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2节 第二章

唐代的儒释道

三教合一

唐代是一个宗教盛行、多元并包的社会,佛教、道教及各种外来宗教都获得巨大发展,相互之间也在影响、交融。在这一时期,发生了玄奘西天取经,却又出现了会昌灭佛;道教取得了类似于国教的地位,却始终不及佛教深入人心。在相互竞争又相互渗透的各种宗教之上,则是笼罩一切的皇权。武则天利用佛教的经义为其登上皇位进行合法性的论证,而玄宗、武宗、宣宗则都接受了道教大师的授箓。至于那些居于儒家价值观高地的士大夫们,则一方面力图在公共领域对宗教加以限制,另一方面却在私人生活中与僧、道人士过从甚密。如果我们不了解唐代宗教,就不可能真正理解这个时代。

唐持剑天王

唐持剑天王

儒释道辩难。武德七年(624年)二月的一个清晨,唐都长安的国学里,一场隆重的释奠礼仪正在举行,唐高祖李渊亲自出席,陪同高祖前来听讲的,还有秦王李世民与满朝文武,气氛显得庄严肃穆。释奠本来是国家祭祀先圣孔子的大典,但这次仪式却显得与众不同,因为参加讲论的,不仅有一代大儒,还有来自佛教、道教的代表性人物。代表儒家出场的,是国子博士徐文远与太学博士陆德明;代表佛教出场的,是长安圣光寺沙门慧乘(亦作惠乘)、普光寺沙门道岳;道教方面,则由清虚观道士刘进喜、李仲卿出马。这几位均为一时名流,为朝野夙所钦重者。比如,陆德明是著名的《经典释文》的作者,道岳则曾是玄奘西行求法之前的授业恩师。

由于唐高祖以老子后裔自居,以道教为本宗,故辩论中的席次以道士居首,儒家居中,而以沙门殿后。刘进喜、徐文远、慧乘三人相继升座讲经,之后相互辩难,气氛极为热烈。不过,这次讲论本因儒家释奠礼仪而起,而代表儒家出讲的徐文远、陆德明皆一代儒宗,尤其是陆德明不仅学问渊博,且极富词辩,善说名理,对于三教经义,均能遍析其要,故特别受到高祖的赞赏。

在这次释奠之前发布的诏书中,高祖定下了“三教虽异,善归一揆”的原则与基调,这也是后来三教关系发展的主旋律。

三教讲论的目的,是使其相互观摩,商量意旨,而参与各方为了攻击对方,树立本教威望,莫不广引对方经典以资辩驳,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三教之间的相互了解,许多人开始兼明三教,否则无从在论战中取胜。

明人绘《达摩面壁图》

达摩面壁图

唐代佛教的中国化。唐代是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也是佛教中国化的定型时期,除了天台宗创立于隋代之外,其他如唯识宗、三论宗、华严宗、禅宗、律宗、净土宗、密宗等中国化佛教宗派,都是在唐代真正定型的。

唯识宗,又称法相宗、慈恩宗,是由玄奘法师及其弟子所创立的佛教宗派,在唐初盛极一时。玄奘在印度游学多年,在那烂陀寺的时间最久,其师戒贤法师正是唯识之学的宗师,

玄奘从其学习《瑜伽师地论》,回国之后,他将此书译为中文,凡一百卷,成为唯识宗的根本经典。玄奘主张众生种性各别,改变了过去说“皆有佛性”的见解,又用“唯识所现”来解释世界,即从“唯识无境、境无识亦无”的次第来作契会实相的观行。玄奘自己的主张只配合着他的翻译随时对他的门徒们讲说,并没有专篇著作。

玄奘门下弟子很多,最杰出的是窥基与圆测。窥基是唐初名将尉迟敬德之侄,而圆测则为来华的新罗王孙,他们二人天分极高,深得玄奘器重,对于新译的经论分别作注,特别是在《成唯识论》《因明入正理论》等重要典籍方面有极其详尽的解释,大大弘扬了玄奘译传的新说。

