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4节 序

序一

赵磊

(赵磊,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国际关系与台港澳研究室主任、“一带一路百人论坛”发起人)

梁海明是“一带一路百人论坛”首批专家委员会委员。首先要热烈祝贺梁海明委员的新书《“一带一路”经济学》由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相信这是一部非常值得认真研读的专著。

作为经济学科班出身的学者,梁海明主要从经济、商业和金融的视角探讨“一带一路”中的经济现象,并尝试通过传媒、文化和经济相结合的交叉学科的方式,来分析“一带一路”,务求提供给读者更多的知识和工具,去深入了解“一带一路”,通过“一带一路”去发掘各种机遇,实现中国的跨越式发展以及中国与国际社会的良性互动。

本书主要包括四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文化传播篇,主要是以跨文化传播结合经济的角度,来探讨在“一带一路”背景之下如何推动中国的传统文化、美食文化和文化产业“走出去”。当中,除了提出“一带一路”需要文化包容之外,还率先提出“一带一路”传播中需要更多使用金融语言、经济语言,并建议通过美食文化来传播“一带一路”,达到“民心相通”的目的,从而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我非常同意海明的观点:“一带一路”需要文化包容。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上有四种文明、上百种语言并存,巨大文化差异下往往容易产生误解和摩擦。为此,中国国民首先应避免表现出文化、经济上的优越感。其次,中国国民要有胸怀天下的使命感,才能真正获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有效支持与真心合作。最后,国人要以身作则,发挥“规范性力量”(NormativePower),传播中国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准则,以此进一步赢取沿线国家的认同、信任和尊重。在我看来,“一带一路”是文化经济学的典型案例,即只有同时实现经济收益与文化收益的,才是中国想要的、能够赢得国际社会尊重的“一带一路”产品。换句话说,“一带一路”之所以受欢迎,不仅因为它是一个给各方带来实惠的经济事件,更因为它能够成为一个引起共鸣的文化事件。

本书的第二部分是“企业走出去篇”,以商业的切入点、港澳台企业过去“走出去”的经验,来分析“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内地企业未来“走出去”的机遇、调整以及或将遇到的风险。我同海明有一个共识,即“一带一路”需要更多的轻资产项目。古代丝路上中国对外输出的产品很“轻”,主要是丝绸、茶叶和瓷器等,如今在中国政府的“一带一路”倡议下,率先走出去的产业却都很“重”,如高铁、核电、航天科技和港口等。从全球跨国企业的历史经验来看,这类“重”的项目要取得突破乃至落地生根,殊为不易,往往是投资大、周期长、风险大,且除了商业风险外,还会附带很多不必要的政治风险和人员风险。这对于中国目前大多数较为年轻和海外经验不足的企业来说,它们可谓较难承受之“重”。轻资产项目就是要在读心、暖心、攻心上下功夫,要打造能够赢得人心的精品,在品质与品牌上做文章。

第三部分则是地方政府篇,主要是结合“一带一路”机遇,给地方政府提出一些可行性比较高、能够落地的建议。“一带一路”倡议的有效推进既要靠企业,也要靠地方政府,两者之间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是落实“一带一路”的关键力量。对中国城市和企业而言,“一带一路”的建立与发展是实现它们跨越式发展的难得机遇。目前,“一带一路”方案重点圈定了18个省(市、自治区),包括新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西北6省区,黑龙江、吉林、辽宁东北3省,广西、云南、西藏西南3省区,上海、福建、广东、浙江、海南沿海5省市,内陆地区则是北京和重庆。实际上,上榜的城市不意味着有特殊待遇,而没上榜的城市也不意味着被“冷落”,关键是“有为才有位”。丝路城市的成功与否不单纯看经济增长指数的高低,更重要的是看文化建设在社会发展中的含金量。经济与文化的联姻,是全球化时代的突出特征,也是“一带一路”丝路城市内涵的应有之义,文化是行走的经济,记得住乡愁的丝路城市才是真正有魅力的。此外,要考虑中国国内各省区之间的资源整合,要防止相关省市出现“一窝蜂上,又一窝蜂撤”的窘境。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则是国际篇,主要讲述国际上主要国家对“一带一路”的态度,并分析了当中的原因。我多次参加了有关“一带一路”国际会议,总体感觉国际社会高度关注这一议题,但观点多元甚至杂乱。总体来说,沿线国家对丝绸之路的态度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情况:①中亚五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多持怀疑态度,大多表示仍愿意看到俄罗斯在该地区发挥关键性作用。②俄罗斯欲拒还迎,仍然渴望成为主导力量。中亚是俄罗斯的“后院”,中国在中亚的活动引起了俄罗斯的担忧。③丝路沿线国家渴望推动“一带一路”的发展,希望在丝路倡议的带动下实现本国和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④基于旁观立场的美国,愿意从中分享利益而非进行对抗性的争夺。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已经两年了,但依然面临诸多问题,如基本内涵不够明确,以及沿线地区政治安全不稳定、经济差异极大、文明上的冲突、各国具体机制的差异、丝绸之路主导权之争,等等。

