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节 是忠,是孝?
-
李勣降唐后,虽然使李唐的实力进一步提升,但这天下还是要一步一步吞并,实力强劲的李唐,这时也全面出关,挺进中原。其实,早前的李唐王朝就十分重视在中原地区培植势力。大业十三年(617年)的时候,李渊便命令户曹参军张道源招抚山东。这张道源也不辱使命,“燕、赵之地争来款附”。其中,就有幽州的罗艺。为了进一步扩大李唐在中原地区的影响,在宇文化及北上,王世充与李密打得不可开交之时,李渊命李神通为山东道安抚大使出兵中原。可是初来乍到的李神通,立刻就碰上一个天大的难题:缺粮。因为关中到中原的补给线没有打通,初来乍到的李神通又没有什么好点的根据地,所以,那段日子唐军的日子很不好过。就在中原的唐军要支持不住的时候,李勣归降李唐。归降后的李勣首先命人将黎阳仓内的粮食大批地运出支援李神通。这样一来,唐军在中原地区彻底的站稳脚跟,开始放眼中原,主动出击。
武德元年(618年)十二月到二年(619年)正月间,宇文化及大举进攻魏州(今河北大名北),总管元宝藏拼死抵抗,双方鏖战四十余日,宇文化及始终不能将其攻克。这时,李神通抓住战机,率大军向宇文化及攻去。已经鏖战四十余日的宇文军早就成为一支疲军,军无斗志,面对生龙活虎的唐军的进攻,自然是一触即溃。一路逃奔至聊城。
可是追至聊城城下的李神通此时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激战半月后,弹尽粮绝的宇文化及曾派人请降。而李神通拒不接受,但身为安抚副使的崔民干却竭力主张接受其请求。李神通不接受其请求的理由很简单,他认为战士们在野外连续作战已经很长时间,眼看这聊城马上就要落入李唐的囊中,要是接受宇文化及的请降,那破城之后拿什么犒劳将士。李神通这么完全是自私的行为,根本没有顾及到唐军现在已成疲惫之师的现实,而且拒绝请降,那宇文化及肯定会抱必死的信念来守城。这样唐军攻城难度就会进一步加大。
这些崔民干是看在眼里的,而且他还对李神通说:“你么做会让聊城更加难打,而且窦建德肯定会来,他是不会让咱们得到聊城的,到时候窦建德率军前来,我们就会被窦建德和宇文化及夹在中间,到时候将军该如何是好?”
志满意得的李神通根本听不进去别的意见,而且因为崔民干的连续劝谏,李神通居然把崔民干囚禁起来。就在争论的几天内,宇文士及从济北(今山东东阿西北)运粮来援,这些粮食的到来解了宇文化及的燃眉之急,也更加坚定宇文化及守城力战的决心。此后唐军的数次进攻均告无果,而窦建德的人马也越来越近,李神通不得不引军后撤,煮熟的鸭子就这么飞走,我们可以相像当时的李神通心内有多么悔恨。而且,更让李神通吐血的是,在李神通带兵撤退的两天之后,聊城被窦建德攻下。
攻下聊城的窦建德,首先去参拜炀帝的皇后萧氏,再接着为炀帝发丧,将谋害炀帝的一干人等全部杀死,枭首于东门之外。最后派遣使者去东都,向皇泰主杨侗称臣,与王世充接好。皇泰主杨侗则封窦建德为夏王。
窦建德这么做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联合王世充对付关中的李渊。因为当时的天下,李唐最强,而且招降了幽州总管罗艺的李唐对于窦建德来讲绝对是一个威胁。所以窦建德才联合和自己处境相似的王世充,效仿孙刘联合共抗曹操。与王世充结盟之后,窦建德主动出击,大举南进。武德二年(619年)闰二月,窦建德攻陷邢州(今河北邢台),俘获总管陈君宾。
四月,为扭转河北局势,唐高祖李渊又派大理卿、新乐(今河北新乐东北)人郎楚之为山东道安抚大使,陈政为安抚副使,以代替贻误军机,办事不利的李神通。可是,他们并没能阻住窦建德进军的脚步,陈政上任伊始便遭部下叛变,郎楚之则被窦建德擒获。这二人并没有发挥多大作用,相反却让窦建德声威大震。
六月,窦建德攻陷沧州(今河北沧州市东南)。
八月,窦建德率领十万大军进攻洛州。李神通不战而退,率军退至相州。洛州失陷,总管袁子干投降。
