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4节 反其道而行之的思维

1999 年3 月,正是全世界互联网界的“眼球经济”时代,阿里巴巴网站正式启动上线。

当时,中国的互联网处于典型的造势时代、眼球时代,张朝阳、王志东们,个个都是媒体的宠儿。相比之下,一贯喜欢与媒体打交道的马云却走了一步让人看不太懂的棋:不见媒体,不做广告,不造势。他甚至在公司内部反复强调:“我们6 个月内不见媒体!”

说到做到,从1999 年3 月到9 月,阿里巴巴根本没做过像样的广告宣传。

除了“6 个月不见媒体”的死命令之外,马云还宣布了一项非常时期的财务政策——广告“零预算”。

马云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呢?是因为这个时期的马云,勒紧腰带过日子,就算是想花钱也没钱可花吗?

然而,紧接着的情形却让大家耳目一新。

阿里巴巴欲擒故纵、欲拒还羞的态度显然吊起了更多媒体的胃口,阿里巴巴“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形象也使众多新闻人按捺不住。

1999 年5 月,杭州本地一家媒体便刊载了一篇短幅报道,标题为:《想做全球贸易,阿里巴巴拒访》。

到了1999 年9 月之后,《经济日报》、《中国经营报》、《中华工商时报》、中央电视台等众多媒体先后报道了阿里巴巴。其中,中央电视台的《经济半小时》两次深度报道阿里巴巴。

与其说马云是位眼光卓绝的商人,不如说是一位熟知媒体、大众心理反应的“心理学家”。这位在宣传策略上看似保守的IT 新贵,并没有逃过媒体异常灵敏的嗅觉,而阿里巴巴反其道而为之的沉默更是激起了媒体的好奇心与窥视欲望。

海外媒体中第一个发现阿里巴巴的,是美国的《商业周刊》,这也是阿里巴巴成立之后第一次“被迫”接受媒体采访。

1999 年的8 月,《商业周刊》的几名记者通过多方打通关系,辗转反复才说服马云接受采访。但他还是给《商业周刊》开了一个条件,立下“君子协定”:采访可以,文章不能公开发表。

文章不能发表,这叫什么采访?按理说,能被《商业周刊》这样顶尖的、权威的国际财经媒体青睐,是他马云和阿里巴巴莫大的荣幸,马云还叫什么板呢?阿里巴巴也是堂堂正正做电子商务的中国网络公司啊,又不是贩卖海洛因的地下组织,为什么马云不想“傍”这棵大树?

其实,他是有“难言之隐”的。当时的阿里巴巴还在湖畔花园的小屋里办公,没有电话,没有传真,只有一个在美国的E-mail 地址,宛如一朵羞答答的玫瑰,躲在角落里等待春天的到来。中国有句俗语:家丑不可外扬。那样的环境,那样的窘迫,让一向“以貌取人”的美国人看了会怎么想?

无论如何,马云还是让记者们进大门了,毕竟,拒人于门外也不合中国人的规矩。于是,那群美国记者绕来绕去,终于在杭州的一个居民区(湖畔花园)里,找到了让他们充满好奇和神秘感的阿里巴巴。

这的确是一家神秘得让人不敢相信的公司——一进门,记者们看到的是这样的一种情景:在四居室的房间里面,黑压压坐着20 多个人,干什么的都有,地上还满是床单……看到眼前的情景,这群美国记者一个个面面相觑,目瞪口呆:难道这就是坐拥全球2 万名商业会员的阿里巴巴公司……采访完之后,记者们很快就回去了,遵照君子协定,当时《商业周刊》

没有把采访报道的文章发出去。直到几个月后,阿里巴巴融到第一笔天使基金,换上“新装”、搬到新家之后,《商业周刊》的报道才出炉,记者们也才把当初看到的那一幕展现给全世界人民。

虽然阿里巴巴是以这样一个并不太“光鲜”的形象登场,但名声还是大震,很快,阿里巴巴在海外“火”了起来,点击率呈现暴增之势。

就这样,马云看似没什么动作的举动,引来了无数媒体,甚至是国际媒体的关注和争相报道,大大提高了阿里巴巴的知名度。在信息化越来越重要的时代,人们认为闭门造车是无法与时代接轨的,但马云就偏偏要反其道而行之,越是在大家拼命露脸的时候,他越是躲到角落里,不以真面目示人。

创业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经历了两次创业挫折之后的马云,更加珍惜这第三次的创业机会,他明白激进不是唯一取胜的办法。在阿里巴巴刚创业的时候,网站刚启动,收集到的信息和吸收到的会员基本为零。如何能够增加会员,为会员带来财富,成为马云首要考虑的问题。

这一次,他要考虑的不光是自己和手下那些员工,还要为注册了阿里巴巴网站的那些会员用户们考虑。所以,马云认为这一次创业应当先防守,打稳基础再做下一步的打算。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