对此,我认为,“一带一路”的对外话语体系应该更为清晰。总体感觉,中国专家在谈论相关问题时喜欢务虚,只谈互利共赢,不谈中国的具体利益诉求,让深受现实主义影响的外国人难以理解。在丝绸之路建设中,中国应该尝试自信地展示中国的利益诉求和困惑。本质而言,“一带一路”应该是一条务实合作的经济走廊,要让中亚和中东的资源,欧洲和东北亚的技术以及中国东部地区的资金在中国西部融合,使该地区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最后,应扩大中国在沿线地区的文化影响力,使民心相通,其核心是语言相通、文化相通,中国应大力加强在沿线地区的文化传播,多交朋友,交知心朋友,让他们成为合作与交流的使者。

本书文字严谨但文风轻快,很多内容都是“硬货”,几乎每一部分都有内参上报相关部门。海明是典型的“一带一路人”,即老在路上,总倒时差,常换水土,不停找思路,时时被刺痛,但频频被感动。“一带一路”需要打造智慧共同体,在聚智的基础上聚焦,让“一带一路”真正落地,利国利民。

希望有读者在读书之后真正上路。

序二

范以锦

(范以锦,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刚拿到《“一带一路”经济学》书稿,亲切感油然而生。此书的作者梁海明先生是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毕业的,而经济学院是从经济系发展起来的,我曾在经济系就读政治经济学专业。因此,我与梁海明属名副其实的校友、学友。自从国家高层提出“一带一路”构想后,作为传媒学者,我很关注这一构想的传播。正因为这两方面原因,当梁海明将书稿交到我手上时我很快就浏览了一遍,并认定为其作序极有价值。

对“一带一路”的构想,所涉及的国家尤其是中国周边的国家非常关注,作为发起国家的中国人更想看到有比较专业的解释。目前,各类机构的专家、学者正围绕这一构想进行多方研究,众多企业也跃跃欲试,期盼在“一带一路”方面有所作为。当务之急,需要有人站在宏观的高度和微观实操的角度来分析这一构想。目前,解读“一带一路”构想的参考材料和书籍已陆续出现,各类文章更多。无论书籍还是文章,大多从国际关系、外交和区域安全等领域来解读“一带一路”,当然也有不少涉及经济方面的,但见解大多比较浅显。梁海明《“一带一路”经济学》一书,就书名来看就与众不同。的确,“一带一路”饱含着经济学的视觉,需要在这方面下功夫去研究。

梁海明的这本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从经济、商业和金融的视觉出发,来探讨“一带一路”中的经济现象。虽有浓厚的经济学色彩,但并非用深奥的经济理论去分析,而是用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去表达经济观点。在谈经济时不是就经济说经济,而是重视经济与传媒、文化的结合,运用交叉学科的方式来分析“一带一路”。这应该是国内首部以“经济+文化”的角度来阐述“一带一路”的著作。

