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节 苦难的童年
-
1915年9月,安仲琨出生于河北省行唐县西桥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祖父安洛贞是当地一个远近闻名的泥瓦匠和剃头匠,生有三子:长子安笃恭、次子安笃敬、三子安笃谦。
安笃恭聪明好学,参加晚清科举考试,因同村财主儿子检举“父亲是剃头匠(当时属下九流行业)”,而被逐出考场。后来依然自学不息,有名望于乡里,被举荐于中华民国政府,升任直隶省保定道赈灾放粮官。侄子出生后,安笃恭为其取名“仲琨”。在农村,有句俗语“赖名好养活”,因安仲琨生来方面大耳、敦实健壮,又给他取了乳名“锅子”。
安仲琨的生父安笃敬,排行老二,年轻时膀大腰圆、身强体壮,有着一副好身板,因自幼家贫未能上学读书,做了个耕田种地的庄稼汉,后来又称“安洛举”。
安笃谦生来瘸腿,自幼受大哥安笃恭的熏陶,学了不少知识,后来受大哥提携,在本村小学教书糊口。因排行老三,家贫无助,被同村财主人家戏谑为“三老颠”(即瘸子、拐子的意思)。
1920年,保定道一带连年水患蝗灾、饥民遍野,百姓流离失所。安笃恭受命赈灾放粮。他公正无私,几经家门而不入,未给家里接济一把米、半升粮,全家人饿得几乎爬都爬不起来……就在这一年冬天,乡里突然热闹起来,保定道、行唐县的官员们运来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亲笔题词的“舍生取义”大匾,以及直隶省保定道赈灾放粮官安笃恭的柏木棺材,安笃恭静躺在棺材里,后面紧随着几车粮米、几口大锅、两车木柴……安笃恭赈灾放粮期间积劳成疾,与世长辞,一大家人哭作一团。随后,鞭炮齐鸣,官员们行礼挂匾,扶柩送葬。之后,熬粥施舍,发放粮米,也给安家留下了一点儿粮米……这件事在安仲琨那5岁的幼小心灵里,深深刻下了一生难以忘却的印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伯父虽然不在了,可受到了中华民国大总统的褒扬,荣誉至高无上啊!
当年,西桥村安仲琨的老家东行30米路南,有一座村里举办的武学房。村社公费聘请了山东一位王姓拳师做教师,专门传授村里青少年武术。
因为离家近,6岁的安仲琨经常到武学房瞧看。时日不多,王拳师看出安仲琨是一块练武的好料,就教他练童子功、扎马步,练飞身踢腿,又教了一套猴拳。第二年,还传授了他几路刀法。单刀制敌——这在安仲琨以后12年的戎马生涯和疆场拼杀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安仲琨8岁入本村小学读书,学习颇为用功。10岁时,因家境不济而辍学,到村外拾柴捡粮补贴家用,农忙时还下地干活。
13岁那年,安仲琨领二弟安仲璞在地里干活,见本村一财主家长工浇灌春白地,因垄沟跑水被东家责骂,并罚他中午不准吃饭。财主为富不仁,激怒了满腔正义的安仲琨。当天晚上,安仲琨就砍了柳枝、在路边捡了石块,把柳枝弯成多个圈,连同那些石块一并埋在那跑水的财主家地里。
三天后,财主自己去耕地,犁头刚入地就被柳圈给拱了出来,怎么也耕不成,好半天耕不了一块地。后来,财主发现是埋着的柳圈作怪,强打起精神把埋在地里的柳圈全挖了出来,继续耕地。
财主一边耕地,一边骂骂咧咧:“谁家的害人精,祸害老子……”话音未落,犁铧尖碰到石块上,“咣”的一声断了。
断了犁铧尖,地也耕不成了。财主垂头丧气,正好碰上了拾柴回家路过的安仲琨。安仲琨送给他一句话:“还敢罚长工大叔不让吃饭吗?”
财主一下子全明白了:原来都是安仲琨在捣鬼!他真想上去一顿拳打脚踢,又害怕半大小子的一身武功,自讨没趣,只好吃了哑巴亏。后来,财主显然收敛多了,再也不敢轻视长工。
在饥一顿、饱一顿的童年岁月里,安仲琨逐渐长大。童年的记忆中,伯父安笃恭被中华民国大总统题匾“舍生取义”;稍大一些,又常听三叔安笃谦讲述宋朝抗金英雄岳飞和岳家军的故事,对“岳母刺字”更是铭记不忘。
在安仲琨那正义的胸膛里,怀有一颗赤诚的拳拳报国心。苦难的童年生活,使他逐渐懂得了穷苦人民只有起来革命才有出路的真理。
在担惊受怕和靠家人养种仅有几亩薄田的日子里,安仲琨一边跟着三叔学习文化知识,一边时时打探救国救民的消息,一心想加入“红党”领导的队伍,却又不知“红党”人在哪里。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