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2节 老七“老气”

  醇亲王刚刚取代恭亲王的地位,御史们就上书说,作为皇帝生父,醇亲王应该避嫌,不可“与闻机务”,参与军国大事。在中国的传统政治游戏中,“避嫌”不仅是“显规则”和“潜规则”的主要组成部分,更是一门精深的政治艺术。当年,醇亲王得知自己的儿子载湉(即光绪)被选为接班人后,焦虑万分,乃至晕倒在工作岗位上,最后以健康为理由在30多岁的盛年提前退居二线。这种及时而适度的“晕厥”,体现了这位王爷讲政治、顾大局、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一面。相比较而言,执政20多年的恭亲王,“晕厥”总是来得不够及时、不够彻底。
  
  对于御史们的反对,慈禧太后批示说:“自垂帘以来,揣度时势,不能不用亲藩进参机务。谕令奕䜣与军机大臣会商事件,本专指军国重事,非概令与闻。奕䜣再四恳辞,谕以俟皇帝亲政再降谕旨,始暂时奉命。此中委曲,诸臣不能尽知也。”御史们本来也是做做分内的应景文章而已,自然适可而止,皆大欢喜。
  
  与聪明外露、果决刚毅的六哥恭亲王相比,排行老七的醇亲王似乎多了些“老气”,表现得更为低调、更为绵里藏针,也更为大智若愚。时人就曾以“易中枢以驽马,代芦菔以柴胡”的尖刻评价,认为这位新任总理的才具,比起恭亲王来实在只是“驽马”“柴胡”而已,这种评价一直延续至今。


  
  在打倒肃顺等顾命大臣“八人帮”的祺祥政变中,醇亲王奕的功绩往往被掩盖在慈禧和恭亲王的光环背后:正是他带兵将肃顺和端华从热被窝中抓住,完成了政变中最艰难、最有风险,也是最为关键的任务。在之后的“叔嫂共和”体制中,他执掌首都卫戍部队的主力“神机营”长达30多年,实际上形成了恭亲王掌握外交、醇亲王掌握军事的基本格局。在醇亲王的主持下,“神机营”成为大清国军事改革的“特区”,“添习火器技艺”,“改弓箭为洋炮”,甚至配备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克虏伯(Krupp)钢炮、哈乞开思(Hotchkiss)步枪、毛瑟(Mauser)后膛枪等。在装备和训练方面,远超过李鸿章那更为著名的淮军。
  
  “叔嫂共和”的特征是“垂帘听政”和“亲王辅政”两制并存,“亲王辅政”是大清亲贵们能接受“垂帘听政”的条件和前提。而醇亲王不仅是皇叔,也是慈禧太后的妹夫,这注定了他能被最大多数的人所接受。在慈禧眼中,这无疑也是对恭亲王的一种制衡,尽管他在恭亲王早期两次被慈禧修理的时候,都义愤填膺地站出来为六哥说话,却在第三次成为实施打击的主力和实际的替代者。


  
  醇亲王在取代恭亲王前,给世人的感觉相当地“左”,比较保守、排外。对恭亲王的改革,尤其“外敦信睦、隐示羁縻”的外交政策,他总是嗤之以鼻,建议太后“摈除一切奇技淫巧、洋人器用”,甚至两次秘密上书,建议削弱恭亲王的权力。野史中说他“疾其兄之专权,久有眈眈之意”。毫无疑问,这样的互相监督,正是慈禧最希望看到的。
  
  同治死后,光绪即位,醇亲王虽然为避嫌退居二线,但作为影子“太上皇”,还是吸引了各种人物纷纷投靠到他的门下。“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权势之下,即使自己不想结党结派,也会自然成党成派,这是中国政治的无奈之处。恭亲王和醇亲王作为离最高权力最为接近的“老二”,虽然都十分“忧谗畏讥”,但还是不能不成为遮天的大树。法国侵入越南,局势告急,慈禧太后要求闲居的醇亲王多挑担子,并最终用他取代了恭亲王。
  
  之前以高调的“极左”面貌出现的醇亲王,一旦主政,便令人惊愕地实现了大转身。在对法战略上,他几乎完全继承了此前所批判的恭亲王的“投降路线”,甚至走得更远,令海内外的观察家们跌破眼镜。当“极左派”们指责李鸿章对法屈膝时,老李气定神闲地说:那都是恭亲王和醇亲王两位王爷确定的方针,我老李无非是个执行者而已。
  
  对于自己当看客时的“极左”言论,挑上担子的醇亲王承认自己“尝持偏论”,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但事实上,从醇亲王变脸之迅速和彻底来看,其之前的“极左”面貌,极有可能只是为了赢取“基本教义派”支持的一种手腕。在野的时候,站着说话不腰疼,可以指点江山、挥斥方遒,而一旦亲自执政,为了儿子的江山社稷,他也就只能成为或者还原为一个现实主义者。
  
  作为他的亲密战友,大清国首席洋干部、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RobertHart)在4月27日写给伦敦的信中,谈及中法战争时说:“或者恭亲王表面上虽然和平,而暗地里却在反对进步,排斥外国人,并且主张战争。而七爷和他的朋友反倒是主张和平和进步的——我有一半倾向于相信这是正确的解释。在中国有时须应用颠倒的法则。我想七爷如果控制这政府,很可能中国能够真正地进步。”
  
  大清国第一轮改革开放,历时30多年。以甲申易枢为界,醇亲王主政的后10年,与恭亲王主政的前20年相比,几乎所有的改革措施都没有被中止,而且在海军、铁路、电信等基础建设方面,得到了更为长足的进步,尤其在新疆和台湾先后建省,大大加强了对边疆省份的控制。在外交方面,醇亲王也展现了与恭亲王一般的灵活身段,以至于后世的主流史学家们批判这位“爱国王爷”一挑起管理国家的重担,怎么就和乃兄一般软弱、一般“卖国”。这类似于恭亲王当年发动政变,处决了肃顺等人,却几乎完整地继承了肃顺的所有政策,尤其是重用曾国藩等汉臣的政策,将权力斗争与政策连贯有效地进行了区隔,不因人废事,更不因人废制。
  
  更为吊诡的是,野史把恭亲王、醇亲王哥俩争权传得有鼻子有眼,实际上这哥俩时常聚会,并且共同感慨挑担累,挑这付看客多多的大清担子更累。或许,那种留在纸面上的“争执”,只是“前人撒土、后人迷眼”罢了。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