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3节 音律定调者伶伦

传说中,其实刑天是懂音乐的,而且是神农氏炎帝座下的主旋律作曲家,可惜被黄帝杀掉了,所以,音乐这门艺术就一度失传了。黄帝只好命令乐师伶伦制定音律。

伶伦先用竹子厚薄均匀的部分制作成了一种乐器。他也是大姑娘出嫁头一回,刚开始吹出来的音调没有阴阳之分,根本不成音律,而且无比刺耳恐怖,完全是噪音。有一次,黄帝正在练习骑马,刚跨上马背,忽然传来伶伦吹竹管的怪声。黄帝的马听到这种怪声,吓得四蹄腾空,把黄帝从马背上摔了下来。

惊了圣驾,这还了得,伶伦顿时吓得不知所措。没想到黄帝不但没有指责和惩罚他,还表扬他:你的小竹管能把我的马吓惊,可见很不简单,将来你一定能吹出好听的音律来。然后就让伶伦继续努力,这也体现了黄帝的宽容和通情达理。

伶伦听后,被黄帝的宽宏大量和圣明所感动,热泪盈眶,深受鼓舞。后来他模仿鸟的叫声吹竹管,时而激情昂扬,时而柔和悠长,使野兽止步,百鸟来仪。时隔多年(刑天之死)后,人们再一次听到了美妙的音乐。接着,十二音律由此诞生。

当然,这个小故事的核心其实不在于音乐,而在于表现黄帝的圣明。意思是:如果黄帝不圣明,就没有十二音律。让笔者感到遗憾的是:第一,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力无不取决于帝王的圣明程度;第二,这完全是一次笨拙的重复劳动。在之后的几千年里,帝王们有的圣明,有的昏庸,而且战乱不断,究竟丢失了多少文明,谁知道呢?所以说,一个国家要摆脱鬼打墙的破立轮回,光指望帝王是没用的,光依靠改朝换代也是没用的。文化遗产需要保护,文明需要继承,否则得一次次重来。

“伶”原指宫廷乐师、音乐师或者懂音乐的人,现在作曲、作词的腕儿们按照古时的说法,都被称为“伶人”。“伶”字一拆开就是“人”和“令”字,古代“令”字,常被配为“怜”、“冷”、“玲”等。“伶仃”就是孤独的样子,“伶俜”是孤单。古今中外,伶人的内心都是寂寞而孤独的,若是加上大“囗”便是“囹”。“令”字的意思怎么就是“命”呢?看“命”的字象,“人”下“一”和“叩”,原来古人一直把“命”和“令”看成是同一种事情。我们认为的“命”为“生命”,这只是它的第二层意思。古人讲“生”、“死”,不讲“性命”和“死亡”。“生命”一词,仅解释成“生”的“命(令)”,那是天意。

伦(倫)

“伦”是同类、同等的意思。“伶伦”便指是专门搞音乐的人。正因为“伦”是类别,中国古代比今天的社会更讲人伦关系,伦理道德成为古人礼教的重要指标。说人与人之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看繁体字的“倫”,一横下面的排列多么有序、有条理。它象征着卷宗典册,井井有条,严谨而稳固,故而称之为“倫理”!

“定”的字象是指人在行走过程中的定格、停止。比如“决定”一说,是引用扩大字的典型例子,充实丰富了字的意义。“鉴定”就是指不可改变,慢慢演化出停止的意思。中国的词汇来源字字相配,互补互证,发展到现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定母”、“母定”有两个不同含义,以前是通过字来表达意思。又如“可以”一词最早来源于文言文“可”、“以”,单字都有其意思。自《汉赋》以来变化更大,文字经过不断地借鉴、移动、变异,所以我们不能用同一种思维去辨识词汇。事实上,“定”字是宝盖下一个“止”,也是一个“正”,这样它的字义就完成了。

“音”字字形是由“立”、“曰”构成的。“音”的发音通“阴”,看似巧合,其实不然。古时候乐声分六阴六阳,也叫六律六吕。声和音,声为阳调,音为阴律;声是爆发出来的,音是缭绕的,音是阴律的,就叫“音(阴)”了。“八音”,古代指钟、磬、琴瑟、箫管、笙竽、埙、鼓、柷敔八类乐器。“音尘”,指人的声音和踪迹,引申为音信、信息。由于通“阴”,“音”也引申出躲避的状态。在人生历程中,音是人真正的个性特征,也是来自胸腔的有心理指纹的气。

“律”字的双人旁表示人与人之间的游戏规则、道理是相通的,它和“聿”组成“法律”的“律”字,也是指规矩,古人没有那么多标准,拿毛笔必须怎么样怎么样。“旋律”一词是假借来的,是一种通用、纪律,这个字需要我们用意念去读懂。

前面说到“畫”字时,我们分析了写字时候的准则(握毛笔的状态)。“聿”字作为文字的组成部分,已渗透出文化内涵,首先它变化成“隶”,后又组合成其他的字,如“津”、“肇”、“肆”、“賮”、“肃”、“肄”等,它们都有“聿”的字义藏在其中。“奴隶”一词,为奴者就必须隶属某主,而且要唯命是从。所以加了双人旁的“律”字可想而知它的社会效能性和可靠性。引申到音乐方面,也就有“吕律谐合”之说了。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