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图书频道 > 军史乡土 > 乱世解码:犀利说民国 > 第 3 章 冉冉升起的忧郁王子
第2节 忧郁王子的童话上篇

  斗殴结束了,累够了,也休息够了,生活还要继续。
  
  送别瞿鸿禨、岑春煊,慈禧必须要再次做出抉择,迎来送往,这是政治上的老规矩。选谁是好呢?老太太犯愁了,选来选去,都不出当时的四大政治集团。
  
  亲贵集团:满洲皇亲贵族,说白了就是家里人。他们地位特殊,声势显赫,社会基础狭窄;成员多为年青贵二代,气盛心浮,手段、历练、经验均不足。
  
  老臣集团:混迹官场几十年,圆滑剔透,个个都是忽悠高手,对高层有很大影响力。
  
  北洋集团:当前势力最盛,个个都是实干家,当然也是野心家。
  
  清流集团:居官廉洁,拥有良好的社会名声和群众基础,但随着瞿鸿禨、岑春煊的倒下已经被彻底打垮。
  
  慈禧苦思冥想了几天,最终拟出十二字既定方针:“扶植亲贵,借助老臣,打压北洋”。
  
  千好万好不如家里人好,可是家里这帮阿哥们,很少有成器的。玩票,内行;玩政治,外行。只有那位忧郁王子人还不错,挺老实规矩的。
  
  他的名字叫载沣,光绪的亲弟弟,最显赫的醇亲王,王爷当中的极品。
  
  载沣被任命为军机处学习行走,成年人当然不是学习走路,学习行走就是实习。此时的载沣刚满二十四岁,得找个老臣扶持他。
  
  这个老臣必须要资格老、声望高、会做官,和袁世凯是两条道上的。数来数去,也只剩下一位合格的人选:张之洞。
  
  张之洞,名臣当中的名臣,人精当中的人精,大师当中的大师。
  
  在大多数人眼里,张之洞首先是个读书人。读书人分两种:学问做得好,人做不好,简称书呆子;学问做得好,会做人,也会做官,简称学者型官员。张之洞无疑是学者型官员中的佼佼者。他既会做学问,又会做人,更会做官。
  
  晚清很少有大臣能像张之洞那样一辈子顺风顺水。十六岁全省乡试第一名解元,接着全国第三名进士探花、翰林、巡抚、总督、大学士、军机大臣。虽然仕途上有数不清的险滩暗礁,一批又一批的新人、旧人都被一浪又一浪拍死在滩头,但张之洞依然挺立潮头,傲视沙滩上成批倒下的人。
  
  为什么他可以挺立潮头,有什么秘诀吗?既然是秘诀,一般人张之洞不告诉他,只对几个密友说了,而且还说得遮遮掩掩。
  
  做官十六字箴言:启沃君心,恪守臣节;力行新政,不背旧章。


  
  上面指示要充分领会,地方实际要灵活执行;
  
  从不得罪人,只做调停人;
  
  新人要提拔,旧人不抛弃。
  
  说一千道一万,归结为一句:对决定自己官运的人忠心。
  
  看来让张之洞辅助载沣,和袁世凯有得一拼。
  
  至于袁世凯,不是一直喜欢来北京混吗?趁这机会让你过来吧,接替瞿鸿禨的职务。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叫明升暗降,目的就是让你离开北洋老巢。
  
  军机处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和平衡。大家各就各位,载沣、张之洞PK(对决)奕劻、袁世凯。
  
  不过大家都有个疑问,这个二十四岁的忧郁王子会是政治上的超男吗?
  
  今天写作“载沣”的载灃,这位有着高贵血统的忧郁王子,未来大清国的掌舵者低调而又神秘,光是姓名就不同寻常,让人不得不先来三个“犀利之问”。
  
  第一问,“灃”太生僻,可不可以起个简单易读的名字?
  
  这个不可以,真的不可以。只有老百姓不认识,不会读、不会写,才能凸显皇家身份的高贵、与众不同,一般的字太没有神秘感了。

  
  第二问,普通人也想不走寻常路,起个生僻的名字,可以吗?
  
  当然可以。不过你没有高贵的血统,不会增加神秘感,只能增加写字的笔画,起了也是白起。
  
  第三问,现在这个“灃”可以写简单点吗?没问题,都革命一百年了,什么不能写。
  
  载灃就变成载沣了,记住,是一个人(其实灃是特定的皇子用名,不能简化为沣)。
  
  一位美国朋友这样描述:“他缄默少语,相貌清秀,眼睛明亮,嘴唇坚毅;腰板笔挺,虽不及中等身材,但浑身透露着高贵。”
  
  够了,我们不要托儿,即使你是漂洋过海的国际友人,我们要看照片。
  
  照片上的载沣长得其实也不赖,只是整天愁眉苦脸,面相看起来有点显老,让他的形象大打折扣。为什么忧郁?因为载沣是个不喜欢操心的人,命运却又偏偏让他操心,操大心。
  
  大人物和小人物其实都一样,在操心忧郁中成长。如果硬要说区别,大人物的忧郁是从国运开始,小人物的忧郁是从琐事开始,这就是区别。
  
  其实载沣刚刚十八岁时,还没来得及举行成人仪式时就已经开始操心了,既操心又伤心,因为那是从一场无比的屈辱开始的。


  
  屈辱是因为一个中国人不小心杀了一个洋人,这可不是普通的刑事案件。1900年,义和团运动正如火如荼,义和团的一个愤青小师弟在北京射杀了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外交官代表国家形象,无论在什么时候,这都是国际外交大事件。
  
  当时西方八国集团提出了最严正的外交抗议,说中国公然蔑视国际法,接着组成八国联军,向北京发动了猛烈的地面攻势。慈禧也给逼急了,大声怒吼:中国人的事情由中国人做主,四万万中国人的唾沫就能将洋人淹死,顺便二次漂白。
  
  可八国联军全方位的炮火太猛,浓烟滚滚,打得慈禧无处藏身,一路狂奔到西安。
  
  战争结束后,除了签订屈辱的条约外,还有一项更屈辱的任务:赴德国请罪。
  
  派谁去呢?德国方面说话了,必须要除了皇帝之外身份最高贵的人去德国谢罪,以示诚意。除了皇帝之外,谁最高贵?当然是皇帝的亲弟弟,醇亲王载沣。
  
  载沣很无奈,我十八岁的成人宣誓仪式还没完成,还没准备好。
  
  德国方面很强硬,不要任何准备,把你自己带去就行了。
  
  许多人都在看这个少年的笑话,看他怎样在国际性的大场合出丑。其中有洋人,还有不喜欢他的中国人。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