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2节 中国第一座杏坛(2)

在孔庙大成殿的前边,有一个独特的建筑,一方高台之上建有一座朴拙而又华丽的亭子,两重飞檐,金黄的琉璃瓦,朱红的廊柱,亭上高悬的竖匾上有金代文人党怀英手书的两个大字:杏坛。这是金代的建筑,坛址则是宋天禧二年重修孔庙时所筑。因为孔子,“杏坛”已经成为教育的代名词。其名起始于《庄子·渔父篇》中的一段文字:“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具体这片树林在曲阜的什么地方,现在已经无法可考。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孔子当年教学,可能没有一个固定的地方。他会根据学生的多少、气候的冷暖等因素,常常变动地点。不过据说当年孔子设教授徒常在的地方,开始在曲阜阙里自己的庭院内,后来移到了庭院西侧不远的一片树荫下。因为那里种有几棵杏树,渐渐地就被人们称为“杏坛”了。

在他漫长的教育生涯中,孔子前后培养收授的学生达到三千余人,身通“六艺”的超拔之士,就有七十七人。在司马迁的《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的开头,有这样的记载:“孔子说‘跟着我学习而精通六艺的弟子有七十七人’,他们都是具有奇异才能的人。德行方面突出的有颜回、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擅长处理政事的有冉有、季路,语言方面突出的有宰我、子贡,文章博学方面的有子游、子夏。”除了鲁国的孟懿子、南宫敬叔和宋国的司马牛等几个贵族子弟之外,大多出身贫贱。

这些大多出身贫贱的弟子,经过孔子的教育,大都立人成才,有的从政,有的从教,有的从文成为文献专家,有的则继承老师的思想,成为新儒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已经成为春秋乃至战国时期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与思想力量。

起于平民,经过孔子的教导历练,而进入政治领域、思想领域和经济领域,有的还能进入贵族行列,参与国家的管理。这不仅真正打破了贵族对于文化教育的垄断,从而也打破了西周以来实行的世卿制度和贵族世袭政治官职的局面,可说是一次带有根本意义的革命性的变革。

孔子是出过仕的,如做过乘田委吏。他也是想出仕的,用出仕来直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他的学生们,一批批地见用于社会,而他所教的,不少内容正是关于出仕用世的学问与技能。作为老师,他当然有着更大的出仕用世的机会和本钱。尤其在孔子的私学日益壮大并在列国产生了广泛影响的时候,以孔子日隆的声望,以他结交的更为广泛的关系,都为他的出仕用世提供了直接的机遇。但是孔子并没有沉醉于此,反倒更加地沉潜于自己的教育事业之中。为什么?在孔子的心灵深处,一定还有更为人性的也是更为深层次的原因,促使他全心身地投入到平民教育里。不然,他不会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坚守在“学移民间”的忙碌之中。这种深层的原因,就是从事平民教育给他带来的巨大而深长的快乐和日新月异的成就感,就是能够自由地展现自己的人性与意志、独立地伸展自己的思想与精神。

《礼记·射义》曾经为我们透露了这样一个细节:“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我曾经为这样的一个细节而久久地遥想当年。矍相之圃当是在曲阜城西的郊区,孔子正在教他的学生们练习射箭的技艺。老师技艺的高超与学生们练习的认真,以及老师射中时人们的喝彩声,都似乎透过两千多年的时空,直传到我们的耳边。一个一米九一高的孔子,威风凛凛而又文质彬彬,那种拉弓射箭的情景,怎能不让人血脉贲张起来?不用说更多的语言,只“观者如堵墙”五个字——几乎就是轰动鲁国国都的真实写照,围观的人是那样的多,里三层外三层,简直就围成了人的高墙。

