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节 第一章
-
周公摄政
克商后两年,周武王在镐京病重。临终前,他召见弟弟周公,把年幼的太子诵托付给周公。周武王深知,他即将留下的是一个危机四伏的王朝,他需要给这个新兴的王朝找一位可靠的监护人。这个被选中的人就是周公。周武王一定不曾想到,他的这个应急之举,不仅给西周王朝奠定了繁荣百年的基石,更奠定了传承千年的中华文明的根基。
周公
周公东征。从2004年开始,考古工作者在岐山县西北的凤凰山南麓周公庙附近,陆续发现了二十二座拥有墓道的高等级墓葬。其中,有十座拥有四条墓道的墓葬,四座三条墓道的墓葬。和它们相伴的是七千多片甲骨,其中有刻辞的甲骨六百八十八片。多片甲骨中有“周公”两个字。墓道是商代以来,高级贵族墓葬的重要标志之一。墓道的数量越多,标志着墓主人的身份越高。四条墓道则是现在发现的墓道的最高等级。此前发现的等级最高的西周墓葬,也只有两条墓道。甲骨是商周贵族占卜用的工具,历年的考古经验表明,占卜甲骨只在王都和诸侯国都出现。周公庙的发现表明,埋葬在这里的是西周王朝身份最高的贵族家族之一。学者推测这里和周公家族有密切的关系。
这个家族的每一位族长都被称为周公。他们中间最有名的一位周公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的弟弟,名为旦,在后世周公成为了他专有的称谓。
周武王去世后,年幼的太子诵即位,他就是西周王朝的第二位君主周成王。周公以摄政的身份总领全局。这个大局统揽的摄政者,还没有来得及实施他的政治理想,在东部地区,一场酝酿已久的叛乱,已经席卷而来。
周武王仅用一天时间就攻克商都,迫使商王纣自杀,看似以摧枯拉朽之势终结了商王朝的统治。但是他还没有足够的力量去真正摧毁商人的根基。在离开朝歌前,周武王封商王纣的儿子武庚留居殷商故地,继续统率商人。同时他封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于其周围,监视和防备商人的活动,号称三监。这种监视的方法显然过于简单化。回到镐京的周武王,夜不能寐。该怎么样让这些殷人真正臣服,该怎么样统治这并不真正为自己掌控的广大国土?在余下的日子里他没有,也来不及拿出更好的办法了。
蛰伏在商人旧地的武庚一直在等待,等待一个东山再起的时机。现在这个时机到来了。他挑拨对周公摄政感到不满的三监,联合起来进行叛乱。和商人关系密切的奄和蒲姑两国也伺机而动。整个王朝的东部地区陷于混乱之中。在仔细权衡了形势之后,周公果断决定率军东征。
这场战争持续了三年。战争的残酷和艰难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东征的周公是坚定的,不彻底镇压这次叛乱,他绝不班师。凯旋的周公脸上并没有胜利的喜悦。他在思考,在回想那场刚刚过去的,牺牲了他成千上万士兵的战争,他要彻底解决周武王留下的问题。
《左传·定公四年》中有关周王分封唐叔的记载。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分封制在夏商就已经存在。一般认为,那时的分封制度,是在氏族方国的自然分化之下形成的,对旧有的方国氏族原地认定,把它们纳入夏商王朝的统治之下。周武王克商之后,沿袭了这种做法。像封商王纣之子武庚于殷,继续统率殷人,就是这种做法。他同时立了自己的三个弟弟为三监,想防范武庚。但是,三监之乱说明这个办法行不通。与以往的分封不同,从周公摄政时期开始的大分封,是一个自上而下的有目的的、自觉的政治行为。它是周人在新占领的广大领土上,以推行分封的方式,用政治手段人为地建立经过设计的政治格局。周公成王时代的大分封,以姬姓的王室裔亲和异姓的姻亲为主。战国后期的大儒荀子称,周公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1954年出土于江苏丹徒烟墩山的宜侯夨簋铭文,记录了西周康王时期,宜侯夨由虞侯改封为宜侯的册命过程。这篇大约一百三十字的铭文为我们提供了一份西周分封制度的具体样本。
在分封之前,周康王认真考察了地图,确定了分封的范围,并在宜地的宗庙举行了祭祀。然后在一个特别选定的日子,举行仪式,宣读册命的诰辞:将虞侯夨改封到宜地,做宜侯,给予一系列的封赏。
虞侯夨改封于宜,是因为周康王认为需要加强对南方的控制。每一个受封的西周诸侯国,都是西周王室的一个军事据点,是王室的地方代言人,代行周的统治。这些诸侯国对王室承担着这样那样的义务,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军事上形成对王朝的护卫。经过大分封,形成了“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统治局面。诸侯国享有相当的自治权利,王室则通过对其执政卿的任命,和由王朝直接派遣官员监国来实现对诸侯国的控制。每一位新的诸侯国君即位时,必须得到周王的册命,他的身份才能得到正式的认可;诸侯国君还必须在固定的时候去朝见周王。