梁海明之所以能写出这样的较新视觉的书,与其知识结构和长期业务实践的积累有很大关系。他就读过经济学专业使其有较好的经济学基础,同时其持续学习能力很强,长期以来围绕现实的经济现象有针对性地读了不少书,阐述经济理论和现实的经济现象的功底厚实。从实践来看,他先后在媒体、金融方面的操盘等岗位工作过,对新事物比较敏锐,运用交叉学科的知识谈“一带一路”比较到位。

本书最重要的观点是:在“一带一路”的合作议题上,如果国人表现短视,言必谈中国自身的经济利益,言必争中国所能获取的经济利益,而对他国的利益、他国的关切冷漠置之或者没有实际贡献,久而久之,沿线国家与中国的合作就会逐渐丧失信心,“一带一路”这个“合唱团”,难免会沦为中国的“独角戏”。而且,“一带一路”的理念和定位,不但是探索国与国经济合作的新模式,也是探索全球治理、塑造另一国际秩序的新模式。因此,中国国民更应有心怀天下、同舟共济的胸襟,在寻求国家经济利益的同时,兼顾沿线国家共同利益;以“是中国人,也是地球人”的气度和文化包容,参与更多全球性的议题,并为此做出应有的、力所能及的贡献。国人更应照顾和重视各国合理的、正当的、实际的需求和经济利益,只有如此才能“达则兼济天下”,最终和各国实现共赢,也为中国未来成为国际社会的领导者拿到一张令别国心悦诚服的“入门票”。

此书中有些观点曾在一些会议上或在某些文章中进行过阐述,当中有的观点曾获得有关方面的重视。这本书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扩充并进行系统的理论梳理,这对有关部门做决策有较高的参考价值。而对许多想在“一带一路”的构想中大展身手的企业而言,书中以商业的角度和通过传递港澳台企业过去“走出去”的经验,去分析“一带一路”下中国内地企业未来“走出去”的机遇以及或将遇到的风险,无疑有借鉴和警示作用。对关注“一带一路”构想的普通民众而言,本书没有太多学术性的专业名词,而是以轻松的、通俗的文字进行表达,易读易懂。

读懂这本书,让社会各界更好了解“一带一路”的意义并凝聚力量往预定目标走去,这应是作者的本意。如能引发更多的研究者、实践者参与进来,以创新的思维去解读“一带一路”,让众多的人共同为实现这一构想营造良好的氛围,推动中国实力的提升,这将会功德无量。

序三

陈平

(陈平,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全球副主席、中国区主席,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专家,贵州大学国际民间艺术研究院院长,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

海明准备出新书,他问我能不能写序。我不敢贸然应答,因为我不懂经济学,对于财经方面的知识几乎为零,而他是财经专家,在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新浪网、新华网、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开专栏、写评论、做嘉宾,是个名人。他说你不要有压力,随便写。

在“一带一路百人论坛”的群里,海明是很突出、很活跃的。无论什么样的人抛出什么样的话题,只要他参与,都能应对自如,对答如流,思维敏捷,灵感纵横,反应神速。无论是经济、政局、文化、民生、教育,还是美食话题,他都能参与并发表见解,嘻笑怒骂,张弛有度,一个话题有他参与,往往会变得生动起来。他性格率真,真诚直接,语言犀利,有时候会把对话的人逼到无言以对,但又不失幽默。

每每群中有人汇报个人动向与活动的时候,他似乎最忙碌,飞来飞去,天南海北,参加各种论坛,出席各种活动,接受各种采访。而他也非常敬业,遇到媒体采访,都会认认真真介绍一下我们的“一带一路百人论坛”的情况,不忘记推广和宣传。

我在德国的时候,会与国内有六七个小时的时差,但什么时候上微信,似乎都能找到海明的影子,感觉他真是精力旺盛,一边写着稿子,一边与人聊天,他的写作速度跟大脑的运转速度很合拍,说到之处也就写了下来。我们刚刚聊完在“一带一路”上,如何把中国美食带出去,推广开来,他的文章第二天就出来了。速度之快,令人惊讶。

