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6节 不要事先许诺





事先许诺以奖品会误导孩子形成错误的观念。本来帮妈妈洗碗是体谅妈
妈,培养孩子爱的能力;每天扫地是培养孩子爱劳动的习惯;自己洗澡、整理
学习用品是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如果事先许以奖品,孩子做这些事的目的就
会变成为了得到奖品,这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有害无益。

如果事先许诺,而事后又无法兑现,那更是严重的错误。无法兑现的诺言
会严重地挫伤孩子的积极性,不但不能强化好的行为,反而让孩子对这种行为
产生非常坏的印象,从心理上排斥这种行为,而很可能从此就养成了和这种良
好行为相反的坏习惯。无法兑现的诺言还让孩子潜意识里认为,言而无信是一
种可以被允许的行为,因为爸爸妈妈都这样做,我也没办法。

爸爸妈妈要随时提醒自己的是,奖励是一种良好的结果,却没有能力成为
诱发良好行为的手段。

生活必需品不能作为奖品

有的爸爸妈妈会轻易地许以学习用品,或者是生活必需品为奖品,比如名牌
服装、高档鞋子、电脑等。这样的奖励形式也同样会传递给孩子错误的观念。

首先,孩子会变得奢侈。因为这些东西都是给他的奖品,他会认为这是自
己应得的,完全领会不到父母的苦心。

其次,孩子会变得爱慕虚荣。当他意识到自己所用的、所穿的是名牌,就
会下意识地和周围的同学进行攀比,然后贪婪地一次比一次提出更高的要求,
全然不会考虑父母的经济能力。

爸爸妈妈要明确的是,不论孩子怎样,可以拥有的东西就应该尽量满足他,而
那些让父母感到为难的要求,也要明确地告诉他,万不可许以奖品轻易地答应。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怎样进行奖励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爸爸妈妈首
先要关注自己的孩子,了解他们的表现和心理状态,采用适合孩子年龄和个性
的方法。这样的奖励才是有效的、良好的。

用钱做奖品一定要慎重
中国不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但是中国的父母在孩子面前基本上都

维持着“不差钱”的形象。上海社会科学院的青少年研究所进行了一项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中国父母最常用的奖品就是钱。更令人感到惊奇的是,调查结
果还显示,一个高中生每月从父母那里拿到的作为奖品的钱,大约占了全国城
镇居民每个月人均收入的17%。

这项调查分别在北京、上海、辽宁、宁夏、湖南和陕西6个省市的10所重点


中学进行,大约有1500名高中生参与了调查。

跟美国、日本、韩国三个国家相比,中国的父母给孩子的钱要多得多。而
且,这些钱多数是作为奖品奖励孩子的学习成绩的。因此学习成绩好的同学,
零花钱就更多。相比之下,美国的高中生最为独立,他们的零花钱通常都是劳
动所得的。

孩子们拿着这些作为奖品的零花钱做了什么呢?男生多数都消耗在网吧和
餐厅,女生多数消耗在服装店、超市。这样的奖品并没有成为辅助孩子更好地
学习的工具,而成了享受的资本。

中国父母给予孩子的奖励无疑过于随意了,他们不停地给予孩子金钱的奖
励。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形成努力学习对应金钱的“唯一”联系,既无法培养
孩子的学习兴趣,也无法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当孩子逐渐长大,意识到
不能够再从父母那里获得金钱这种奖励的时候,他会放弃努力,认为努力已经
没有意义了。

有一对父母曾经用钱来奖励女儿的学习进步,结果很有成效,但他们自己
却因此异常苦恼。他们的女儿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性格要强,成绩虽然不算
优秀,也还是前十名。为了让孩子的成绩提高到前三名,这对父母制定了一种
奖励措施——每门功课考试95分以上奖励 20元,98分以上奖励30元。没过几
天,女儿就拿出一张试卷,高兴地说:“你们看,96分,给钱!”看到奖励措
施发挥了作用,爸爸妈妈也很高兴,立刻给了女儿20元钱。又过了几天,到期
末考试了,这次语文95分,数学99。女儿欣喜若狂,又拿着试卷向爸爸妈妈
要钱。这一次,父母却犹豫了,如此这般的奖励早已超出了他们的预算。看到
爸爸妈妈的迟疑,聪明的女儿说:“香港回归,都能保证政策50年不变;爸
爸妈妈你们的政策才实行了一个多月,就想改变了!”爸爸妈妈无言以对,勉

强给了女儿50元钱。女儿心满意足地走了,夫妻俩却面面相觑,心里担忧着同
一件事情。

后来,这对父母在教育专家的建议下,真诚地向孩子表示了歉意,说明他
们无法再把这项奖励政策继续执行下去。但是他们相信女儿是一个有责任心的
孩子,一定会努力学习。他们不再用钱奖励女儿,而改用了其他的奖励方式,
比如陪孩子出去旅游,送一个小礼品给孩子,或者给孩子买一本书,等等。让
这对父母感到欣慰的是,奖励的措施改变了,孩子学习的兴趣更浓了,也更努
力了。

