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6节 爱打滚的孩子

  5.爱打滚的孩子

  

  她三岁多了,还没入园,一直在乡下跟着奶奶。我不知道她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会用满地打滚这种方式来要挟我们大人,以达到她的种种小目的的。三岁多的小孩儿,脾气忽然一下子就大了不少,与先前那个乖乖跟着我背诗读诗的孩子竟是判若两人。她开始变成一只小刺猬,稍不如意,就张开浑身的刺儿来扎人。

  

  第一次看到她在水泥地上滚,很是震惊,也很是心疼。她要喝水,倒了水又嫌热了,小茶杯一扔,一下子就躺到地上去。冰凉的水泥地面,三滚两滚,就把衣服滚脏了。我心里头气,想呵斥她两句,奶奶早已忙着要去拉她起来。见奶奶去拉,她滚得更欢,扯破喉咙一样哭,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我虎了脸扬起手要教训她一下,她已被奶奶从地上拾起来哄着出去了:“你一天到晚上班不在家,孩子闹腾闹腾又怎么了?树大自直,长大了自然就好了。”

  

  树大自直,多少老一辈都把这个奉为有效的育儿经。我也希望随着她年龄的增长,她会慢慢改掉这些小毛病。可我很快发现,那不过是一种空空的口头安慰。她一天天长大,暴烈的脾气不但没改掉半点,打滚的把戏倒是愈演愈烈。刚刚学会打滚儿那会儿,她还会选择一下地方,只会在屋里的水泥地面上滚,到后来,她越来越大胆放肆,随便一个地方,随便一个时候,只要不顺她的心,她就不管不顾地躺下去,哪管身子底下是泥还是土、是水还是冰。那时候,奶奶也有些隐隐地担心了,却无能为力。

  

  那个秋雨绵绵的下午,在我的记忆中永是定格,因为是从那天起,那个爱打滚的小孩子抽抽搭搭地向我保证:“以后不打滚了”。她真的说到做到了,从那一天起,她再没往地上滚过一次。

  

  那时乡下条件不好,我在城里给她定的牛奶,每天下午下班时给她带回家。那一袋奶,是她每天的期盼。

  

  那天顶着雨回家,头上、身上已经湿漉漉,我忙着找毛巾去擦下头发时,她已从我的包里翻出她的牛奶,拿了就去让奶奶给打开。我在一边急着喊:“不行,太凉了,温一下再喝。”她哪里等得及,可我又怎么会让她那样凉凉的就喝下去,还是强行把牛奶袋子扔进了热水里。她的反应,大得吓人。她在屋子里跳了两圈儿,就径直跑到院子里去了。当时外面还在刷刷地下着雨,院子里已是泥泞一片。她到院子里,二话不说,往泥巴地上一滚就哭开了。仍记得她当时身上穿了一件我才给她买的新衣服,白底儿小黄花的棉布衫,在黄泥地上一滚,不知要多费力洗。奶奶慌里慌张要去外面拉她回来,我一把把奶奶扯住了:“别去,让她滚!”

  

  “淼淼,我今天就让你知道下,你打滚的后果。”伴随着那一声,那袋已开了口的牛奶已从屋门口飞了出去,“啪”一下落到了离她不远的泥地上。乳白色的牛奶从袋子里流出来,很快就渗到黄泥地里去了。牛奶没了,她哭得更厉害,也滚得更厉害。最初还翘着脑袋,那会儿干脆把头也放下,头发上、脸上,抹得泥啊水啊,两只小脚也在用力地搓,鞋子搓掉一只,洁白的小袜子也搓掉一只。看孙女在冰冷的泥水里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奶奶到底是沉不住气,要出去抱她回来,还是被我狠狠心给拉住了:“我倒要看看她今天怎么收场。”

  

  她自己,自然是收不了场。她仍然在那里滚来滚去,最初叫奶奶,见奶奶不去,又叫妈妈,妈妈还是忍不住跑出去了。

  

  “还哭,还打滚吗?”

