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4节 活学活用“孔融让梨”

女儿凯丽上的中文班学到了“孔融让梨”这一课。故事说,孔融上有五个哥哥下有一个弟弟,爸爸拿来一盘梨,孔融挑了最小的一个。爸爸问他为什么要吃最小的,他回答哥哥比我大,我应该把大的让给哥哥。爸爸又问,那还有弟弟呢?孔融说弟弟比我小,所以我应该把大梨让给弟弟。

在读了课文讲解了生词之后,老师重点又把文章的中心思想讲解了一 番。然后为了看看学生们理解得如何,老师挨个问,如果换成了她们,会不会让梨?

当天共有五个女孩子来上课,都是八九岁的年纪。

第一个女孩A是个独生女,老师知道她常和邻居家的孩子们一起玩, 就问她如果邻居家的小孩来了,妈妈拿出一盘梨,她会不会把大梨让给邻居的小孩吃?

女孩A摇头说我不会,我要吃大的。 老师很吃惊地问为什么呢?

A回答:“邻居家那两个小孩每次吃东西都要剩下来,从来都不吃完, 如果把大梨给她们吃肯定要浪费了,浪费东西不是好习惯。”

老师愣了片刻,觉得这个孩子虽然不让梨,但是她的说法也蛮有道理的,所以对A的说法没有加以评判,接着问下一个孩子。

第二个女孩B家里有个年龄比她大很多的哥哥,父母四十得女,对B宠爱得不得了。

老师和蔼地问道:“你在家里吃梨,会不会把大的让给哥哥吃?” B女孩“NO,NO,NO”地连连摇头。

为什么呢?

“因为我妈妈和哥哥总是要把大梨给我吃,我让给哥哥他不会吃的,我吃了他们才高兴,为了让他们高兴,我要吃大梨。”

老师看着她,不知说什么才好,这孩子的出发点好像也是站得住脚的。

又接着问第三个女孩C。C有个大她两岁的哥哥,两个人时常打打闹 闹的。问C是否会把大梨让给哥哥,她斩钉截铁地回答:“不!”

不待老师问原因自己就义愤填膺地说:“哥哥他很坏,对我一点都不好,我才不要把大梨让给他!”

老师听了长叹一口气。

第四个问到凯丽,老师想,问了两个有哥哥的,效果都不好,干脆就不提哥哥了,和弟弟比吧。

满怀希望地问凯丽:“凯丽,如果你和弟弟一起吃梨,会不会把大梨 让给弟弟吃?”

凯丽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不让,我比三猪大,我当然要吃大的。大的吃大的,小的吃小的,这才公平。”

(下课后,我曾单独问凯丽,小州比你大,那么你是不是会把大梨让给哥哥?她回答:“小州都是大人了,怎么还来和我争?我比他小嘛,所以我应该吃大的。”课文里孔融做的可是正相反。我觉得从逻辑上讲,凯丽和孔融的道理实际上都说得通。只不过,孔融是为他人着想,占据了道 德的制高点,千百年来大人们一直鼓励小孩子向他学习,而凯丽全为自 己,听着就有点是可忍孰不可忍了。)

老师听了凯丽的回答,气得小声嘟囔了一句:朽木不可雕也。

在重重打击之下,可怜的老师不抱任何希望地问最后一个孩子,她也有个大她两岁的哥哥。

“你是否会把大梨让给哥哥?”

这个女孩轻轻地点了点头。

老师眼睛骤然一亮,这一课没白上啊!终于有一个孩子领会了课文的重大意义,领会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啊!班上不尽是朽木,还是有良材的!

遂探身向前,热切地问道:“那你为什么要把大梨让给哥哥呢?”

那女孩子回答:“我不爱吃梨,我哥哥爱吃。管它大的小的,他都拿去吃好了,我不在乎!”

美国的教育方式鼓励孩子们表达自己的观点,观点没有好坏,个性鲜明、独立思考永远是被赞赏鼓励的。无论孩子对一个问题回答得多么离奇古怪,多么不符合老师的标准答案甚至离题十万八千里,至少都会得到一 句“Nice?try(尝试得好)”的赞许。从这几个女孩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她 们的率真来,她们每个人都有自己不让梨或者让梨的理由,都能够很自然 地明明白白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这堂课除了学中文外,就白上了吗?暂时看似在思想品德方面对孩子们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后来我却发现,这种德育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实际上孩子们不知不觉间接受到了课文要传达的信息。以我家凯丽为例,后来的一天我洗了一盘苹果,她先挑了一个大的递给了弟弟三猪,很随意地说:“你比我小,你吃大的吧。”让我吃了一惊,赶紧提出来表扬一番。

所以,还是要让孩子多接触一些传统文化的教育。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