唯识宗在玄奘与窥基、圆测等弟子的努力之下,盛极一时。可惜的是,由于玄奘过于坚持印度传统,且唯识宗理论本身过于繁细,难以通俗,唐初之后,此宗逐渐归于衰落。

与唯识宗坚持印度佛教原汁原味的传统不同,禅宗则是中国化最为彻底的佛教宗派,在唐代尤其是中晚唐时期,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禅宗自谓教外别传,据说灵山法会上,如来拈花,迦叶微笑,于是付法,迦叶成为印度禅宗初祖。到了二十七祖般若多罗传法于菩提达摩,后者于梁武帝时来华,是为中国禅宗初祖。他晚年传法的少林寺,因此被称为中国禅宗的祖庭。此后,达摩传慧可,慧可传僧璨,僧璨传道信,道信传弘忍,弘忍传神秀与慧能。慧能,世称禅宗六祖,与神秀分别为南北二宗,各传顿、渐之门。这是禅宗早期传法的谱系。

北宗的神秀深受武则天的尊崇,他九十岁时,被武则天召入长安,大弘禅法。神龙二年(706年),神秀去世,文坛领袖张说在其碑文中称他为“两京法主、三帝门师”,其弟子普寂、义福继续弘扬其法,两京地区完全成为北宗的势力范围。

慧能则出生于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在获得弘忍衣钵之后,长期在南方传法。与神秀一系墨守成规、信奉《楞伽经》、主张渐悟相反,慧能提倡顿悟法门,推重《金刚经》,不专主坐禅。而且,南宗禅号称“见性成佛、直指人心”,一扫当时佛教其他各宗强调的繁琐的章句之学,可谓振聋发聩,因而开始在南方民众中广泛传播开来。

慧能禅师入寂于先天元年(712年),春秋七十六。他生前的主要讲法,由弟子法海整理成书,也就是著名的《坛经》。在佛教史上,中土人的著述能被称为经的,唯慧能禅师一人。仅从这一点,就可看出他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崇高地位。

慧能在世时,他的禅法主要还是在南方流传,真正使南宗禅传入中原并成为禅门正统的,是他的弟子神会。

神会起初是神秀的弟子,十四岁那年,他来到岭南参拜慧能,成为六祖座下十大弟子之一。到了开元二十年(732年),四十五岁的神会在滑台(今河南滑县)大云寺召开无遮大会,极力攻击北宗禅法,为慧能争取六祖地位。虽然一度颇为成功,但也引发了北宗禅支持者的极大反弹,神会一度被逐出洛阳地区。

时局的突变,为神会提供了绝佳的机缘。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郭子仪率朔方军平叛,由于军费紧张,朝廷规定,百姓纳钱百缗即可得度,而神会则被推举为度僧的主持,为平叛大业做出了积极贡献。这使他在政治上取得了朝廷的支持,南宗禅从此获得广阔的发展前景。

神会晚年居住在洛阳荷泽寺,故他传下的禅法一系,被称为“荷泽宗”。不过,荷泽宗只是南宗众多禅法的一支,而且在神会去世后并不太盛,更为繁盛的是慧能的另外两大弟子南岳怀让、青原行思传下的法脉。到了晚唐,遂发展出临济、沩仰、曹洞、云门、法眼等五宗,而此时,其他许多佛教宗派都已衰微,只有禅宗一枝独秀,成为唐宋佛教史上最有影响的主流宗派。

禅宗作为一个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它是以“内在超越”为特征的。佛教本有其弘扬教义的经典、仪式、戒律和礼拜的对象,但慧能以后的中国禅宗把这一切都抛弃了,既不要念经,也不要举行仪式,更不要崇拜偶像,而认为要成佛达到涅槃境界,只能靠自己一心的觉悟,这深刻影响了宋明理学,特别是陆王心学的思想。

道家练石图

道家炼石图

道教的极盛。与印度传来的佛教相比,中国本土发展起来的道教在唐代得到了朝廷更多的支持。这首先是因为,在大唐开国的过程中,不断有道教徒附会李氏为老子后裔的神话,以强调李唐建国的合法性与正当性。对于李唐皇室而言,这的确是一种方便的宣传策略,以天命所归的神话,来争取更多民众的支持。对于道教而言,则带来了一个巨大的发展机遇。

高祖武德九年(626年)二月,长安城南终南山中的楼观台,一座皇家支持建立的石碑竖立起来,撰作碑文并亲自书写的,是初唐著名书法家欧阳询,铭文则是由宰相陈叔达完成的。这通碑文记载了楼观道团的领袖岐晖在李渊起兵之后,不仅以观内粮草资给李渊之女平阳公主,又派楼观道士前往蒲津关迎接唐军的事迹。当李渊取得天下之后,岐晖的政治投资取得了丰饶的回报,不仅获赐大量土地,连观名也由“楼观”改为“宗圣观”,这表明唐朝统治者已经正式将老子视为其家族的先祖了。