海明爱好美食,而且会动手制作美食,虽然我没有品尝过,单看他发来的图片,就能闻到香味。他不仅好吃爱做,还会讲出头尾缘由来。于是,海明与我,还有同样爱好美食、同样是青年才俊、思想睿智的一些朋友想到了“一带一路”上,中国美食应该作为中国的文化输出去,用美食凝聚人心,用美味打动人心。海明写出了设立“孔子食府”的文章后,一时间,媒体纷纷转载,读者议论热烈,进而推动了大家的设想:尽快编撰一本《美食文化外交》。我们几人天南海北,整日在各地各国飞来飞去,最后大纲的撰写又落到了海明身上,不到一周,他又飞速地写了出来。

有人开玩笑说海明脑门大且光亮,里面装的都是智慧。其实我认为里面还有他的一种热情和进取心。他的本职工作虽是基金的管理者,但同时也以财经研究著称,成了半职业的经济专家,而且经常语出惊人,观点独树一帜,不得不承认他的聪明与天赋,在盘古智库里,他的意见也显得举足轻重。

海明做事情认真,追求完满。演讲的时候,看到台下的听众玩手机、打电话,心不在焉,他会很不满意,有时候会在台上表达出来,这点跟我很像。我们都不喜欢不懂得尊重别人的人,也不愿意被人轻视与冷落,因为我们都很真诚、认真,也很懂得尊重别人,所以会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别人,有时候,难免会让人觉得我们有点矫情。其实,这只是一种过度追求完美的体现罢了。

海明是个懂得情义的人,对他好的人,他也抱以真情,礼尚往来,投桃报李。他也是个性情中人,看不上的人,一点也不入眼,干脆不搭理。不是他傲慢,而是他不想耽误自己的时间。所以,他的文章往往可以淋漓酣畅地表达,而不去修饰遮掩。这一点,对于文人学者而言,非常难得。

海明上一本著作的序,是由他的太太来撰写的。知夫者莫过于妻,他太太说,海明的每一篇稿子都是他在哄孩子睡觉之后才开始写的,让人看到一个有责任感并且勤奋的父亲形象。对我而言,这一点尤其重要,一个六亲不认、缺乏亲情的人,即便学问再大,名气再大,又能为社会带来如何积极的影响呢?

这三年以来,海明一直奔波在各地,努力从“一带一路”、自贸区、粤港澳合作和跨文化传播的观察者、研究者提升到参与者、实践者和引领者,知行合一,亦有所建树。

我拉拉杂杂写了这些闲话,是为了弥补我对经济知识方面的不熟悉,不敢贸然评论。我说海明的另一面,是想告诉读者,这个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丰富埋头研究的学者与专家,其实更需要一些身体力行的社会活动家、实践者,来鼓舞与感染更多的参与者。海明是个有感染力的人,希望他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以才华服务于社会,以智慧服务于民族,以睿智帮助于国家。这话虽然有些空洞,但若真能如此,海明必将成大气!

是为序!

序四

彭琳

(彭琳,新浪财经香港站站长)

从2013年到2014年,不记得是什么机缘,我的先生海明将他研究的重心从美国QE(量化宽松)和西方各国的经济困局上,转移到了“一带一路”。长期关注环球经济和国际关系的他,一开始就十分确信中国设下这一盘空前庞大又玄妙复杂的政经棋局,必将深刻影响全国乃至全球未来十数年。

海明对“一带一路”的研究可以说始于香港,2014年他已经展开了对香港学界和商界的考察、调研工作。

然而其时,香港几乎没人关注中央这个“小想法”,连一向灵敏的商界也没有什么兴趣。整个城市的精力既聚焦又分裂,空前亢奋也空前沮丧:许多人正热切地期望着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的突破,将香港的经济命脉和前途更深地接入国家的轨道。还有许多人则宁愿拼上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也要阻止香港与内地融合与接轨。

