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图书频道 > 官场财经 > “互联网+”如何“加”:积极拥抱“互联网+” > 第 5 章 不要“+互联网”,而要“互联网+”
第2节 “互联网+”不是卖东西,是要有核心技术

对于任何一个传统企业来说,没有技术升级的互联网转型无疑是一次“死亡之旅”。在这场生命攸关的竞逐中,“互联网+”已经成为传统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样的趋势无形中极大地冲击着传统的制造企业和传统的服务企业。

无论制造企业还是服务企业,其成长几乎都依托于成本和规模优势。财经作家吴晓波撰文指出:“中国制造成本优势依托于四个方面:土地,土地很便宜;劳力,劳动力很便宜;税收,政府给我们减免税,商家还勇敢地逃税;第四,对环境保护不需要承担任何的责任。因此,我们凭借成本性优势,做大规模。”

当“互联网+”来袭时,传统企业的经营者们发现,曾经的成本优势已不再明显。同样,吴晓波分析认为:“但如今,我们的土地变得越来越贵,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地方政府给的税收优惠越来越少,偷漏税越来越困难,企业的自律意识、政府对我们的监督意识越来越强。当成本优势丧失时,规模能不能给我们带来未来呢?当然不能,因为全中国所有的商品都是同质化的过剩。”

在吴晓波看来,在传统企业的转型中,必须依托以技术升级为基础的互联网转型,否则无疑是一种自杀行为,因为“在转型过程中,真正有可能转型成功的只有一半。但是回过头来看,当所有的人都开始在网上卖东西的时候,新的红海怎么样?百度凭借搜索崛起。关键词背后是差异化,差异化的背后其实就是你的技术能力。所以面对互联网浪潮,我们会发觉‘本’没有变。马桶盖就告诉我们这个情况,你只要有这个核心能力,中国的消费者愿意远隔重洋把你搬回来。互联网是一个我们可以利用的工具,可以提高效率和竞争能力,但它不是灵丹妙药,更不是救命稻草”。

因此,在“互联网+”的过程中,传统企业经营者必须坚持以技术升级为基础,不存在传统产业和夕阳行业,只存在创新对旧模式的颠覆。很多传统企业经营者认为,“互联网+”就是在网上贩卖商品,这样的说法肯定是不正确的,因为“互联网+”绝不是网上卖东西这么简单,而是要用信息化手段改造制造业的所有流程,要拥有核心技术。今后,制造业领域发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就是大制造会变成小制造。刘莉:《“互联网+”要有核心技术》,载《楚天都市报》2015年6月14日。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