九月,窦建德率军攻相州,李神通继续逃跑,率军投奔黎阳,和在那里驻守的李勣会合。相州陷落,刺史吕珉被杀。同月,窦建德又挥师北上,攻陷赵州(今河北赵县),俘获李唐第一个抚慰山东的抚慰使张道源和总管张志昂。连续作战胜利的窦建德,于当年十月带兵挑战宿敌罗艺,当时的窦建德应该是想以夏军这数月以来,屡战屡胜的高昂士气对阵士气有些低迷的唐军,然后把罗艺这个老对手打败,拔掉李唐在河北打下的楔子。可是,窦建德面对罗艺的幽州军,一如既往地被其打败。失败后的窦建德明白,罗艺的幽州不好打,只有等自己的实力进一步壮大后,幽州才会变成自己的。想明白后的窦建德再次南下,兵锋直指黎阳。窦建德每次的行军阵容都很相似,基本上是辎重、细弱在中间。步骑分列左右,左中右之间间距三里。窦建德本人则率领一千骑兵走在最前面,大军直向黎阳开来。
李勣得知窦建德来犯的消息后,立即派丘孝刚率领三百骑兵前去侦察,随时报告窦建德的行军动向。窦建德的大军在距黎阳三十里的地方,与李勣的侦察兵正面相遇。而侦察兵的领军丘孝刚则是个骁勇能战,善用马槊,敢打敢冲的勇将。遭遇之后的丘孝刚全不顾己方与地方的兵力悬殊,主动向窦建德发起进攻,这一下将窦建德打了个措手不及,窦建德肯定认为丘孝刚率领的侦察骑兵见到自己一定会跑回黎阳,然后再黎阳城中宣传自己军队军容的壮丽、军事的强大,谁知道这侦察兵居然攻了过来,俗话说“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被丘孝刚这么不要命的一冲,窦建德率领的千人队立即有点招架不住,纷纷后撤。丘孝刚也不见好就收,而是一路追击,这时,窦建德的右队人马前来救援,将丘孝刚斩杀。这一下窦建德愤怒了,他原本进攻黎阳的意思是对黎阳围而不打,先把黎阳周围的地方拿下来,再去黎阳对李勣进行劝降。因为李勣这个人平日里的口碑很好,在民间又是一位反抗暴隋的起义英雄,要是把李勣给杀了,与窦建德一直以来标榜的仁义,就很不相符。可是现在,恼怒的窦建德很快将黎阳攻下,李勣率数百骑兵杀出重围,南渡黄河。淮安王李神通、李勣父亲徐盖、魏徴及同安公主统统被俘虏。
但是为什么黎阳会这么快的陷落呢?原来宇文化及也曾率领十万骁果前来进犯,却是徒劳无功,这其中大略有以下三点原因:
第一,宇文化及前来攻打黎阳的时候,正直瓦岗军鼎盛的时候,中原一带基本都落入瓦岗军的手中。并且在宇文化及来犯时,李密立即提兵来救,黎阳并不孤立。而如今黎阳却是一座孤城,周围的城池被李神通丢的差不多了,李唐的援军又被王世充阻住根本无法到达。
第二,李神通对阵窦建德屡战屡败,全军士气低下,对窦建德恐惧心理深重,根本不愿和窦建德交战。
第三,窦建德攻城方法十分巧妙,攻城器具先进,史书上记载:“撞车抛石,技巧绝妙”,防不胜防。而且,窦建德一开始并没有向黎阳发动进攻,这样就使黎阳守军有一定的思想懈怠,以致黎阳迅速被攻下。
总的来说,第一点原因是主要因素,李勣本人在此次战斗中责任不大。一切的计谋在优势军力面前都显得苍白。黎阳陷落后,卫州守将举城投降窦建德。至此,整个河北中南部都落入窦建德之手。而李勣听说父亲被俘的消息,也陷入人生最大的抉择中,这个抉择远比考虑向谁归降艰巨得多。父亲的被俘使得李勣在李唐的去留变得万分艰难,自己如果留在李唐,被窦建德俘虏的父亲说不定哪天就被杀掉,而且窦建德也一定会利用李勣的父亲来招降李勣。李勣如果不降就是置其父于死地,这是大不孝。李勣出身地主,尽管是庶族地主,但是从小的教育是良好的,忠孝的概念早被严格植入其思想中。你要让李勣学那泗水无赖刘邦见到项羽要烹杀自己的父亲,还能笑嘻嘻地说“我刘邦和你项羽是拜把子兄弟,我爹也就是你爹,你把自己的爹杀了煮汤喝,到时候别忘了给我送一碗”,这李勣是肯定做不到的。如果李勣为父亲投降窦建德,那李勣又是对李唐不忠。自古忠孝两难全,李勣陷入两难的地步。最后,李勣的孝,对父亲的爱占了上风,李勣率众归降窦建德。窦建德十分高兴,即命李勣为左骁卫将军,继续镇守黎阳,却将其父徐盖留在身边为质;又以魏徴为舍人,安置李神通等人于下博(河北深县东南),以客人之礼待之。
