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节 第二章
-
马君武此文所称“挟小嫌宿怨以肆诬谤”、“大肆旗鼓,煽惑军队”的人,显指陶成章。辛亥前,马君武长期生活在德国,和同盟、光复两会之间的矛盾素无关系。他感到“不能已于言”而出面著文,可见陶成章的活动已经引起了严重的关切。当时,《民立报》和南洋同盟会员曾经为孙中山做过部分舆论鼓吹工作,陶成章等人认为意在为孙中山“骗取总统”。1912年1月,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陶成章曾致书孙中山,重提“南洋筹款”旧事。孙中山愤而复书,责问陶在南洋发布《孙文罪状》的理由,并称:“予非以大总统资地与汝交涉,乃以个人资地与汝交涉。”[1]这样,两人间沉淀已久的猜嫌再度搅起。
这一时期,陶成章与陈其美的矛盾也进一步尖锐化,突出地表现在几个问题上:
1. 陶成章拒绝陈其美的“协饷”要求。据章天觉回忆,陈其美为在上海筹办中华银行,曾向浙江都督汤寿潜要求“协饷”25万元,作为发行纸币的准备金。当时,陶成章在浙江军政府任总参议,汤寿潜向陶征求意见,陶表示容“缓商”,汤寿潜即复电拒绝。后来,陈其美当面质问汤寿潜,汤答以陶成章“不允”[2]。其他记载也说,陈其美曾因军需,向陶成章要求分用南洋华侨捐款,陶回答说:“你好嫖妓,上海尽有够你用的钱,我的钱要给浙江革命同志用,不能供你嫖妓之用。”[3]
2. 陶成章对陈其美在沪军都督任内的作为不满。樊光回忆说:“时陈其美在沪督任上,声名恶劣,(陶成章)当然是大不满意,间有讥评。”[4]
3. 陶成章在上海练兵,并号召旧部。据《民立报》记载,1911年11月下旬,为了进攻为清军盘踞的南京,陶成章曾电饬浙江温、台、处三府,添练义勇三营,又电告南洋各机关,速汇巨款;同时又在上海成立“驻沪浙江光复义勇军练兵筹饷办公处”,准备在闵行镇一带练兵[5]。这一举动,自然更易引起陈其美的警惕,认为其锋芒是指向自己的。1912年初,章太炎曾劝告陶成章:“江南军事已罢,招募为无名。丈夫当有远志,不宜与人争权于蜗角间。”[6]所谓“与人争权”,自然是指陈其美等。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汤寿潜出任交通总长,所遗浙江都督一职建议在陈其美、章太炎、陶成章三人中择一以代。从当时舆论看,几乎是一片拥陶声。有的说,“成章早一日莅任,即全浙早一日之福”[7]。有的说:“非陶公代理,全局将解体矣!”[8]有的甚至说:“继其任者,惟有陶焕卿,斯人不出,如苍生何!”[9]章太炎也积极为陶成章活动,认为“浙中会党潜势,尤非焕卿不能拊助”[10]。陈其美不会乐意丢掉上海去当浙江都督,但由陶成章出任,陈其美也不会安枕。
当时,上海已经谣传陈其美准备刺杀陶成章,王文庆在南京也得到“确实消息”,陶成章在沪“大不利”[11]。于是,陶成章先后避居于客利旅馆、江西路光复会机关、汇中旅馆、广慈医院等处。1月7日,他在《民立报》发表通告,内称:
当南京未破前,旧同事招仆者,多以练兵、筹饷就商于仆,仆未尝敢有所推诿。逮南京破后,仆以东南大局粗定,函知各同事,请将一切事宜商之各军政分府及杭州军政府,以便事权统一,请勿以仆一人名义号召四方,是所至祷!恐函告未周,用再登报声明。
这一通告表明,陶成章已经十分清晰地感到了自身处境的危险,正在力图使对手相信,他不会组织军事力量,“号召四方”,构成什么威胁。1月11日,他又通电声明,不能胜任浙江都督一职,电文云:
公电以浙督见推,仆自维辁才,恐负重任。如汤公难留,则继之者非蒋军统莫属,请合力劝驾,以维大局。[12]
蒋军统,指蒋尊簋,同盟会会员,陶成章此举仍然是为远祸保身,但是,他的“旧同事”们却不能理解他的苦衷,沈荣卿等以“全体党员”名义致电各报馆及陶成章,电称:
顷阅先生通告各界电,骇甚,先生十余年苦心,才得今日之收果。吾浙倚先生如长城,经理浙事,非先生其谁任?况和议决裂,战事方殷,荣等已号召旧部,听先生指挥。先生为大局计,万祈早日回浙筹备一切,若不谅荣等之苦衷,一再退让,将来糜烂之局不可逆料。敢布区区,敬达聪听。[13]
这份电报不啻是陶成章的催命符。
1911年12月,还在浙军反对黄兴出任大元帅的时候,陈其美就曾请浙军参谋吕公望转告陶成章“勿再多事,多事即以陶骏保为例”[14]。陶骏保原为镇军军官,1911年12月13日为陈其美枪毙。可见,当时陈其美已萌发了除陶的念头。这时,沈荣卿等又坚持要陶成章出任浙督,并且“号召旧部”,听陶指挥,这样,自然使陈其美感到事不宜迟。
