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节 第一章
-
每个姑娘都能抓到自己的“王子”,背景、出身不能说明什么!当威廉王子乘着皇家空军白色直升机来到凯特家的后花园时,童话中的“白马王子”与“灰姑娘”故事的现实版已经上演!这是一个“局”,一个平凡家族三代女性奋斗的“局”:外婆,母亲,凯特自己,克服重重困难,为改变生活质量,为改变家庭命运而奋斗的厚积薄发的必然结果。
浪漫邂逅,甜蜜爱情,却不免遗恨忧伤。然而威廉王子并未错失良机,将那双晶莹剔透的水晶鞋套在了凯特•米德尔顿的娇小玉足上。她不是那个在大森林里摇摇欲坠的木屋中擦洗地板的饱受蹂躏的流浪儿。威廉王子乘坐皇家空军的白色直升机来到凯特家的后花园,他就是那个浪漫迷人的白马王子。然而,凯特从不是灰姑娘,虽然媒体总将此强加于她。不管她是不是灰姑娘,威廉都倾心于这个也许更适合穿猎靴的女子。
凯特的生平并非如大家所期望的童话故事般美好,但是其家族迈向王室的励志征程却是一部催人奋进、荡气回肠的影片,是一个展现工人阶级的勇气和决心的动人故事,其中更多的是知名小说家凯瑟琳•库克森笔下的世事艰辛,而非著名童话作家夏尔•佩罗故事中的唯美浪漫。这是一个家族的奋斗三部曲:第一部分的主人公是凯特的外婆桃乐西•哈里森;第二部分则是母亲卡罗尔,承上启下;第三部分是凯特自己,也是焦点所在。这三位女性克服重重困难,为改善生活质量和改变家庭命运而奋斗。
故事始于英格兰东北部的达勒姆,祖祖辈辈以挖煤为生,直到他们有能力反抗的那一天。今天,我们对残酷的矿工生活有了些许概念——漫长、黑暗,微薄的工资、常在的危险,贪婪的煤老板不惜以矿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代价而铤而走险。
“除了拥有名字,他们几乎就是奴隶。”第一个挖掘凯特祖辈生活的作家克里斯托夫•威尔森如是评论。维多利亚时期,祖先们离开拜尔克市,在达勒姆市东部的小村庄安家落户,这个小村庄叫做赫顿-乐洞。他们住在压抑的石屋里,地上地下各两层,没有自来水,没有电,甚至没有室内厕所。
在如此贫困的环境下,死神这个不速之客总是不请自来。桃乐西的祖父约翰•哈里森,16岁丧父,1890年在矿井里去世。他的儿子托马斯•哈里森打破常规,学习木工,并以此为跳板脱离了矿工的苦海。他迈出了改变家族生活方式的重要一步,之后举家南迁至绍索尔。
祖辈们在赫顿的老家被夷为平地,已经没有任何矿山的痕迹。没有了陈旧矿渣堆的若隐若现,取而代之的是园景湖泊和休闲设施。年长的老住户中还有人记得哈里森一家,然而,他们与凯特•米德尔顿最亲密的接触可能就是在当地的“威尔士王子”酒吧中小酌一番。
凯特•米德尔顿祖辈的采矿生涯几乎对她的生活没有任何触动。毕竟那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但是托马斯•哈里森却给他由东北部南迁的生活注入了重要品质:哈里森家族有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家族忠诚度。
他最小的女儿桃乐西,也就是凯特的外婆,出生于1935年,秉承父亲意愿,一直刻苦努力以提高家族地位。18岁时,桃乐西在多萝西•帕金斯服装店做售货员。在威廉王子的祖母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加冕后两个月,桃乐西在绍索尔的圣三一教堂与货车司机罗恩•戈德史密斯结婚。他们在当地一家小酒吧举办招待喜宴,她的圈套新娘装都是从嫂子那儿借的。据说,罗恩14岁就弃学谋生,他心地善良,怜惜妻儿。
没钱为自己谋得栖身之所的新婚夫妻只得搬去与罗恩的母亲伊迪丝同住。伊迪丝是个令人生畏的老太婆,用对家人的严加管教来满足自己小小的虚荣心。有人稍许冒犯抑或犯些微不足道的小错误,她都会脱鞋砸人。达力路上的“家”是一个残破的、简朴的平房,这条街是绍索尔最恶劣的街之一。这儿无隐私可言,就连最隐私的厕所也挨着燃煤锅炉。
即便是一无所有,桃乐西也依然对家充满期待。她对自己的长相很自豪,但又很讨厌家人叫她“桃西”,因为这个名字很平庸。她外出时家人都说她是“桃乐西女士”。作家克劳迪娅•约瑟夫已经研究了凯特的族谱一年多。桃乐西的表哥帕特•切尔曼告诉她说:“你绝对无法想象,当你敲开她房门时会发现她正在弄卷发。”
后来,桃乐西和罗恩搬进了附近的郡立廉租房。再后来,他们借钱买下了位于绍索尔阿灵顿路的房子,这是他们的第一所住房。1955年女儿卡罗尔出生。罗恩在桃乐西的鼓励下开始从商,从临时建筑商做起,希望借此改变家族的命运。1966年英国举办足球世界杯,他们也因此发家致富。随后,他们搬进了诺伍德格林金斯布里奇路上的一栋半独立式别墅,周围是地方政府兴建的住宅群,可见他们选址的精妙所在。那时,卡罗尔11岁,弟弟加里1岁。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