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8节 南北驰驱下篇

  我跟贺昌从香港回到上海,仍住在孟渊旅社里。周恩来和邓颖超、刘少奇和何葆贞都来看过我们(少奇和贺昌过去在安源曾一起工作过,我和葆贞在武汉时也曾 共事过)。邓大姐还含笑地批评贺昌说:“土豹子(同志们给贺昌取的绰号),你可不要大男子主义啊!要多多照顾慕兰,怎么还没满月,就让她跟你一起坐海船 啊?”贺昌说:“正因为她产后体弱,需要有人在身边照顾,我才等她生了孩子和她一起动身的。我自己照顾她,不是比别人照顾得更好吗!”说得大家都笑了。
  
  到了北方局所在地天津,我仍是做秘书兼机要交通员工作。1930年6月,我带了贺昌写给党中央关于北方局情况的报告到上海,住在龚饮冰家里。他是党在 上海的地下交通工作负责同志之一。他们夫妇俩都是我的湖南同乡,住在南京路永安公司后面。这时,恩来同志已去苏联向共产国际报告工作,李立三任中央宣传部 长兼中央秘书长,实际主持中央工作。李立三亲自到龚饮冰家里来,交给我一份党中央的机要文件,就是他起草的《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首先胜利》的中央政 治局会议决议案,也就是后来被称为“立三路线”的第二次“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行动纲领。全国各地的党组织差不多都执行了这个决议。在这种错误思想指导 下,前后虽只三个多月,却使各地党的组织遭到很大的损失。
  
  我带着李立三起草的这个决议案回到天津后,心里很怀疑,觉得这样似太冒险了。但党的组织纪律是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再加上贺昌跟李立三在安源 时就很熟识,对李立三比较信任,所以他就积极地执行了立三这个“左”倾冒险的错误决议,并按照中央的要求,把共产党、青年团、工会、农会和妇女会的领导机 关都合并成一个“行动委员会”,由贺昌任总指挥,准备举行武装暴动。不料还在准备阶段,就被敌人盯梢发现,暴动因此流产。不仅是北方局领导的天津、北平等 地,其他如上海、武汉、广州等大城市准备发动的武装暴动也都先后失败了。这是大家在“左”倾冒险错误思想的指导下,不顾敌强我弱的客观现实,盲目行动所付 出的惨痛代价。
  
  暴动失败,党的机关遭到破坏,北方局的许多领导同志如天津市委书记彭真、北平市委书记薄一波、北方局宣传部长陈复等先后被捕。而贺昌和我则因于 1930年9月到上海去开会而侥幸脱险。贺昌看到这么多亲密的战友因为自己的错误领导而不幸被捕,心里非常难过。这时,周恩来、瞿秋白同志已从共产国际回 国了,立即在上海召开扩大的六届三中全会,纠正了李立三的“左”倾冒险错误。立三同志在会上承认自己的错误和责任,并沉痛地作了检讨;贺昌等许多参加会议 的各地领导同志也都在会上作了严肃而深刻的自我批评。李立三被撤掉在中央的领导职务,调到苏联学习去了。贺昌也被撤去北方局书记的职务,让他进一步学习、 反省。这时我们已从龚饮冰家搬到西摩路(现陕西北路)一家酱园店的楼上居住。我们每天从后门进出,跟楼下酱园店的老板和伙计都不交往,所以并不引人注意。 那时,原先在团中央和贺昌一起工作的关向应、任弼时同志经常来看望贺昌,他们也都在六届三中全会上作过检讨,但他们都是党性很强的好同志,都决心吸取教 训,改正错误,并商量决定,一起向党中央请求,把他们下放到江西苏区去,跟毛泽东一起打游击,决心在革命战争的实践中进一步锻炼、考验自己。不过这些情况 当时我都不知道,直到中央批准后,贺昌才告诉我。


  
  1931年1月,在共产国际东方部副部长米夫的直接干预和支持下,刚从莫斯科回国不久的以王明、博古(秦邦宪)、洛甫(张闻天)、王稼祥为首的“左” 倾教条主义者,以更“左”的面目,打着反对“调和主义”的旗号,猛烈攻击六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党中央领导,强行召开六届四中全会,周恩来、瞿秋白等具有实际 斗争经验和很高威望的中央领导人在会上受到严厉指责;而原来连中央委员都不是又缺乏实际斗争经验的王明等人,却一下子就进入了中央政治局,开始了长达四年 的以王明为代表的第三次“左”倾错误统治。那时,我曾听到贺昌、关向应、任弼时在一起议论过,对王明等人在党内实行过重打击的错误做法深为不满。我听了后 也心直口快地讽刺王明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了。虽然大家都有同感,但囿于党组织的严格纪律,只能服从。后来,王明反对毛泽东的游击战略,撤去了毛泽 东红一方面军总政委之职,剥夺了他的军事领导权;一些同志在“肃反”扩大化中也被错误杀害,希俨的堂弟宛希先①即在此时含冤而死;不少同志被审查、关押, 陈毅同志亦曾遭禁闭;更多的同志被排挤、打击,很长时间不给适当工作(如邓小平、毛泽覃等)。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实际上大大削弱了党的战斗力,起到了敌 人想做而做不到的破坏效果。第五次反“围剿”时,他们又不顾敌我力量悬殊,猛攻敌人碉堡,与敌人正面硬拼,使红军遭受严重损失,被迫开始长征。在长征途 中,召开了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使红军和 共产党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长征的胜利举世震惊,从此开创了一个胜利接着一个胜利的新局面,终于取得了解放全中国、建立新中国的胜利。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