和冲击中国驻日使馆事件。
  熊克武的运气还不错,当他来到日本时,已经有了新的选择,那就是加入日本私立军校——东斌学堂。不过在留日学生特别是自费生中,已经悄然形成了一股愤怒和失望的情绪,而矛头所向,赫然正是当初将他们送出国的那些拖着“马尾辫”的高官。
  事实表明,当时的中国政府选定日本为留学目的地,是完全打错了算盘,因为盯住这批留学生的,还有在国内尚无立足之地的革命党人。
  革命思潮很快在留日学生中得以蔓延,大家都变得不安分起来。某日,熊克武听到了一个令他激动不已的消息:革命党领袖孙中山到了东京。
  太好了。熊克武到处打听,找到了孙中山的临时住所。
  1905年7月25日,这是熊克武永远难以忘记的一天。这一天,他见到了自己的偶像。
  孙中山一见面就问他:“熊君在此学什么?”
  得知熊克武在学习军事,孙中山又问:“为什么要学习军事,你认为学来有什么用?”
  答案几乎脱口而出:“当然是为了富国强兵。”
  这是标准答案。很多留日学生尽管在潜意识里早已离经叛道,但他们能用来答题的还是出国前记住的ABC。
  得换换名堂了,要不然革命党到东京来干什么?
  孙中山斩钉截铁地说:“熊君错了!”
  这位未来的国父侃侃而谈:“当前国势如此微弱,并非仅仅因为军事不如列强,不如的地方可多了去,那么根子到底出在哪里呢,就在于清廷腐败。”
  “试想,有这样一个无能政府在那里,它会用你吗?退一步说,就算它会用你,也来不及了——等你好不容易学成回国,国家已经亡了。”
  对熊克武来说,这绝非空洞飘渺的大道理,而是触目可及的残酷现实:从先前国内政府对待他们这些自费生的态度来看,一腔热血换来的极可能是报国无门。
  曾经的踌躇满志,变成了眼前的一片茫然,我们的前途到底在哪里?
  孙中山把自己的答案告诉了他,那实际上是革命党的基本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有一种独特的体验,叫作醍醐灌顶。就在这一刻,它属于熊克武。
  此后的一切均顺理成章。1905年8月19日,熊克武加入了同盟会。履行完宣誓仪式,孙中山把他带到隔壁:“祝贺你,自今天起,你就不是清人了。”
  加入同盟会的川籍留日学生共有数十人,其中熊克武还参与了同盟会总部的机要工作,在他所要掌握的联络暗号中,被清晰地打上了民族革命的印记——
  问:你是哪里人?答:汉人。
  问:持何物?答:中国物。
  问:做何事?答:天下事。
  一把火刚刚点起,迎面却浇来一盆冷水。
  革命党人口诛笔伐的“腐败清廷”可不是木头,东京的热闹景象引来的是惶恐和吃惊:我们要培养的是接班人,可不是掘墓人。
  赶快动用外交牌,让作为东道主的日本人好好管管。
  此时日俄战争刚刚结束,日本要拓展自己在东三省的利益,就不能置中方的要求于不顾。1905年11月,日本文部省颁布新规则,其中一条,就是不论你进入公立还是私立学校,一律都得由驻日公使出具担保。
  留给自费生学军事的唯一一条路也被堵死了。这些新规则毫不意外地引起了强烈反弹,在同盟会的领导下,东京的中国留学生举行了罢课抗议,一部分人决定直接罢课回国,其中最有名的是“鉴湖女侠”秋瑾,熊克武也名列其中。
  这些回国的留学生,大部分都是自费生。原因不言自明,公费生有担保有前途,“又吃纣王口粮,又说纣王无道”的人虽有,但总比不上自费生多。
  熊克武们回国,可不是要坐家里歇着,有的是要兴办学堂,比如秋瑾,有的是要发展武装,比如熊克武,而他们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发动起义,政府即将为自己的连续失策付出代价。
  同盟会总部认为,长江流域是军事上的必争之地,四川因位居长江上游,要第一个拿下来。
  四川起义的任务就此落到了川籍的熊克武等人身上。
  革命党人都是由学堂里读书的白面书生演化而来,要发动起义,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必须寻找同盟者,这些同盟者要天不怕地不怕,敢造反能造反。恰好巴蜀盆地最不缺的就是此类好汉,这就是哥老会,当地称为袍哥。
  早年的黑社会可不比如今,只知道为了收取保护费或一己私怨砍砍杀杀,人家除了吃饱饭外,还有政治上的理想追求,比如袍哥就是如此。这个秘密组织创立于明末清初,其宗旨是“反清复明”,两百多年过去,甚至连他们自己对辫子旗袍之类都已习以为常,但却从未放弃当初的誓愿。
  革命党要“驱逐鞑虏”,袍哥要“反清复明”,大家在这一点上结成了同志。在熊克武回国之前,袍哥中的舵把子佘英已受到革命党的格外关注。
  舵把子相当于黑社会大哥。佘英高大魁梧,义气盖云,在袍哥会党中拥有极大号召力,更为难得的是,他还忧国忧民,对私下流传的“禁书”《革命军》和《警世钟》一见倾心,曾在群众中广为宣讲。据说当他在市井演讲时,“听者如堵”,没有不为之感动的。
  经川籍同盟会员相邀,佘英赴日本拜谒孙中山,并加入了同盟会。熊克武在确定起义地点时,考虑泸州是佘英的家乡,袍哥力量又很强,遂将那里定为四川的首义之地。
  水涨了
  要攻打泸州,光靠本地袍哥当然还不够,必须从外地增调会党,但这样无疑会带来一个问题——一座小城,一下子轰隆隆地涌进来这么多不速之客,官府的神经再迟钝,也免不了被触动。
  佘英是泸州当地人,他找到了办法。
  泸州有端午节赛龙舟的风俗,节日期间,到处人山人海,周围赶来看热闹的外地人多了去,几千人填进来不算什么。
  这个办法不错,缺点是时间太紧,端午节转眼就要到了,武器和人员来不及准备。
  顺着日历再往后面翻,大家都把视线聚焦在一个新的时间点上:1907年11月14日,农历十月初九。
  当天是慈禧太后的寿辰,和其它地方一样,泸州方面自然也要跟着拍马屁,忙前忙后,粉饰太平。假如在这一天发动,准保能打官府一个措手不及。
  那就把日子定下来。
  计划不错,可惜赶不上变化,首先是武器准备上出了问题。手工制造炸弹不是一般的DIY,过程非常之危险,熊克武等人在试制炸弹时,中途发生爆炸,不仅伤了自己人,还惊动了官府。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