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3节 胡适的私家车

  鲁迅、胡适这些大学者是洋车的常客,坐“出租车”久了难免就想自己买辆车,这和现代人“买房买车”的理想总是掺和在一块的情况是很相似的,不过,民国人买车首选的是“洋车”,这种车自然是不能自己来当司机的。
  
  买了豪宅的鲁迅从没想过自己再去买辆车,一个重要的理由是他没钱
  
  了——自从进了豪宅,全家人的财政权都集中到了二弟媳羽太信子那里,鲁迅的工资虽然高,但必须如数上交给弟媳,自己只能留下一点抽纸烟的钱。更令他恼火的是,这位二弟媳的消费标准甚至超过了北京城所有的大教授——大教授还只是拿洋车代步,二弟媳竟不管大事小情,全都以汽车解决,鲁迅看着自己坐洋车拿回来的钱一转眼就被弟媳用汽车运走了,心中甚是凄然。这种情况下,鲁迅还有什么力气去想买车的事呢?
  
  在民国买一辆汽车需要多少钱呢?当时全世界最流行的品牌福特汽车的广告告诉我们,它的定价是“银一千一百六十两”。按现在的银价算,相当于40多万元人民币,比鲁迅的八道湾豪宅便宜多了,但是也足以让已经失去财政权的鲁迅望而却步了。当然,更重要的是,在民国时代,汽车并不是一种那么必需的东西,尤其是当汽油和司机都奇缺的时候,汽车往往只是玩具似的摆设而已。


  
  与鲁迅相比,胡适的家庭负担也不小,但好在财政权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确切地说,是掌握在虽然大字不识一箩筐却极精明的小脚太太江冬秀
  
  手里。
  
  胡适买私家车了,是洋车,而且是二手的。胡适本不需要买车,但他的性格让他不得不买下某辆车,因为他几乎从不拒绝朋友。
  
  胡适的朋友唐先生要出国,请求把自己的洋车转让给胡适,胡适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下来,说实在的,他虽然是洋车的高级租户,但已经有些厌倦租车生涯了,每月租车需要18元大洋,给车夫工资又要19元大洋,如果能把这笔钱省下来,肯定能让太太心花怒放。
  
  唐先生出价45元大洋,合现在的两万多人民币,以胡适的收入,买这个东西真是小意思。唐先生本来以为按照商业惯例胡适要讨价还价一番的,所以车价故意定高了好多,没想到胡适夫妇痛痛快快把钱交了,这让唐先生大为窘迫,但有便宜不占不是多数中国人的性格,唐先生还是默不作声地把车交割了。
  
  胡适夫妇等着属于自己的私家车,夫妇两人没料到,最后等来的是一辆真正的“老爷车”,因为这辆车根本不是被拉过来的,而是被两个人抬过来的,犹如真正的大老爷一般。

  
  这辆车由于使用过度,已经“病入膏肓”了。胡适望着这辆比自己架子还大的洋车,有些哭笑不得,只好又花了21.85元大修了一番。
  
  坐在价值66.85元的私家洋车上,胡适大约轻松了一阵,这可能是这位留美博士和北京大学教授的第一次高额消费——在有钱之后,胡适把大部分钱财都用来买书了,而且多为珍本善本,可叹的是,这些书累积到十万多册之后,胡适就仓促地离开北京了,后来,这些书成了北京大学图书馆的一部分。
  
  有车的喜悦没持续多久,这辆老爷车就开始发脾气了:在一次出城的路上,私家洋车车胎爆了,害得胡适又重新用自己的脚当交通工具好长时间。江冬秀心疼丈夫,一狠心又买了一辆新车,那辆老爷旧车在车夫的撺掇下再次变卖,价格是让人有些心酸的13元。
  
  民国的文化名人,几乎每人都有一个关于洋车的故事,因此也都有一些关于洋车的文字,或许因为他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时间是与洋车夫相处的吧。胡适最初提倡写白话诗的时候就以《人力车夫》为题小试过身手。
  
  胡适《人力车夫》:
  
  “车子!车子!”车来如飞。
  

  客看车夫,忽然心中酸悲。
  
  客问车夫:“今年几岁?拉车拉了多少时?”
  
  车夫答客:“今年十六,拉过三年车了,你老别多疑。”
  
  客告车夫:“你年纪太小,我不能坐你车,我坐你车,我心中惨凄。”
  
  车夫告客:“我半日没有生意,又寒又饥,你老的好心肠,饱不了我的饿肚皮,我年纪小拉车,警察还不管,你老又是谁?”
  
  客人点头上车,说:“拉到内务部西。”
  
  后来,胡适的名气越来越大,社会活动越来越多,洋车再也不能适应形势了,他终于买了一辆汽车。但胡适很少提坐汽车的事,仿佛他从来没有坐过汽车一样,也许汽车虽好,终究没有人力车的那一番情调吧?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