在那剑拔弩张的两年中,香港又一次陷入迷茫,没有方向。当然,反正香港常常都是这样,停在原地,没有方向,见怪不怪,多年来我已经不太对此再有什么感慨了。曾在街头上壮怀激烈的人已经静悄悄回到了日常生活,似乎那种激烈从来没有发生过。可是热切期盼的人们却也说不上美梦成真,掌管着这个城市心情的股市,仅仅是稍微给了大家几天幻想时间,很快就随着内地空前暴烈的股灾一溃千里。

到了2015年的下半年,香港各界才终于大梦初醒,发现“一带一路”是巨大的商机,而各省各地都已经找好了定位,写好了计划,在最终发布的“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纲要中,香港只剩下一个“助力”的角色。

香港开始不断在各种活动上反复强调自身的金融、法律和国际化优势,最适合担任内地和国外Super Connector(超级联系人)角色,向中央要政策,要位置——尽管政商界大多不知道“一带一路”和“一路一带”有什么区别,特区政府多数高层连“一带一路”是哪个部委负责都没有概念,媒体和大众则从来都数不清“一带一路”沿线有多少国家。

亚投行成立了,不少人马上质问亚投行的总部为什么不设在香港?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海明也在香港的多次公开活动和英国《金融时报》等媒体的撰文中,反复指出,在“一带一路”构思和亚投行筹备的过程中,香港都置身事外,这会儿一切按部就班尘埃落定了,却跳出来要求别人将主角的位置奉上,是什么逻辑呢?

让人难过的是,这似乎就是香港与内地错位的逻辑。变化的结点在2003年SARS(非典),中央开放“自由行”赴港的输血动作,香港经济发展的主题从此变成“北望神州”,从自由行到CEPA,中央给政策,香港提条件,踢一踢动一动。经济上依赖的同时,在精神上对融合的抗拒,敏感地维护自身的位置,渐渐又成为了香港另一个越来越鲜明的主题。一年又一年下来,如此一对矛盾的铰合,潜移默化成了这个城市冲突的内核。

并没有错,对于中国任何海外贸易、投资的计划,作为全球最知名自由港和金融中心之一的香港都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海明对多个“一带一路”重点国家的考察中还发现,香港作为地位独特的国内城市,在与其他国家的信息交流、文化沟通、理念传播上的有利地位,其实更胜于其金融、贸易的旧有优势。也正是立足香港,着重国际视角而展开的研究工作,令海明写出了本书中多篇引起中央领导人关注、批示的深度分析。

在过去的两年中,海明为了阐明“一带一路”经济学的深刻内涵,不断在各个城市、各个国度间奔走,留在香港的时间并不多。但这个城市对他的刺激、启发与琢磨依然是成就这本著作的关键之一,尤其是长年在内地与香港的生活经历,让他深深了解任何理念、合作在跨地区条件下,总会产生绝不在计划之内的化学反应。

任何不同地区的交往,不同文化的接触,都绝不是一厢情愿、一劳永逸的美好愿景。本书中的多篇文章都在反复地警示在“愿景”之下,往往步步惊心,暗藏危机。

如海明所写,美国和欧洲对“一带一路”的迥异反应,俄罗斯和印度对“一带一路”的各怀心事,发展中国家对“一带一路”欢迎中深藏的误解,将会与“一带一路”的推进长期并存。中国企业“走出去”却“走不进去”的困局,“一带一路”刚刚提出便遭遇的种种曲解,也都如同内地与香港在交融之中出现的各种难题,始料未及却又是必然之事,都是经济学之中而又超出经济学之上的课题。

一切语言都是重复,一切交往都是初逢。我想,换个角度来看,香港自身的经济迷茫与文化冲突,也许并非全无价值,反而是一个最好的借鉴,甚至可以成为中国未来解决各种文化和理念冲突、更好推动“一带一路”的一把钥匙。香港如果愿意,抛开对自身条件的自负,忘掉眼前的经济利益,真正投身到“一带一路”的筹划和助力中国“走出去”之中,或许也能找到突破自身困局和迷雾的一缕星光。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