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4节 序言

孔子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中承前启后第一人,也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及民族精神的形成影响最大的文化巨人。他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条大河,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江河的源头之一。

万花筒式的朝代正走马灯式地逝去,唯有孔子与他的思想不朽。他的不朽,当然不是因为历朝历代统治者的尊崇与封谥——恰恰相反,因为统治者热捧掩盖下的霸占而遭受着莫大的连累。但是,即使受到了历代统治者霸占的连累,孔子仍然穿过岁月的风尘,从过去走入现在,并必将还要从现在走向未来。

也许我们会自以为已经将他忘记,但是他的语言,他的思想,甚至他的形象,却会活在我们的思考与语言中。也许我们会以现代人的“进步”与“文明”,去批评他甚至嘲笑他,可是随着时间的淘洗,我们又会发现在我们的进步与文明里,正有着孔子的帮助与参与。甚至,就是在我们当代诸多新生事物的胎息之中,也会响着这个当年社会批判者的生命的律动。我们更多的时候,当然是会把他看作圣人,一个离我们很远却又高高在上的圣人。其实,当我们有了人生的阅历,回过头来看看,又会发现,原来孔子就是我们的朋友。

不要说《论语》开篇的那段名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已是尽人皆知,常常会挂在我们口头上作为“口头禅”了。更多的它或者已经成为我们判断是非的标准,或者早已化作千年不易的做人与行动准则,或者干脆就已变成众人皆服的学习、处世与生活的智慧,为人类尤其是普通民众点亮一盏盏明灯。如关于仁,“当仁,不让于师”,“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巧言令色,鲜矣仁”;如关于教育与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有教无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反三,则不复也”;如关于君子、德行,“德不孤,必有邻”,“朝闻道,夕死可矣”,“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还有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其身正,不令而行”,“欲速则不达”,“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两千多年来,关于孔子的文字资料,可说是汗牛充栋。但是真正有关孔子传记类的文字,第一篇当推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至于现当代所出有关孔子的传记类书籍,我最看重的还是我国历史学家、后来定居台湾的钱穆先生所著的《孔子传》、南京大学教授匡亚明先生的《孔子评传》和日本井上靖先生所写的《孔子传》。

一些年来,关于孔子,我曾经写过《杏坛》、《孔林随想》、《曲阜古柏》等文章,但是从来也没有过撰写“孔子传”的计划。而今,之所以能够欣然接受出版社写作《孔子传》一书的任务,其主要原因还是有一个念头早已在心头酝酿,那就是拨开历史的烟云,还孔子本来的面目。这个孔子,当然不是被历代统治者所神化所利用的孔子,也不是被时光模糊得只剩下“至圣”光环的孔子,而是一个历史上所真实存在的那个实实在在的孔子,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的孔子,一个中国第一位教师的孔子,一个独立思考并开创了中国百家争鸣先河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孔子。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