从南北朝末到隋唐初年,不仅是政治上走向南北统一的时期,在思想文化上也加快了相互交融的步伐,道教也不例外。到了唐代,此前各具传统的六朝道派如上清、灵宝、天师道等,开始整合成为一个有序的体系,各派的经书、戒律、符箓与不同等级的“法位”逐渐形成对应关系,这种发展,无疑与大一统帝国重建的政治局面是紧密相关的。

与此同时,道教的组织形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六朝时期的“靖”“治”等团体被宫观体系取代,道士本身也开始从在家向出家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唐王朝在对道教给予极大支持的同时,对道团组织的控制也日渐增强。

高宗一朝是唐代宗教政策定型的重要时期。乾封元年(666年)正月,高宗在泰山举行了自东汉光武帝之后的第一次封禅大典,但这次大典却笼罩着一层淡淡的道教色彩。就在大典完成之后,高宗命令天下诸州置观、寺各一所。

这个政策对于道教方面,尤其意义非凡,因为这是历史上道教首次在全国范围内有了国家支持的宫观网络,而这种网络对于佛教而言,早在隋代就已经具备了。

从泰山上走下来的唐高宗特意来到了老子故里亳州,在此,他追号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并创建祠庙,置官员进行日常管理。从此以后,道教正式获得了比较特殊的地位。

与佛教更多介入民众个人信仰生活不同,唐代道教却力图影响国家的礼仪制度。在唐玄宗时期,这种努力到达了顶峰。

开元十九年(731年)二月,深受玄宗尊崇的道门领袖司马承祯上言,说当今五岳神祠供奉的都只是山林血食之神,而实际上五岳都各有神仙洞府,有上清真人来担任仙官,负责山川风雨、阴阳气序。在他的建议下,几个月之后,玄宗下诏在五岳各置真君祠一所,而其中的神像,均由司马承祯按照道经的记载,进行设计。

随后,玄宗派两京著名宫观景龙观、大弘道观的道士们与宦官一起,前往五岳所在州县,与地方官共同完成真君祠的建设。与之同时的,是在庐山修建了九天使者庙,在青城山新置了青城丈人祠。其理论依据,则是六朝以来流行的《五岳真形图》。

司马承祯的提议,是直接标榜道教的仙真要高于国家祭祀的五岳神,这实际上是自南北朝以来道教积极参与国家五岳祭祀活动的延续。五岳真君祠的置立,是唐代五岳祭祀道教化的顶峰,也是道教参与乃至改造国家祭祀的一个表征。

从隋文帝开始,在位的皇帝经常把自己的图像(包括金铜铸像与画像)安放在佛寺与道观之中。唐玄宗则对此进行了制度化推进,他下诏全国的开元寺、观都安放自己的铸像,这一方面显示了国家对佛、道教的支持,另一方面也是对皇帝本人的神化。

最有意蕴的,当属长安太清宫。它置立于开元二十九年(741年),起初名为“玄元皇帝庙”,后改名为“太上玄元皇帝宫”,最终定名为“太清宫”。太清宫供奉的主尊正是老子,而其性质则是道教宫观与皇家宗庙的结合。虽然其日常管理由道士负责,但其祭祀则列入国家的祀典体系,而太清宫使通常更由宰相兼领。从唐玄宗到唐末,太清宫成为国家祭祀中举足轻重的一个内容,这也是道教与国家礼仪制度结合的产物。

太清宫中的神像备受关注,天宝元年(742年),太上老君的塑像就被安放其中,他的身边,则是玄宗的汉白玉雕像。四年之后,宰相李林甫、陈希烈的雕像也出现在他的身边。到了天宝八年(749年),甚至连文宣王孔子的雕像也被竖立在老君像前,这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

唐玄宗时,道教经典也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这就是有名的“道举”。玄宗在长安设立了崇玄学,置博士、助教各一人,学生一百人。《老子》自不必说,《庄子》《文子》《列子》等也相继改名,成为“明四子科”的科目。代宗时权倾一时的宰相元载,就是在玄宗时通过道举而进入仕途的。

