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节 凤凰台
-
引子:
蛇山上耸立着一座美伦美奂的高大建筑黄鹤楼。
山下有一个山洞叫洞宾仙观。据说本洞还是一座世间无人知晓的黄金洞!这个洞和黄鹤楼、八仙、龟山上的古琴台甚至赤壁之战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哩。然而更有难以置信的天大秘密……
此事儿还要先于明朝文人冯梦龙写的《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故事提起。
春秋战国时期。
中原。
金秋。
虽说是秋高气爽季节,可是近年来持续炎热,秋老虎依然发着高烧。
好在上一年秋天下了一场大雨,连年的干旱灾情在当夏得到遏制,一些枯死的树种相继复生,黄土地上一片盎然生机。
某日。忽见长空紫气东来,当时闪现万道霞光,霞光幻化为各类奇禽异鸟,随那祥瑞紫气迳往一处古木参天的平原高丘。霞光处湖林亩田,绿林中鸟语花香。若非天气酷热,又适逢午日当头,躲在家中小歇的人们一定会看到有对儿凤凰栖在枝头、无数飞禽翔鸾和鸣。
平原丘林四方,万顷良田稻菽如浪,一水青河潋滟泛金。
明媚清透的天空中,悠然翔来一只巨大的怪禽。许是见有庞然大物到来,林中凤凰交颈长鸣,倐地震枝而起,携百鸟向西惊鸿离去。
林中有座高高平台,台上碧草芳菲,花香沁人心脾。台下一弯东湖分开两地林子,一边银杏一边梧桐。棵棵银杏枝繁叶茂,片片梧桐坐地参天。湖滨一侧,昂然长有三棵梧桐,傲视群林,伟岸秀丽。怪禽并不去追逐凤凰,直向刚才众鸟栖息的绿林里飞去。
怪禽落入绿林中,跳下一个人,身穿灰布衣,身挂长褡裢,双眼望丘林,自言自语道:“都说凤凰要把高枝占,且非瑶池梧桐不栖。如今这对儿凤凰落在此地丘台绿林之中,想那所栖之木绝非人间凡种,说明人世间此时降来祯祥。何不用这栖凤梧桐,做上一把名世瑶琴,传于后代,叫他们永远记得人世间美好堪媲天堂?”他左顾右盼,继而点了点头说:“就是这棵树了!”
灰衣人取出携带工具,面对梧桐树三鞠躬,而后选取其中一棵动手采伐,复带被伐的三截树干走到怪禽身下,收拾停当,奋羽向天……
在一个农家大院子里,摆放着许许多多的杂木及用杂木制做的各种用具。这里的主人一定是位木匠。噫?是灰衣人!
灰衣人正在用锯斧刨凿之类的工具雕凿梧桐树干。他把树的上部和下盘做出两把竖琴,装上马尾当作琴弦儿,指拨耳聆独自斟酌。一琴尖啸激越,杀伐之气较重。一琴沉闷低调,有萎靡不振之感。俱弃之作坊。所剩中部一段梧桐神木, 他似不忍仓促劈凿,反复观察推敲,手叩心听,三日之后,福至灵感,仿造所见凤凰神形,精雕细琢,终于镂刻出一把让自己看来也非常满意的凤凰瑶琴。可他总觉得自己手中的琴弦却不尽人意,为此愁得吃饭不香。
这么好的瑶琴去哪里寻找能够配得上它的琴弦儿呢?
月明星稀的一个夜晚,有位白胡子老头儿找上门来,从怀中掏出一个楠木小盒子,打开盒盖,里面黑色绒布之上闪闪发光。白胡子老头儿从中拿出闪闪发光的东西,赫然是五条似金似银的细丝。交给灰衣人后说道:“这位小哥,我这里有五根‘龙涎丝’可供你用来做为琴弦。”接着呵呵一笑,又说:“美哉美哉!你的这把凤凰瑶琴若是配上我的这些‘龙涎丝’,弹奏起来那可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的三界仙品呀!”
灰衣人兴奋之极,慌忙跪下叩谢,接着把‘龙涎丝’安装在瑶琴上面。此时正是皓月当空,他喜气洋洋,放下瑶琴跳入自家墙院内一座木水桶里,沐浴洗去一身臭汗。又支案焚香,调试琴弦,对空演奏。那绵长悠然、雄浑高亢的音色直冲霄汉。
灰衣人携带瑶琴,乘坐怪禽复来当日伐木之处,他要向被伐的那棵梧桐树祭拜。了望广阔平原,满目丰收景向。成片的稻田大部收割已尽,惟有栖凤梧桐的高台周围农民们刚刚开镰。田中有许多孩子也在跟随着大人们一起劳动。
怪禽掠空翔至,俯身收割的庄稼人抬头看时,灰衣人已经落在地上。
“哎呀!啥子鸟哇?”