  

  “牛奶,你还我的牛奶。”

  

  “我让你起来,不打滚。”

  

  “我不,我就不,你还我的牛奶。”

  

  “好,你到大门外去接着打滚吧,那里滚起来才好玩,有很多蒺藜棵。”

  

  她仍然在闭着眼睛大哭,仍然没有停止的意思。我实在是拢不住火,把她从地上拎起来,拎小鸡一样就把她拎到了大门外,回头把那两扇黑色的铁大门“哐”一下关上了。那下她才慌了,也顾不得再满地打滚,拼命地站在大门外砸门:“妈妈,开门!妈妈,淼淼不敢了,淼淼不要牛奶了。”

  

  “淼淼,你要知道,今天妈妈把你扔到大门外,不是因为你要牛奶,是因为你满地打滚。你记着,打滚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你,以后还这样做吗?”站在泥泞的院子里,听她站在门外撕心裂肺地哭,我的心一扯一扯地疼。她在冰凉的泥地上滚,她在冰凉的秋雨里淋,她念叨了一天的牛奶被我一气之下打翻了,那些全疼在我心里。可我知道,已经搞到了那般田地,我必须再坚持一下,把她这个毛病彻底改过来。我得让她知道,任何时候,不要用要挟别人的方式来取得自己的胜利。

  

  “妈妈,你打开门。淼淼再也不敢了,不打滚了,以后再也不了。”她不再大声喊叫,哭声渐低。那一番折腾,她也累了。

  

  门打开了,她光着一只小脚丫子,一下子扑进我的怀里:“妈妈不能不要淼淼,我怕……”

  

  我的眼泪,再也忍不住地掉下来。

  

  把她浑身上下洗干净,又给她换了干净暖和的衣服。她很乖地坐在沙发上,吃着奶奶给她做的小米粥,喉咙里不时还抽搭两下,脸上已带着笑容了。

  

  “你个驴脾气,好好的牛奶你给她扔了干什么,盼了一天的。”转身,婆婆小声跟我说。我心里的疼忽然就泛滥了。

  

  “淼淼,对不起,今天妈妈有不对的地方,向你道歉。妈妈不应该把你的牛奶给扔掉了。但你也要记住,以后遇到什么问题,都不能用打滚的方式来解决。你明白了吗?”我边喂她吃饭边跟她唠叨。

  

  “记住了,淼淼以后不打滚。”

  

  “对,这才是妈妈的好孩子。有错就改就是好孩子。”

  

  她的记性真的很好,以后,她再没有因为某些不满打过一次滚。奶奶说,淼淼这小刺头儿脾气,也就落在我手里,不然,长大了可不得了。

  

  每个孩子的成长路上,都可能会遇到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叛逆的孩子尤其让家长头疼。虽然叛逆期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年龄段,但3-5岁,12-13岁,这两个年龄段的孩子却最容易出现逆反心理。这可能与孩子的生理发育有一定关系,但更多的却是因后天的教育不当造成的。在幼年时期,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娇惯、放任、迁就,很容易造成任性的心理,就如淼淼,一而再再而三地通过打滚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与我们先前对她的纵容不无关系。同样的,家长对孩子过度严厉或不尊重孩子也会造成同样的后果。家长对孩子要求过于苛刻,孩子难以达到,也会产生逆反心理和抵抗行为,久而久之,变得任性。

  

  溺爱、否定、民主、过分保护、放任和干涉,这是当今社会家庭的6种教养方式。其中,民主型是理想的教育方式。民主的教育方式是父母给孩子自我发展的自由空间,尊重和信任孩子,并平等地与孩子交流,鼓励孩子上进。对孩子既不放任纵容,也不过于严厉、限制孩子的天性,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很少会有叛逆心理。

  

  那日看电视访谈节目,一个十七岁的女孩子,抽烟、喝酒、打架、逃课,被学校开除,妈妈眼看着自己的宝贝女儿越来越不往正路上走,几次流着泪给她跪下来,可孩子仍然我行我素,根本不理母亲的那一套。后来去找专家,孩子母亲细细给专家讲述孩子的成长路程。一个从小就任性的孩子,但因为那时她小,她的所有合理不合理的要求,父母能答应的也就全答应了。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她的胃口也越来越大,父母觉得事态严重,想要再重新来给她定规矩约束她,却已为时过晚。

  

  很多父母教育孩子,是小时候听之任之,长大了又想严加管教,这其实是一种本末倒置的教育方法。正确的方法,正好与此相反。一个孩子的良好习惯,应该是从小就开始抓起,等那些习惯形成了,长大之后,也不必再费那么大的力气来对他们进行管教,他们自己可以很好地管理自己。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