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个和尚,破衣芒鞋,云游四方。他在化缘的时候,常常背着一个布袋,人称“布袋和尚”。
别人看他背着这么大一个布袋,以为是他们僧团用的,就一直不停地供养。后来和尚嫌一个布袋不够,就背了两个布袋出门化缘。
有一天,他装了满满两大袋的食物回去,走到半路,因为太重,就在路旁歇息打盹。
突然,他听到有人说:“左边布袋,右边布袋,放下布袋,何其自在。”
他猛然惊醒,细心一想:对呀!我左边背一个布袋,右边背一个布袋,这么多东西缚住自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如果能够通通放下,不是很轻松很自在吗?
于是,他丢掉了两个布袋,幡然顿悟。
无独有偶,印度佛教里也有着相同的故事。
有一位梵志,拿了两个花瓶前来献佛,世尊对梵志说:“放下!”
梵志随即将他左手拿的那个花瓶放下。
世尊又说:“放下!”
梵志又把他右手拿的那个花瓶放下。
然后,世尊还是对他说:“放下!”
这时,梵志大惑不解:“我已经两手空空,世尊还要我放下什么?”
世尊说:“我要你内放下六根,外放下六尘,中间放下六识,十八界一起放下,放到无可放之处,便是你安身立命处。”
梵志这时才真正领会了“放下”的真谛。
是的,我们生活在纷纷扰扰的尘世中,背着各种各样的包袱,顶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放不下的事情实在太多、太多了。
对功名利禄放不下,出现了跑官、买官、贪官;
对金钱富贵放不下,催生了贪污、受贿、盗窃;
对爱情婚姻放不下,产生了痴男、怨女、殉情;
……
这种种的压力和重负又岂止梵志手中的花瓶?
当我们不堪生活的负荷、需要解脱的时候,不妨学会“放下”。
许由不受尧让位,跑到颍水边洗耳,是放下;
屈原遗世独立,“众人皆醉我独醒”,披发行吟,投身汨罗,是放下;
范蠡功成身退,隐姓埋名,携带西施,泛舟西湖,是放下;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解甲归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放下;
李叔同从贵胄公子到云水高僧,弃绝繁华,割舍妻子,从此,青灯伴佛眠,不问身外事,是放下;
……
佛家云:“勘破、放下、自在。”一个人只有经历了漫长的人生跋涉后,才能最终明白生命的意义,其实并不在于获得,而在于放下。
你只有放下一粒种子,才能收获一棵大树;
你只有放下一处烦恼,才能收获一片清凉;
你只有放下一种偏见,才能收获一种幸福;
你只有放下一种执着,才能收获一种自在。
当你足够放下的时候,如脱钩的鱼、出岫的云、忘机的鸟,心无挂碍,来去自如,表里澄澈,“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才会发现生命竟可以如此充实、如此美好,日日是好日,步步起清风!
放下,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精神。但是,也需要足够的勇气和智慧。
“自在”一词,本为佛家语。进退无碍,随心所欲,谓之自在。它是诸佛菩萨具足的无上功德(故佛亦称自在人,观世音又名观自在),沙门僧伽追求的理想境界,亦是凡夫俗子向往的生活状态。
自在有物的自在和心的自在。“自在飞花轻似梦”、“自在娇莺恰恰啼”,还有《穷爸爸富爸爸》里讲的“财富自由”理念,都是物的自在。然而,现实生活中,当你拥有了豪车广宅,踏遍了千山万水,尝遍了珍馐美味,阅尽了人间春色,为什么还是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呢?原因是你只是获得了物的自在,而没有获得心的自在。
只有获得心的自在,方为自在人。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之所以不快乐、不自在,不是因为我们拥有的太少,而是因为我们想要的太多。从而欲壑难填,逐物迷己,心随境转,永远不得自在。
禅门中有这样一则公案:
一日,有源律师问大珠慧海禅师:“和尚修道还用功否?”
师曰:“用功。”
问:“如何用功?”
师曰:“饥来吃饭,困来即眠。”
问:“一切人总如是,同师用功否?”
师曰:“不同。”
问:“何故不同?”
师曰:“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
禅师一语道破了众生不得自在的症结。
无独有偶,禅门还有另一则公案:
一个秀才,到庙里去拜访一位禅师。在路上,他看到了一件有趣的事。他想以此去考考老禅师。到了庙里,秀才与禅师一边品茗,一边聊天。梵呗声声,茶香袅袅,很是惬意。秀才冷不丁地冒出一句:“什么是团团转?”
“皆因绳未断。”老禅师随口答道。
秀才听了,目瞪口呆。
禅师见状,问道:“为何如此惊讶?”
“师父,我惊讶的是,您怎么知道?”
秀才接着说:“今天在来的路上,我看到一头牛被绳子穿了鼻子,拴在树上,这头牛想挣脱绳子,到草地上去吃草,可是,牛的鼻子被绳拴着,吃不着,就围着这棵树不停地转圈子,您是怎么知道我看到的那件事情,而且知道原因是绳子没有断呢?”
禅师哈哈大笑,告诉他:“你问的是事,我答的是理,你问的是牛被绳缚不得解脱,我答的是心被俗务缠绕而不得超脱,一理通百事啊!”
秀才当下大悟。
我们的人生,又常常被什么拴住了呢?
你是财奴,喜欢赚钱,金钱就是拴住你的绳子。
你是房奴,喜欢房子,房子就是拴住你的绳子。
你是色奴,好色成性,美色就是拴住你的绳子。
你是官奴,喜欢职位,职权就是拴住你的绳子。
我们就这样被金钱拴住,被房子拴住,被美色拴住,被职权拴住。
佛说,人有八万四千烦恼。这八万四千烦恼,就是八万四千根绳子。我们就是被这么多绳子拴着,永远不得解脱。
要做个自在人,就要挣脱这些无形的绳子。
那么,如何做个自在人?
“饥来吃饭,困来即眠”,即为自在人;
“终日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终日行,未曾踏着一片地”,即为自在人;
“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即为自在人;
“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始空”,即为自在人;
“眼内有尘三界窄,心头无事一床宽”,即为自在人;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若春梦了无痕”,即为自在人;
“何处青山不道场,此心安处是吾乡”,即为自在人;
“竹密何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即为自在人;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即为自在人;
“闲观叶落地,静坐一杯茶”,即为自在人;
“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即为自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