好奇的庄稼汉亲眼望着一位从鸟身上下来时安然无恙还悠然自得的人迈步走向丘林。大家心里都很纳闷,胆壮的小伙子放下手中活计带着一群娃娃,纷纷撵了过去。
鸟不吃人,还和人一起在空中飞,哪个孩子不羡慕?灰衣人瞧见跟来的孩子,友好地朝他们笑了一笑。于是孩子跑了过去,围着灰衣人问长问短:“大叔,这会飞的怪鸟是你做的吗?它为什么能飞呀?飞在天上朝下看,都是什么样子?”
“叔叔,你能留下来几天收我们作徒弟教我们做飞鸟好吗?”
“伯伯,你的大鸟不吃人,可它吃粮食不吃?”
孩子们七嘴八舌不停口,叫灰衣人不知先回答谁的提问好。他微微一笑,诙谐地说:“要是我的大鸟吃粮食,把你们的大米吃光了,你们还喜欢它吗?”
有个头上扎小揪揪的孩子高兴地回答道:“它吃不光我们的大米!就算让它吃光了,我们还有麦谷、黍秫,还有其它好多能吃的东西。不信你就叫它来吃罢。嘻嘻……”孩子们发出一阵阵欢乐的笑声。
孩子们围得越来越多,一些成年人、老汉和小媳妇也吆三喝四的追了过来。其中有人认出了灰衣人,他居然是名彻四海的神木匠鲁班!
庄稼人几乎都得到过鲁班的恩惠,于是非常好客地邀请鲁班到家中坐坐,尝尝新打下的稻米。鲁班推辞不下,盛情难却,于是答允下来。等他拜完梧桐神树,跟着收镰的农民进了村子,来到一户人家。这家主妇殷勤地为他打荷包蛋,炸油果子。而后杀鱼宰鸡,烧火做饭。他们把碾好的大米清洗一遍,添水入锅、生火下米、焖成了干饭,还炖了大块的五花肉,鸡架汤等。
打饭时,主妇大声喊道:“大喜呀,大喜!你们快过来看看。”
鲁班也从堂屋里出来,随一家人到了黑熏熏的伙房。
厨娘乐呵呵地指着灶台笑的合不拢嘴:“哈哈……看呐看呐!嘻嘻……”
大家围在灶前朝锅内望去:一锅大米白如玉,满屋清香扑鼻来。
听厨娘笑道:“这米怎么与往年大不相同?都直楞楞地站起来了。”
围看的家人也纳闷道:“吔?稀罕,真稀罕,这米排起队来了。”
厨娘更加高兴:“我说今年碾出来的米感觉与往年大不一样,一头大来一头小,个个长得像凤眼。你们说这可是大喜不是?”
鲁班也觉得挺有意思,问道:“喜从何来?”
厨娘抿嘴儿乐道:“怎么不喜呢,你是贵人呀!连我家的大米都站了起来排上队欢迎你哩!”一句话把大家都逗笑了。
鲁班摆手说:“大嫂谬夸了。我和咱们都是出力气挣饭吃的人,何贵之有?”
主妇的丈夫笑道:“那可不一样,你是有大本事的手艺人,造出了镰刀犁耙和那么多的农具,一招鲜,吃遍天呀!我们天天和泥疙瘩打交道,除了只会种庄稼种菜的,其它啥也不会,这脑瓜子都快变成土坷垃啦。”
鲁班谦虚道:“快别这样讲,还不都一样嘛,我也只会做些木匠活,不也是快变成了榆木疙瘩脑袋了吗?”大家又是一阵轻松欢快的畅笑。
主妇高兴地说:“我说今年凤落林上,是好兆头吧,鲁班师傅又到了咱们家,不是大喜是什么,嘿嘿,来来来,这锅里最上边一层米饭肯定最好吃,第一碗就给鲁班师傅。”说着,她操起锅铲,给鲁班盛了满满一碗洁白如玉、香味四溢、饱长直立的大米饭,然后才相继给家人去盛。
回到堂屋,人们围桌按序就坐。里面正中首席是让给客人的坐位,主人家分坐客人两边。左边是长者,右边是长者的大儿子。桌旁边两侧是留给家庭其它男性成员的座位。临门朝里的位置多是叫小孩子坐的。妇女姑娘们一般躲在内屋或在外边或在厨房就餐。
鲁班瞧这家老人年事已高,恭请长者坐入主席,长者死活不肯,还说:“你是客人,又是贵人,你不坐主台谁敢坐?这是规矩,别客气了。再客气你就是看不起我们,我可要生气啦,嘿嘿。”鲁班只得随遇而安坐在主台正中。
他对长者的大儿子道:“叫大嫂过来呗,大家一起吃,多热闹。”
长者的大儿子说:“不用了,这里人多,不能再挤了,叫她去忙吧。”
鲁班笑了一笑说:“大嫂忙里忙外的,就是坐在正席也是应该。还是请她过来吧?”说着又向对面的孩子道:“去,叫你娘也过来吃。”
小孩子只有八九岁,高兴地蹦了起来,边跑边喊:“娘,娘,他们让你来这里吃饭哩!”
