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4节 拥有孤独,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有力的动机带来有力的行动。

William Shakespeare

威廉·莎士比亚

“为什么美术馆里总有那么多单身女性?”

这是著名美国心理治疗师佛罗伦斯·福克一本著作的题目。在这本书里,她以自己20多年来接触的焦虑症、抑郁症和恐惧症女性案例为基础,分析了女性对孤独的恐惧心理。同时,她还在书中提出了将不同于二人世界的独处时间转化为积极进取时间的有效方法。

看完这本书,我感慨良多。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害怕孤独的。而事实上,只有习惯孤独、接纳孤独,才能更好地和自己相处。

在美术馆担任解说的那段时间,我意外地发现了不少独自看画的女性。

有一天,在我结束解说工作之后,一位女性面带羞涩地朝我走来。

“我从小就喜欢画画,本来想考美术学院的,但是父母不同意。现在年纪大了,才开始后悔当年为什么没有坚持自己的爱好。我现在特别想学习美术、了解美术史,经常一个人到美术馆来看展。请问您知道哪里可以系统地学习美术史吗?”

她的话让我十分感动,我赶紧将自己所知道的讯息全部告诉她。正是美术馆,让这位30多岁的女性燃起了学习新鲜事物的热情。对于忙碌于职场和都市生活的现代人而言,美术馆无疑是除大自然以外的又一个治愈空间。

在美术馆看展,可以得到双重收获。首先,你可以通过展览与作品产生对话,并以自学的形式充实自我。其次,你可以与来自不同领域的观看者相会,大家以各自不同的视角和思考方式对作品展开交流,从而扩宽了彼此的视野。

大概从20岁开始,我就喜欢独自一个人去美术馆看展了。正是在看展的过程中,我了解到首尔市立美术馆开设了解说员培训班。通过加入培训班、学习课程、参加考试,我才成为了一名美术馆解说员。

很多人都会混淆美术馆管理员和讲解员这两个不同的职位。管理员curator是负责美术馆日常事务的,在韩国又被称为“学艺员”。Cura这个词根在英语中本身就有“保管”“照料”的意思。准确一点来说,管理员就是美术馆资料保管的最终责任人。

而讲解员docent这个词,来源于拉丁语中有“教导”含义的“docere”一词。这个工作首先要求你在博物馆、美术馆接受一定的培训,考核通过之后才能在展厅里向大众讲解艺术作品。在规模较小的美术馆里,管理员和讲解员往往合并成同一个职位。

在我26岁第一次担任讲解员时,就被那些认真工作的前辈震撼了。他们总是在展览开幕之前就开始学习各种背景知识。看着他们,我才明白了什么叫作学无止境。

成年人学习起来总是比小孩子有热情,这大概是因为成年后的学习主要是出于主动而非强迫。这一点,我在读研究生的时候也深有体会。考上研究生的学生通常都有自己的研究课题,所以即便是在下课以后仍然会不断学习。在那段时间里,我也总是处在一种迫切渴望充实自己的学习热情之中,并感受到了真正活着的感觉。

网络上一度流行这样一张图片:

在一个书架上,同时摆放了《十几岁,为梦想而学习》《20岁,为学习而疯狂》《30岁,再次为学习疯狂》《40岁,重新开始学习》《活到老,学到老》这几本畅销书。看到这张图片,不少人都感叹——从小到老都得学习,做人真是辛苦啊!有人甚至发问:“难道人生除了学习就没有别的事吗?”

不过,我倒不觉得这张图片有什么不好,反而非常喜欢“终生学习”这个观念。一个人如果能对某个领域的知识有所掌握并保持不断探索,该是多么幸福!所谓学习,不应该只是为了应付高考和就业。我们可以为了自己所喜欢的东西去学习,也可以为了改变心态去学习,还可以为了获取实用信息而学习,光是要把自己想学的东西学完,这辈子都不够用。

在19世纪后期,有一位画家是卢浮宫博物馆的忠实粉丝。他每天都去看展,简直把展厅当成了自己的家。除了他以外,当时还有许多画家都喜欢去卢浮宫,并在那里临摹画作。但这一位画家,却有点不一样。他不满足于临摹,而是将和自己一样来到卢浮宫的画家以及卢浮宫的景象全都留在了画布之上。

