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节 郑和到了美洲又如何!中国人不可能实现欧式地理大发现之谣言抑或真实:刘大夏火烧航海
-
因为有了一个郑和下西洋,引得自清朝末年开始长达一个半世纪的唏嘘。人们都在畅想,如果郑和再进一步,那中国将多么伟大!进入21世纪后,人们在外人的帮助下摸到了这种猜想的真实脉搏。许多人认为:郑和才是首先到达美洲的人。然而,郑和到过美洲又怎样?历史仍然是“禁海”继续成为国策。因为,郑和的下西洋在本质上不过是“赔本赚吆喝”的朝贡贸易而已。
火烧航海图
郑和下西洋是几乎所有上过学的人都知道的历史事件,然而,在明代对于这件事情的功过则存在非常大的争议。至少在四百来年的历史评价上,官方以及当时的知识分子主体上是对郑和持批评意见的。
话说1477年,宪宗皇帝希望重新下西洋,因此便命内廷宦官传令兵部,要求将当年郑和的航海图等资料取来。这个消息一出,可急坏了一人。此人就是车驾郎中刘大夏。
刘大夏暗自沉吟:三宝太监是一位好人,据说此公刚正廉洁,对国家忠心耿耿,对皇上的忠诚日月可鉴。但他好大喜功地下西洋,劳民伤财,下西洋使上万将士为之殒命。运回来的东西呢,都是一些奢侈品,对百姓生活没有任何好处。唉,我该怎么办?如果当今皇上也好大喜功,这可如何是好?
沉思良久之后,刘大夏用拳头狠狠地捶打着桌面,“罢罢罢,我决不能让皇上得到航海图。”想到此处,刘大夏来到了档案库。因为他身居车驾郎中又主管档案,所以,很快就找到了航海图。趁人不备,他把航海图藏到了身上。之后,回到了兵部大堂。兵部尚书项忠接到圣旨也急忙去档案库寻找,结果当然是不见踪影。
宪宗皇帝见航海图找不到了只能作罢。后世的一些官员、知识分子根据这个历史事件进行了演绎,传出了刘大夏火烧航海图的故事。
因为刘大夏“烧”了郑和的航海图,近几年对刘的批评在网络上甚至到了人身攻击的地步。其实,仔细看看刘大夏的生平,我们可以心平气和一些。刘大夏是一个好官,在今天看来属于典型的思想守旧,好人办坏事儿。作为后人心平气和地对其评价是应当的,而且照某些人所说的,如果郑和继续下去,那将……其实,这纯属臆测。就算郑和发现了美洲又能怎样?结果还是一样,中国仍然不会有“欧式地理大发现”。为了给刘大夏这位明代的治世能臣一个诉说的机会,我们不妨简单介绍一下刘大夏这个人的简历。
刘大夏是湖南华容人,与王恕、马文升合称“弘治三君子”。其实,刘大夏是否烧了航海图难以证明,但藏匿起来确属无疑。因为,早在1465年(成化元年)越南(安南)入侵老挝,宦官汪直便建议趁机攻击越南。宣宗立刻要求兵部交出永乐年间征战安南时的地图,兵部职方司主事刘大夏便将图册藏了起来,结果致使管理图册的官员遭到毒打。刘大夏对兵部尚书余子俊说:“打死一个小吏不过是一条命罢了,如果安南战事一开,死的人可就不止是千人万人了!”
刘大夏一生最值得大书特书的就是,弘治六年(1493年)黄河决口,作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的刘大夏前往山东、河南治水,经过两年的奋战,两省水患终于解除。三年之后,刘大夏积劳成疾回到了湖南。在乡间他将俸禄都周济给了本地百姓,人称“东山先生”。
刘大夏居官四十多年,为官清廉,其子孙后代皆非常清廉。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刘大夏为人非常和善,即使祖田被人霸占都不言不语、息事宁人。正德元年(1506年)三月,刘大夏见明武帝昏庸无比,连续上疏请求归隐。两年后因为受宦官刘开诬陷,刘大夏被捕入狱。幸好,三个月后刘瑾被杀。正德十一年五月,81岁的刘大夏病逝。
由此可见,即使刘大夏真的烧了航海图,诸位后人也没必要对其进行人格侮辱和丑化。而且,还有一些观点认为:刘大夏只是藏起了航海图,等事情平息后又放回了原处。航海图最终被销毁的原因,一是明朝灭亡档案丢失;二是清朝为了禁海,乾隆皇帝下令烧了航海图。至于航海图被谁烧的,我们实在没有铁定的证据。
就算郑和航海图没有被烧、被藏,明帝国仍然无法实现“欧式地理大发现”。首先,正德皇帝寻找航海图去海外的目的,还不如永乐皇帝宏大、富有战略眼光。他最主要的目的不是为了经济,而仅仅是显示自己的治国能力而已。其次,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不在于有些人认为的那样:扩大海外贸易,从而让中国尽早进入资本主义,避免明代灭亡的命运,甚至不会出现晚清之后的民族大耻辱。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在于:“中式地理大发现”所蕴涵的和平理念,与“欧式地理大发现”的血腥的对比是那么的强烈。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