伙房内传来主妇的声音:“不去了,你们都大老爷们儿的,快吃罢,别叫饭菜凉了,还缺什么菜我马上给你们做。”
长者拿起筷子对鲁班道:“她忙就叫她忙去,再说这里也坐不下了,即便能挤下,那她也不可入坐!不合乎夫子礼节呀。我们动筷子吧。”
长者的儿子也说:“是哩是哩!糟糠之妻不下堂嘛!咱不能破坏了孔老二给世人制定的礼道哇。再说贱内也习惯了,不来就算,咱们只管吃。”说着用筷子夹了一大块五花肉放在鲁班的碗里说:“吃,肥香肥香!”接着又给自己的父亲夹了一筷子。
鲁班端起粗瓷大碗无奈地笑了笑,客气地说:“好好,大家都叨。”说着用筷子从碗中拨起一撮米饭送入口中,细嚼慢咽。
一屋人见鲁班动筷子也就不再客气,都端起了瓷碗,夹菜就饭。
鲁班嚼着白米,顿觉满口生香,暗忖:“这米饭的确与众不同,怎么会那么香甜筋拽?嘿嘿!不吃菜我都可以逮它三大碗哩。”忽然想起梦中白胡子老头儿送琴弦儿时讲过的一句话,不由感慨地对吃饭的人们说道:
“美哉美哉,此米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尝!这碗米饭,是我有生以来最为可口的一次米饭,果然非同一般。过去你们经常吃这种米饭吗?”
左边长者道:“鲁班师傅,不瞒你说,小老儿活了大半辈子,这回米饭过去也从未吃过。地里不长!不长你去哪里吃?对不对?嘿嘿,老了老了,吃顿好的,这辈子也没算白活。这恐怕是祖上积德,让自己的地里长出了仙稻子。”
坐在右边的那位长者的大儿子对鲁班讲:“说也奇怪,难道是这一带的地气发生了变化?或者和我们村的玉凤姑娘升天有关?咳,玉凤姑娘也真是的,去年干旱的夏天认识了一个名叫青龙的外地小伙子,不久人家走了,她却难割难舍,天天以泪洗面,竟然在东湖的白沙地里失踪了,而那片干涸多年的湖沙地里居然冒出了救命的泉水来。有人说亲眼看见她变成了一只洁白的玉凤飞上了天!大家猜测玉凤姑娘既然是一只白色的凤凰下凡,那个小伙子肯定也就是一条天上的苍龙啦!听说天上的神仙不许相爱,他们被贬下界来受磨难。可是他们为了救这里的老百姓,一起飞上了天,作法下起一场大雨,解除了这里的旱情。因此感动了天帝,把他们召回天庭。那玉凤姑娘在天上十分怀念自己在人间生活过的家乡,说不定今年落在这树上的凤凰还真是她和青龙所变,来看望这里的父老乡亲啦。顺便还给我们造出了好风水,让咱们村里长出恁好的庄稼来!”
坐在侧桌的长者的二儿子咽下一口米饭后,也插话说:“但之后我也听一些风言风语,最主要的是阿柳那小子,他喜欢人家玉凤,可人家玉凤又怎会看上他那个猎色的盗跖呢?于是他四处传言,说那个青龙垂涎玉凤姑娘的美色,跑下天界,逼她成亲。强迫于她不成,勃然大怒,就停止下雨,酿成一场特大干旱。玉凤姑娘左右为难,日夜守在沙舟痛哭,让她的眼泪化作了湖水,才救了大家。哎?别光顾着说话闲着筷子,叨菜叨菜呀!”
一番客气礼让,长者的大儿子继续讲:“不管怎样,今年的地里就长出了这种特别好吃的新稻米来。要叫我说呀,恐怕这也和鲁班师傅有关系。”
鲁班笑道:“这与我有啥关系呢?”
长者的大儿子面带诚恳地说:“鲁班师傅一定是贵人。许是贵人的缘故吧,你看,今天贵人往地里一站,这贵气就来了,连稻米都不敢怠慢贵人,看来贵人就是贵人,命中注定。但愿鲁班师傅的到来也能给我们家里带来贵气,叫我们的子孙后代都沾沾贵光。哎,快叨菜。小五子,快去给你伯伯再盛碗米饭!”