不过,唐玄宗虽然是位狂热崇道的皇帝,但作为一位掌握帝国命运的统治者,他还是希望得到更多人的支持,面对当时各种宗教与意识形态,他还是采取了平衡的手段。

唐玄宗遍注三教。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唐玄宗御制《道德经注》,颁行天下,令诸州大道观刻石,今存邢州、易州碑刻本。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文书 P.3725正是这样一件由国子监学生抄写的官方文本。

就在同一年,唐玄宗还御注了佛教的《金刚经》。《金刚经》是印度大乘佛教的早期经典——般若类佛经的一种,先后曾有六次翻译,最早的当属后秦鸠摩罗什的译本。虽然入唐之后还有玄奘、义净的新译本,但仍以鸠摩罗什的译本最为流行,在敦煌两千多件《金刚经》卷子中,绝大多数是这个译本。《金刚经》在唐代受到佛教各宗派的普遍崇奉,特别是对于六祖慧能之后的禅宗而言,《金刚经》更有着特殊的意义。与此同时,此经在民众佛教信仰世界中亦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出现了许多讲述其灵验的故事集,如萧瑀《金刚般若经灵验记》、郎余令《冥报拾遗》、孟宪忠《金刚般若经集验记》等。目前所知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

品是咸通九年(868年)的《金刚经》,亦从一个侧面显示了其在唐代佛教信仰中的重要地位。在玄宗御注《金刚经》颁行之后,很快就出现了不少专门宣讲玄宗御注的书籍,如敦煌文书 S.588《御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宣演》等。

还不止于此,早在开元十年(722年)六月二日,唐玄宗就将御注的《孝经》颁于天下。到了天宝二年(743年)五月,他再一次御注《孝经》。《孝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有人说是孔子自作,但实际上可能成书于秦汉之际。《孝经》有云:“在家以孝事亲,出则以忠事君。”这就是所谓“移孝作忠”,因此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重视。玄宗御注《孝经》,还要求天下百姓每家都必须藏一本《孝经》,勤加研习,这不仅反映了他对儒家伦理道德规范的重视,更显示了他希望能利用《孝经》来巩固尊卑长幼各安其位的社会秩序。

《孝经》《金刚经》《道德经》,这三部经典篇幅都不大,但对于儒、释、道三教而言,却都是根本性的经典。唐玄宗遍注三教,具有非常重要的象征意义。这说明,他的宗教政策是尊儒、崇道、不抑佛。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是一种三教齐一的政策。

在唐玄宗三教齐一的政策下,开元、天宝时期的三教讲论更多呈现出一种调和、融合的意味。例如,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八月初五,是纪念唐玄宗生日的千秋节,为此特举行了一次三教讲论活动。在这次讲论中,玄宗明确提出了“会三归一”的主张,当时的宰相张九龄也提出了“万殊一贯,三教同归”的说法,恰好是玄宗“会三归一”的注脚。这种看法,也是与玄宗遍注三教的做法是一致的。

唐玄宗时青城山道士刘知古的家庭。他的兄长学儒家经典,弟弟则奉佛,出家于武担山静乱寺,法号履彻。据当时宰相张说的记载,刘知古曾在成都太清观的静思院画了老子、孔子与释迦牟尼,张说评论说:“三圣同在此堂,焕乎有意哉!达观之一致也。”

在唐代,同一家庭内部的不同成员可以分别信奉佛、道,这既是宗教信仰多元化的反映,也是唐宋之际三教合一的基础。

如果我们把宗教比作一个市场,那么皇帝与官府就是最大的买家。无论是佛教还是道教,都极力向皇家推销自己,希望更多介入国家政治。

在唐代社会,各种宗教多元并存,除了佛教、道教之外,其他宗教如景教(基督教的一支)、摩尼教和祆教也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传播。在相互辩论与竞争中,也相互了解与融合。从宫廷到乡村,从高高在上的帝王,到村舍小民,无不浸染在各种宗教的影响之下。对于民众而言,多种宗教的存在,慰藉了他们的心灵,使他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当强调内在超越的禅宗在唐代“一花五叶”,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并深刻影响宋明理学的思想;当玄宗以九五之尊,遍注《孝经》《老子》与《金刚经》,并提出“会三归一”的宗旨时,唐代宗教就已经使得中国的社会思想从此不同。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