然而更多的父母却还在这样的矛盾中挣扎。因为他们的孩子在钱的奖励之
下,学会了讨价还价。

有一位母亲,为了孩子那忽上忽下的成绩煞费苦心。后来,她决定用钱,
这种有着强烈的刺激性的东西来奖励孩子。不久以后,孩子拿出一张试卷,100
分!妈妈比孩子还要高兴,心想钱可真是个好东西,很爽快地奖励了孩子10元
钱。孩子喜不自胜,乐得蹦了起来。但是孩子并没有兴奋多久,他渐渐地不再
满足10元的奖励了,向妈妈提出提高金额。妈妈忽然意识到自己制定的奖励措
施让自己处于一种非常被动的局面。犹豫再三,还是勉为其难地答应了。

再后来,孩子的成绩变得比较稳定了,而且稳中有升。这让妈妈很欣慰,
可是,不断增加的资金给妈妈带来的烦恼远比孩子的成绩带来的高兴要多得
多。有时候,妈妈也尝试着不给钱了,但下一次考试,孩子准给考砸。给钱
吧,一点点钱满足不了孩子的“胃口”,给多了,自己又承受不了。妈妈陷入
这样纠结的情绪中,苦恼不堪,无法自拔。

还有一些家庭也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爸爸妈妈本来以为,只要用钱奖励
孩子,孩子的成绩立刻就能像坐飞机一样直线上升。可是考试后,看到孩子的
试卷,还是那么点分,甚至都达不到已经很低的奖励标准,不由得怒气冲天。
奖励自然没有,还会大发脾气,对孩子训斥责备。孩子受到打击,更觉得没意
思,对奖励没有了指望,对学习更失去了兴趣。

我们一直以为,用钱来奖励成绩,就可以迅速并且有效地帮助孩子改善行
为、提高认识。却不知道正是这样一种急功近利、只重结果的错误观念让我们

走入了奖励的误区。

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家福莱尔(Roland G. Fryer, Jr)先生就曾经针对钱是否
能作为奖品这个问题,进行了长期的研究。

福莱尔团队动员了很多师生参与这项研究,并且最终获得了大多数老师的
支持。他们选择了华盛顿特区、达拉斯、纽约市和芝加哥四个城市的260多所学
校,追踪研究了38000余名学生,历时两年。

在芝加哥和纽约市,福莱尔团队用钱奖励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只要成
绩达到一定的标准,就能获得相应的奖金;在华盛顿特区和达拉斯奖励的则是
学生的行为。达拉斯的学生每读完一本书,就能从福莱尔团队得到两美元的奖
金;在华盛顿特区则是根据上课是否专心听讲、是否很好地完成了作业,这样
的行为来获得相应的奖励。每个地区参与研究的学生都被分为了两组,一组是
有奖励的,另一组是没有奖励的对照组。对于两组学生,学校都按完全相同的
正常方式教学。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看到了极为有趣的现象:在参与研究的四座城市
中,在奖励学生成绩的纽约市和芝加哥市,学生的成绩提高得非常有限,即使
有所提高,在学年末组织的标准测试中,参与研究的学生和那些没有参与研
究、没有得到任何奖金的学生没有明显的差别。可见,孩子不像宠物,他们有
自己的思想,就算有钱强烈地刺激着他们的神经,他们也不会像逗小老鼠一
样,追着一点食物就按你的意思去做。

另两座城市的结果令人振奋:根据行为奖励金钱的华盛顿特区的学生,他
们的成绩普遍有所提高;靠读书获得奖励的达拉斯的学生,不但在考试中阅读
成绩突飞猛进,而且有很多停止奖励以后,仍然保持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这样的研究结果告诉我们,用钱奖励孩子确实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谁
都知道“钱不是万能的”,作为奖品也同样如此。用钱进行奖励不会比其他的

奖励方式更有效,但用钱来奖励孩子,使用不当的话,危害却大得多。如果一
味地使用金钱来奖励孩子,那么孩子的良好行为就会“走样”,变成为了钱而
干的一些工作。这样,用钱来奖励孩子,无异于用钱收买孩子,不但腐蚀了孩
子那纯洁的心灵中萌发的美好思想,还误导着他们的眼睛紧紧地盯着“钱”,
把他们引向“拜金主义”。

所以,奖励孩子应该着重精神鼓励,物质奖励可以作为辅助手段。最好
不要采用金钱奖励的方式,更不要在事前向孩子许诺有关金钱的奖励,不要
让孩子陷入“钱是万能的”、“有钱能使鬼推磨”这样的思想泥沼中,泯灭了
人格。

孩子是纯洁的,奖励也应该是纯洁的。即使要用金钱奖励,也一定要慎
重,一旦发现这种奖品已经变味、不再纯洁,就应该坚决地停止,不要让孩子
纯洁的心灵被铜臭污染。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