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3节 幸会知音

恋恋不舍中,俞伯牙离开了妻儿,连夜乘船逆流而上。
    船至龟山,念及爱妻一片情痴,不免悱恻。圆月当空,长江如洗,伯牙心中亲情爱情缠绵交织,此刻多么需要身旁能有一位友情同谊来互诉襟怀呀。可身边没有这样的朋友,船下江水更是东去无情、漠不理会。
    俞伯牙面对空寂的夜空,一时心血来潮:“唯有明月我可表矣。”
    喝令侍从将船泊至龟山脚下,净手焚香,支起乐案,请出凤凰瑶琴,让自己丝丝惆怅随那琴声飘荡向渺渺之中的月桂蟾宫。
    一段琴曲未了,琴弦儿突兀自颤,发出异样音色。
    俞伯牙和这把瑶琴相处几近二十载,每一音符的变化都了熟于胸。凡琴音陡变,即知异常。今晚弦外有音,莫非有是非降临!
    于是再拨琴弦儿,从琴弦上传出的音变已经测知在附近江岸的嶙峋礁石后面暗藏有人!
    为防不测,他命船上武士下船搜山,果然在鬼魅幢幢的怪石后面抓住一名持斧担薪的樵夫。
    俞伯牙船上审问船下人。
    那青年樵夫自称姓钟名子期,一介山民,山下钟家庄人氏。家中仅有父子二人,靠打柴为生。因不愿毁林伐木,每天只寻得枯干残枝儿换些薄钱维持生计。今日伐薪人多,山上柴少,趁着大好月光在山上多待了几时。下山时偶遇大船抛锚在岸,复听船上传来天籁之音,一时着迷,忘了归途。
    听此人言之合情合理,俞伯牙却不敢掉以轻心:
    哪有这么巧的事情?山野村民,素无知识,岂会因听琴而迷神?
    俞伯牙怀疑他是受人指使图谋不轨,但又怕自己错怪了好人伤及无辜,不愿用刑,继续盘问:
    “即好听乐,汝可知琴理?”
    樵夫答道:“略知之。”
    俞伯牙就以乐礼常识诘问,钟子期对答如流。
    俞伯牙奇之。令武士把钟子期带到船上,指着桌案上那把瑶琴:“汝知其为何物乎?”
    樵夫不慌不忙信口拈来,把凤凰瑶琴的来龙去脉讲的丝毫不差。
    “坐,看茶。” 俞伯牙叫下人给钟子期搬来了一个小凳子,端上淡茶。
    再问:“汝即知神琴渊源,想也听过一些曲子,待我弹上一首,汝试辨之” 。
    他要以琴曲试探钟子期是否真懂琴艺。
    拨弄之间,但听钟子期喟叹道:“此乃孔子哭颜回也……”
    俞伯牙心惊:想不到荒野黎民竟也藏有如此奇才,既懂音律,又知琴理,还能从琴曲中明辨意境,我倒是小看他了。
    “请坐,敬茶。”叫侍从撤去矮凳,换上椅子,又端上浓茶。
    暗忖:“此人或许曾习过府乐,‘孔子哭颜回’乃当世名曲,此人能够听出并不算希奇,我再试他一试。”
    当下不按曲谱,信马由缰随心所欲弹出一支抑扬舒缓、激越亢奋的无名无牌曲子来。
    随着俞伯牙大气磅礴的弹奏,钟子期神态陶然,在他的眼前呈现出大自然万千景象,尤以那巍然矗立的雄伟群山和浩浩荡荡的澎湃江河最为震撼人心,神往之中慨然长叹:
   “巍峨兮若高山……汤汤乎若流水……啊!高山贯苍穹,大江漫乾坤!此曲高山流水实乃广陵神韵,子期亘古未闻呀!”
    俞伯牙震惊不已,琴声嘎然而止,对天长吁:“知我音者,子期也!”
    慌不迭地对钟子期和侍从道:“快快,请上座!来呀,敬香茶。把我的长椅抬出,香茗泡上,我要与贵客促膝交谈。”一时连那文绉绉的‘之乎者也’都省去了。
    他挽住钟子期,礼让上座后,恭恭敬敬地亲自端起香茶,双手奉上,哪里还有上大夫尊严身份的矜持与傲慢之态?他和钟子期同坐一椅,谈古论今,共磋琴瑟,投机之处,倍觉相见恨晚,更恨今晚尤短。
    俞伯牙邀请钟子期下山做官,钟子期记挂老父独自一人在家孤苦伶仃,婉言谢绝。
    明月西沉,俞伯牙拿出三百两纹银送与钟子期,钟子期分毫不取。感动的俞伯牙当场和钟子期面对明月焚香下跪结为八拜之交,并约定明年今日此地再相逢。两人惺惺相惜,洒泪而别。
    
    俞伯牙回国以后,日日思念邂逅的知音朋友,闲时独自弹琴,郁郁寡欢,他和同僚的往来也少了许多。
    一些早就羡慕和嫉恨他的属僚,乘机挑拨离间,并向国君屡进谗言。特别是一心上爬的礼部侍郎贺怙菁,不但垂涎俞伯牙的职位,也觊觎那把天下独一无二的绝代名琴。他四处蛊言惑众,说俞伯牙妄自尊大、故作清高,歧视百官、藐乜大王,懈怠百务、诡计多端。
    此次俞伯牙出使楚国,贺怙菁早已暗中收买了俞伯牙身边的几位幕僚,专门收集俞伯牙的‘罪恶行径’,同时暗地纠集江湖歹人,行刺或制造劣迹企图除掉俞伯牙。


