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慕尼黑空难—绿茵场的哀歌

飞来横祸

每当世界杯赛事热火朝天的时候,球迷们都会兴致高昂地讨论着所喜爱的球队,人们似乎都陷入了足球的海洋之中。

这种狂热即使在体育赛事中也是不多见的。而能引发这种巨大热情的,只有足球这种运动。而球迷们或许谁都没有想过,即使是他们所崇拜的、在绿茵场上任意驰骋的天之骄子们,也可能遭遇难以预料的飞来横祸。

那是1958年2月6日的下午,这是一个并不特别的、典型欧洲式的清冷的下午。邓肯·爱德华兹正静静地透过候机室的玻璃凝望着外面的雪景。窗外,白皑皑的积雪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耀眼的光芒—这是在冬季的欧洲再平常不过的景象。不过,从他交叉的双手和紧蹙的眉头就可以看出,他并无心欣赏这样的景色,而是另有所思。

“约翰还没有把事情办好么?”他旁边的同伴小声嘟囔着,流露出不耐烦的神色。

可以看得出来,他们是在等待同行的人。而飞机之所以没有起飞,也是因为有人在办重要的事情而耽搁了。

接下来是一片寂静,谁都没有多说什么。大家只是安静地坐在大厅里,等候着那位同伴。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着,像是手表上滴滴答答的指针—每当以为过去了很久时,才会发现不过只是几分钟而已。

“他来了!”声音里透出惊喜,“我说,快上飞机吧,伙计们。”

大家纷纷站起来,拖着大大小小的行李箱登上了飞机。邓肯·爱德华兹也不例外地坐下来系好安全带,等待着飞机起飞。此时此刻,他们的心思早已不在这里,而是飞到了故土。

而此刻他们还不知道,他们即将面临着什么,这次的出发意味着什么—他们一味地沉浸在回家的喜悦之中。

只听“嘭”的一声巨响,一团巨大的火球瞬间燃起,一时之间烟雾弥漫,缭绕在整座机场上空。人们在震惊之余,急忙赶过去营救,却发现,刚才还准备升空起飞的这架飞机,不仅断成了两截,而且还发生了毁灭性的爆炸。

这就是发生于1958年2月6日的著名的慕尼黑空难。当时,这架代号为“大使”的飞机上正载着英格兰足球联赛球队曼彻斯特联球员、球迷及随队记者,他们刚刚结束在当时的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的红星足球俱乐部的旅程中返回,并沉浸在以3∶3赛和对手、两回合计以总比数5∶4淘汰对方晋级的喜悦之中。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胜利后返回英国的途中,会发生这样的意外。

这次事故带来的伤亡是惨重的!由于他们身为著名足球队队员这一特殊身份,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损失更是格外惨重。据调查,机上7名曼联球员、曼联球会秘书、教练以及一名训练员当场罹难。而那位当时年仅21岁、被喻为英格兰明日之星的球员邓肯·爱德华兹身受重伤,住院一段时间后,还是遗憾地撒手人寰。

由此来看,这次空难对曼联俱乐部的打击是毋庸置疑的。而对当地的英国球迷来说,看着所喜爱和支持的球队就这样土崩瓦解,也是十分痛苦和遗憾的。

那么,为什么曼联要急匆匆地去乘飞机去国外参加比赛呢?这一切要从当时的欧洲冠军联赛说起。如今,“欧洲冠军联赛”这个赛事的名字几乎是人人皆知,尤其对于足球球迷来说。

巴斯比宝贝

欧洲冠军联赛成立于1955年,但因为受当时英格兰甲级联赛的赛制所限制,举行第一届欧洲冠军联赛时,英格兰球队并没有参赛。直到第二年,曼联才得以参与赛事,最终在半决赛输给了该届冠军西班牙球队皇家马德里。当时的曼联球员被溺爱地称为“巴斯比宝贝”,这是由于当时的曼联主教练是马特·巴斯比,而队内球员平均年龄只有22岁,绝大部分球员都是由球会的青年训练所培养出来的优秀球员。故此,曼联被视为1957~1958年球季欧洲冠军联赛的夺标热门之一。

也因为这个原因,曼联加紧了对球员的训练,以提升自己的实力。然而在当时,英格兰甲组联赛赛事是安排在星期六举行的,而欧洲杯赛却是在周中举行。为了迁就这种紧密赛程,乘坐飞机成为当时曼联参与欧洲赛事的唯一可行方法。然而,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选择这种交通方式需要付出何等高昂的代价。

据悉,当时,曼联在当届半准决赛第二回合,抵达当时南斯拉夫的首都贝尔格莱德,做客于贝尔格莱德红星足球俱乐部。曼联以3∶3赛和对手,两回合计以总比数5∶4淘汰对方晋级。之后,球会由于考虑到这种紧密赛程给球队队员带来的诸多不便,就为曼联职业球员特意安排了英国欧洲航空公司编号为G-ALZU Lord Burghley的空速“大使”型专机返回英国,中途停留在慕尼黑加油。而正是这短暂的停留,致使了悲剧的发生。

那么,在痛惜和惊愕之余,无论是球迷还是普通民众,都在疑惑的是:事故是如何发生的呢?