他最喜欢的作品是《蒙娜丽莎》。每天他来到卢浮宫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与这位带着神秘微笑的女子打招呼。

1911年8月的一个星期二,他和往常一样早早来到卢浮宫,向蒙娜丽莎问好。然而,这位总是朝他露出神秘微笑的女子,今天却意外地消失了。原本放置作品的位置,只剩下空荡荡的墙面。

他赶紧向保安询问情况。然而保安也一脸茫然,只说作品可能是被拿去拍照了,毕竟那段时间正是卢浮宫博物馆整理收藏品资料的阶段。到了下午,《蒙娜丽莎》仍旧不知所踪。于是,从不提前关门的卢浮宫博物馆不得不在下午3点就闭门召开紧急会议了。

就这样,这位名叫路易·贝鲁(Louis Beroud,1852—1930)的画家,成了历史上最大美术品盗窃案的第一个发现者。不仅如此,他还凭借他的观察力和优秀画功,让我们得以看到卢浮宫过去的模样。

《鲁本斯画作前的学习者》是我最喜欢的一幅作品,它描绘了一位在卢浮宫博物馆临摹画作的女子。

作品中的女人在鲁本斯的作品前认真临摹。她安静地坐着,看上去那么心无杂念,让人感受到一股专注的能量。在她背后有几位观众走过,并对她的画作进行点评。

在陌生人来来往往的公共场所画画,着实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只有当你克服对他人评价的恐惧,并专注于提高自己,才能完成这个壮举。看完这幅画之后,每当我在美术馆里见到独自练习临摹的女子,便会投去无声的鼓励眼神。

画中女子所处的年代,正是女性外出活动受到限制的保守时期。她在这样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观看展览并学习,实在令人感动。也许,路易·贝鲁也是被她的学习热情所感染,才画下了这张作品吧?

在卢浮宫博物馆将其他画家认真作画的样子画下来,可谓是一种别出心裁的尝试。看着路易·贝鲁笔下这些在名作前面虚心学习的画家,还有独自一人作画的女子,我们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观察卢浮宫,并获得积极的启示。

独自去美术馆,是一种学习。在美术馆这个空间里,不论是孤身一人的女性还是其他任何人,都可以展开属于自己的思考,收获不同的感想。

很多人都以为,美术学院的学生一定对美术史了如指掌。然而,实际上并不是每一个美术学院的学生都熟知美术史。只有一部分下功夫学习过的人,才有可能对美术史有系统认识。相反,那些真正对美术史感兴趣的普通人往往比美术系学生懂得更多。

美术学院为学生所提供的教育,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美术能够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以及美术材料是如何多样化,在这个基础上再为学生提供创作的机会,并进行专业的评估。至于基础理论的学习,就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了。我的美术史知识,同样是在自己的闲暇时间学来的。我从事的工作是艺术传播,同时又要担任美术讲师和解说员,还经营着自己的绘画研究所,所有这些工作都要求我不断学习美术领域的新知识。虽然美术早已融入我的生命之中,但我深深地知道我对这个领域所知还太少。如果说我有什么愿望,那就是每天多学一点,直到离开这个世界。

独自去美术馆,是主动选择孤独的表现。主动孤独与被动孤独虽然形式上相似,性质却完全不同。

独处是机会。它不意味着与世隔绝,而是一种为了全新的生活储备资源和可能性的契机。修炼独处的技能,是一种艺术。

上面这段话出自佛罗伦萨·波克。如果你想学习些什么,感受些什么,或者独自享受些什么,就去一个可以独处的地方吧。这个地方可以是美术馆,也可以是音乐练习室,还可以是体育馆、图书馆等等。只要你去了,你就会有所收获,并看到全新的可能性。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独处空间,是一种莫大的幸运。

只要我们心怀理想,始终朝着更好的生活而努力,并不断追求进步,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开始迈出学习的脚步。我相信,学习是让生命变得更美好的最佳途径。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