    贺怙菁抓住了俞伯牙的把柄。
    他向国王奏本弹劾俞伯牙,并在上朝时指证:
    “吾王万岁,为臣状告俞相国出使楚国犯下滔天罪行!”
    国君斥责道:“贺爱卿不得无礼。俞相国二十年如一日为我殚精滤血、兢兢业业,汝等岂可信口雌黄?我之小国如若不是俞相国以社稷为重,怎抵富强之楚干戈相向?寡人念你乃礼乐之人不明国事,恕你无罪,下去吧。”
    贺怙菁怎肯善罢干休,长跪于地,叩首辩道:“我国二十年安泰祥和,风调雨顺,那是大王恩威天下,万民敬仰,令他等诸国不敢小觑,并非俞相国一己之力也。俞大人祸国殃民之举由来已久,是大王英明才没使他阴谋诡计得逞而已。微臣有铁证指控俞大人,还望大王明查。”
    “是吗?贺爱卿?要知诬陷他人按律当罢其职,重者五马分尸。汝既不怕,寡人准奏!起来讲吧。”
    贺怙菁抬起无须无髭的粉面头,让人看上去像是一位若同女子的‘男尤’。
    “谢大王。俞大人借双方缔约修好之际,暗地勾结楚国,企图颠覆大王社稷。此次他出使楚国,假公济私,游山玩水,游玩其间和楚国奸人密相往来,酝酿不可告人之举。有长江两岸石山为证,俞大人为楚国两座无名小山亲自题名,写下了‘大江南北,龟山蛇山’。其狼子野心,天日可昭!”


    国君冷冷道:“为无名小山缀名,实属文人雅事,龟山蛇山……嗯,确为形象之媲,寡人以为此乃千古美谈之绝题,有何不妥?”
    贺怙菁狡辩道:“大王明鉴。如今天下纷争四起,列国图强。逐鹿群雄都恨不得把别国疆土尽纳囊中。不少它国之君大放厥词:‘四海之内莫非王土’。俞大人为楚国无名小山题名,可谓用心险恶。名曰为秃山作媲,实寓楚国一统大江南北的霸主野心。难怪楚国礼待俞大人,一家也!”
    贺怙菁狡目偷偷翻看一下晋国公,瞧其浓眉紧往印堂聚,窃喜还说:
    “他们派重兵猛将守护俞大人左右,并迫不及待地把题字刻在江水两岸高高的山石冷壁上,难怪楚国人看到题字就趾高气扬,期待也。
    他们期待有一天到来,里应外合,先横扫邻国障碍,复图灭之别国。如此而已,大王千秋基石危在旦夕也。”贺怙菁面现痛心疾首状,再次跪下叩头:
    “微臣甘冒生死于不顾,为的是揭穿俞大人之险恶心机,万一楚国蓄谋以久,驱虎狼伺于王榻,一旦实权在握,兵不血刃,我王之大好河山尽落它人手中,微臣虽非谏官,亦担当不起失谏、失国之罪矣!”


    国君闻言,脸色骤变,瞪视俞伯牙,怒道:“俞相国,此事当真否?你不会令寡人心寒吧!”
    俞伯牙惊骇跪下:“臣该万死,望大王垂鉴。其日楚国江中二山皆无正名,适值为臣缔约省亲之时,携家眷游此隘口。船中犬子小女江中眺望,嬉闹间互问山为何媲?小女贯虹以螃蟹、泥鳅作喻,而犬子望山形附以神会,信口改为龟山蛇山。臣未曾远虑,在地方志官的盛邀下欣然命笔写下那八个大字。本想是一段佳话,没料却引来歧义。微臣实无串敌卖国之耻事儿,万请我王体恤。”
    一名虬髯武将上殿,行过君臣之礼后亢声说道:“启禀大王,俞相国为人正直厚朴,从无异举劣迹,为大王社稷忠心耿耿,末将愿提项上人头为他担保,如若俞相国敢有反叛行径,定将先替我王诛他九族,复再饮剑谢罪。”
    朝中臣僚有人冷言冷语:“只怕到时我等项上人头不保,我王江山尽归它国矣!”
    “是呀,卧底二十年,处心积虑。我们可谓不能不防呀。”
    一时间,朝殿上忠奸两立,国君犹豫不决。
    幸有开国老相力举:“吾王万岁,万万岁。老臣愿替俞相国求上一情。想大王二十余年民安国泰,举国上下路不拾遗,门不闭户,大王恩威之仪也,也是大王唯贤是举。俞相国在内勤勉辅政,对外斡旋无私,不辱使命,乃国之栋矣。我王圣明,切莫听奸人逞舌、制造文狱、害我良相也。”

    跟随俞伯牙出行的良臣也出庭作证,努力为俞伯牙洗刷冤情,国君方息雷霆之怒。沉思良久说道:“俞爱卿请起。即是汝子作媲,童言无忌,当非汝之过也!”又对贺怙菁说:“你也起来吧。寡人念你用心为国,亦不责罚,你们统统下去吧。”
    退朝以后,俞伯牙仍然心有余悸。高处不胜寒,激流当勇退。这次事件让他心灰意冷,不久便借故引咎辞职,向国王递呈了辞相奏折。
    国王起初不允,终抵不住小人卷舌翻唇,心有动摇。加上贺怙菁设圈套让俞伯牙为国王的生日庆诞抚琴作歌,那神品瑶琴岂容龌龊在旁而娱之?俞伯牙发挥失常,琴声时时走调,引得国王当场不满,拂袖而去。国王认为俞伯牙已经才尽业疏,不胜相位,遂颁下免职圣谕,准其‘告老还乡’。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