窦建德连续的大胜震动四方。连黄河以南的齐(今山东济南)、济(今山东东阿西北)二州及兖州(今山东兖州)义军徐圆朗等部纷纷归顺。于是,山东、河南等中原地区的政治,军事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原本的李唐、王世充、窦建德三足鼎立变成王世充、窦建德双雄并存,李唐暂时的被挤出去。
在物理学中,有三角之状最稳固这一点定律。现在中原地带的三角平衡状态被打破,王世充和窦建德两大枭雄之间的关系,也迅速地降温。初始,窦建德为打击李唐的势力,才接好王世充,向杨侗称臣。可是如今王世充将杨侗废掉,自立为王。窦建德便与其绝交,自己也登基称帝,国号依旧为“夏”,王世充和窦建德之间的火药味越来越浓,双方开战也只是时间问题。
归降窦建德的李勣,其实内心中并不愿意留在窦建德身边。李勣几次都想逃走,可是又怕危及父亲的安危,所以,一直举棋不定。最后,实在憋不住的李勣将这些心思告诉给郭孝恪,找这个老部下商议应该怎么做。郭孝恪就说:“现在我们刚刚投靠窦建德,稍有举动可能就会被他盯上,不如我们先立点功劳给窦建德,等他对我们彻底放心,再考虑如何逃走”。李勣听从了郭孝恪的意见,不过如何才能取得窦建德信任呢?只有通过战争胜利,才能赢得窦建德的信任,可是唐的地盘是不能打的,那只有去打王世充的郑,反正窦建德和王世充已经破脸。再者,攻打王世充还可以加深窦建德和王世充之间的矛盾,有利于李唐将来各个击破。
当年十一月,李勣主动出击,把王世充刚得不久的获嘉(今河南获嘉)攻下,缴获大量的物资,李勣把物资连同俘虏的人员献给窦建德。窦建德十分高兴,日渐信任李勣。接着,李勣又攻下新乡(今河南新乡),生擒守将刘黑闼献予窦建德。至此窦建德认为李勣是真心归顺自己了。
得到窦建德信任,李勣向窦建德建议:曹(今山东曹县西南)、戴(今山东成武)二州,户口充实,宜攻取之。这建议是绝对可行的,因为曾经有个叫曹操的人,就这么做过,最后天下三分,他占其二,孙刘共其一。窦建德听完这个计划,对李勣的看法深表赞同,为了表示对这件事的重视,窦建德深为赞同,决定亲征。窦建德先命他大舅子曹旦率军五万南渡黄河,又令李勣率精兵三千与之会合成先头部队。
听说窦建德要亲征的李勣,内心十分高兴,原本李勣只是想窦建德随便派个人来,李勣等那人来后,便将那人杀掉,得到整只部队的控制权随后杀回关中。没想到窦建德亲自出征,李勣便计划趁夜袭营,杀掉窦建德,并将自己的父亲解救出来。可就在窦建德要出征时,他老婆曹皇后要生孩子了。南征计划随即搁浅,李勣计划被迫落空。
窦建德的大舅子曹旦。领兵到河南后,横征暴敛,大肆敲诈勒索。引起很大不满,很多归顺窦建德的义军也怨声载道。李勣果断抓住这一点,积极联络这些义军首脑,约定时间一同举事。
原归顺瓦岗军现依附于窦建德的义军头领李文相,与李勣为图谋曹旦。他未曾告知李勣,自己先动手,杀了曹旦的若干部将,仅有一个兽医幸免于难,立刻去见曹旦禀告此事。曹旦大惊,立即加强戒备。
李文相举事之后,才命人前去通知李勣。当时,李勣的大营与曹旦驻军的营地相距很近。郭孝恪劝李勣立刻动手,出兵奇袭曹旦,将他杀掉。可是李勣还没动手,就听说曹旦已经有所防备。李勣见事情败露,即刻和郭孝恪率几十骑逃离大营,直奔长安。李文相后来被窦建德大军征讨,失败被杀。
窦建德的手下群情激愤,要求杀李勣父亲徐盖,惩戒李勣。窦建德说:“李勣是李唐大臣,不忘本朝,他父亲有什么罪?”就没有杀李勣的父亲,可是这件事在后世称为攻击李勣的一个把柄。尤其是理学昌盛的宋明之时,李勣不顾自己父亲的行为,更被人骂“禽兽”,因为在宋明理学家眼里李勣不能事孝于亲就不能事忠于君。自古说忠孝不能两全,可到国家安危存亡之时,理学家要求先忠后孝,一到太平之时,理学家要求先孝后忠,或者是忠孝两全。嘴长他们脸上,而且他们又手握笔杆子,自然都是他们的理。我们平心去看这件事,在国家危难的时候,必须有舍弃,舍小家保大家这在乱世中,是一个司空见惯的命题和内容,只是后来的理学家们大惊小怪而已。理学家们强调所谓的“气节”,可是没气节的往往又是这帮人。平日里日赋万言,一到关键时刻却说“长江水冷,不适跳江。”这样的理学家才是无忠无孝之人,说李勣不孝,他们也配?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