《事略》又说:
余因此自承其罪,不愿牵累英士,乃辞职东游,以减少反对党之攻击本党与英士也。
这里,实际上是在承认,“除陶”是陈其美指使的了。
在《事略》中,蒋介石自诩他的“除陶”是“辛亥革命成败最大之一关键”,实际上,他的行为极大地损害了革命队伍的团结,削弱了革命力量。此后,光复会即烟消云散,原成员和同盟会更加离心离德了。
陶案发生后,舆论哗然,蒋介石不得不避走日本;刺陶的另一凶手王祝卿逃到浙江嘉兴,被当地光复会员雇人杀死。1912年9月,黄兴、陈其美入京,共和党设宴欢迎,邀请章太炎“同食”,但章太炎拒绝参加,他发表公开函件说:
陶成章之狱,罪人已得,供辞已明,诸君子亦当闻其崖略。自陶之死,黄兴即电致陈其美,嘱保护章太炎,仆见斯电,知二竖之朋比为奸,已发上冲冠矣![15]
黄兴要求保护章太炎,但章太炎却将黄兴视为“朋比为奸”者。此函既表现出章对同盟会的深刻的猜忌和隔阂,也曲折暗示着刺陶案的隐微复杂的背景。
从蒋介石日记看他的早年思想
这里所说的蒋介石的早年,指1919年到1926年,时当33岁到40岁之间,这一时期,蒋介石追随孙中山革命,和共产党合作,是他一生中比较重要的时期。但是,历史不能割断,一个人的思想也不能割断,因此本文的考察范围将适当下延。
一个人的日记往往最能反映他的内心世界。本文所用资料,以蒋介石留在大陆的日记为主,少数地方则以其他资料参证。
为什么考察从1919年开始呢?因为蒋介石此前的日记仅存片断,其他已在福建永泰作战时失落。
一 吸纳新潮,崇拜旧学
五四以后,新思潮大量涌入,知识分子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种新式书报,企图从中找寻救国真理,蒋介石也不例外。这一时期,他把“研究新思潮”列为自己的学课[16],自觉地、有计划地阅读《新青年》等刊物和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等方面的书籍,俨然是个思想开通、追求进步的新派人物。
蒋介石阅读《新青年》始于1919年,至1926年,在他的日记中不断出现有关记载。如:
1919年12月4日日记云:“看《新青年》。”
1919年12月5日日记云:“上下午各看《新青年》杂志一次。”
1919年12月10日日记云:“看(《新青年》)易卜生号。”
1920年4月9日日记云:“在船中看《新青年》杂志。”
1926年4月21日日记云:“看《新青年》。”
1926年4月22日日记云:“看《新青年》。”
1926年5月5日日记云:“看《新青年》。”
五四以后,各种新式刊物如雨后春笋,但蒋介石对《新青年》似乎情有独钟,除该刊及北京大学罗家伦等编辑的《新潮》外,别的刊物蒋介石很少涉猎。
[1] 魏兰:《陶焕卿先生行述》,《陶成章集》附录,《陶成章集》,第436页;参见前引太炎口述、寂照笔述《光复继起之领袖陶焕卿君事略》。
[2] 《回忆辛亥》,《辛亥革命史丛刊》(二),第163页,中华书局,1980。
[3] 《辛亥革命回忆录》第6集,第286页。
[4] 《陶成章集》,第444页。
[5] 《光复义勇军纪闻》,《民立报》1911年11月28日;参阅许仲和《章炳麟撰龚未生传略注》,《浙江辛亥革命回忆录》,第98页。
[6] 《太炎先生自定年谱》,1912年,见《章氏丛书》三编。
[7] 《杭州电报》,《民立报》1912年1月10日。
[8] 《杭州电报》,《民立报》1912年1月11日。
[9] 同注7。
[10] 《越铎日报》1912年1月12日。
[11] 《陶成章集》,第436页。
[12] 《民立报》1912年1月12日。
[13] 《民立报》1912年1月14日。
[14] 《光复继起之领袖陶焕卿君事略》,《陶成章集》,第438~439页。
[15] 《却与黄、陈同宴书》,《大共和日报》1912年9月19日。
[16] 蒋介石1920年1月1日日记云:“预定今年学课如下:一、俄语。二、英语。三、哲学……十五、新思潮的研究。”见毛思诚摘录本《蒋介石日记类抄·文事》,未刊,蒋中正全宗,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以下均同。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