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2节 潭柘寺内怪事多(1)

2008年3月21日,北京潭柘寺山门外一家饭店的监控探头,竟然拍到了神奇的一幕,一个白色的光球慢慢落下,逐渐向南飘移,整个过程持续了八分钟,因为当天是农历2月14日,第二天就是农历2月15,也就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涅槃纪念日,所以很多人便认定,这是佛祖显灵了!

除了佛祖显灵说,当时还有很多人猜测这是不明飞行物——UFO,更有甚者认为这可能是灵异现象,一时间,千年古刹潭柘寺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各路媒体争相报道,以至于潭柘寺一度关门谢客。

那这个忽上忽下的白色光球到底是什么呢?经过仔细研究,真相浮出了水面,这就是一个蜘蛛,悬在监视器镜头前头了,因为离得太近,所以拍出来是虚的,成了一个光球。只不过这日子赶巧了,正在佛祖涅槃纪念日的前一天,这事又发生在千年古庙门口,这才引发了众人的猜测,不过话说回来了,虽然灵异事件子虚乌有,但是潭柘寺确实有非常多的怪事。

老北京有句话,叫先有潭柘寺,后有幽州城,论资排辈,北京城得叫潭柘寺一声老大哥,不过老大哥也有烦心事,经常被外地游客叫成了潭拓寺,其实即使是老北京也不见得都知道潭柘寺为什么叫潭柘寺。

版本一 神话说

潭柘寺最初叫嘉福寺,直到唐朝武则天时期,一位华严法师,为了传法布道,看中了嘉福寺一带,在幽州都督张仁愿的帮助下准备扩建寺庙。可是这地儿本身有地主,一位姓姜,一位姓刘。这地主的性格咱都知道,用北京话说,那叫大衣柜没把儿——抠门啊!这俩人就找辙说地皮紧张,其实是不舍得给。于是华严法师便拿出了一块打坐用的毯子,说“不敢多要,只求这一毯之地就可以了。”两位地主一看,放心了,心想一块毯子能有多大地方啊,不如送个人情,索性就答应了。谁承想,这华严法师把毯子往天上一扔,毯子越变越大,眼看盖住了好几座山头,吓得俩地主赶紧央求,“大法师您可收了神通吧!”毯子一落地,遮住的地方就归了华严和尚了,寺庙建成之后大伙都管这儿叫“毯遮寺”,后来因为当地人有口音,就念成了“潭柘寺”。

版本二 风景说

相比起“神话说”,这“风景说”简单到一句话就能概括了,沿着潭柘寺向山上走,有一口龙潭,而在寺庙门口又有很多柘树,后有潭水,前有柘树,于是就叫潭柘寺了。

但甭管这名字到底是怎么来的,总之都是个谈资,不像接下来这个传说,差点要了潭柘寺的命。

咱说了潭柘寺是因为有龙潭和柘树而得名的,这柘树,如果不仔细查查资料,一般人真不知道它居然有药用价值,根茎叶都可入药,有舒筋活血之效。可是后来有人讹传,说潭柘寺的柘树皮能治疗妇女的不孕不育症,这下可要命了。

也不知道这周围村儿里怎么就那么多不能生养的媳妇,天天来这潭柘寺门口,你撕块树皮,我撕块树皮,活生生地把柘树皮都给扒干净了。都说“人有脸、树有皮”,没了皮这树就没法活了,结果是人的不孕不育没治好,潭柘寺的柘树还差点绝了种。原来满山遍野的柘树,如今只剩下了几棵了。这柘树其实是非常罕见的树种,据说它榨出来的汁呈赤黄色,染在布上不褪色,所以自古柘树汁就是给皇帝染龙袍的染料,北京话叫“柘黄”,所以咱们再去潭柘寺游玩,千万对这些柘树手下留情。

潭柘寺有一所跨院可以说是潭柘寺里景色最漂亮的地方了,但是在这里的主殿有一个香炉是绝对不能上香的,都给封起来了,这都是大殿里的那尊塑像惹的祸!那这殿里到底供奉的是谁呢?就是清朝的乾隆皇上!

话说乾隆皇上最喜欢到潭柘寺上香拜佛,时间一长了,寺里的和尚就特意腾出了一间屋子作为他的行宫。这启发了跟班的太监,他们为了更加讨好主子,索性在大殿里塑了一尊乾隆的塑像,供了起来。但是寺里的和尚不乐意了,您身份再高贵,毕竟是肉身凡胎,他不是神啊,跟佛祖菩萨差着辈分呢!所以寺里的和尚为了防止香客拜错了神、坏了规矩,就把这香炉给封上了!

乾隆皇上虽然不能拜,但是在他的大殿面前,却有两样宝物,一样就是门口的两片竹林,不过这竹林里的竹子可着实很怪异,可以说长得不走寻常路,其实这是两种珍贵的竹子,一种竹竿焦黄,但是每节竹竿上都有一条绿色,这叫“金镶玉”,另一种是竹竿翠绿,但是每节竹竿上有一条焦黄,这叫“玉镶金”。据说这是当年康熙爷赐给潭柘寺的珍贵物种,轮到乾隆皇上再来潭柘寺的时候,这一大片竹林已经成为了遮阴蔽日的好风景,真所谓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竹林下边就是潭柘寺的流杯亭,这可以说也是寺里的一宝,因为北京现存的流杯亭只有5座了,分别在故宫的乾隆花园、中南海、妙高峰的醇王坟、什刹海的恭王府,还有就是潭柘寺了。

要说到流杯亭,中国文人最喜欢,大伙聚在一起,往这水渠里放一杯酒,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得赋诗一首,要不就得干了这杯酒。当年王羲之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喝大了,然后写下了著名的兰亭序,但是喝多了难免有笔误,所以就直接拿毛笔在纸上涂改。等到老先生睡醒一觉再一看,好几个墨疙瘩,太难看了,于是提笔重写了一张,可是怎么也没有那个神韵了,所以您现在看到的兰亭序,都是当年的“酒后版”。

咄咄怪事 庙里的和尚数不清

老北京有句话叫“潭柘寺里的和尚数不清”,这话我实在不敢苟同,潭柘寺占地面积只有2.5公顷,不到故宫的三十分之一,能有多少和尚呢?据说这事也难倒了乾隆爷,当年他特意调查过此事。那怎么调查呢?

乾隆爷派人背了两大筐铜钱,来一个和尚发一枚铜钱,发了多少铜钱就有多少和尚,您听听,到底是九五之尊,聪明啊!可惜谁承想,这铜钱越发越少,和尚越来越多,到最后天都黑了,钱都发没了,愣是还有排队的,乾隆爷亲自上阵的慈善活动不得不被迫叫停了,那您说到底从哪儿来的那么多和尚呢?

其实潭柘寺和尚之所以数不清,全是因为这儿是十方丛林,说白了就是对全国和尚免费开放的寺庙,只要有地儿,就能来这儿白吃白住,流动人口太多,自然数不清啊!这一点从潭柘寺吃饭的大锅也可见一斑!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