在宜侯夨的封赏清单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这几条:
锡土,厥川三百□,厥□百又廿,厥□邑卅又五,□□百 又卌。
锡在宜王人□又七姓。
锡郑七伯,厥□□又五十夫。
锡宜庶人六百又□六夫。
宜侯夨在被封在宜地的同时,还受封有一定的民众。这就是西周分封制度的核心“授民授疆土”:受封的诸侯,会同时得到土地和人民的封授。
每一个分封都有明确的目的。卫国(初封朝歌,今河南淇县),是周公之弟康叔封的封国,商都朝歌所在。伐灭武庚后,康叔受封于此,目的是在原来的商人核心区加强周人的统治。
鲁国(今山东曲阜),是周公长子伯禽的封国,原来商代重要的属国奄国所在,奄国也是周公东征的主要讨伐对象之一。鲁国的受封是为了加强对东夷控制。
齐国(今山东淄博),是姜太公吕尚的封国,是周公东征的另一个主要讨伐对象蒲姑所
在。齐国的受封也是为了加强对东夷的控制,并且和鲁国互为支持。
燕国(初封今北京琉璃河),是姬姓王室重臣召公长子克的封国。燕国的受封是为了防范北方的少数族。
晋国(初封今山西翼城县),是成王之弟唐叔虞的封国。晋国的受封是为了防范北方的诸戎,同时保证镐京和东都洛邑的通路。
从1973年开始,考古工作者在北京西南房山区的琉璃河地区,发掘了大量西周时期的墓葬、居住遗址和城墙遗址。1986年,考古学者发现了一座西周初年的大墓 M1193。墓葬在发现时已被盗掘。所幸,盗墓贼还留下了两件铸刻着同样铭文的青铜器(克罍、克盉)。这两件青铜器的铭文记载了周成王封召公长子克为燕侯的事情,证实了这里就是西周初期所封的燕国所在。
20 世纪纪9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晋南的天马—曲村遗址发现了西周晋国的公室墓地,总共发现了九组十九位西周时期的晋侯及夫人墓葬,和《史记·晋世家》所记的晋侯世系完全相对应。考古发现表明,这里一直是西周时期晋国的国都所在。
1997年,在距离文献记载中的西周宋国国都商丘六十公里的河南鹿邑太清宫,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座有两条墓道的西周初期的大型墓葬。这座大墓展示了以往只有在安阳这样的殷商中心区才能看到的,具有商人特色的壮观的埋葬方式。墓中出土了大量可以和殷墟妇好墓媲美的、精致的、具有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特点的青铜器。宋国,是商王朝末代君王纣的庶兄微子启的封国。鹿邑太清宫大墓这个自称“长子口”的墓主,让学者们自然而又必然地将他和西周宋国的建立者——微子启联系起来。
在鲁国故城的周代墓葬中,考古工作者发现这里的墓葬按照埋葬习俗,可以分为俨然不同的两组:甲组墓葬盛行腰坑殉狗,乙组墓葬则绝无腰坑殉狗。研究者认为这是商人葬俗和周人葬俗的表现,与文献中所记载的鲁国受封时,封有六个殷人氏族的情况正好吻合。同样,卫国在受封时,封有七个殷人氏族,晋国则领有九个怀姓的宗族。
商周时代的人们,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大都是聚族而居。实力强大的旧族,对西周的统治是一种威胁。三监之乱后,周人想出了一种解决旧族势力的新的安置方法,就是把他们迁出传统聚居地,并且分散其族众。西周封建过程中,诸侯受封有一片土地的同时,还受封有一定的人民。这些人民,是以族为单位分封给诸侯的。他们可能是这片土地上的原住民,也可能是从别处迁来的。像卫康叔领有的七个殷人氏族,大概就是当地的原住民。而鲁侯伯禽受封的六个殷人氏族,就是随伯禽受封迁过去的。这六个殷人氏族和伯禽所带的周人氏族,构成鲁人的主体。以往的国都是因氏族的自然聚居而形成的,偏重于血缘关系,这个时候的国就有了地域的概念。这其中的意义非同小可。西周分封以后,血缘和地域结合起来,它标志着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的迈进。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朱凤瀚
周公和成王之所以能够分封,也跟周公二次东征有关系,周公第二次又再一次灭了商,彻底摧毁了商王朝,等于完全消除了很强的敌对势力,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是二次克商的话,后来的齐鲁都不可能分封,因为那个时候安阳都在商人势力范围之内,他的东边还有好多商移民,周人势力到不了那里,因此分封只有在周公的时候才有条件。这些在《左传》上都有记载,就是封赐谁到哪去,王要参加而且要赏赐很多东西,这是很隆重的一件事情。周人封建的主要目的在文献上有明确的记载,就是要建立巩固周王朝的屏藩,让他们守卫在一些边
缘地区,防止周边夷狄对周王朝的侵犯。而且,被分封的诸侯可以在这个基点上扩张,这等于是使周王朝的领土不断伸展。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