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1节 中国第一座杏坛(1)

授徒设教,创办私学,在中国创立起第一座杏坛,当是孔子一生最为重大、最为主要的事情,也是中国文明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伟大创举,当然也是孔子仁学思想的最大的体现。

中国商朝及西周时期,教育为贵族垄断与霸占,图书典籍收藏在宫廷之中,学校亦设在宫廷和官府之中,以吏为师,学宦不分,只有贵族与他们的子弟才能够享受教育与文化的权利,被统治着的平民和他们的子弟,没有任何享受教育与文化的权利与机会,长期形成“学在官府”的局面。

到了春秋时期,尤其是春秋末年,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官学日趋没落,“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典籍扩散,文体下移,为民间产生私学创造了条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统治者的分化与变迁,部分没落贵族,特别是贵族中最低一层的士,开始利用自己的文化知识收徒设教,称为村塾。也就是在自己门旁的小房子里,一早一晚教授几个乡里有些地位的子弟,其规模与学生的成分,都还没有对“学在官府”的体制产生重大的根本的影响。

到了孔子的时代,私家办学已经成为一种风气,以孔子、墨子两大派所办的私学规模为最大,成效也最为显著。这种私学,虽然不能确定为孔子所独创,但是,就办学的规模、具有着明确的教育目的与系统的教学内容以及对于后世的影响等方面来讲,孔子无疑是中国私学第一人。

是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不分贵贱贫富,不管年龄大小,也没有地域之分,想来学习的学生,都可以进校学习。

我们应当永远记得孔子的这句话“自行束脩以上者,吾未尝无诲焉”。对于“束脩”二字,历来有着两种解释,一为男童十五岁以上,一为一束干肉。

即便是“只要主动给我一束干肉以上作为见面礼,我就不会不教他”,那么这个“束脩”,恐怕也是中国数千年间学生拜师之礼中最微薄的吧?是从小贫寒、“多能鄙事”的孔子,第一次向所有的人打开了受教育之门,并把这个可以决定人一生影响人一生的教育大门的门槛,放得空前之低。孔子并不是在做虚假的广告,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十五岁以上的男童,自不必说,那是不分贵贱贫富的。我认为,孔子所说的“自行束脩以上者”的“束脩”,应当是指“年龄达到十五岁以上的男童”。一是孔子从小贫寒,他不会也不可能将不能提供“一束干肉”的求学者拒之门外;二是“束脩”是古代十五岁男子进入大学时所拿的薄礼,后来就成了专以表达十五岁年龄的专有名词,犹如“弱冠”是指男子二十岁,“及笄”是指女子十六岁,以及孔子之后人们将“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随心所欲不逾矩”等分别表达人的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七十岁等一样;三是孔子本人也说过自己“十有五而志于学”的话,也是在十五岁的年龄上进入学习阶段。

在他所收的学生中,有“难与言”的童子,也有只比他小六岁的颜季路;有鲁国人,也有来自齐、燕、宋、蔡、卫、郑、卞、陈、秦、吴、楚等国的人。他的学生中,当然有贵族大夫的子弟,但是更多的,则是出身贫贱人家的子弟。他们有“一小竹筒饭,一瓜瓢水,住在陋巷里,受着别人受不了的穷苦”的颜回;有其父为贱人,家无立锥之地的仲弓;有常常吃着粗劣的野菜、被称为“卞之野人”的子路;有住着茅草小屋,蓬蒿编门、破瓮当窗、屋顶漏雨、地下潮湿却端坐而弦歌的鲁国人原宪;有大雪天连件御寒的衣服也没有,以芦苇花絮当棉花的闵子骞;有满手老茧、絮衣破烂、面色浮肿的卫国穷人曾参……贵族、商人、平民、野人、贱人、鄙家、大盗、大驵等,真是“有教无类”。

他不会忘记为着自己操劳了一生的母亲和母亲的期待,他更清楚列国之中该有多少个父母也在这样期待着自己的儿子。他不会忘记季孙氏家臣阳虎的侮慢与蔑视,他更清楚列国之中,正遍布着像当年自己一样有志却不得申的青年。