孔子的儿子孔鲤也是孔子的学生。但是作为学生的孔鲤,并没有得到父亲额外的照顾。并不像我们现在的人,可以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的子女在选择学校、加分项目以及录取等方面,给以诸多额外的照顾与优惠。孔子当时就有一个陈国来的叫陈亢、字子禽的学生,觉得孔鲤肯定会得到父亲更多的照顾,便专门找到孔鲤,问他是不是从老师那里学到了与众不同的东西。老实的孔鲤回答说:“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这个叫陈亢的学生听后特别高兴,觉得自己问一而得三,既知道了学诗学礼的好处,又知道了孔子并没有偏爱自己的儿子孔鲤。

在这里,孔子是以自己的师德或曰人格的光明与坦诚,在对学生们进行着另外一种耳濡目染的人格教育。他对学生们说:“你们以为我有所隐藏吗?我对你们是没有任何隐藏的。我没有一件行为不是对你们公开的;这是我的本心啊。”

还有,孔子在教学中,始终坚持着一条高效的教学理念:个性化教育。百人百态,智力不一,背景不同,性格各异,孔子总会根据各人的不同,分别施教。这样的例子在《论语》中比比皆是。如孟懿子、孟武伯、子游、子夏等人同是问孝,孔子却分别给以不同的回答。这不仅是孝可以有多种角度的阐述,更在于他所教育的对象有着差别。再如,颜渊、仲弓、司马牛、樊迟等问仁,孔子更是分别给予着各异的回答。

有着这样的个性化教学,也就屡屡出现经典的教学相长的场面。

如《论语·先进篇》中的一个教学相长的情景,就是堪称经典、能够传之于万世仍然新鲜如初的。一种师生间的坦白与友爱,一种教、学时的融洽与欢情,跃然纸上。有一天,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个高材生陪着老师随意地坐着。这时老师孔子先发话说:“你们不要以为我比你们大几岁,就认为我了不起。你们平日里好抱怨说‘人家不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并打算请你们去做官,那你们怎么办呢?”

性格鲁直的子路不等别人答话,便抢先回答:“假使有一个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春秋时期,这当是一个诸侯国中的大型国家了,处于几个大国之间,在强敌环伺之下,又经过连年战争,财政危急,国内又加以灾荒,像这样一个国家如果交到我子路手上,我只要花三年的时间去治理,就可以使这个国家的全体人民,人人都有勇气,每个老百姓都知道如何走好自己的路。”

冉有是一个谦谦君子的形象,他的回答与子路截然不同:“只要方圆六七十里或者再小一点的小国家交给我让我来治理,花上三年的时间,我可以使这个国家社会繁荣,人人富足,至于修明礼乐的文化建设,则只好等待高明的人才来着手了。”仪表端庄的公西赤回答得又有不同:“不是说我已经很有本领了,但是我愿意好好学习。在祭祀的工作中,或者同外国的盟会中,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

到了曾参的父亲曾点,才真正到了高潮。

孔子听完以上三人的回答,转过头来问正在鼓瑟的曾点:“曾点,你怎么样呢?说说看。”正在悠闲地鼓瑟的曾点听到老师在问他,便稀了瑟音,让手指在弦上轻轻一拢,瑟弦发出铿然的响声,然后离开弹瑟的地方,站起来对老师和他的同学说出了自己不同的想法:“我只是想,暮春三月,厚重的冬衣也换上轻便的春服,和五六个成年人与六七个十几岁的孩子,一起到沂水岸边晒晒太阳,再上高高的舞雩台上吹吹和煦的暖风,高兴地跳舞欢叫,尽兴了就快快活活唱着歌回家去”人与人和谐为一体,人与自然和谐为一体,而人的内心也便化成为一种和谐圆融的世界了。每每读至此处,心旷神怡之时,也会有一种疑问冒出:北方的三月,还是相当寒冷的,沂河里是无法游泳的,这个“浴乎沂”该作何解释?只要将身心沉潜在曾点所描绘的那个境界里,就会自然地想到,那是到野外的沂河边,沐浴太阳呀。要知道,冬天的寒冷已经让长久不能出户的心憋闷锈涩了,听着沂水的流水声,让阳光照透身心,那是一种多么巨大的诱惑呀!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