曼联没有倒下

随即,当局进行了详尽的调查。在这一过程之中,他们大致梳理了那天的情况:1958年2月6日,第609次航班在慕尼黑机场加油后,两次试图起飞失败,机长詹姆士·泰恩于下午15时04分开始第三度尝试起飞。结果,飞机因速度不足而来不及爬升,在冲出跑道后,先撞毁了机场围栏,之后飞机持续失控,越过一条马路,其左翼撞到了附近一间民房。这次撞击造成了严重影响:机身断为两截,左边机身撞向一棵树,右边机身则撞向一辆卡车。而不幸的是,这辆卡车恰恰是泊在营房里面,并装满了轮胎和燃料的。所以,飞机便立刻发生了爆炸,此前尚有一线生机的乘客,至此便生死未卜了。

我们都知道的是,起飞和降落是飞机飞行过程中最容易发生事故的时候。也就是说,起飞是需要非常谨慎小心的。那么,富有经验的詹姆士·泰恩机长为什么会在两度起飞失败之后,坚持开始第三度起飞呢?起飞失败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在一段时间的调查之后,德国机场管理当局提出,这次空难的主因是机师没有在起飞前为机翼进行除冰程序,因此,将这次空难归咎于机长的失职,并对机长詹姆士·泰恩提出检控。但后来通过反复调查和相关数据研究发现,跑道末端的积雪才是导致意外发生的主要原因。由于积雪比较光滑,其摩擦系数也较小,因而导致即将起飞的飞机由本来时速217公里减慢至194公里,未能达到起飞所需的速度,而跑道的长度是有限的,所以没有剩余空间让飞机终止起飞,最终导致飞机冲出跑道撞毁。

也许其他的影响因素还有很多,但是我们从中不难推测出来的是,这是一起可以避免的事故。如果机场的清扫工作能够及时到位,那么跑道末端的积雪便会被清除干净,也就不会对飞机的起飞加速造成阻碍,而那些优秀的、被寄予了厚望的足球队员们,也许能继续在属于他们的绿茵场上肆意驰骋,一路高歌。

不幸中的万幸是,这次事故还有一些幸存者。比如之前提到的曼联球员约翰·伯里,也就是遇难者们所等待的人,由于他遗失了护照,班机延误了一小时才由贝尔格莱德起飞,可是他仍旧没能登上飞机。那正是死难者生前的最后一小时,弥足珍贵的一小时。

上帝之手还是让他们失望了。空难为当时的曼联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9名球员、1名教练和1名训练员罹难,另外两名球员因伤而被迫提前结束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而主教练马特·巴斯比也因为身受重伤而需留院两个多月。

毫无疑问,当时的曼联面临着的是前所未有的危机。很多人以为,曼联会就此关门大吉,但在暂代主教练吉米·墨菲的带领下,曼联用预备队及青年军球员为骨干组织起来的球队勉强完成了这个赛季。在空难后的首场比赛中,曼联队以3∶0击败了谢菲尔德星期三足球俱乐部,令他们的球迷欢欣不已:曼联没有因此而倒下。

缺少了多名巴斯比宝贝及主教练马特·巴斯比的曼联在该届联赛的表现,不意外地比往日要差,但却依旧能晋级英格兰足总杯决赛。最终以0∶2不敌博尔顿,为曼联的本次欧冠杯生涯画上了并不完美的句号。在第二年的赛季中,身体已经恢复的主教练马特·巴斯比复出领军,并着手重建球队,提拔乔治·贝斯特及丹尼斯·劳等多名优秀球员。这些新球员加上于空难中幸存的博比·查尔顿及比尔·福尔克斯等原有球员组成了新一代阵容,并在空难十年后的欧洲冠军球会杯决赛中击败葡萄牙球队本菲卡,夺得球队第一个欧洲冠军球会杯殊荣。听到这个消息,也许那些长眠于地下的队友们也可以稍稍宽慰、瞑目了。

让蓝天少一点鲜血

也许空难不同于其他灾难的地方就在于,它的不可预知性、突发性和强大的毁灭性。众所周知,空难发生的概率远远低于其他任何一种交通工具,但是一旦发生空难,生还的概率却是小得可怜。慕尼黑空难如是,马航也如是。

也正因为这种不可预知性,那些死难者在登机时往往还是笑着的,也许还在期待着一次圆满的归程,或是想像着一场精彩的旅行。我们也无从得知,他们在最后的生死关头的复杂情绪,因为空难留给他们的思考时间太过短暂,他们留在人世的最后时刻,往往只有几秒。也就是说,在这短短几秒里,他们要接受不得不在走向死神的厄运。

对于那些幸存者来说,他们的体验应该也是类似的吧。正如之前所提到的约翰·伯里,他可以说是侥幸逃脱、九死一生,然而那次空难对他而言,是此生都难以忘却但永远不想再提起的记忆。

也许慕尼黑空难还算不幸中的万幸,因为至少存在一批幸存者,而且事故的原因很快就被找到,死难者的遗骸也被捡回安葬。然而马航事件中,不仅没有找到过任何与机身相关的事物,连它坠机的具体时间、地点也尚无从得知,而且那架飞机上的所有人员的尸首也无从捡回,无法安葬。

实际上,从历史上所发生的多次空难来看,多半都是人为操作失误所导致的事故,抑或是通过人为控制就可以避免的悲剧。这也就是说,这些血的教训在警示我们,每一次飞行都需要小心谨慎,每一次飞行的平安也都来之不易。

正如法航447坠海事故发生之后,当局在打捞黑匣子得出坠机原因之时,无不扼腕叹息一般,我们不应该让这样的失误再次发生。如果每一次失误都要用许多人的生命为代价,那这样的代价未免太过高昂。

“一路平安”,现在想来,这句朴实无奇的祝福其实也是最真挚的,因为懂得出行的不易,所以才要越发珍惜。同时也愿当局重视这些事故并引以为鉴,加强对飞行员素质的训练,提高飞机的设计水平,避免这样的惨剧再次发生,让蓝天白云下少一点鲜血的痕迹。