孔子从鲁国向列国瞭望,在战乱的纷争中不仅有大批的贵族在没落,大批的新的权贵在崛起,更有日益壮大的“士”的阶层,和向士的阶层挤攀而来的平民的子弟。在这一切都处于重新组合的春秋时代,正迫切需要着一个训练此类人才的地方,而训练的基本内容,则是可以进身谋生的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而从小以学无定师、艰苦自学而成就为一个博学之士的孔子,不仅在高的境界上掌握了“六艺”的各种技能,更对被称为高等“六艺”的《诗》、《书》、《礼》、《乐》、《易》、《春秋》的内容与精神,有了系统的学习与掌握,并达到了融会贯通的程度。

社会出现了这样一个广泛而又迫切的需求,而孔子正好具备了满足这一需求的充分的条件和意识。对于从小吃苦受穷的孔子来说,这无疑是一条可以改变自己生存状态的难得机遇,他也要养家糊口,他也想有一个较为富裕的家境。他相信用自己缜密博学的大脑与热情仁义的心,定能开辟出一条前人从未走过的路来。

尤其是充分具备了这一条件的孔子,更有着远大的抱负,他以恢复周礼从而达到“君臣父子”全社会有序稳定为己任,更要以仁政救天下,而恢复周礼、实施仁政,就需要造就一大批有知识、有理想的仁人志士,上可尊王下可牧民——于是,孔子“学移民间”的私学,应运而生,并有着与“学在官府”分庭抗礼的强大生命力。

它的影响是深远的巨大的。从以下两件事就可看出,就是在当时,孔子与他的私学,就已经在鲁国和东周列国的统治阶层与民间,都产生了重大而广泛的影响。

那个当年把孔子拒之门外的阳虎,而今却要千方百计与孔子联络。阳虎虽然只为季氏家臣,而权位之尊却等同于大夫。他很想见孔子,也想借助于孔子的影响力扩大自己的势力,只是苦于没有机会,更怕吃闭门羹。于是,他就想出了一个计策。按照那时礼的规定,大夫赠送礼物给士,如果受礼的士当时不在家,士则要亲临送礼者家中拜谢的。阳虎打听准确了孔子不在家时,送去了一头蒸乳猪,然后就期待着孔子的登门拜谢。令阳虎想不到的是,孔子此时不愿见他也因为教务繁忙没有时间见他。接受了蒸乳猪的孔子自有办法,他也打听准了阳虎不在家时去登门答谢。“阳货瞰孔子之亡也而馈孔子蒸豚,孔子亦瞰其亡也而往拜之”。

第二件事即上一章提到的那个南宫敬叔。他之所以能够向鲁昭公建议资助孔子西去雒邑,就是因为他是鲁国大夫孟僖子的儿子。孟僖子曾在陪同鲁昭公出访楚国时,因为不懂礼而受窘出丑,痛切地感受到古代礼仪与历史文化知识的重要。公元前518年,孟僖子临终的时候只交待了自己的儿子孟懿子、南宫敬叔一件事,那就是在他死后,一定要拜孔子为师学礼学做人,“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吾闻将有达者曰孔丘,圣人之后也。我若获没,必属说于何忌于夫子,使事之而学礼焉,以定其位”。孟懿子就是在父亲去世之后,遵父嘱领着弟弟南宫敬叔共同拜孔子为师的。

孔子创办平民教育,大概开始于他的“三十而立”之年。其后,这种投入了自己全副心血的教学活动,几乎贯穿了他的一生。梳理孔子三十岁至七十三岁终老的四十三年的人生,他的教育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三十岁开办私学至五十岁仕鲁之前,为他的平民教育的第一阶段,即平民教育的前期,大概二十年时间;第二阶段是在他仕鲁四年、流亡列国十四年之后,即他生命的最后五年,是他平民教育的后期。其实,就是在他在鲁国为官和流亡列国的十八年间,他的教育活动也一直没停止。可以说,孔子几乎是毕其一生的精力,投入在这项为中国教育开山的事业之中。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