不长的时间里,满桌的饭菜很快被一家人吃个尽光。
主妇忙着过去拾掇碗筷。村里有一群人跑了进来。
“吃饭了没有?”主妇热情地打招呼。
“嘿嘿,他嫂,吃过了,我们来请鲁班师傅哩。”
一群人进了堂屋,叽叽喳喳,无非是想叫鲁班下顿饭到他们家中去。
“上我家吧!我家的米饭最好吃,真的,又细又白泛青光,个个都像胖小子。”
原来他们家的新稻也舂成了大米,做熟以后同样都直立起来。
鲁班恍有所思,问那群人:“你们的稻子都是在什么地方种的?”
“我们的稻子都地挨着地,他们家地里长得是啥样儿,俺们家地里长得也是啥样。”
鲁班见一位小伙子脸上讪讪,言语不多,便问他:
“这位小兄弟,你怎么不讲话?像个大姑娘?”
小伙子腼腆地说:“俺是外村人,但也喜欢木匠活,就是手头笨。想请鲁班师傅上家一趟给俺传授点经验。本来俺也打算用新下来的米招待师傅,可一看人家村里的稻米长得恁么好,刚才俺在人家锅边儿上还扒拉了半口剩米,一吃,和我们家那大米味道就是不一样,真香!俺就不敢和他们争着请师傅了。咳!真是奇怪!就隔着一条埂,咋会长出两种大米来呢?”
小伙子使劲挠着后脑勺儿:“想不通,实在想不通!”
鲁班劝慰道:“小兄弟,学手艺和吃大米饭没有太大的关系。哪里庄稼不养人?对吧。别担心,下顿饭我就去你家吃了。”
“真哩?太感谢师傅啦。要不,俺拿一斛米换他们一斗稻来,保证让师傅吃得满意。”小伙子咧开憨厚的嘴唇笑了。
其它一圈人乐道:“想得倒美!如果不是看鲁班师傅要上你家,你就是拿十斛米我们也不想换给你一斗稻子呢。嘻嘻哈哈!”
鲁班问这群兴高采烈的人们:“你们家种稻子的地既然都是挨着的,对不对,为什么他家和你们家的地也是紧挨着的却没能长出这种稻子来?是种子不一样还是粪上的比他们多?”
长者回答道:“都是一样的种子。沤的粪也不比他们上的多,谁知咋会不一样呢?好像今年转来好风水了吧。嘿嘿!有了这些好稻种,回头还可以去别的村里换些好东西。除了上缴之外,今年过冬恐怕真的不用发愁了哩。”
“你们的稻田都在哪块儿地种的?是我今天去的那里吗?”鲁班问。
长者的儿子点着头说道:“对,对,就是那个林台东坡、挨着东湖边儿上的那片地方。”
“那个地方叫什么名子?”鲁班又问。
“好像也没啥名子。咱们这里平平阔阔,就算有个丘丘坎坎的,也不起眼儿,就是土肥水美呗,种啥啥长得都中!因为它在我们圃田村的东头,俺们多管那里叫东坡。过去有人看上了这里的好风水,还在这里的西边儿不远处建了商城呢。”
“圃田的东坡?这村名儿不错,‘东坡’却有些平淡,这么好的地方,又长出这么好的庄稼,说明圃田东坡是个风水宝地,风水宝地长出让人没齿难忘的好大米,应该有个好名字才相配,你们说对不对?”
“对对,鲁班师傅说的对极啦,就是不知该起一个什么样的名字才中,这个名字一定要好听好记又有纪念意义才行。”长者欣然道。
鲁班想了一想说:“这里最近台上引来凤凰,若非堪媲天上瑶池,那仙鸟怎会飞落此地?这可也算作是人间福地呀!何况又有玉凤姑娘美丽动人的故事,不如给它取个吉利吉祥的名字,用来感谢上苍的恩赐。”
“好呀!你是贵人,就帮我们给它起个好名儿吧?”
鲁班沉思默想后,抬头望着大家,吟诵道:
凤凰台上凤凰来,
凤凰来时稻花开。
千斛万斗粮满仓,
万户千家人开怀。
“我看就叫‘凤凰台’吧,这里的大米就叫凤凰台大米,中不中?”
“凤凰台?风凰台大米?哇……中中中!这个名字真好听。”
“对呀!凤凰是天上神鸟,能栖身这里,是我们的福气,不叫凤凰台,还能叫啥?”
“凤凰台长出凤凰台大米,冲着这么好听的名字,就叫人想吃。”
“没错,这大米长得凤眉凤眼儿的,叫凤凰台大米那是再恰当不过!咱们都听鲁班师傅的咋样,以后就把这里的东坡叫凤凰台,大米就叫凤凰台大米吧!”
大家于是奔走相告,从此中州之圃田的凤凰台大米流芳百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